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 (作家)
李永平 | |
---|---|
罗马拼音 | Lee Yung Ping |
出生 | 英属砂拉越古晋[1] | 1947年9月15日
逝世 | 2017年9月22日 台湾新北市淡水区马偕纪念医院 | (70岁)
职业 | 作家、教授、翻译家 |
国籍 | [2] |
教育程度 | 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
创作时期 | 1966年[1]-2017年 |
体裁 | 小说、翻译 |
代表作 | 《拉子妇》、《吉陵春秋》、《海东青》、《朱鸰漫游仙境》、《大河尽头》等 |
奖项 | 时报文学奖、联合报小说奖等 |
李永平(英语:Lee Yung Ping,1947年9月15日—2017年9月22日),华文小说家、翻译家。李永平生于英属砂拉越(婆罗洲西部,今为马来西亚领土),并在此度过童年。成年后,他离家到台湾、美国求学,取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最终定居台湾,并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教授,退休后获聘为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他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作品透露出对于自身族群及文化的认同探讨,不断地借由书写婆罗洲、中国、台湾三地,进行原乡的辩证。代表作包括《吉陵春秋》、《海东青》、《大河尽头》,荣获国家文艺奖、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等,并曾获颁国立台湾大学杰出校友奖。
生平
出生与求学
李永平祖籍在广东省揭西县灰寨镇,客家人,生于婆罗洲古晋。1966年发表小说〈婆罗洲之子〉,获得婆罗洲文化局文学奖。
中学毕业后前往台湾,在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就读。晚年,他曾向人透露自己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支持砂拉越独立得罪马来西亚当局。[3]
大学毕业后留任台湾大学教学助理,同时担任《中外文学》月刊编辑。1976年前往美国深造,就读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分校比较文学系,并于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同年至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于1982年取得博士学位。大学期间,受王文兴与颜元叔影响,1968年完成短篇小说〈拉子妇〉,发表于《大学杂志》。[4]
事业与创作
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李永平在台定居,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为实现文学理想,便于1987年离开学界,移居台北市峨嵋街埋首创作,并在东吴大学兼课生活。[5]
1999年,在翻译名家曾珍珍与东华人社院创院院长杨牧延揽之下,李永平加入创办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并在杨牧帮助下,以其文学著作送审提聘,李永平得以正教授职衔接聘,对此曾珍珍提到。[6]
“ | 杨牧说这是他该得的尊重,不仅薪资较高,重回学院之后,更不必再为升等伤神,可以专心创作。基于爱才,杨牧尽心尽力呵护李永平。顾念他单身住在宿舍,三不五时出外闯荡,难免发生意外,特地送他一支办了号码的手机,这号码随着李永平直到他辞世。 | ” |
——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美文学研究所创所所长曾珍珍 |
2000年秋,李永平正式移居花莲,展开九年的教书生涯,主要教授小说创作与翻译,东华期间完成《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 2002 )、《李永平自选集( 1968 - 2002 )》(2003) 、大河小说──“月河三部曲”之一的《大河尽头(上卷:溯流)》(2008年),于2009年退休,并获聘为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
退休后长居淡水。除了作家及教授的身份,李永平同时也是一名翻译家。翻译过超过25本西方著作,题材从纯文学到大众文学均有,如《天地一沙鸥》、《旷野的声音》、《上帝的指纹》、《幽黯国度》等。[4]
2017年9月22日在台湾去世,身后留下一部未完成的武侠小说《新侠女图》。[7]骨灰撒入淡水外海。[8]
生平年表
年代 | 生平事件 | 当时岁数 | 备注 |
---|---|---|---|
1947 | 出生 | 0 | 英属婆罗洲砂拉越首府古晋市 |
1951 | 开始上学 | 4 | 古晋中华第四小学幼稚园,小学先后在中华四小、马当中华公学和古晋圣保禄学校度过。 |
1959 | 就读国中 | 12 | 古晋中华第二中学 |
1962 | 就读高中 | 15 | 古晋英文中学 |
1966 | 发表第一篇作品〈婆罗洲之子〉 | 19 | 获得婆罗洲文化局文学一等奖。 |
1967 | 赴台就读大学 | 20 | 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 |
1971 | 大学毕业 | 24 | 同年成为台大外文系教学助理,一直到赴美深造为止。 |
1972 | 担任《中外文学》编辑 | 25 | |
1976 | 赴美深造 | 29 |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比较文学硕士 |
