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库塔
类型 | 头饰 |
---|---|
材料 | 多种 |
原产地 | 东南亚 |
穆库塔(梵语:मुकुट;mukuṭa)是梵语词汇,原本是达罗毗荼语借词,意为头饰。是指源于印度,由泰国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使用的尖顶宝冠,是两国王权的象征。泰语称差达(ชฎา chada)或蒙固(มงกุฏ mongkut);高棉语称莫戈(មកុដ mokot)。这种冠冕为金色,有高高的尖顶,通常以宝石装饰。如今穆库塔在印地语中专指王冠。
在历史上,曾存在于今日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老挝、缅甸和印尼爪哇岛、峇厘岛的印度教王国亦有戴穆库塔的习惯。
如今泰国、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的宫廷舞蹈中,演员亦头戴这种冠冕。
起源
穆库塔源于印度教苦行僧蓬乱的头发,梵文原本称jaṭāmakuṭa,意为蓬头冠,常见于湿婆和圣观音的塑像[1][2]。在一千年之交,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佛教文化传播至中南半岛,当地即出现印度化,王权观念亦和印度教-佛教相融。穆库塔亦被东南亚各国采用为王冠。穆库塔在各个语言中的称呼包括:
- 爪哇语和巴厘语:makuta;
- 马来语和印度尼西亚语:mahkota(爪夷文:مهکوتا)
- 高棉语:មកុដ mokot
- 缅甸语:မကိုဋ် magaik
- 泰语:มงกุฎ mongkut;ชฎา chada,源自梵文jaṭā,意为蓬头
泰国
泰语中的差达(ชฎา)或蒙固(มงกุฏ)便是指这种冠冕。差达的帽顶更高更尖,可能是受到阿瑜陀耶时期出现的隆朴帽影响。隆坡帽是暹罗王公贵族所戴的一种白色尖顶帽,源于波斯萨菲王朝[3]。泰国国王的王冠称为大胜王冠,是泰国王权象征。
柬埔寨
莫戈的形式和意涵依宗教有所不同。在印度教中,莫戈头饰的尖顶象征须弥山或高棉寺庙的塔;而若按照佛教,帽顶则更高更尖,象征佛寺的窣堵坡。
高棉宫廷舞蹈中,男性角色戴mokot ksat;女性角色戴mokot ksatrey。前者的规格等级较后者高。
印尼
印尼的苏门答腊、爪哇和峇厘岛在4世纪采纳印度教,遵照其王权观念。爪哇诸多禅邸的浮雕上都能见到这种冠冕,如曼都寺、婆罗浮屠、普兰巴南等。爪哇的马库塔冠冕更符合印度本土的式样,包括环绕额头的饰品jamang和siger,留高发髻,并用金环捆住。
如今,爪哇的哇扬翁戏演员会头戴马库塔表演。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传统的美诺拉戏剧演员戴穆库塔,马来式样的穆库塔有16个竖立的弧角,挂有绒球,耳部有尖状装饰和耳环[4]。在马来语中有专门的称呼kecopong,而mahkota泛指各种王冠。
缅甸
缅甸旧时的君主亦戴穆库塔式的王冠,称为magaik。如今只有缅舞演员戴穆库塔。缅甸佛塔的顶端装饰的金伞(hti)有多种式样,其中有一种九层伞式样即源于穆库塔[5]。
越南
图册
参见
参考文献
- ^ Wongthes, Sujit. นาฏศิลป์และดนตรี ของไทย กับ ของอาเซียน: เอกสารประกอบบรรยาย ที่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ราชภัฏพระนครศรีอยุธยา [Dance and music of Thailand and of ASEAN: Notes to a lecture at Phranakhon Si Ayutthaya Rajabhat University] (PDF). Matichon. 2016-01-15 [2017-0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23) (泰语).
- ^ Holt, John Clifford. Buddha in the crown: Avalokitesvara in the Buddhist traditions of Sri Lank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2. ISBN 9780195362466.
- ^ Wattanasukchai, Sirinya. Hat trick&beyond. Bangkok Post. 2012-09-05 [2017-01-30].
- ^ Timeless spell of the Manora. 2017-03-05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 ^ Steel hti go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The Myanmar Times. 2010-01-28 [2017-10-2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