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苏辙 | |||||||||||||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
姓 | 苏 | ||||||||||||
名 | 辙 | ||||||||||||
字 | 子由 同叔 | ||||||||||||
号 | 颍滨遗老 | ||||||||||||
族裔 | 汉族 | ||||||||||||
出生 | 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 (1039年3月18日)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 | ||||||||||||
逝世 | 政和二年十月初三日 (1112年10月25日)(73岁) 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 | ||||||||||||
谥号 | 文定 | ||||||||||||
| |||||||||||||
著作 | |||||||||||||
《栾城集》 | |||||||||||||
苏
生平
宋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苏辙出生,是苏洵与程氏的次子。嘉祐二年(1057年),年方十九岁的苏辙与兄长苏轼同登进士,轰动京师,不久母丧,返乡服孝。嘉佑六年(1061年),兄弟二人又同举制科,苏辙被杨畋推荐至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他在御试制科策中极言朝政得失,司马光将苏辙置于第三等,胡宿“以为不逊,力请黜之”,但是司马光力举推荐,并且宋仁宗以“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将谓我何”为由,往后仍第以四等,除商州军事推官。后来,因苏轼任凤翔签判,奏请在京侍父。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出任大名府留守推官,不久差遣管勾大名府路安抚总管司机宜文字。次年苏洵病逝,终年58岁,苏辙与苏轼扶丧还蜀安葬。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还朝,上书神宗,即日召对,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吕惠卿不合,八月上制置条例司论事状,批评新法,激怒王安石,请去职。曾公亮建议给与堂除差遣官,遂授河南府留守推官。熙宁三年(1070年)春,张方平知陈州(今河南淮阳)辟辙为陈州教授,熙宁六年(1073年)改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熙宁九年(1076年)罢齐州任还京,上书请废新法,不见采纳,又出任南京留守张方平的签书判官。元丰二年(1079年)因受到兄长乌台诗案牵连,贬为筠州监理盐酒税。元丰七年(1084年)移官绩溪(今属安徽)令。
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司马光等当国,尽废新法,召苏辙还朝任校书郎,未至都门即任右司谏,同年二月到任,九月擢起居郎,十一月擢中书舍人。后又曾任户部侍郎、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此期间所上奏议今存一百五十余篇;反对文彦博等的回河之论,主张“因其旧而修其未完”,主张归还神宗所占西夏领土,斥责边臣生事邀功。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皇太后薨逝,哲宗亲政。绍圣元年(1094年)三月落知汝州(今河南汝州市),六月降三官知袁州(今江西宜春),九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绍圣四年(1097年)谪化州(今广东化州市)别驾,雷州(今广东海康)安置,次年移居循州(今广东龙川)。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赵佶即位,向太后听政,曾布等当国,遇赦北归,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向太后薨逝,徽宗亲政,同年8月兄长苏轼在常州去世,终年66岁,苏辙与侄子苏迈、苏过一起将其灵柩运至汝州郏城县安葬。
崇宁三年(1104年),隐居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颍水之滨,自号颍滨遗老,读书学禅度日。大观二年(1108年),恢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
政和二年(1112年),十月初三日卒于许州颍川,享年74岁。与兄苏轼合葬郏县小峨眉山。追复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
轶事
苏轼一天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苏辙也因改得巧而远近闻名。[来源请求]
苏辙同苏轼去考试,据传当时主考官韩琦曾道,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有苏辙、苏轼俩兄弟,别人还来搀和什么热闹。后苏辙病重,眼看是要耽误考试,韩琦求皇上延后考试时间。[来源请求]
评价
- 吕公著:“只谓苏子由儒学,不知吏事精详如此。”[1]
- 南宋何万评价苏辙在司马光为相时:“九年之间,朝廷尊,公路辟,忠贤相望,贵佞敛迹,边陲绥靖,百姓休息,君子多谓公之力居多焉。”[2]
- 清人刘海峰:“子由之文,其正意不肯一口道破,纡徐百折而后出之。”[来源请求]
- 苏轼:“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3]
- 张方平:“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4]
