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独立法案签署者名单
立陶宛独立法案签署者名单列出了1918年2月16日签署立陶宛独立法案的二十位立陶宛人。这些签署者于1917年9月经维尔纽斯会议选入立陶宛国民大会,并被赋予了建立独立的立陶宛国的任务。[1]1918年底,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并自立陶宛撤军后,立陶宛正式宣布独立。其后,立陶宛展开了漫长的建国路程,确立其边界并获得国际承认。这二十名签署者成功完成了他们的使命,立陶宛的独立则持续至1940年6月15日苏联占领该国为止。
这些签署者的政治、职业与社会背景各不相同。有些人日后在政界崭露头角,比如日后当选立陶宛总统的安塔纳斯·斯梅托纳和亚历山德拉斯·斯图尔金斯基斯,以及成为立陶宛临时首都考那斯市长的约纳斯·维雷希斯。立陶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去其独立地位,幸存的签署者当中有六人遭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送入监狱或处决,另有六人移民至西方国家。[2]
签署者名单
照片 | 姓名 | 所属政党[3] | 职业[2] | 出生日期与地点[4] | 逝世日期与地点[4] |
---|---|---|---|---|---|
萨利亚莫纳斯·巴纳提斯 ⓘ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 | 出版商[5] | 1866年7月15日,沙基艾区 | 1933年5月4日,立陶宛考那斯 | |
约纳斯·巴萨纳维丘斯 ⓘ |
无党籍 | 医师 | 1851年10月23日,俄属波兰奥古斯图夫省(今属立陶宛) | 1927年2月16日,波兰维尔纽斯(今属立陶宛) | |
米科拉斯·比尔日什卡 ⓘ |
社会民主党 | 律师 | 1882年8月24日,韦克什尼艾 | 1962年8月24日,美国洛杉矶 | |
卡齐米拉斯·比藻斯卡斯 ⓘ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 | 律师 | 1893年2月15日,拉脱维亚帕维洛斯塔 | 1941年6月26日,白俄罗斯明斯克附近 | |
普拉纳斯·多维代蒂斯 ⓘ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 | 律师 | 1886年12月2日,马里扬泊列区 | 1942年10月4日,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狱中 | |
斯蒂芬纳斯·凯瑞斯 ⓘ |
社会民主党 | 工程师 | 1879年1月3日,乌克梅尔盖区 | 1964年12月16日,美国纽约市 | |
佩特拉斯·克利马斯 ⓘ |
无党籍 | 历史学家 | 1891年2月23日,马里扬泊列区 | 1969年1月16日,立陶宛考那斯 | |
多纳塔斯·马利诺斯卡斯 ⓘ |
无党籍 | 农学家 | 1869年3月7日,拉脱维亚克拉斯拉瓦 | 1941年10月30日,俄罗斯比斯克附近的大规模驱逐营[6] | |
弗拉达斯·米罗纳斯 ⓘ |
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 | 神父 | 1880年6月22日,罗基什基斯区 | 1953年2月17日,俄罗斯弗拉基米尔监狱[7] | |
斯坦尼斯瓦夫·纳鲁托维奇 |
无党籍 | 律师 | 1862年9月2日,特尔希艾区 | 1932年12月31日,立陶宛考那斯 | |
阿方萨斯·佩特鲁利斯 ⓘ |
民族进步党 | 神父 | 1873年8月4日,比尔扎伊区 | 1928年6月28日,立陶宛穆斯宁凯 | |
安塔纳斯·斯梅托纳 ⓘ |
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 | 律师 | 1874年8月10日,乌克梅尔盖区 | 1944年1月9日,美国克利夫兰 | |
约纳斯·斯米尔盖维丘斯 ⓘ |
无党籍 | 经济学家 | 1870年2月12日,特尔希艾区 | 1942年9月27日,立陶宛考那斯 | |
尤斯蒂纳斯·斯托盖蒂斯 ⓘ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 | 神父 | 1866年10月14日,沙基艾区 | 1943年7月8日,立陶宛特尔希艾 | |
亚历山德拉斯·斯图尔金斯基斯 ⓘ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 | 农学家 | 1885年2月26日,拉塞尼艾区 | 1969年9月22日,立陶宛考那斯 | |
尤尔吉斯·索利斯 ⓘ |
无党籍 | 金融家 | 1879年5月5日,陶拉格区 | 1948年10月18日,瑞士卢加诺 | |
卡济米埃拉斯·斯特波纳斯·索利斯 ⓘ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 | 神父 | 1872年1月28日,陶拉格区 | 1964年5月9日,瑞士卢加诺 | |
约古巴斯·塞纳斯 ⓘ |
无党籍 | 律师 | 1888年6月14日,比尔扎伊区 | 1926年7月31日,立陶宛考那斯 | |