1978 | 获得硕士学位 | 31 | 同年申请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获准。 |
1982 | 获得博士学位 | 35 | 同年前往台湾,担任中山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 |
1986 | 担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编辑 | 39 | |
1987 | 放弃马来西亚国籍,成为中华民国公民 | 40 | 同年离开中山大学,专心致力于写作。 |
1989 | 母亲过世 | 42 | 同年开始书写《海东青》,并发表系列小说在联合文学副刊。 |
1992 | 出版《海东青》 | 45 | 同年开始任教于东吴大学英文学系,一直到1999年。 |
2000 | 任教于东华大学 | 53 | |
2008 | 自大学退休 | 61 | 同年开始专心致力于书写《大河尽头》。 |
2015 | 出版《朱鸰书》 | 68 | |
2017 | 逝世 | 70 |
国族认同
砂拉越
李永平的小说经常以故乡婆罗洲为背景,故常被认为是马华作家,但他本人对这个说法感到不以为然,甚至于对马来西亚国家本身都相当反感,因为英国在建立马来西亚时,无视当地人的反对,就将各个地区统整起来。[9]
他于1987年放弃马来西亚国籍,改持中华民国国籍。[4]然而他对故乡婆罗洲仍然有切不断的情感。[9]
中国大陆
相对马来西亚,他本人对于客家的族群认同则较为稳固,而这个客家的认同,同时与中原文化,也就是中华文化进行结合,便成了对于中国的认同。虽然至今从未停留在中国大陆上,但他认为他是由中国文化这个母亲所孕育出来的,也因此在创作时,他总踩在中国文化的立场,选用汉文化的文字以及思想进行书写。
台湾
李永平在大学求学阶段以后,多数的时间他都在台湾,台湾就俨然成为了他的另一个故乡。然而,除了这样个人迁移的因素以外,台湾的认同更包裹着复杂的政治问题。由于国共内战后,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在当时海外华人的眼中,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保存中华文化的倾向,也就使得国民党的政权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这时台湾就转化成了中国文化的保存基地,也形成了“台湾等于中国”的印象。李永平在这个情况下,也认同台湾是中华文化的保留区,但在这个认同中,不免有些异质感。一方面他清楚台湾并不是中原地区,另一方面台湾的中华文化不断萎靡,这些感觉都出现在他的小说之中,使得他对台湾的中华认同变得模糊不清。
写作风格
原乡探讨
李永平特殊的离散经历,使得他在关于“原乡”的讨论上有特别的着力。有别于一般的华文作家,“原乡”一词几乎可以理所当然地指向中国大陆。李永平的“原乡”同时可以指向三个地方,分别是婆罗洲、中国、以及台湾,三个地方都是他的原乡,却也都有各自的欠缺之处。婆罗洲是他生长的原乡,然而一种殖民地的属性,使得文化及政治的繁杂因素混杂在一起,他没办法对这个地方产生文化的认同。在较早的小说创作中,他不断借由陈述婆罗洲文化的异质感,进而转向中国的原乡认同。而中国是他的族群的原生地,也就是文化上的原乡,但因为历史因素以及政治局势,他没能回到中国地区,使得中国成了想像中的原乡。在创作中,中国不断以母亲的形象呈现在文化认同之中。至于台湾则是他学习的地方,也就是学术的原乡。台湾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又有他学习的轨迹,是经历与文化特质兼具的原乡。然而台湾在这两个方面却都不够完整,因此台湾的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成了海东的罪恶城市,有文化上的缺乏。总体而言,在“原乡”的讨论上,李永平采取的立场不是疏离、陌生的原乡,而是失落的原乡,这也就是说原乡不再可以回归,永远有一个空缺在文化与记忆的地方。[10]
中国文化
李永平因为他的中国认同,使得他在创作时,选用的文字非常讲究,要以中华正统为首要准则。他在句法上,尽可能避免西式的语句出现,在字词上,则尽可能选用中国文化中既有的词汇,并试图重新开发过去出现过的字词,扩展汉字的使用向度。除了文字层面的中国文化表现,在小说内容之中,也不难发现中国式的书写。比如中国的果报观念以及鬼魂的书写,都可以在李永平的小说之中发现。另外,特别提到他对于客家的族群,他在创作中不刻意强调客家的族群认同,但对于客家人的精神,他认为仍在创作中存在有一定影响。[11]
反西化
“反西化”在李永平的作品中是一项比较特别的风格,主要是应对着乡土文学而衍生出的一项特质。在民族性上,它提供了对自身所处文化的确认,让自己的民族拥有自身的认同;在文学创作形式上,它可以将书写的中心更加明确的标举出来,这个情况特别在《吉陵春秋》中展现;在文学发展脉络上,它则呼应着1970年代的乡土文学,当时所提倡的文类内容及风格,为了对当时依赖外国支援的台湾,主要以反映现实生活而作,以抵抗外来的影响。在这样的写作理念之下,李永平的作品呼应了乡土文学,作品中对外来文化的一些缺点抱持着批判、纠正的态度。[12]
女性描写
在李永平的小说创作中,对于女性的描写篇幅相当多,这相较于其他小说是较为特殊的一点。借由描写纯真的女性,对比那些女性们所身处的城市。那些城市的罪恶、污秽,便显得异常强烈而令人感到不堪。进一步在社会导致纯真尽失、家庭毁败、国土沦陷的书写之中,女性仍然在书写中占有相当地位,甚至更意味着复仇的开端。尤其在书写母亲时,母亲从建设者的身份变成一种类似于毁灭者的脚色,这个反差更是震慑人心。[13][14]另外,关于坚强女性的描述,李永平个人认为跟客家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有所关联。[11]
创作与译作
著作年表
年代 | 作品名称 | 文类 | 出版 | 备注 |
---|---|---|---|---|
1966 | 〈婆罗洲之子〉 | 短篇小说 | 获得婆罗洲文化局文学一等奖。 | |
