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
母语又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在人类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最初阶段的启蒙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都依赖母语传授。对于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人而言,其母语以外的语言称为第二语言[1]。
定义
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个有关母语的会议,并对母语作出了如下定义:“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2]
在中华民国的学术界与政治界也定义将自己民族、族群的语言定义为母语,例如泰雅族的母语即为泰雅族语,既使精通的语言是泰维族语以外的语言。[3]
语言与教育原则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多语世界中的教育》(英语: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文件,该份立场文件涉及语言和教育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指导纲要和原则,试图厘清语言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文件中提及[4][5][6]: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以母语作为教学语言是因为可从老师与学习者熟悉的知识与经验上提高教学的效率。
- 母语教学是初等教育以及提升读写能力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尽可能的扩充母语教学的阶段。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母语教学。
- 作为日常生活用语,母语应该优先于官方语言(在官方语言非使用者的母语的前提下)和其他外来语言。
参考文献
- ^ Bloomfield, Leonard. Language.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12. ISBN 978-81-208-1196-6.
- ^ Fishman, J.A. (Ed.)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Hague: Mouton, 1968
- ^ 原视新闻网. 【世界母語日】系列報導 盤點族語發展保存現況. [2024-10-25].
- ^ 陶剑灵. 《多语世界中的教育——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立场文件》.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 5.
- ^ 王伟雄. 香港母語爭議,宋欣橋可以休矣——略論「母語」. 端媒体. 2018-05-05 [2018-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5).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语言与教育原则. 林连玉基金. [2018-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