约纳斯·瓦伊洛凯蒂斯 ⓘ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 | 金融家 | 1886年6月25日,沙基艾区 | 1944年12月16日,德国布兰肯堡 | |
约纳斯·维雷希斯 ⓘ |
立陶宛人民社会主义民主党 | 律师 | 1872年1月3日,比尔扎伊区 | 1942年6月1日,立陶宛考那斯 |
签署者背景
这二十名签署者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其中有四人(多纳塔斯·马利诺斯卡斯、斯坦尼斯瓦夫·纳鲁托维奇、约纳斯·斯米尔盖维丘斯、米科拉斯·比尔齐斯卡)来自立陶宛的贵族家庭。其余的十六人则是农民的子弟。[2]签署者中最年长的是约纳斯·巴萨纳维丘斯(时年67岁),而最年幼的则是卡齐米拉斯·比考斯卡斯(时年25岁)。其余的十八名签署者当中,有三人时年50余岁、六人40余岁、八人30余岁、一人20余岁。[2]除了萨利亚莫纳斯·巴纳提斯之外,其余的所有签署者均已完成高等教育。1926年,巴纳提斯进入考那斯大学就读,但由于他在1933年逝世,其学业并没有完成。[2]就教育背景而言,大会由八名律师主导,[3]另有四名神父、两名农学家、两名金融家、一名医师、一名经济学家及一名工程师。[2]由于立陶宛当时并未有设立大学(维尔纽斯大学在1863年的一月起义之后关闭了),大部分签署者在立陶宛境外接受高等教育,其中有五位自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毕业、四位自莫斯科国立大学毕业、两位自圣彼得堡国立科技学院毕业。[2]
若以信仰分类,有十九名签署者是罗马天主教徒(尽管约纳斯·巴萨纳维丘斯并未践行其信仰),而约古巴斯·塞纳斯则是签署者当中唯一的新教教徒。[2]在独立法案签署当下,六名签署者为无党籍人士,七名是保守派的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党员、两名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党员、两名社会民主党党员、一名民族进步党党员及一名左翼的立陶宛人民社会主义民主党党员。[3]
签署独立法案之前的活动
签署者都曾经活跃于立陶宛的独立运动。安塔纳斯·斯梅托纳、多纳塔斯·马利诺斯卡斯以及其他一些人曾经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参与立陶宛的秘密结社。这些秘密结社参与非法发行推广使用拉丁字母撰写立陶宛语的出版品(这在1866年至1904年受到俄罗斯帝国政府禁止),同时也参与对抗当局的其它俄罗斯化尝试。安塔纳斯·斯梅托纳、斯蒂芬纳斯·凯瑞斯、阿方萨斯·佩特鲁利斯及米科拉斯·比尔齐斯卡因为这些活动而被中学开除。[2]约纳斯·巴萨纳维丘斯(法案签署时为立陶宛国民大会主席)曾在保加利亚行医,并于当地推动公共卫生事业。[8]尽管如此,他仍持续对立陶宛事务做出贡献,并组织出版了重要的地下报纸《黎明报》,而该报于1883年创刊。巴萨纳维丘斯同时也活跃于保加利亚的政治圈,并曾经作为该国民主党的代表。许多签署者都曾参与1905年的维尔纽斯大议会,该议会塑造了立陶宛国的政治未来。[2][9]
签署独立法案之后的活动
在签署独立法案之后,大多数的签署人仍于独立的立陶宛的文化与政治生活中保持活跃。约纳斯·维雷希斯在立陶宛议会任职,并担任考纳斯的市长;[10]萨利亚莫纳斯·巴纳提斯从事金融业,并创办了数家银行。[11]安塔纳斯·斯梅托纳和亚历山德拉斯·斯图尔金斯基斯日后陆续成为了立陶宛总统。约纳斯·巴萨纳维丘斯回到了学术界,并致力于研究立陶宛的文化及民俗。[12]五位签署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已经逝世;三位在纳粹占领立陶宛期间逝世。其余的签署人当中未有移民至西方国家者,则在二战期间苏联占领立陶宛后被作为政治犯逮捕。[2]
亚历山德拉斯·斯图尔金斯基斯和佩特拉斯·克利马斯被苏联当局送入西伯利亚的监狱,其后幸存并返回立陶宛。[2]普拉纳斯·多维代蒂斯和弗拉达斯·米罗纳斯也被送到西伯利亚,但在该处逝世。[13][14]卡齐米拉斯·比考斯卡斯于1941年6月26日在被送往明斯克的苏联监狱途中,和其他的囚犯一同被枪杀。[15]多纳塔斯·马利诺斯卡斯与许多其他平民一起被驱逐至西伯利亚,并于1942年11月30日在该处逝世。1993年,他的遗体从西伯利亚运回,并重新安葬于立陶宛。[6]六名幸存的签署者移民至西方国家:尤尔吉斯·索利斯和卡济米埃拉斯·斯特波纳斯·索利斯兄弟在瑞士逝世;约纳斯·瓦伊洛凯蒂斯在德国逝世;安塔纳斯·斯梅托纳、米科拉斯·比尔齐斯卡和斯蒂芬纳斯·凯瑞斯在美国逝世。[4]
参考资料
- ^ Eidintas, Alfonsas; Vytautas Žalys; Alfred Erich Senn. Chapter 1: Restoration of the State. Ed. Edvardas Tuskenis (编). Lithuania in European Politics: The Years of the First Republic, 1918-1940 Paperback.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eptember 1999: 24–31. ISBN 0-312-22458-3.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Sigitas Jegelavičius. Vasario 16-osios Akto signatarai. Vilnius University - Lithuanian Electronic Research Academic Network. [2007-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8) (立陶宛语).
