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剿闯小说 李公子民变聚众

李岩(1610年—1644年),原名李信河南杞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是否确有其人有争议[1]

生平

《明史》卷309 李自成传:“杞县举人李信者,逆案中尚书李精白子也,尝出粟振饥民,民德之曰:“李公子活我。”会绳伎红娘子反,掳信,强委身焉。信逃归,官以为贼,囚狱中。红娘子来救,饥民应之,共出信。”

传李信为明末兵部司马李精白之养子(见清道光中徐鼒《小腆纪年》),天启丁卯年举人

明崇祯九年饥荒久旱,李信为饥民进言县令,要求停征税粮、可惜不被接纳,李信只好自己捐出二百多的米粮赈灾。反被指私散家财,买众心以谋不轨,被诬下狱。饥民因而集众杀县令劫狱。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轻骑河南,李信在堂弟李牟的介绍下投靠闯王李自成,因此而加入李自成反明义军为军师,李自成赐名为“岩”。

入闯军后,就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行均田免赋,编童谣处传唱:“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此时河南饥民如大旱之望云霓,“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一时士气大振,所向披糜。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后,刘宗敏牛金星等陶醉于胜利之际,将士耽于享乐、沈湎酒色。李岩曾进谏四件事:一是李自成退居军中,待清理六宫后,由百官迎进大内;二是追赃宜分三等;三是各营兵马不得借居民宅,以严肃军纪;四是宜早登极,其中提出严肃军纪和招抚吴襄吴三桂父子重要建议,闯王因厌恶而置之不理[2],刘宗敏甚至强掳陈圆圆,逼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李自成与吴三桂决战于一片石,败于多尔衮之铁骑下,终走西安。逃亡途中,大顺丞相牛金星诬陷李岩回河南是要独立称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岩惨遭冤杀,史载“令金星与岩饮,杀之”,军师宋献策不辞而别。次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3]九宫山遭农民陈九博[4]及其民兵袭击而亡,陈九博后获官府奖励银两和田地,因此成为地主。

人物争议

传说李岩被活跃于信阳鸡公山的流寇头目红娘子掠去(清初吴伟业《绥寇纪略》、稍后毛奇龄《后鉴录》、晚清佚名《梼杌近志》),红娘子甚美艳,因爱惜李岩之才貌,强迫与他结婚。但红娘子故事有疑虑。

在历史上李岩与红娘子之事仍待考证。无名氏的《梼杌近志》和吴梅村的《鹿樵纪闻》中,都有李岩与红娘子的一些记载。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彭孙贻的《平寇志》、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皆未提及红娘子。有的学者认为,李岩是虚构人物,曾亲身参加大顺军的河南人郑廉在《豫变纪略》中否认杞县有李岩其人[5],康熙《杞县志》中附有一篇《李公子辨》,否认李岩是李精白之子,更否认有举人李岩的存在。1978年,顾诚发表《李岩质疑》,怀疑李岩存在。此前李岩被写入《甲申三百年祭》等著名作品。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1. ^ 有没有李岩其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10-11
  2. ^ 《李闯小史》142页:“闯贼见而恶之,止批‘知道了’三字,卒不能行。”
  3. ^ 存疑,或为通城
  4. ^ 时称程九百。湖北方言“百”音同“博”
  5. ^ 郑廉《豫变纪略》:“……如杞县李岩则并无其人矣。予家距杞仅百余里,知交甚伙,岂无见闻?而不幸而陷贼者亦未闻贼中有李将军杞县人。不知《明季遗闻》何所据而为此也。而《流寇志》诸书皆载之,不知其为乌有先生也”

根本史料

  • 郑廉《豫变纪略》(廉家去杞县百余里,曾陷贼,康熙间尚存。所著书不认为有李岩其人)

论文

  • 栾星:《李岩之谜》
  • 顾诚:《李岩质疑》,《历史研究》1978年第5期。
  • 顾诚:《再谈李岩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

文集

  • 栾星:《甲申史商》,中州古籍出版社,1970年
  • 顾诚:《李岩质疑 ‐ 明清易代史探微》,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