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睡美人 (芭蕾舞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作品

天鹅湖(1876)
睡美人(1889)
胡桃夹子(1892)

睡美人》 (俄语:Спящая Красавица,拉丁转写:Spyashchaya Krasavitsa,作品号六十六)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谱曲的三幕芭蕾舞剧。全剧的音乐在1889年完成,是柴氏三部芭蕾舞剧之中的第二部。原装场景由伊凡·弗谢沃洛依斯基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Всеволожский)基于法国作家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的童话《林中睡美人(La Belle au bois Dormant)》改编而成,首次排演的编舞是莫里斯·珀蒂帕(Marius Petipa),1890年首演于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该剧是各大芭蕾舞团的经典保留剧目之一,也相当为世人所熟悉。

背景与发展

取材于法国文豪夏尔·佩罗的童话故事,由莫里斯·珀蒂帕编剧,柴可夫斯基谱曲。因旷世钜作所给予的信心,使他更加热衷于创作芭蕾音乐,首演时,观众反应冷淡,并未获得预期的成功,直到柴可夫斯基逝世后,才逐渐受人重视和喜爱。

内容与解说

此舞剧共有三十多首曲子,曲中洋溢着绮丽的梦想,优雅的旋律及明亮的色彩,并采用音乐幻想的形式将许多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请出来,例如:穿长靴的猫小红帽灰姑娘拇指姑娘青鸟等等,十分的热闹。柴可夫斯基曾从中挑选几首较为出色的乐曲,编写成四个乐章的组曲,成为现在音乐中广受欢迎的管弦乐之曲目。

历史

创作经历

1888年5月25日,俄罗斯圣彼得堡皇家剧院总监伊凡·弗谢沃洛依斯基找柴可夫斯基商议将水鬼乌丁娜(Undine)的故事编为芭蕾舞剧。但他们后来觉得佩罗的童话《林中睡美人》是一个更好的题材,交给柴可夫斯基作曲,佩蒂巴编舞。柴可夫斯基毫不犹豫的接受委托,纵使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演之时,不太成功。柴可夫斯基依据的剧本是根据格林兄弟所翻译的,佩罗童话的德语译本,也就是最终的结局是整个宫廷沉睡了100年后醒来,庆祝睡美人公主的婚礼。与此同时,弗谢沃洛依斯基还把佩罗所创作的,在其他故事中出现的角色,也一并写到剧本中,如穿靴子的猫小红帽等等。而柴可夫斯基也向弗谢沃洛依斯基表示自己的创作过程很愉快,而且有足够的灵感去完成作品。

乐器列表

  • 弦乐器: 小提琴 I,小提琴 II,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木管乐器: 短笛,两支长笛,两根双簧管,英国管,两支竖笛(B-flat,A),两支低音管。
  • 铜管乐器: 四个小号(F),两个短号(B-flat,A),两个喇叭(B平面,A),三个长号,低音大喇叭 。
  • 打击乐器: 定音鼓,三角,手鼓,侧鼓,铙钹,低音鼓,铜锣,钟乐器 。
  • 其他: 两把竖琴,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