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惠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惠南(1943年,原名杨惠男,笔名杨风, 川骛, 全俗半僧, 乱笔浮生),台湾台中清水人,台湾佛教学者、诗人、同志文学作家[1][2]印顺法师的俗家皈依弟子[3][4]

学生时代即活跃于“台大晨曦佛学社”,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亦先后在东海大学、东吴大学哲学系、中华佛学研究所、法光文化研究所、华梵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担当兼任教授,负责禅宗哲学、印度哲学史、三论宗哲学、天台宗哲学、台湾佛教等课程[5]

在学术界、佛教界甚为活跃。曾担任台湾现代佛教学会理事长, 以及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的学报主编,参加多次国内外佛学会议,发表论文。1997年至2001年,参加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瞿海源召集的整合型研究计划“新兴宗教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计划”,完成〈解严后台湾新兴佛教现象及其特质:以“人间佛教”为主的一个考察〉、〈童梵精舍.梵志园研究〉以及〈“黄门”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种种问题〉,后两篇论文为华文世界少数几篇探讨佛教与性倾向议题的论文。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他对慈济功德会所推行的[预约人间净土]和法鼓山所提倡的[心灵环保],也有不同的观点。针对佛教界一味符和[全球化](globalizatiton)的立场,也提出警告,认为[全球化]对佛教救济贫穷的宏愿,有所伤害。并发表过几篇论文,试图以佛教教义-[缘起性空],来建立由挪威奥斯罗(University of Oslo)大学哲学教授亚尼•奈斯(Arne Naess, 1912–2009)所提倡的[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这个环保理论,一反过去以人类立场来推行环境保护;认为这是[浅层的](shallow)生态学。只有从人类的保护,扩展到全宇宙万事万物的保护,才是真正的环保,才是最好的[深层](deep)生态学。而这正合于佛教[万物与我一体]的[缘起性空]教义相符合。退休后,以笔名杨风,出版过多本现代诗集,以及同性恋小说集[1][5]

主要著作

专书

  • 六祖坛经:佛学的革命(台北: 时报,1981)、(北京: 东方, 简体版, 2007)
  • 佛教思想新论(东大, 1982)
  • 当代学人谈佛教(东大, 1986)
  • 龙树与中观哲学(东大, 1988)
  • 吉藏(东大, 1989)、二版(2012)
  • 雨夜禅歌:我读六祖坛经(汉艺色颜,1990)
  • 水月小札(国文天地,1992)
  • 生活禅(皇冠,1993)
  • 佛教思想发展史论(东大, 1993)、二版(2008)
  • 惠能(东大, 1993)
  • 当代佛教思想展望(东大, 1993)
  • 禅史与禅思(东大, 1995)
  • 印度哲学史(东大, 1995)、二版(2012)
  • 禅思与禅诗:吟咏在禅诗的密林里(东大, 1999)
  • 爱与信仰:台湾同志佛教徒之平权运动与深层生态学(商周,2005)
  • 故乡: 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歌:深层生态学的深层呼唤(唐山,2008)
  • 因为爱,我和你同在一起:台湾同志平权运动及其他(唐山,2014)
  • 有一天, 禅(扫叶, 2017)
  • 碧岩崖下:碧岩录注释(共四册)(正观,2018)
  • 惠能南行(商周, 2021)

主要论文

*“黄门”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种种问题(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1/bj102905.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大学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七期(2002.07)

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 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5)(本文旨在批判全球化对佛教的不良影响)

剧本

  • 天女散花(梵音,1989)

诗集

  • 白樱树下(同志诗集,唐山,2005)
  • 台湾诗人群像:杨风诗集(春晖,2007)
  • 山上的孩子(同志诗集, 唐山,2008)
  • 花之随想(唐山,2011)
  • 诗语‧佛心(唐山,2011)
  • 原来你还在唱歌:杨风情诗选(同志诗集, 新世纪美学, 2015)
  • 夏之恋(同志诗集,唐山,2020)
  • 诗。弄影(唐山, 2021)
  • 川骛逝水:杨风诗画集(诗艺文,2023)

同志小说

  • 那年秋天(唐山,2008)
  • 坠落之爱(唐山,2014)
  • 云外幻生‧若米华星(唐山,2014)
  • 普庵斋(唐山, 2017)
  • 曾经(唐山, 2022)

参考文献

  1. ^ 1.0 1.1 [六月文化沙龍]楊風(楊惠南);鑿自己的門窗:我所經歷的同志奮鬥史. [2016-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3). 
  2. ^ 台大教授出版同志佛徒論著《愛與信仰》. 爱白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3. ^ 王俊秀; 江灿腾. 環境保護之範型轉移過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 -- 以台灣地區的佛教實踐模式為例. 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6-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4. ^ 邱敏捷. 「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發展」訪談錄──以楊惠南教授為對象.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9). 
  5. ^ 5.0 5.1 楊惠南老師簡介 (PDF). [2016-04-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0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