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一世代游戏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世代的游戏机历史从1972年持续到1977年。由于生产过剩及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家用主机开始进入市场,当年不少生产《乓》类型游戏的中小型公司因没有利润而退出市场(1977年电子游戏业萧条),而在日本,此世代则持续至1980年。

第一世代游戏机的某些特征包括有:

  • 基于分立式晶体管的数字逻辑。
  • 游戏是与在主机上的固定元素进行的,而非基于外放式或可移动的媒体。
  • 全部的游戏区域仅仅占据单个画面。
  • 画面上的物体仅包括简单的点、线或方块。
  • 游戏图像颜色单一(早期的图像颜色大多是黑白或两种颜色的组合;后来有四种或更多)
  • 单声道输出或没有音频输出
  • 与第二世代主机比较:缺少微处理器、只读存储器(ROM)、动态转换场景、精灵图和彩色图像。

互动式电视

互动式电视是电视工程师拉夫·贝而(Ralph Baer)在1951年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劳拉公司从无到有组建一台电视时构想出来的。1966年他在身兼桑德斯联合股份有限公司(Sanders Associates)设备设计部首席工程师暨经理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想法。贝而创造了一个简单的双人玩电子游戏:《追击》(Chase),可在一个标准电视机上玩,该游戏是在屏幕上显示在两个点代表双方并追赶对方。经过向该公司的研究开发董事赫伯特‧坎普曼(Herbert Campman)展示后,一些资金分配到该项目并且它从此“转正”。1967年比尔·哈里森(Bill Harrison)加入参与开发,以玩具枪为原型的光线枪也被设计出来,用于瞄准由另一位玩家移动的目标。 比尔·鲁斯克(Bill Rusch)的加入加速了开发的速度,一个由机器控制的点被加入到游戏中,用以开发一个乒乓游戏(并非众人熟知的“”)。随着经费水涨船高更多的游戏被创造出来。贝而有了将产品卖给有线电视公司的主意,这些有线电视可以传输静态图片当做游戏背景。1968年2月他们向电子提词机公司副总裁休伯特·施拉飞(Hubert Schlafly)展示产品原型机,休伯特便与桑德斯公司签定协议。有线电视产业在六十年代后和七十年代初表现不佳,资金欠缺意味着桑德斯必须从其他管道找钱。硬件开发继续,而游戏以最终版两个控制器、一把光线枪、以及16个开关的终端以控制选择哪个游戏进行的“棕盒子”原型定案。贝而接洽许多美国电视制造商,最终在1969年晚期与米罗华(Magnavox)签定条款。米罗华公司对棕盒子的主要改动是使用插销电路来变更游戏,并且删除彩色图形功能,支持半透明彩色覆盖以节省制造成本。它在1972年5月以米罗华奥德赛(Magnavox Odyssey)之名发行。

数位电子产品

奥德赛是利用类比(给输出与游戏控制用)与数位电子线路相结合建造。许多收藏家困惑于个别元件而指出它是类比系统。然而,游戏及逻辑本身是以二极晶体管逻辑电路(DTL)——一种常见的利用个别晶体管与二极管的前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数位设计元件实现。同样的,拉尔夫·贝而本人认为该系统是属于数位机器。[1]

奥德赛在当时并非大卖,导因于场营销限制,虽然有一段时间生产类似产品的其他公司(包括Atari)必须支付许可费。在此时它是桑德斯最最赚钱的产品线,即使许多公司早就不支持游戏的开发。

《乓》街机版

美国,许多最早的游戏利用数位电子装置在大学大型计算机上执行,这些游戏是个别用户在其闲暇时间开发出来的。1961年,一群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在一台DEC PDP-1上写出《太空大战!》(Spacewar!)。1970年,诺兰·布希内尔首次在犹他州立大学看到《太空大战!》。由于布希内尔认定该游戏街机版深具商业潜力,他亲手焊了一台自制的电脑,让这游戏可以在黑白电视上进行。不过结果的游戏:《电脑空间》(Computer Space)生意并不是很好,布希内尔开始寻找新的点子。1971年他看到了米罗华奥德赛的展示,并雇用了艾尔·尔康(Al Alcorn)以制造街机版本的奥德赛乒乓游戏(利用晶体管-晶体管逻辑),该游戏被称为《》。

家用电子游戏随着1975年圣诞节《乓》家用版发行取得了广泛的普及。它激励了上百种复制品的制作,包括Coleco Telstar,该机种后来以其自己的专利成功,并随后生产超过一打的机型。

第一个家用机带有中央处理单元的是第二世代的家用机于1976年8月发行的Fairchild Channel F,该机型是根据Fairchild F8改进而来的。布希内尔的公司雅达利于1977年发行了利用MOS 6502开发的雅达利2600

比较

名称

米罗华奥德赛 米罗华奥德赛系列 TV Tennis
制造商 米罗华 米罗华 Epoch 雅达利
家用机
发售价 100美元 100-230美元 19,500日元[2] 98.95美元
发行日
  • 北美:1972年8月
  • 欧洲:1973年
  • 日本:1974年
  • 北美:1975年
  • 日本:1975年9月12日
[3]
  • 北美:1972年
(街机)
  • 北美:1975年12月
(家用游戏机)
媒体 印刷电路板 多种类 内置芯片 内置芯片
周边
(零售)
光线枪 不适用 无线控制器[3] 不适用
销量 330,000[4] 不适用 10,000[5] 150,000[6]
名称 Binatone TV Master Coleco Telstar系列 Color TV-Game系列
制造商 Binatone英语Binatone Coleco 任天堂
家用机
发售价 35英磅 50美元 8,300-48,000日元
发行日
  • 北美:1976年
  • 北美:1976年
  • 日本:1977年
媒体 内置芯片 内置芯片(其他)
卡带(Telstar街机)
内置芯片
周边
(零售)
光线枪 控制器款式 不适用
销量 不适用 一百万[7] 三百万

参见

参考资料

  1. ^ The Original GamerDad: Ralph Baer. [2006-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3). 
  2. ^ 第1回:TVゲームグラフティー[1970年代日本編]. ファミ通. 2012-12-11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30) (日语). 
  3. ^ 3.0 3.1 Martin Picard, The Foundation of Geemu: A Brief History of Early Japanese video gam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Game Research, 2013
  4. ^ "Magnavox Odyssey, the first video game system".. June 27, 1972 [November 17,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1). 
  5. ^ "Japan's 1st Video Game Console was released 40 Years ago!".. September 12, 2015 [January 18,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6. ^ Ellis, David. "Dedicated Consoles". Official Price Guide to Classic Video Games.. Random House. 2004: 33–36页. ISBN 0-375-72038-3. 
  7. ^ Herman, Leonard. Phoenix: the fall & rise of videogames (2nd ed.).. Union, NJ: Rolenta Press. (1997): 20页. ISBN 0-9643848-2-5.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