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柳特波德 (巴伐利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柳特波德亲王
Prinz Luitpold
巴伐利亚摄政王
统治1886年6月10日-1912年12月12日
继任路德维希王子
出生(1821-03-12)1821年3月12日
巴伐利亚王国符兹堡
逝世1912年12月12日(1912岁—12—12)(91岁)
巴伐利亚王国慕尼黑
配偶奥地利的奥古丝塔·费迪南达
子嗣路德维希三世
利奥波德王子
蕾西娅公主
阿努尔夫王子
王朝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父亲路德维希一世
母亲萨克森-希尔德布格豪森的特蕾莎

柳特波德·卡尔·约瑟夫·威廉·路德维希(德语:Luitpold Karl Joseph Wilhelm Ludwig,1821年3月12日—1912年12月12日)因为侄子们路德维希二世奥托不能统治国家,于1886年至1912年间巴伐利亚王国的摄政王、实际统治者,分别为二人摄政3天和26年。[1]

早期生平

90岁高龄的柳特波德

柳特波德于1821年生于维尔茨堡[2]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第三子,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希腊国王奥托一世的弟弟,母亲是萨克森-希尔德布格豪森公主特蕾莎[3]

马克西米利安最喜欢柳特波德,曾说“他可能有一天登基”。[4]

柳特波德有望继承巴伐利亚王位,因为二哥奥托没有孩子,也是希腊王位的推定继承人。然而,希腊宪法要求奥托的继承人应属于希腊正教会。奥托于1862年被废黜,取而代之的是丹麦的威廉王子,后者成为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奥托于1867年去世,留下柳特波德和他的后代作为奥托宣称权的代表。[5]然而,柳特波德从未主张该权利。1868年路德维希一世留下遗书,要柳特波德和他的弟弟阿达尔伯特除非得到希腊人的请求否则不要宣称希腊王位。[6]

1835年,14岁的柳特波德加入了巴伐利亚军队,并晋升为炮兵上尉。[7]

1846年9月,柳特波德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长旅程,历时四个月。经由多瑙河(经由加拉茨)和黑海,他于10月7日抵达君士坦丁堡,并在那里逗留了三个星期,直到27日。在那里,他住在奥地利大使馆,在君士坦丁堡工作的奥地利翻译西奥多·里特·冯·施瓦朱伯撰写了一份长达40页的关于柳特波德在奥斯曼首都逗留的报告。[8]后来他又被提拔为少将。[9]

德意志1848年革命期间,柳特波德亲王调解并帮助了对他父王不满的民众。[10]

在他的侄子路德维希二世在位期间(1864年-1886年),由于国王长期不在首都,柳特波德亲王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代表王室。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柳特波德担任皇家巴伐利亚第3师的指挥官。1866年普鲁士战败后,柳特波德开始按照普鲁士模式重组巴伐利亚军队。[11]除了军队的组织改革外,还包括引进新的步枪和机械武器,这些武器最初是从国外特别是美国获得的,后来纽伦堡的克莱默-克莱特或奥格斯堡机械厂等巴伐利亚制造商也收到了军备订单。1869年,他成为巴伐利亚军队的监察长,在1870年和1871年的普法战争期间,他在德国总参谋部代表巴伐利亚。以该身份,他于1870年12月3日向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提交了路德维希所谓的皇家信件,路德维希在其中支持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皇帝建立德意志帝国[12][13]

由于路德维希仍然对巴伐利亚失去独立感到悔恨,拒绝参加威廉于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布称帝的活动,[14]路德维希的弟弟奥托王子和他的叔叔柳特波德在凡尔赛宫代表他。[12][13]奥托随后在给兄长的一封信中批评庆祝活动是炫耀和无情的。1876年,柳特波德被任命为陆军元帅。[7]

“亲王摄政时期”

1886年6月10日,柳特波德的侄子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被巴伐利亚政府宣布为精神失常且已经无法处理公务;柳特波德被任命为摄政王。[11]他本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路德维希二世对此表示怀疑。[15]三天后路德维希二世离奇死亡,弟弟奥托继位,但奥托因为有精神疾病自1883年以来,一直被关在福斯滕里德宫接受医疗监督。路德维希以精神失常为由被废黜后,众所周知精神失常的奥托却被立为新王;按巴伐利亚宪法,只有能够宣誓忠于宪法的人才能成为国王,奥托显然无法做到。如果柳特波德登基,就能避免这一尴尬,但他满足于继续为奥托摄政。[16]