- 宋仁宗:“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5]
- 刘攽:“具官某天材颖茂,儒学纯备。敏于事而慎于言,志于道而辅以术。早繇方闻之举,藉甚士林之誉。粤自谏垣,进陟词掖。倜傥正论,启沃者非一;润色王猷,灏噩乎吹万。”[6]
- 陈襄:“学与文若不逮轼,而静厚过之。”[7]
- 张耒:“某平生见人多矣,惟见苏循州不曾忙,范丞相(范纯仁)不曾疑。苏公虽事变纷纭至前,而举止安徐,若素有处置。范公见事,洞达情实,各有部分,未尝疑惑。此皆过人者。”[8]
- 王辟之:“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9]
- 孙觌:“白公(白居易)诗所谓辞达,大抵能道意之所欲言者。苏黄门诗已不逮诸公,北归后效白公体,益不逮,惟四字诗最善。张文潜(张耒)晚年诗不逮前作,意谓亦效白公诗者。公述潘邠老言,文潜晚喜白公诗。信矣,如所料也。”[10]
- 朱熹:“苏子由爱《选》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此正是子由慢底句法。”[10]
- 王称:“辙之名迹与轼相上下,而心闲神王,学道有得,是以年益加而道益邃,道益邃,则于世事愈泊如也,不有所守而然哉。”[11]
- 脱脱:“苏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王安石初议青苗,辙数语柅之,安石自是不复及此,后非王广廉傅会,则此议息矣。辙寡言鲜欲,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若是者,轼宜若不及,然至论轼英迈之气,闳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调停;及议回河、雇役,与文彦博、司马光异同;西边之谋,又与吕大防、刘挚不合。君子不党,于辙见之。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独其齿爵皆优于兄,意者造物之所赋与,亦有乘除于其间哉!”[12]
- 王世贞:“吾尝谓子瞻非浅于经术者,其少之所以不典,则明允之余习。晚之所以不纯,则葱岭之绪言。然而得是二益,亦不小也。子由稍近理,故文彩不能如父兄,晚益近理故益不如,然而不失为佳子弟也。”[13]
- 茅坤:“苏文定公之文,其镵削之思或不如父,雄杰之气或不如兄;然而冲和澹泊,遒逸疏宕,大者万言,小者千余言,...西汉以来别调也。”[14]
- 杨庆远:“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 张鹏翮:“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钱基博:“自宋初柳开、穆修以迄石介、尹洙、苏舜钦、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曾巩、苏洵及其子轼、辙兄弟、秦观、张耒、黄庭坚、陈师道,气必疏快而力祛茂兴,与发宋文之机利,而以殊于唐格者也。...其中欧、苏、曾、王,与唐之韩、柳,并称唐宋八大家,为后世言古文者之所宗。然惟欧阳修,碑传议论,兼能并擅。苏氏轼、辙,策论得欧阳之明快,而碑传殊无体要。”、“今观其文疏于叙事,而善议论,辨明古今治乱得失,出以坦迤,抑扬爽朗,语无含茹,而亦不为钩棘;策论特其所长,碑传则其所短,与轼蹊径略同,而波澜不如;气不如轼之舒,笔不如轼之透。…策论至苏氏父子,原原本本,述往事,思来者,有以见天下之赜,古今之变,而观其会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直与周秦诸子同为一家之言,固不仅文章之工。而观辙之所为,其学兼综兵农儒法,其文出入庄、孟、苏、张,虽不如洵之峭劲廉悍,而颇追轼之条达疏畅,意到笔随,无愧难弟也。…然轼辙之文,有余于汪洋,不足于淡泊;工于用尽,而不善于用有余;可振厉以警发愦愦之意,而未能唱叹以发人悠悠之思。”[15]
- 朱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16]
作品
苏辙的著作有《栾城集》、《栾城后集》、《栾城三集》、《应诏集》、《诗集传》二十六卷、《春秋集解》十二卷、《孟子解》[17][18]、 《论语拾遗》[19]、《古史》六十卷、《龙川略志》十卷、《龙川别志》八卷、《老子解》两卷等传于世。此外还有《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20]
注释
- ^ 《栾城遗言》
- ^ 苏文忠公谥议
- ^ 答张文潜书
- ^ 宋·《瑞桂堂暇录》
- ^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 ^ 《彭城集·卷四十》
- ^ 《宋元学案·卷五》
- ^ 北宋·张耒·《续明道杂志》
- ^ 《渑水燕谈录·卷第四》
- ^ 10.0 10.1 论苏轼晚年诗
- ^ 南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九十三》
- ^ 《宋史·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
- ^ 《王弇州崇论·卷四》
- ^ 明·茅坤·《苏文定公文钞引》
- ^ 《中国文学史·第三章·北宋》
- ^ 刘乃昌《苏洵、苏辙文学简评》、《齐鲁学刊》
- ^ 陈惠美:十二种见于别集类的宋人孟子著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 ^ 〈孟子解·卷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论语拾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历代苏轼研究概论》 曾枣庄著 成都:巴蜀书社 2018 第59页.
参考书目
- 《宋史·苏辙》
- 《栾城集》,(宋)苏辙著,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