1968 | 〈拉子妇〉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大学杂志》,被选为《五十七年短篇小说选》中。 | |
1972 | 〈田露露〉 | 短篇小说 | ||
1976 | 《拉子妇》 | 短篇小说集 | 华新出版社 | |
1978 | 〈归来〉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并获得联合文学奖。 | |
1978 | 〈万福巷里〉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78 | 〈日头雨〉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并获得联合文学奖。 | |
1979 | 〈白痴记〉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80 | 〈散花〉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80 | 〈灯〉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82 | 〈十一他娘〉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83 | 〈荒城之夜〉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84 | 〈好一片春雨〉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84 | 〈大水〉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84 | 〈思考〉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85 | 〈满天春雨〉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为《吉陵春秋》最后一章。 | |
1986 | 《吉陵春秋》 | 短篇小说集 | 洪范出版社 | 曾获“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及联合报小说奖。 |
1992 | 《海东青:台北的一则寓言》 | 长篇小说 | 联合文学 | 获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 |
1992 | 〈出埃及第四十年─我写“海东青”〉 | 短文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96 | 〈戴着枷锁起舞─简评吴继文《世纪末少年爱读本》〉 | 论文 | 发表于Unitas. | |
1997 | 〈我的年〉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1998 | 《朱鸰漫游仙境》 | 长篇小说 | 联合文学 | |
1998 | 〈宿愿〉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中外文学》。 | |
1999 | 〈初遇蒋公〉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2000 | 〈桑妮亚〉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2000 | 〈第一颗石头〉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2001 | 〈翠堤小妹子〉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2001 | 〈支那〉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2001 | 〈一个游击队的死〉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2002 | 《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 | 长篇小说 | 天下远见出版公司 | |
2003 | 《𨑨迌:李永平自选集》 | 短篇小说自选集 | 麦田出版社 | |
2003 | 〈文字因缘〉 | 短文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2004 | 〈憧憬〉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文学》。 | |
2004 | 〈燔祭.浩劫.记忆〉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 |
2008 | 〈招魂,朱鸰,归来!〉 | 短篇小说 | 发表于印刻文学生活志。 | |
2008 |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 | 长篇小说 | 麦田出版社 | 获得中国时报2008年开卷十大好书奖、获得红楼梦奖决审团奖。 |
2010 | 《大河尽头(下卷:山)》 | 长篇小说 | 麦田出版社 | |
2015 | 《朱鸰书》 | 长篇小说 | 麦田出版社 |
外译作品年表
年代 | 作品名称 | 翻译 | 出版 | 备注 |
---|---|---|---|---|
1975 | A La-tzu Woman
《拉子妇》 |
齐邦媛(Chi Pang-yuan)主编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国立编译馆 |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2
《中国现代文学选集2》459-370页 |
1981 | Rain From the Sun.
