苞片
在植物学中,苞片指长在单生花或花序的柄梗处,且在花萼以下正常营养叶以上的变形特化叶。常位于生殖构造(单生花、花序、球果果鳞)的柄梗基部,但也有异位的着生。一般退化而比其营养叶小型且颜色形状不同;但也有变为花瓣状者。因可在花芽时期包围整个花序,所以称为苞片,其后常退化缩小。
苞片的外观通常在大小、颜色、形状或质地上和营养叶有所不同,也常和花的花萼或花瓣不同。在植物检索及分类上,是否具有苞片是重要的特征之一。
大型、常具色彩、甚至形似花瓣的苞片,又称为“苞叶”;而长在裸子植物的球果中轴,位于木质果鳞之外的对应构造,特称为“苞鳞”。
功能
苞片具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甚至协助花的传粉繁衍使命。
- 苞片具有保护的功能,例如在禾本科植物中,每朵颖花(floret)都由一对苞片包裹保护,大的称外稃(lemma),小的称内稃(palea),基部尚有一对颖片(glume)。这些稃片及颖片都是苞片的一种,也是碾谷时去除的颖壳,可作为饲料。而在松科植物中也有苞鳞可以保护种子或花粉。
- 有些植物(例如大戟科的圣诞红和紫茉莉科的九重葛)的苞片具有鲜艳的颜色,可以配合或取代花冠来吸引授粉者。
- 夜蜜囊花(Marcgravia evenia)的苞片呈碟状,可以有效反射蝙蝠的声纳,让蝙蝠前来传粉。[1]
- 先出叶(prophyll)是指单生花基部或花梗基部的小苞片,此术语也可指花序梗上的低位苞片;其可以帮助支撑花、花梗或总花梗。
-
九重葛的紫色苞片和较白色的花冠更鲜明,可以吸引授粉者
-
香蕉总花梗上的苞片可以保护花序
-
虎刺梅成对的粉红色苞片
-
红凤梨的鲜艳苞片
-
西洋蒲公英花朵基部的总苞
-
大花四照花的花序有四个白色大苞片环绕中间的许多花朵
-
粉红色的大花四照花
特殊类型
小苞片
特别小的苞片常被称为小苞片(bracteole 或 bractlet)或称次苞片;严格来说这是指位在花梗处甚至紧邻花萼下的苞片,而非抱围花梗基部较低位的苞片;属于次级苞片,不但比苞片小而且着生于比苞片更高位处。
总苞
呈螺旋状排列并支撑花序的苞片称为总苞(involucre),常见于伞形科、菊科、川续断科及蓼科植物。花序上的每朵花也可能有自己的小总苞(involucel),或称为稃,通常非常细小。菊科的每个头状花序底下常有总苞。
总苞也可以用来称呼其他位在花序基部非常显眼的苞片,例如桦木科下鹅耳枥属和榛属的总苞是呈细长叶状,可以保护发育中的坚果。狼把草和鬼针草的头状花序也有细长的总苞保护。
萼状总苞
萼状总苞是围在花萼外围的小苞片,由众多萼状苞片组成,又称为副萼片(episepal)[2][3][4],在锦葵科及部分草莓属的植物上可以发现。
佛焰苞
在天南星科,或棕榈科、鸢尾科和鸭跖草科,常有单一具大的苞片包裹着花序,呈火焰形,称为佛焰苞。在许多天南星科植物中,佛焰苞片包裹着肉穗花序,并具有如花瓣般的颜色可以吸引授粉者。
参考文献
- ^ Ralph Simon; Marc W. Holderied; Corinna U. Koch; Otto von Helversen. Floral acoustics: Conspicuous echoes of a dish-shaped leaf attract bat pollinators. Science: 631–633. doi:10.1126/science.1204210.
- ^ Darpan, Pratiyogita. Competition Science Vision. Pratiyogita Darpan. June 2006: 136.
- ^ 印度坦米爾納德邦高二植物學 (PDF). 2005 [2015-07-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2-14) (英语).
- ^ epicalyx - Dictionary of botany. Botanydictionary.org.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