柳特波德亲王甚至被一些人指控谋杀了他的侄子,但很快这位正派和蔼可亲的亲王成为了巴伐利亚最受欢迎的统治者之一。他的第一个行动(1886年8月1日)是向公众开放路德维希二世的几座宫殿。根据宪法,作为摄政王的柳特波德无权任命新的职位,所以除司法部门外的所有职位都只能临时填补。同样,他无权出售王室庄园及重新分配爵位或其他特权。然而,柳特波德在掌权一年后就对这些条款进行了有利于他的重新解释。在财政方面,他的资源有限,他每年可以获得的800,000马克远低于巴伐利亚国王。[17]

在政治上,柳特波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与之前的国王不同,柳特波德保持着总统代表制的政府风格,大多时候非常不愿意做出政治决定,从而使政府和议会获得了权力。[18]柳特波德将政府主要交给了他的由部长会议主席约翰·冯·卢茨(直到1890年)、克莱尔斯海姆伯爵弗里德里希·克拉夫特(直到1903年)和克莱门斯·冯·波德威尔斯·丢尔尼茨(直到1912年)领导的自由派和亲帝国部委。柳特波德虽然自己是天主教徒,但也支持卢茨的反天主教立场以及巴伐利亚政府反对教会和政治天主教的强硬立场。[19]1890年,柳特波德阻止了计划中的慕尼黑天主教日活动。[20]

1902年,州议会拒绝批准摄政王以100,000马克购买艺术品的计划。这场议会逆反在整个帝国引起轰动。威廉二世皇帝提议柳特波德转移这一未经批准的金额,并对巴伐利亚国会议员的“可耻的忘恩负义”感到愤怒。柳特波德拒绝了这个提议,但由于普鲁士的干涉,来自中央的愤怒越来越大。即使在文化运动之后,巴伐利亚与普鲁士的关系仍然相对冷淡,因为巴伐利亚人憎恨普鲁士对帝国的战略主导地位。然而,在柳特波德的领导下,巴伐利亚获得了陆军博物馆、交通部和主要海关办公室的建筑的保留权。尽管如此,柳特波德也接受了巴伐利亚越来越多地融入帝国,只反对军事领域的中央集权——尽管大多不成功。[19]

柳特波德继续担任摄政王直到1912年感染了支气管炎并在慕尼黑去世。他被安葬在慕尼黑铁阿提纳教堂的地下室。他的长子路德维希亲王继位,又继续担任摄政一年。1913年,宪法经过修改,增加了一项条款,规定如果因国王丧失能力的原因摄政至少持续了10年,国王无法积极统治,则摄政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利继位。该修正案颁布后不久,路德维希废黜奥托,继位为路德维希三世。[21][22]

柳特波德摄政,通常称为“亲王摄政时期”,是由于柳特波德在巴伐利亚利益逐渐转移到德意志帝国之后的时代政治上的被动。与路德维希二世国王先前统治的不幸结局有关,巴伐利亚君主制的破裂看起来更加强烈。最后,历史学家认为,1913年的宪法修正案决定性地打破国王统治的连续性,特别是因为这一变化已被作为众议院的州议会批准,因此间接意味着巴伐利亚迈向议会统治的第一步。今天,这两种发展的联系被认为是导致巴伐利亚王国在1918年11月的革命过程中没有遭到反对的平淡结局的主要原因。然而,在他26年的摄政期间,柳特波德通过谦虚、能力和知名度克服了他的臣民最初的不安。这些亲王摄政的岁月最终造成了改变,尤其是被回顾为巴伐利亚的黄金时代,即使人们直到今天还以民俗怀旧的方式哀悼“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发生了什么。[23]

遗产

由雕塑家弗朗茨·伯瑙尔设计,位于摄政王喷泉之上的奥格斯堡纪念碑。

柳特波德从小接受小多梅尼科·夸利奥的辅导,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柳特波德摄政时期在巴伐利亚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巴伐利亚在自由主义政府下繁荣昌盛,慕尼黑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托马斯·曼写了关于这一时期的“慕尼黑闪耀”(《神的光辉》,1902年)。施瓦宾成为慕尼黑重要的艺术家聚集区。[24]