〈日头雨〉 |
Tr. Candice Pong and Robert Eno庞闻、伊若白 | The Chinese Pen(Summer, 1981)
《当代台湾文学英译》夏季刊65-93页 | |
1983 | The Rain From the Sun.
〈日头雨〉 |
刘绍铭(Joseph S.M. Lau)主编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 |
The Unbroken Chain: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
《香火相传﹕1926年以后的台湾小说》 |
1995 | 〈At Fortune's Way〉 | 刘绍铭(Joseph Lau)、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主编
Trs. Susan Wan Dooling、Micah David Rapaport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文集》326-348页 |
2003 | Retribution: The Jiling Chronicles.
《吉陵春秋》 |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丽君(Sylvia Li-chun Lin )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
|
2010 | 《台湾热帯文学:吉陵镇ものがたり》 | 池上贞子(Sadako Ikegami)、及川茜(Akane Oikawa.) | 人文书院
(Kyoto: Jinbun Shoin) |
译作年表
年代 | 作品名称 | 作品原名 | 原作者 | 出版 | 备注 |
---|---|---|---|---|---|
1973 | 《自然主义论》 | Naturalism | 李伦•傅思德(Lilian Furst) | 黎明出版社 | |
1974 | 《不准养猫的女人》 | The woman who wasn't allowed to keep cats and other stories | 派崔克•怀特(Patrick White) | 华新出版社 | |
1974 | 《枯萎的玫瑰》 | Dead roses and other stories | 派崔克•怀特(Patrick White) | 华新出版社 | |
1975 | 《最后一场电影》 | The Last Picture Show | 麦莫齐 (Larry McMurtry) | 华新出版社 | |
1978 | 《万古云霄一羽毛》 | Illusions | 李查•巴哈(Richard Bach) | 时报出版社 | 又译作梦幻飞行 |
1979 | 《爱琴海的忧郁》 | 艾利提斯(Odysseus Elytis) | 联合报 副刊 | ||
1980 | 《艾利提斯的世界》 | 艾利提斯(Odysseus Elytis) | 联合报 副刊 | ||
1980 | 《礼》 |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 联合报 副刊 | ||
1980 | 《那么少》 |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 联合报 副刊 | ||
1980 | 《欢愉》 |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 联合报 副刊 | ||
1980 | 《我的故事-我的诗观》 |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 联合报 副刊 | ||
1994 | 《旷野的声音》 | Mutant message down under | 马罗•摩根(Marlo Morgan) | 智库文化出版社 | |
1995 | 《圣境预言书》 | The celestine prophecy |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 远流出版社 | |
1995 | 《石头外公》 | Roommates : my grandfather's story | 麦克斯•艾柏(Max Apple) | 智库文化出版社 | |
1995 | 《随心所欲》 | Care Of The Soul | 汤玛斯‧摩尔(Thomas Moore) | 智库文化出版社 | |
1996 | 《阿嬷游美国》 | Aama In America : a pilgrimage of the heart | 布洛登‧柯本(Broughton Coburn) | 智库文化出版社 | |
1997 | 《探索企业的灵魂》 | The Quest for the Corporate Soul | 艾尔伯•古曼(Albert Koopman) | 远流出版社 | |
1997 | 《上帝的指纹》 | Fingerprints of the Gods | 葛瑞姆•汉柯克(Graham Hancock) | 先智出版社 | |
1997 | 《灵界大觉悟》 | The tenth insight : holding the vision |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 远流出版社 | |
1998 | 《天使走过人间》 | The wheel of life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 伊丽莎白•库布勒丝(Elisabeth Kubler-Ross) | 天下远见出版社 | |
1999 | 《纸牌的秘密》 | The solitaire mystery |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 | 智库文化出版社 | |
1999 | 《大河湾》 | A bend in the river | 奈波尔(V﹒S Naipaul) | 天下远见出版社 | |
1999 | 《圣境新世界》 | The celestine vision |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 远流出版社 | |
1999 | 《大自然在唱歌》 | The singing wilderness | 西格德•奥尔森﹒(Sigurd﹒F﹒ Olson) | 先觉出版社 | |
2000 | 《幽黯国度》 | An area of darkness. | 奈波尔(V﹒S Naipaul) | 天下远见出版社 | |
2000 | 《心灵请帖》 | The invitation | 山居梦客(Mountain Dreamer) | 双月书屋出版社 | |
