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5月31日) |
木鱼是一种木制的敲击乐器,常见的团鱼形木鱼形状为类近拳头状的圆球体,中间部分为空心,以作为声音共振和扩音之用。圆球体一边留有音孔,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都是让经扩音后的声音可以传开;另一边则另加上长而扁的外边,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撑架上。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锤,敲打乐器外侧的共鸣区以发出声响。木鱼的尺寸可有不同大小,体积越大音高越低。
木鱼在唐玄宗时期即用于道教法器,《历代崇道记》记载,衢州建观穿地得一鱼,可长三尺,其状似铁 ,微带紫碧色,又如青石,光莹雕隽,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响,其鱼亦不能名,遣使进贡,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
此外,佛教中“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怀海禅师《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因为鱼睡觉时是不会闭上眼睛,所以雕刻木鱼形象,乃取其意为精进、不懈怠。
用途
宗教方面
由于木鱼在道教礼仪中是其中一样重要的乐器及法器,在唐朝时期,佛教亦有所借鉴。在亚洲国家的宫观、寺庙中,都很容易找到体积较大的木鱼,用于较隆重的仪式念经等场合,另外较小体积的,则常于一般早晚或晚课时使用。在庙宇中使用的木鱼,会以厚软垫置妥,便能保持木鱼的共振。
中国或亚洲音乐
木鱼在民间音乐与国乐的敲击乐器中亦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国乐现今较常使用的是一套5个不同大小的木鱼,以支撑架将木鱼固定好,并按木鱼的大小和高低音来排列;近代亦有生产商尝试制造如西乐中的铙钹,研制出一套有固定音高的木鱼群,但并不流行。
西洋音乐
木鱼于二十世纪亦引入在西方音乐中,不过它名称在不同国家上有很大的差异,初期分别有称为“Wooden Block(s)”、“Temple Block(s)”、“Chinese Wooden Block(s)”等不同的叫法,后来慢慢地形成了共识,“Wooden Block(s)”泛指方型小木箱式设计,而木鱼则称为“Temple Block(s)”、“Chinese Temple Block(s)”或“Chinese Wooden Block(s)”,[1]但后者则除了个别英国作曲家(如布烈顿)外,近代已经甚少再使用这个名字。
注释
- ^ Blades, J. (1992).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nd Their History. p. 115, pp.39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