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组曲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4月25日) |
管弦组曲是巴哈管弦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又称“序曲”(Ouvertüre),一共四部。
概说
巴洛克时期序曲的典型,是以一首法国式序曲作前导,其后加上各式舞曲的组合,而舞曲的种类与数量由作曲家自行决定。四部作品最初并不是成套的,但因曲式相同故常被放在一起讨论。这种体裁由法国作曲家卢利首创,是从歌剧序曲所作的延伸,为庄重的慢板-赋格风格的快板-庄重的慢板构成的三段体,称为“法国式序曲”;之后卢利与其门生又在法国式序曲后接上各式管弦舞曲,可能来自歌剧,便逐渐形成了此一曲式的传统。
后世之所以称此为“组曲”是因为作品由多首舞曲组成,并且当时尚无总结全曲的名称出现,但在巴哈的时代,“组曲”有更严格的意义,需由一定种类的舞曲组成;像这类舞曲自由排列、且以法国式序曲开头的作品,正式名称应为“序曲”。
分析
第1号管弦组曲
虽然从现存的谱稿来看,第1号管弦组曲(作品号BWV 1066)约作于1724–25年之间,但从风格推断,创作年代可以追溯回1718年。
乐器编制:双簧管*2,低音管,小提琴两部,中提琴,数字低音
- 序曲,4/4—2/2—4/4拍子
- 库朗舞曲(courante),3/2拍子
- 嘉禾舞曲(gavotte) I/II,2/2拍子
- 佛拉纳舞曲(forlana),6/4拍子
- 小步舞曲(minuet) I/II,3/4拍子
- 布雷舞曲(bourrée) I/II,2/2拍子
- 巴瑟比舞曲(passepied) I/II,3/4拍子
第2号管弦组曲
巴哈的签名稿显示第2号管弦组曲(作品号BWV 1067)完成于1738–1739年,但如同他的许多后来沿用的作品,此曲被推定为作于柯腾时期,可能是1721年,也就是在与《第五号勃兰登堡协奏曲》同一时期所作。本作是巴哈唯一为独奏的长笛与管弦乐团而写的乐曲。这当中最耳熟能详的便是最后一首的滑稽曲(又直接音译为“巴迪奈利”),以其清澈明朗的风格及活泼的节奏而受到欢迎。
乐器编制:长笛,小提琴两部,中提琴,数字低音
- 序曲,4/4—2/2—3/4拍子
- 轮旋曲(rondo),2/2拍子
- 萨拉邦德舞曲(sarabande),3/4拍子
- 布雷舞曲 I/II,2/2拍子
- 波兰舞曲/变奏曲(polonaise/double),3/4拍子
- 小步舞曲,3/4拍子
- 滑稽曲(badinerie),2/4拍子
第3号管弦组曲
同样,现存最古老的乐谱显示第3号管弦组曲(作品号BWV 1068)完成于1730年,但仍被认为创作于更早的柯腾时期。本作最知名的部分是第二首的歌调,被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都·威尔海密改编为“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
乐器编制:双簧管*2,小号*3,定音鼓,小提琴两部,中提琴,数字低音
- 序曲,4/4—2/2—4/4拍子
- 歌调(air),4/4拍子
- 嘉禾舞曲 I/II,2/2拍子
- 布雷舞曲,2/2拍子
- 基格舞曲(gigue),6/8拍子
第4号管弦组曲
第4号管弦组曲(作品号BWV 1069)现存最早乐谱的日期显示为1730年,但其实早于1725年之前业已创作,因为当年上演的清唱剧BWV 110 便使用了本作的序曲部分。
乐器编制:双簧管*3,小号*3,低音管,定音鼓,小提琴两部,中提琴,数字低音
- 序曲,4/4—9/8—4/4拍子
- 布雷舞曲 I/II,2/2拍子
- 嘉禾舞曲,2/2拍子
- 小步舞曲 I/II,3/4拍子
- 欢乐曲(Réjouissance),3/4拍子
参考资料
- 文献
- 樋口隆一等. 《名曲解說:J.S. 巴赫》. 由林胜仪翻译. 音乐之友社. 2000. ISBN 957-844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