巴伐利亚城镇有许多街道称为摄政王大街或柳特波德大街。许多机构都以柳特波德的名字命名,包括慕尼黑的摄政王剧院[25]纽伦堡的柳特波德竞技场和柳特波德大厅。1891年,柳特波德在慕尼黑建立了柳特波德体育馆。“摄政王”是一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巧克力奶油多层蛋糕。德意志帝国海军柳特波德摄政王号战列舰[26]柳特波德海岸[27]以柳特波德命名。

柳特波德次于艺术的另一极大热情的爱好是狩猎,他传奇的狩猎发生在整个巴伐利亚。就像他爱好艺术和希腊化的兄弟们一样,柳特波德对自然、森林以及登山者们攀登的山脉赞不绝口。[20]

摄政王的雕像和纪念碑位于普法尔茨的奥格斯堡、慕尼黑、奥伯斯多夫菲森的海尔斯布龙兰道巴特柯尼希斯霍芬、奥格斯堡、库尔姆巴赫安斯巴赫埃登科本有柳特波德喷泉。[28]

在他的家乡维尔茨堡,以前的柳特波德桥(今天的和平桥)、柳特波德博物馆(今天的弗兰肯博物馆)、柳特波德医院(今天的大学诊所)和柳特波德喷泉(后来更名为法兰克尼亚喷泉)都以他的名字命名。1899年规划的柳特波德纪念碑于1903年在车站前院的东侧落成。1943年,军备生产纪念碑上的铜像被熔化;1964年,纪念碑的其余部分被拆除。[29]

德国阿尔卑斯协会在海拔1,846米的阿尔高阿尔卑斯山拥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路易波德亲王故居。迪特·塞伯特说:“当时摄政王给了登山者一个美妙的地方”。[30]

家庭

1844年10月15日,柳特波德与托斯卡纳大公利奥波多二世的次女奥古丝塔女大公佛罗伦萨结婚,婚后有三子一女。

祖先

先祖
 
 
 
 
 
 
 
 
 
 
 
 
 
 
 
 
 
 
高祖父:普法尔茨-茨魏布吕肯伯爵克里斯蒂安三世
 
 
 
 
 
 
 
曾祖父:普法尔茨-茨韦布吕肯伯爵腓特烈·米夏埃尔英语Frederick Michael, Count Palatine of Zweibrücken
 
 
 
 
 
 
 
 
 
 
 
高祖母:拿骚-萨尔布吕肯的卡罗琳女伯爵英语Countess Caroline of Nassau-Saarbrücken
 
 
 
 
 
 
 
祖父: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外高祖父:普法尔茨-苏尔茨巴赫的约瑟夫·卡尔
 
 
 
 
 
 
 
曾祖母:普法尔茨-苏尔茨巴赫的玛丽亚·法兰西丝卡英语Countess Palatine Maria Franziska of Sulzbach
 
 
 
 
 
 
 
 
 
 
 
外高祖母:伊丽莎白·奥古斯塔·索菲
 
 
 
 
 
 
 
父: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
 
 
 
 
 
 
 
 
 
 
 
 
 
 
 
 
 
外高祖父:黑森-达姆施塔特伯爵路德维希八世
 
 
 
 
 
 
 
外曾祖父:黑森-达姆施塔特的格奥尔格·威廉
 
 
 
 
 
 
 
 
 
 
 
外高祖母:哈瑙-利希滕贝格的夏洛特女伯爵
 
 
 
 
 
 
 
祖母:黑森-达姆施塔特的奥古斯塔·威廉明妮
 
 
 
 
 
 
 
 
 
 
 
 
 
 
外高祖父:克里斯蒂安·卡尔·莱因哈德
 
 
 
 
 
 
 
外曾祖母:玛丽亚·路易丝·阿尔贝汀
 
 
 
 
 
 
 
 
 
 
 
外高祖母:卡塔里娜·波吕克塞娜
 
 
 
 
 
 
 
巴伐利亚的柳特波德
 
 
 
 
 
 
 
 
 
 
 
 
 
 
 
 
 
 
 
 
外高祖父:萨克森-希尔德布格豪森公爵恩斯特·腓特烈二世
 
 
 
 
 
 
 
外曾祖父:萨克森-希尔德布格豪森公爵恩斯特·腓特烈三世
 
 
 
 
 
 
 
 
 
 
 
外高祖母:埃尔巴赫-菲尔斯特瑙的卡罗琳女伯爵英语Countess Caroline of Erbach-Fürstenau
 
 
 
 
 
 
 
外祖父:萨克森-希尔德布格豪森公爵腓特烈
 
 
 
 
 
 
 
 
 