- ^ 3.0 3.1 3.2 Šenavičius, Antanas. Lietuvos nepriklausomybės atkūrimo akto teisinė prigimtis ir konstitucinė reikšmė. Istorija xl. 1999, 40: 23–26. ISSN 1392-0456 (立陶宛语).
- ^ 4.0 4.1 4.2 Banevičius, Algirdas. 111 Lietuvos valstybės 1918-1940 politikos veikėjų. Vilnius: Knyga. 1991: 39–153. ISBN 5-89942-585-7 (立陶宛语).
- ^ Saliamonas Banaitis (1866–1933). Lietuvos nacionalinis muziejus.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7) (立陶宛语).
- ^ 6.0 6.1 1918 m. vasario 16 d. Nepriklausomybės akto signatarai. Kaunas: Kauno apskrities viešoji biblioteka. 1998 [200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立陶宛语).
- ^ Vladas Mironas. Seimas. 2005-07-22 [2007-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立陶宛语).
- ^ Valančiūtė, Janina. Didi humanitaras ir didis daktaras, tarnavęs Eskulapui ir Lietuvai. Medicina. 2002, 38: 103. ISSN 1010-660X.
- ^ Eidintas, Alfonsas; Vytautas Žalys; Alfred Erich Senn. Ed. Edvardas Tuskenis , 编. Lithuania in European Politics: The Years of the First Republic, 1918-1940 Paperback.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eptember 1999: 17–18. ISBN 0-312-22458-3.
- ^ Simas Sužiedėlis (编). Viliešis, Jonas. Encyclopedia Lituanica VI.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124–125. 1970–1978. LCC 74-114275.
- ^ Simas Sužiedėlis (编). Banaitis, Saliamonas. Encyclopedia Lituanica I.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282. 1970–1978. LCC 74-114275.
- ^ Simas Sužiedėlis (编). Basanavičius, Jonas. Encyclopedia Lituanica I.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307–310. 1970–1978. LCC 74-114275.
- ^ Simas Sužiedėlis (编). Dovydaitis, Pranas. Encyclopedia Lituanica II.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101–103. 1970–1978. LCC 74-114275.
- ^ Simas Sužiedėlis (编). Mironas, Vladas. Encyclopedia Lituanica III.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545–546. 1970–1978. LCC 74-114275.
- ^ Kazys Bizauskas. Seimas. 2006-02-23 [2007-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立陶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