2000 | 《挽歌:写给我的妻子艾瑞丝》 | Elegy for Iris | 约翰•贝礼.(John Bayley) | 天下远见出版社 | |
2000 | 《人格的变裂演出》 | My life as a multiple | 卡麦伦•魏斯特(Cameron West) | 希代出版社 | 又译作《第一人称复数》 |
2000 | 《道德剧》 | Morality Play | 贝瑞•安斯华(Barry Unsworth) | 先觉出版社 | |
2002 | 《尽得其妙:如何阅读西方正典》 | The western canon | 哈洛•卜伦 (Harold Bloom) | 时报文化出版社 | |
2006 | 《布鲁克林的纳善先生》 | The Brooklyn follies |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 天下远见出版社 | |
2015 | 《北国灵山》 | Entering the circle | 奥嘉.卡丽迪蒂(Olga Kharitidi) | 智库文化出版 |
评论与荣誉
相关评论
- 王德威认为:“在《雨雪霏霏》里,李永平花费大力气构筑一个完美的文字原乡;他有意跨越时空,借着文字,借着诗,回到那纯粹的原乡想像”[15]
- 骆以军评论李永平:“李永平的文字你会觉得他更有一种南方的鬼魅,好像他的每个字都有表情,你就会觉得每个字都像那个脸,都有贪嗔痴,都有一个好像在神仙国度的那种华丽跟欢乐,可是也有地域之境的那种恐怖和灭亡感。”
- 国立中山大学张锦忠教授:“其实我还是满喜欢早期,譬如说《吉陵春秋》,因为在文字上你会一看再看,更喜欢的应该是《海东青》,文字是他最大的特色,那是非常纯正的中文,尽量让中文表达的不那么西化。”
-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对李永平的介绍:“小说风格自成一家,被誉为台湾文坛‘文字炼金师’,他专注于写作风格实验,尤其对于感官细节的细腻描绘,发展出一套‘李永平美学主义’。这种美学主义,呼应了前行代小说家如王文兴、七等生等,实践了台湾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美学。”[16]
获奖荣誉
- 在亚洲周刊所选出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李永平的《吉陵春秋》入选为第40名。
-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获中国时报2008年开卷十大好书奖。
- 其它作品还曾获时报文学奖推荐奖、联合报小说奖、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中央日报出版与阅读中文创作类十大好书、红楼梦奖等奖项的肯定。
- 2015年获得国家文艺奖。
参考文献
- ^ 1.0 1.1 存档副本.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存档副本.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5).
- ^ 李永平紀念專題 I 》曾珍珍:共創東華十年傳奇.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4.0 4.1 4.2 Li Yongping - MIT. [2016年6月19日].
- ^ 想像大河者──李永平.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 ^ 李永平紀念專題 I 》曾珍珍:共創東華十年傳奇. Openbook阅读志. 2017-10-30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9) (中文(繁体)).
- ^ 武俠小說未續成「文字鍊金師」李永平辭世.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 ^ 魂歸天地 字留人間!作家李永平海葬 長眠淡水河觀音山下.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 ^ 9.0 9.1 詹, 闵旭. 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 新竹: 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7月: 页92–93.
- ^ 邹, 秀子. “原鄉”書寫與糾葛:李永平小說論. 广州: 暨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年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 ^ 11.0 11.1 詹, 闵旭. 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 新竹: 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7月: 页97.
- ^ 詹, 闵旭. 跨界地方认同政治:李永平小说(1968-1998)与台湾乡土文学脉络. 新竹: 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7月: 页26、37-42..
- ^ 彭, 小妍. 漫遊與女性的探索──李永平小說主題研究. 台北: 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
- ^ 王, 淼. 哀悼失落的純真—李永平小說(1968-2012)研究. 长春: 吉林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年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 ^ 王德威. 原罪與原鄉:李永平《雨雪霏霏》. 扬子江评论. 2013, (5).
- ^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 國家文藝獎 | 第19屆獲獎藝術家 李永平. www.ncafroc.org.tw.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外部链接
- Li Yongping - MI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王德威:〈原乡想像,浪子文学——李永平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王德威:〈原罪与原乡——李永平《雨雪霏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