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
米哈伊尔·瓦西里维奇·普列特涅夫 Mikhail Vasilievich Pletnev | |
---|---|
音乐家 | |
国籍 | 苏联→ 俄罗斯 |
出生 | |
职业 | 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 |
母校 | 莫斯科音乐学院 |
音乐类型 | 古典音乐 |
演奏乐器 | 钢琴 |
唱片公司 | DG,Pentatone,Virgin Classics |
米哈伊尔·瓦西里维奇·普列特涅夫(俄语: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летнёв,罗马化:Mikha'il Vas'ilevič Plet'nëv,1957年4月14日—),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
生于俄国阿甘折,双亲均为音乐家。13岁时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在雅科夫·弗利尔(Yakov Flier)与列夫·弗拉先科(Lev Vlasenko)门下学习。1978年,年仅21岁的普列特涅夫在第六届柴科夫斯基大赛中赢得金牌,让之前已受苏联乐界瞩目的他,进一步受到国际乐界的注意与肯定。
1990年,普列特涅夫在许多俄罗斯音乐家的支持下,创立了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RNO),也是俄罗斯第一个不受政府管理的独立乐团。在一流音乐家的加入,以及普列特涅夫的领导下,RNO的演出很快便获得众多好评,并跻身世界顶尖乐团之列。
普列特涅夫除了自己的钢琴演奏事业外,经常指挥RNO或其它乐团,他本身也是位才华洋溢的作曲家。自2006年末起,他暂停钢琴独奏生涯,表示日后重心将放在指挥与作曲上[1]。
音乐理念
- 关于自己的定位:
- 我是个演奏者,我就是演奏。(PianoNews访问)
- 我是个“爱乐者”(Musikliebhaber)。(PianoNews访问)
- 对我来说,多方面的尝试完全是很平常的,我并不把自己定位成钢琴家或指挥家,我是个音乐家。[2]
- 关于自己的演奏:找出新的色彩赋予新意,这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听到什么就弹什么。[...]要找的话,总是能找出新东西的。我的意思是那并不是我擅长的,我擅长的是自然地演奏,本能地演奏。[3]
- 关于作曲的难处:一方面,因为前人已经写出了这么多美好的音乐;另一方面,当你不断地演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我指的不但是从头弹到尾,而且还是不断地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去作曲,因为受到影响太大了。(PianoNews访问)
- 关于诠释:
- 关于现代音乐:
- 我认为,这些音乐无法流传后世。有实验精神是很好,但是除了实验以外,也必须要能引起感动。而这些音乐没有感动,只有太多的实验。(PianoNews访问)
- 这些现代音乐,完全没有情感的成分,大家只要看看它们的结构就可以了。只要不去演奏这种音乐,它们“听”起来还好听些。我其实很喜欢看它们的谱,因为看起来很漂亮。(PianoNews访问)
- 关于录音:录音一定要能忠实呈现钢琴家实际的演奏状况。如果一个独奏者经常会弹错音符,那CD听起来也就要是这样。现在的剪接技术太进步,什么都可以剪,这样就无法知道实际的演奏到底如何。[3]
作品
创作
- 管弦乐曲《三折画》(Triptych for Symphony Orchestra),1979
- 为钢琴与管弦乐团所写的《随想曲》(Capricci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1985
- 古典交响曲(Classical Symphony),1988
- 中提琴协奏曲(Viola Concerto),1997
- 为五把低音提琴所写的慢板(Adagio for Five Double Basses),2000
- 根据罗曼·谢弗 (Роман Сеф)的诗写成的十首儿童歌曲,创作年代不详
- 儿童歌曲《小浣熊》(Маленький енот)(尼可莱·多布隆拉沃夫词),创作年代不详
- 儿童歌曲《等待鸟儿到来》(Прилетайте птицы)(V .普列特涅夫词),创作年代不详
- 为双钢琴与室内乐团所写的瑞士幻想曲(Fantasia Helvetica for two pianos and chamber orchestra),2006
改编
- 根据柴科夫斯基芭蕾音乐《胡桃夹子》为钢琴改编的音乐组曲,1977
- 根据柴科夫斯基芭蕾音乐《睡美人》为钢琴改编的音乐组曲,1978
- 根据谢德林芭蕾《安娜·卡列尼娜》为钢琴改编的《前奏曲》与《赛马场景》,1978
