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济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济渠又称卫运河,与卫河、南运河古代统称卫河。因源出春秋时期卫国(今河南辉县、汲县、淇县一带)而得名,卫运河曾称清河,也叫清水。是隋唐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自沁水南达于卫河,又东北至涿郡,近一千九百里,属海河水系,是冀鲁两省的边界河道。上源漳河、卫河,两河于馆陶县徐万仓汇流后称卫运河。俗谓漳卫运河,流经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故城县,山东省冠县、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平原县等9县,至四女寺枢纽,是一条防洪、灌溉、航运综合利用的河道。卫运河长156.6公里,其中在邯郸境内河长40.5公里,流域面积为55平方公里,是河北省中南部最大的行洪河道。历史上曾与上游卫河、下游南运河统称卫河,清代将临清至天津段称南运河,临清以上称卫河。1958年,四女寺枢纽建成后,将徐万仓以上称卫河,徐万仓至四女寺段专称卫运河,四女寺至天津段称南运河[1]

修建历史

隋唐大运河分布图

战国至两汉时期该河部分属由章武入海的黄河系统。西汉元封年后,黄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今卫运河自临清至武城一段,汉代称为屯氏河,三国时,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卫运河一段称白沟,其下段称清河。

隋朝大业四年(608年),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卫河,自黎阳引白沟水东北达于涿郡。该渠是曹魏时期白沟的发展,由洛阳向东北经修武、新乡、内黄、大名、馆陶、临清,至天津。由于男民工不足,始以妇人从役。大业七年(611年),炀帝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带着船队和人马,水陆兼程,最后抵达涿郡。全程仅用50多天。

唐代,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改郡为州,渠道由南而北流经怀、卫、魏、贝、德、景、沧、幽八州[2]

宋代改名为御河,元明清为卫河,近代称卫运河。现在的卫运河是指由漳河卫河于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一段河道。河道长157公里,两岸堤防总长320.5公里,是冀、鲁两省边界河道。明代又把大运河称作漕河,御河更名为卫河。1946年,冀南区卫运河河务局确定该河段为卫运河。1949年后,曾三次进行扩大治理。1956年河道行洪能力从建国初期的300~400秒立米,提高到800秒立米;1958年又提高到1250秒立米,1963年海河流域历史最大洪水后,按照防御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在“彻底根治海河”运动中于1972至1973年再次进行了扩大治理,设计行洪流量达4000秒立米;扩建改建了四女寺枢纽工程,新建了祝官屯枢纽,两座枢纽除具备防洪调度功能外,兼有蓄水灌溉及航运等效益。

历史上多次对卫运河进行治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废止,卫运河成为行洪河道。1946年,中共解放区冀南行署卫运河河务局对卫运河进行堤防加固、河道裁弯,并在馆陶县修建了申街分洪闸。治理后,全河长155.6公里,河道纵坡徐万仓(又叫秤钩湾)至郑口为1/9000一1/10000,郑口至四女寺枢纽1/8000一1/8260,徐万仓至吊马桥长46公里,堤距为1000一1500米,主河槽宽150一300米,深约7米,滩地高出堤外地面约0.2一1.0米。卫运河河道断面为复式断面的半地上河,深槽断面属窄深式,深6一7米。主河槽底宽,徐万仓至馆陶段为110米,馆陶至临清段为90米,主河槽边坡1:3,子河槽底宽25米,槽深1.5米,边坡1∶4[3]

河患之祸

卫运河河道弯曲,河床平缓,洪水含沙量大,常年淤积,堤内滩地一般高于堤外农田,善淤、善决、善徙,极易漫滩成灾,明代尤甚,自明初(1368年)至1942年的575年中,较大改道50多次,决口不计其数。

卫运河主要承接上游漳、卫河来水,由于徐万仓控制了上游全部汇流面积,加之上游河流调蓄,其峰型较平缓,且洪量较大,持续时间长。如1963年临清洪峰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每秒时间长达30天,最大洪峰流量为2540立方米每秒;秤钩湾站最大洪峰流量3240立方米每秒。卫运河含沙量在每立方米60一195公斤之间,主要沙量来自引黄及上游漳河卫河,其变化规律为洪水期冲刷,枯水期淤积,总的趋势是冲淤基本平衡,变化不大。

参考资料

  1. ^ 2015年版《邯郸市志》
  2. ^ 《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谭其骧
  3. ^ 水系的形成与变迁. 漳卫南运河网. [201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参考文献

  • 李延寿: 《北史·炀帝纪》
  • 魏徵: 《隋书·炀帝纪》
  • 魏徵: 《隋书·志十九·食货志》
  • 杜佑: 《通典·卷十·食货十·漕运》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十六、二十二、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