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铸法
范铸法是一种金属器铸造方法,是古代中国青铜器最主要的成形方法。这种方法先制作模,继而透过模制作范,再使用范制作铸件。
过程
要选取一些常用的处理过的泥料,透过雕塑和焙烧而制成模(model,pattern)。在模的轮廓上覆盖另一种材料,再透过焙烧,就可以制作出具备模的轮廓的范(mould)。将范从模上分离,在范基础上,再制作铸件。除了在使用焚失法或失蜡法等少数情况下,一般范铸法中都需要多片的范,是为组合范。又按在浇注阶段的位置,而分为内范和外范。内范被“范腔”包裹在内,外范则在外包裹着“范腔”。这阶段的过程是先溶化要制成铸件的金属,再将已变成液态的金属透过“浇注系统”(即是“范腔”与外界的管道)注入范(铸型)的“范腔”中,待金属冷却凝固,将范与金属分离,金属便会为一个一定形状的物件(铸件)。[1]
分类
范铸法可细分为多种不同的方法。
按铸造过程
按不同的铸造过程,可分为多种方法。
- 整铸也称“浑铸”,是指器物整体一次铸造成型的工艺方法。
- 分铸也称“铸接”,是指器物不同部位通过铸造连接而使不同部位之间或固紧,或留有间隙可转动但不能拆走。分铸可分为先铸法和后铸法。先铸法是先铸附件,在将其放进器体的陶范中与器体铸接。后铸法是先铸造器体,再接铸附件,又分为榫卯式铸接[2]和铆接式铸接[3]两种。商代的分铸法以“后铸法”较多,春秋战国时期则以“先铸法”为主流。[4]
- 叠铸也称“层叠铸造”,是指用陶范范料在叠铸范盒中翻制作出多件范片或范块,继而组装成叠铸范,烘焙后可同一时间铸造整串铸件。此法可提升生产效率,常用于铸造造型简单而生产量大的铸件如车马器、钱币、机械零件。初见于战国,盛行于东汉。[5]
按范的材质和形式
按范的材质和形式,可分为多种方法。
- 陶范法是指透过陶范铸造的方法。通常陶范都是一用即弃的。制作陶范的原材料主要是土、砂、植物纤维、草木灰、熟料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通过加入砂来提高耐火度,加入熟料减低收缩量,加入植物纤维和草木灰提高透气性。大型青铜器陶范是直接装置在地上的[6]。陶范法的主要流程是[7]:
- 雕塑待铸造的泥模;
- 烘培泥模变硬,在泥模上分块制作外范;
- 在外范上补课纹饰;
- 形成空腔;
- 制作铭文泥模,嵌入泥芯;
- 合范,将外范与泥芯组合到一起;
- 阴干陶范后,加热到600摄氏度-900摄氏度;
- 浇注青铜液,冷却后清除外范和泥芯,精整并抛光。
- 金属范法是指透过金属范铸造的方法,下又按不同的金属细分为铜铸法和铁铸法。金属范导热系数高,溶液在范腔中冷却凝固快,成品尺寸整齐,可重复使用,称为一范多铸,常用于铸造造型简单而生产量大的铸件如兵器、钱币、工具、农具等。
注释
- ^ 陈佩芳:《中国青铜器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第六册,1532-1543页。
- ^ 榫卯,粤音“笋牡”,普通话音“sǔn mǎo”,是指在两件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形式。凸出的部分为榫(或榫头);凹入的部分为卯(或榫眼、榫槽)。
- ^ 铆,粤音“牡”,普通话音“mǎo”。铆接(riveting)是指利用轴向力,将零件铆钉孔内钉杆墩粗并形成钉头,使多个零件相连接的方法。
- ^ 青铜词典.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
- ^ 陈佩芳:《中国青铜器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第六册,1539-1541页。
- ^ 马承源.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 页9–10 (中文(简体)).
- ^ 吴来明,周亚. 雄奇宝器:古代青铜铸造术. 西安: 文物出版社. 2008年7月: 页6. ISBN 9787501024988 (中文(简体)).
- ^ 陈佩芳:《中国青铜器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第六册,15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