 
 
 
 
 
外高祖父: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
 
 
 
 
 
 
 
外曾祖母:萨克森-魏玛的恩妮丝汀公主英语Princess Ernestine of Saxe-Weimar
 
 
 
 
 
 
 
 
 
 
 
外高祖母:勃兰登堡-拜律特的索菲·夏洛特公主
 
 
 
 
 
 
 
母:巴伐利亚王后特蕾莎
 
 
 
 
 
 
 
 
 
 
 
 
 
 
 
 
 
外高祖父: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卡尔·路德维希·腓特烈
 
 
 
 
 
 
 
外曾祖父: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爵卡尔二世
 
 
 
 
 
 
 
 
 
 
 
外高祖母:萨克森-希尔德布格豪森的伊丽莎白·阿尔贝汀
 
 
 
 
 
 
 
外祖母: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夏洛特英语Duchess Charlotte Georgine of Mecklenburg-Strelitz
 
 
 
 
 
 
 
 
 
 
 
 
 
 
外高祖父:黑森-达姆施塔特的格奥尔格·威廉(同上)
 
 
 
 
 
 
 
外曾祖母:黑森-达姆施塔特的弗蕾德里克
 
 
 
 
 
 
 
 
 
 
 
外高祖母:玛丽亚·路易丝·阿尔贝汀(同上)
 
 
 
 
 
 

荣誉

他获得以下勋章和装饰品:[31]