-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单簧管版,1996
- 根据普罗科菲耶夫芭蕾音乐《灰姑娘》所写的双钢琴组曲,2002
商业录音
此章节需要扩充。 |
获奖与荣誉
- 2007年获俄国《文化报》(Газета "Культура")选为2007年年度指挥[6]
- 2006年留声机奖(Gramophone Awards)最佳室内乐专辑:《塔涅耶夫室内乐》(DG 477 541-9);钢琴:普列特涅夫、小提琴:列宾、格林戈尔茨、中提琴:今井信子、大提琴:哈瑞尔。
- 200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普京颁奖)
- 2005年俄罗斯“胜利基金会”之“胜利奖”
- 2005年欧洲文化基金会(European Foundation for Culture)“欧洲文化奖—指挥”。
- 2005年第47届格莱美奖“最佳室内乐演奏”:《普列特涅夫:根据普罗科菲耶夫芭蕾音乐《灰姑娘》所写的双钢琴组曲/拉威尔:钢琴四手联弹《鹅妈妈》》(DG 474 817-2);钢琴:普列特涅夫、阿格里奇
- 2002年俄罗斯联邦第一国家奖(普京颁奖)
- 2001年回声音乐奖(Echo Award)器乐独奏:《普列特涅夫:卡内基音乐厅独奏会实况》(Live at Carnegie Hall)
- 1999年回声音乐奖(Echo Award)器乐独奏:《史克里亚宾:24首前奏曲、钢琴奏鸣曲集》(Scriabin: 24 Preludes Op.11, Piano Sonatas Nos 4 & 10, etc.)
- 1995年俄罗斯联邦第一国家奖(叶利钦颁奖)。
- 1978年第六届柴科夫斯基大赛金牌暨钢琴组第一名。
争议
- 2010年7月,他遭泰国芭堤雅警方指控涉嫌性侵一名14岁男童,后获准保释及离境,但要每12天向法庭报到。普列特涅夫否认有不法行为[7],在与乐团的巡回演出中亦依约回泰国报到。2010年12月,在没有事证支持下,泰国法院正式结案,未对普列特涅夫做出任何起诉[8]。
参考资料
- 参照
- ^ ОЛЬГА РОМАНЦОВА. Михаил Плетнев «Я не знаю, какая музыка нужна сейчас людям». Новые Известия. 200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4) (俄语).
- ^ Dieter David Scholz. Mythos Maestro: Dirigenten im Dialog. 2002. Berlin Parthas: 254–259. ISBN 3-932529-76-6.
- ^ 3.0 3.1 Triumph des fulminanten Schönklangs: Ein Interview mit Mikhail Pletnev. Amazon.d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德语).
- ^ DG CD 471 576-2内页说明
- ^ 5.0 5.1 DG CD 477 537-8内页说明
- ^ Дмитрий МОРОЗОВ. Культура Портал: Дирижер 2007 года – Михаил Плетнев. Газета "Культур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俄语).
- ^ 普列特涅夫正式声明稿(英文)[永久失效链接]
- ^ Charlotte Higgins. Child molestation investigation against Russian classical musician dropped. The Guardian. 2010-12-03 [2020-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英语).
- 来源
- 普列特涅夫非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sabelle and Florence Lafitte网站,俄罗斯双钢琴作品一览
- Deutsche Grammophon网站上的介绍
- Gespräche mit Pianisten : In Interviews und Porträts, ISBN 3-932976-18-5,page 314-323
- 2007年率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访台时的记者会新闻(YouTube影片)
- 2007年4月16日俄文报纸《新潮流》访问
参见
外部链接
- 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的Discogs页面(英文)
- 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