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皇甫琳 (1920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皇甫琳
福州大学校长
任期
1975年—1983年
前任贾久民
继任黄金陵
个人资料
出生1920年12月
 中华民国山西省辽县东隘口村(今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左权县桐峪镇
逝世1988年1月23日(1988岁—01—23)(67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皇甫琳(1920年12月—1988年1月23日),山西辽县(今左权县)人,高中学历,中国政治、军事、教育人物,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参加中国共产党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任职于福建军区福建农学院等机关,文革末期调任福州大学校长,1988年因积劳成疾逝世。[1]

生平

早年

皇甫琳出生于山西辽县东隘口村的士绅家庭,自幼接受较好的教育,父亲皇甫溙受好友之子黄明和长子(即皇甫琳大哥)皇甫珍的影响,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运动。1936年,皇甫琳受家庭影响加入牺盟会,翌年在七七事变爆发两个月后弃笔从戎,开始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3][注 1]

在抗日战争期间,皇甫琳先担任了一些青年工作的职务,从八路军青年工作队队员起,后升任晋东青年抗日救国总会武装部长、路东青年训练班教务主任、晋东南青年救国总会组织干事等职,后进入太行军区工作,任太行六地委青年委员会副书记、二地委各救会主任兼农会主席[3],1945年先后担任中共榆次祁县县委书记。1947年,八路军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太行第52团政委、党委书记。1949年参加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工作。[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军政工作

1949年8月,抵达福建的皇甫琳被安排接管龙溪专区的工作,任龙溪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任职期间负责了当地的剿匪工作。调到福州后,在解放军第十兵团福建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福建省兵役局局长兼中共福建省海防办公室主任、福州军区动员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皇甫琳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皇甫琳转业到地方,任福建省国防体协主席、省体委副主任。[2]

教育职务

20世纪60年代,皇甫琳转入教职工作,担任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第一副院长。文化大革命时期,皇甫琳遭到冲击,身心受到摧残。1975年,福建省委将皇甫琳调入福州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任福州大学校长期间,皇甫琳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恢复了文革前初具规模、文革时被迫停办的福大,1983年他卸任后,福大的办学规模已经空前扩大,先后培养出了钱匡武魏可镁林逸等科教人才,1999年被福大时任党委书记叶双瑜评价为“开一代改革新风”。卸任校长后,皇甫琳担任中共福建省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还是福建省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务委员。皇甫琳因文革时期受到较大伤害,且在福大工作期间积劳成疾,于1988年病逝于福州。[1]

家庭

皇甫琳的父亲是皇甫溙,膝下四子,皇甫琳为幼子。皇甫琳的大哥皇甫珍在太原上大学时接受左翼思想,引导家人参加共产党活动,后因病早逝;二哥皇甫璞原为教师,后参加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晋中地区财政局局长等职直至离休;三哥皇甫瑾自1936年起参与牺盟会,并工作于共产党组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等职[2]。育有女儿皇甫夏云。[4]

注释

  1. ^ 也有说法认为他于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李晋榕. 皇甫琳与福州大学. 福建党史月刊 (福州市). 2022, (5): 34-38. ISSN 1006-2254. 
  2. ^ 2.0 2.1 2.2 陈厚裕; 魏向荣; 王剑华; 白修文. 左权县人物志.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8: 524. ISBN 7-80598-266-X. 
  3. ^ 3.0 3.1 刘雅; 张基祥. 慷慨输将 忠义可风——左权东隘口村皇甫家族家风考. 山西农民报 (山西农民报社). 2022-11-11, (7418): 6 [2023-05-26]. 
  4. ^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皇甫夏云女士珍藏资料捐赠仪式举行. 福州大学新闻网. 2021-05-13 [202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