注释

参考文献

  1. ^ Luitpold, prince regent of Bavar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9). 
  2. ^ Sybille Grübel: Zeittafel zur Geschichte der Stadt von 1814–2006. In: Ulrich Wagner (Hrsg.): Geschichte der Stadt Würzburg. 4 Bände, Band I-III/2, Theiss, Stuttgart 2001–2007; III/1–2: Vom Übergang an Bayern bis zum 21. Jahrhundert. Band 2, 2007, ISBN 978-3-8062-1478-9, S. 1225–1247; hier: S. 1226.
  3. ^ J. K. Stiekr, Ludwig I Of Bavaris, p. 169, 238.
  4. ^ J. K. Stiekr, Ludwig I Of Bavaris, p. 260.
  5. ^ Jelavich, Barbara. Russia, Bavaria and the Greek Revolution of 1862/1863. Balkan Studies. 1961, 2 (1): 126–127 [2021-07-26]. ISSN 2241-167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6. ^ J. K. Stiekr, Ludwig I Of Bavaris, pp. 411 - 412.
  7. ^ 7.0 7.1 Luitpold Prinzregent von Bayern. [2021-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8. ^ Klaus Kreiser. Drei Wochen Istanbul: Das Tagebuch von Prinz Luitpolds Besuch im Jahre 1846. Wiesbaden: Yavuz Köse. 2013: 337–349.  已忽略未知参数|compilation= (帮助)
  9. ^ Steven Mueller, The Wittelsbach Dynasty
  10. ^ J. K. Stiekr, Ludwig I Of Bavaris, p. 332 - 333.
  11. ^ 11.0 11.1 Hans-Peter Baum (2007), S. 173.
  12. ^ 12.0 12.1 Theodor Toeche-Mittler: Die Kaiserproklamation in Versailles am 18. Januar 1871 mit einem Verzeichniß der Festtheilnehmer. Ernst Siegfried Mittler und Sohn, Berlin 1896.
  13. ^ 13.0 13.1 Heinrich Schnaebeli: Fotoaufnahmen der Kaiserproklamation in Versailles, Berlin 1871.
  14. ^ Nohbauer, 1998, p. 37.
  15. ^ WELT. Ludwig II.: Der letzte Brief des König von Bayern ist aufgetaucht. 2016-08-25.  已忽略未知参数|retrieval=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online=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compilation= (帮助)
  16. ^ Werner Bertram, A royal recluse; memories of Ludwig II. of Bavaria, pp. 263-264.
  17. ^ Haus der Bayerischen Geschichte: Der Prinzregent als „des Königreichs Bayern Verweser“ für König Ludwig II. und König Ott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Prinzregent Luitpold. [2021-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1). 
  19. ^ 19.0 19.1 Haus der Bayerischen Geschichte: Die Innenpolitik unter Prinzregent Luitpo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20.0 20.1 Hans-Peter Baum (2007), S. 174.
  21. ^ HDBG: Otto I.. [2021-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22. ^ Dieter Albrecht. Der Regentenwechsel 1912, die Beendigung der Regentschaft 1913.  已忽略未知参数|compilation= (帮助)
  23. ^ Luitpold prince regent of Bavaria. [2021-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9). 
  24. ^ Jennifer E.Michaels (1983) Anarchy and Eros: Otto Gross' Impact on German Expressionist Writers: 15
  25. ^ Das Prinzregententheater. Prinzregententheater.de. [16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5). 
  2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10 Bände) [German Warships. Biographies — a Mirror of Naval History from 1815 to the Present. (10 Volumes)]. Mundus Verlag. 1990., p. 54.
  27. ^ Luitpold Coast. 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3-07-08]. 
  28. ^ Der Luitpoldbrunnen auf dem Marktplatz von Bad Königshofen wurde 1911 gestift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29. ^ Hans-Peter Baum (2007), S. 174–176.
  30. ^ Bärgündele und Prinz Luitpold, in: Dieter Seibert: Wanderungen mit Kindern im Allgäu, Steiger Verlag Augsburg 1996, S. 47–50; Zitat: S. 47 ISBN 3-89652-019-9
  31. ^ Hof- und - Staatshandbuch des Königreichs Bayern (1879), "Landtag des Königreiches: Mitglieder der Kammer der Reichsräte". p. 136
  32. ^ 32.0 32.1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Königreich Bayern (1873), "Königliche Orden", pp. 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 Bayern.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Königreichs Bayern: 1867. Landesamt. 1867: 94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34. ^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Großherzogtum Baden (1862), "Großherzogliche Orden" pp. 3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 ^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Herzogtums Braunschweig für das Jahr 1908. Braunschweig 1908. Meyer. p. 9
  36. ^ Staatshandbücher für das Herzogtum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1843), "Herzogliche Sachsen-Ernestinischer Hausorden" p. 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 ^ Staat Hannover. Hof- und Staatshandbuch für das Königreich Hannover: 1865. Berenberg. 1865: 38, 79. 
  38. ^ Kurfürstlich Hessisches Hof- und Staatshandbuch: 1855. Waisenhaus. 1855: 12. 
  39. ^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Großherzogtum Hessen (1879), "Großherzogliche Orden und Ehrenzeichen" pp. 10, 130
  40. ^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Großherzogtums Oldenburg: für das Jahr 1872/7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r Großherzogliche Haus-und Verdienst Orden" p. 31
  41. ^ Liste der Ritter des Königlich Preußischen Hohen Ordens vom Schwarzen Adler (1851), "Von Seiner Majestät dem Könige Friedrich Wilhelm IV. ernannte Ritter" p. 2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2. ^ Staatshandbuch für das Großherzogtum Sachsen / Sachsen-Weimar-Eisena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00), "Großherzogliche Hausorden" p. 16
  43. ^ 43.0 43.1 Justus Perthes, Almanach de Gotha (1913) p. 14
  44. ^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s Königreich Württemberg (1907), "Königliche Orden" p. 27
  45. ^ Ritter-Orden, Hof- und Staatshandbuch der 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n Monarchie: 51, 55, 1905 [24 June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德语) 
  46. ^ Albert I; Museum Dynasticum N° .21: 2009/ n° 2.
  47. ^ Jørgen Pedersen. Riddere af Elefantordenen, 1559–2009. Syddansk Universitetsforlag. 2009: 463 [2021-07-23]. ISBN 978-87-7674-43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丹麦语). 
  48. ^ Italia : Ministero dell'interno. Calendario generale del Regno d'Italia. Unione tipografico-editrice. 1898: 54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49. ^ 刑部芳则. 明治時代の勲章外交儀礼 (PDF). 明治圣徳记念学会纪要. 2017: 149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28) (日语). 
  50. ^ Real y distinguida orden de Carlos III, Guóa Oficial de España: 172, 1900 [24 June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西班牙语) 
  51. ^ Per Nordenvall. Kungl. Maj:ts Orden. Kungliga Serafimerorden: 1748–1998. Stockholm. 1998. ISBN 91-630-6744-7 (瑞典语). 
  52. ^ Almanacco Toscano per l'anno 1855. Stamperia Granducale. 1855: 274. 
  53. ^ Shaw, Wm. A. (1906) The Knights of England, I, London, p. 203
  54. ^ "Knights of the Garter created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George V (1910–1936)"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7 August 2018., Cracroft's Peerage: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British Peerage & Baronetage. Retrieved 7 August 201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