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之战
维也纳之战 | |||||||
---|---|---|---|---|---|---|---|
大土耳其战争、奥斯曼-哈布斯堡战争及波兰-奥斯曼战争的一部分 | |||||||
1683年9月12日之维也纳之战 | |||||||
| |||||||
参战方 | |||||||
(秘密支援)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扬·索别斯基 |
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帕夏 | ||||||
兵力 | |||||||
维也纳守军: (1683年9月10日) 援军:
合共:约90,000人[4] |
150,000[5]-170,000人[6] 约150门火炮[7] | ||||||
伤亡与损失 | |||||||
围城伤亡: 12,000人[7] |
野战伤亡:8,000–15,000人[8]:661 攻城伤亡:20,000[8]:661 被俘:5,000–10,000人[8]:661 |
维也纳之战(英语:Battle of Vienna)发生于1683年9月12日,是波兰立陶宛联邦与哈布斯堡帝国联军对围困维也纳两个月的奥斯曼帝国军队进行的一场解围之战。这场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行动的战役被视为奥斯曼帝国向外扩张的句点,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
背景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哈布斯堡帝国元气大伤,奥斯曼土耳其趁此机会展开对欧陆的攻势,而首要目标是维也纳。攻占维也纳城早已是奥斯曼帝国的战略抱负,因为其联锁控制着多瑙河(黑海到西欧)南欧与陆上(东地中海到德国)贸易路线。在此由显要的科普鲁律家族支持的第二次围攻期间前(第一次发生于1529年),奥斯曼帝国执行了大量的后勤准备,包括修建通往神圣罗马帝国与其后勤中心的桥与道路,运输来自全奥斯曼帝国各地的弹药、火炮与其他资源到这些中心并进入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土耳其更与法王路易十四达成战略同盟,共同对付哈布斯堡帝国。1679年起瘟疫已在维也纳肆虐。[10]
军队规模
这场大规模的战争由波兰国王扬三世·索别斯基率领的波兰-奥地利-德意志军队获得胜利,他们打败了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领的奥斯曼帝国军队。
奥斯曼帝国军队于1683年7月14日开始围困维也纳,由大首相卡拉·穆斯塔法领军,军队大约有138,000人(虽然大部分并没有参与战斗,而且当中只有50,000名具作战经验的士兵,其余是作支持的兵员)[11]。当中决定性的一战发生于9月12日,神圣同盟有70,000人的援军抵达,对抗奥斯曼军队。
联军由以下的军队组成:
- 扬三世·索别斯基的30,000名波兰军队(立陶宛人未有参与战斗)
- 查理五世率领的18,500名奥地利军队
- 华尔戴克亲王盖欧格·腓特烈率领的19,000名法兰克尼亚、施瓦本和巴伐利亚军队
- 约翰·乔治三世率领的9,000名萨克森军队
而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扬三世是这支联军的主帅。
解围
维也纳被围困近两个月后近乎弹尽粮绝,利奥波德一世最后更怯战秘密逃离维也纳,导致守军及市民的士气跌至谷底。解围的援军终于9月12日抵达维也纳,但是他们没有立刻进攻围城中的奥斯曼人,而是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小心选择有利的地形布阵。索别斯基谨慎观察维也纳周遭地势,发现维也纳西郊山脉的秃头山 (德语:Kahlenberg),地势居高临下可俯瞰整个维也纳平原,可谓战略要地,于是选择于该点发起突袭,先由神罗军将数门重炮艰苦地推至山顶,拟先以炮火压制奥斯曼军,再以精锐波兰翼骑兵 (Winged Hussars)往下冲锋。[12]在几波试探性的交锋后,索别斯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并大约在下午三点后下令全军冲锋。
由于统帅穆斯塔法帕夏的疏忽,奥斯曼军几乎完全没有准备任何野战防御工事来应付援军的背面突袭,使得以步兵、炮兵为主的奥斯曼部队,必须在一马平川、毫无屏障的维也纳平原上直接承受秃头山顶神圣罗马帝国炮兵的猛烈炮火、以及波兰翼骑兵可怖的正面冲锋;遭受突袭后的奥斯曼军阵型完全被击溃,仓惶撤往东方溃退。
结果
1683年的维也纳战役被史学家公认为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奥斯曼帝国在过去虽然也曾吃过败仗,但除了1571年的勒班陀战役外从没有受过如此惨重的打击,从此以后帝国在欧洲被迫转攻为守。战役结束后,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巴沙被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处死,但苏丹本人也在四年后因为第二次摩哈赤战役的失败而被废黜。
此战是中东欧诸国与奥斯曼帝国持续三个世纪以来冲突的最大转捩点。战后教皇英诺森十一世见奥斯曼帝国势衰,乘势发动第五次神圣同盟,组织欧洲各国包括奥地利帝国、西班牙帝国(均属哈布斯堡王朝)、波兰立陶宛联邦、俄罗斯帝国、意大利半岛诸城邦对奥斯曼帝国发起了长达16年的大土耳其战争。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当中奥地利歼灭大量奥斯曼军主力,更逐步夺回匈牙利南部和特兰西瓦尼亚。1699年,双方签订和约,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扩张正式划下句点。
注脚
- ^ 1.0 1.1 1.2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83, 2001
- ^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106, 2001
- ^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105, 2001
- ^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83, 106, 2001
- ^ Forst de Battaglia, Otto, Jan Sobieski, Mit Habsburg gegen die Türken, Styria Vlg. Graz: 215 of 1983 Polish translated edition, 1982
- ^ Wimmer, Jan, Wiedeń 1683, MON: 306, 1983
- ^ 7.0 7.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masters2009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8.0 8.1 8.2 8.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Tucker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140–41, 2001
- ^ Nähere Untersuchung der Pestansteckung, page 42, Pascal Joseph von Ferro, Joseph Edler von Kurzbek, royal publisher, Vienna 1787.
- ^ Türkenbelagerung - Die Heere. Wien-Vienna. [200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11) (德语).
- ^ 杜子信. 奧地利史—藍色多瑙河國度的興衰與重生. 台北. 2020: 98–100. ISBN 978-957-14-6771-9.
延伸阅读
- Bruce, George. Harbottle's Dictionary of Battles.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1.
- Cezary Harasimowicz "VICTORIA" Warsaw 2007, novel ISBN 978-83-925589-0-3
参阅
外部链接
- Türkei Reisen - Osmanen - Wiens zweite Türkenbelagerung im Jahre 1683 - turkin.net (德文)
- Wien - Türkenbelagerung - Tuerkenbelagerung - Türken - Süleyman - Kara Mustafa - Kaiser Leopold - Sobieski - Papst Innozenz - Allianz - Sultan - Osmanen - Graf Rüdiger von Starhemberg - Habsburger - Tataren - Türkenkriege - Wien (德文)
- German TV: Türken vor Wien(德文)
- Arte TV: Türken vor Wien(德文)
- http://victoria-film.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