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昆杜尔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昆杜尔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67–66 Ma
正模标本的重建图,灰色部分是已发现化石部位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科: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亚科: 栉龙亚科 Saurolophinae
族: 埃德蒙顿龙族 Edmontosaurini
属: 昆杜尔龙属 Kundurosaurus
Godefroit et al., 2012
模式种
纳氏昆杜尔龙 Kundurosaurus nagornyi
Godefroit et al., 2012

昆杜尔龙属属名Kundurosaurus)是鸭嘴龙科栉龙亚科恐龙的一,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西伯利亚,可能是马斯特里赫特阶晚期[1]。在俄罗斯阿穆尔州中国黑龙江省的数个挖掘地点,恐龙化石主要由赖氏龙亚科所构成,少数是栉龙亚科化石,昆杜尔龙是其中之一。昆杜尔龙可能是克贝洛斯龙的姊妹分类单元,两者都生存于相近时代的阿穆尔州。

发现与命名

昆杜尔龙的齿骨,不属于正模标本

在1990年,俄罗斯阿穆尔州正在兴建赤塔哈巴罗夫斯克的高速公路时,远东矿业资源机构的Vladimir A. Nagorny在昆杜尔镇(Kundur)的建筑工地发现一些恐龙化石,他将化石挖出、收集起来,交给古生物学家尤瑞·波奴特斯基(Yuri L. Bolotsky)。自从1999年起,昆杜尔镇开始大规模的挖掘活动。当地除了发现大量的扇冠大天鹅龙化石,还发现一些关节脱落的栉龙亚科化石[1]

正模标本(编号AENM 2/921)是一个关节脱落的部分头颅骨,包含:脑壳、两个方骨鳞状骨眶后骨额骨顶骨。除了正模标本,还发现两个颧骨上颌骨鼻骨眶后骨方骨、一个部分脑壳、齿骨肩岬骨胸骨肱骨尺骨桡骨、一个接近完整的骨盆与相连的荐骨,这些标本可能来自于不同于正模标本的个体。正模标本与其他标本目前都交由阿穆尔州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管理[1]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栉龙亚科化石具有同质性,应该来自于相同物种,而非来自于两个以上物种。在2012年,帕斯卡·迦得弗利兹(Pascal Godefroit)、尤瑞·波奴特斯基等人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纳氏昆杜尔龙K. nagornyi)。属名意为“昆杜尔镇的蜥蜴”;种名则是以发现化石挖掘地点的Vladimir A. Nagorny为名[1]

体征

研究人员在命名昆杜尔龙时,列出牠们的四个自衍征。鼻骨侧边有明显的厚棱脊,其末端延伸至鼻骨的后端骨板。肩岬骨的近侧后壁略呈横向,与伪肩峰突互相平行。肠骨的前髋臼突笔直,而朝下侧偏斜到160度,但没有延伸到肠骨与耻骨骨干所构成的平行线。肠骨的后髋臼突形状扭弯,因此其侧边逐渐朝向腹背方向[1]

借由电脑断层扫描建立的颅腔模型

古生态学

研究人员根据所属地层中的沃氏粉属Wodehouseia spinata)、鹰粉属Aquilapollenites subtilis花苞颗粒,提出其地质年代可能属于马斯特里赫特阶晚期,约6700万到6550万年前[1]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目前已发现四个产量丰富的恐龙化石挖掘地点,例如中国黑龙江省乌拉嘎镇嘉荫县,都属于渔亮子组;在俄罗斯则有阿穆尔州的昆杜尔镇、布拉戈维申斯克,两者都属于Udurchukan组地层。在这四个挖掘地点,恐龙化石大部分由赖氏龙亚科所构成,例如:嘉荫县的卡戎龙与一些无法明确鉴定的满洲龙化石、乌拉嘎镇的黑龙江龙Sahaliyania)、布拉戈维申斯克的阿穆尔龙、昆杜尔镇的扇冠大天鹅龙[1]

除此之外,当地还是有发现不属于赖氏龙亚科的鸭嘴龙类恐龙化石,但数量较少,例如:嘉荫县的阿穆尔满洲龙M. amurensis)与克氏栉龙S. kryschtofovici)、乌拉嘎镇的乌拉嘎龙、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克贝洛斯龙、昆杜尔镇的昆杜尔龙[1]与分类不明的阿尔哈拉路龙[2]

种系发生学

昆杜尔龙的骨盆化石。A.左耻骨、B.左坐骨、C.左肠骨

迦得弗利兹等人在命名昆杜尔龙时,提出种系发生学分析,将昆杜尔龙归类于鸭嘴龙科栉龙亚科,属于包含埃德蒙顿龙族(Edmontosaurini)、栉龙族(Saurolophini)在内的小型演化支,可能是克贝洛斯龙的姊妹分类单元[1]

根据Prieto-Márquez的2010年研究,埃德蒙顿龙族是栉龙族、格里芬龙与其近亲的姊妹分类单元。而迦得弗利兹等人则认为埃德蒙顿龙族与栉龙族形成一个小型演化支,不包含格里芬龙。昆杜尔龙在这个演化支的正确位置仍未定论。迦得弗利兹等人发现昆杜尔龙可能是克贝洛斯龙的近亲,两者都生存于相近地区;他们一度推论昆杜尔龙有可能是克贝洛斯龙的第二个种。然而,两个属之间的共有衍征较少,重复、可互相比较的化石材料只有部分头颅骨。借由这些重复部分,研究人员发现昆杜尔龙的头颅骨较长,上颌骨的背侧突较粗壮,鼻骨往下弯曲幅度较大,方骨相对地较高、较粗厚,外枕髁的侧边有明显、倾斜向的棱脊。除此之外,克贝洛斯龙的额骨明显地较狭窄、没有接触到眼眶边缘,顶骨与额骨接触的部分凹陷,颚突呈钩状。根据上述差异,昆杜尔龙不是克贝洛斯龙的弟二个种[1]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迦得弗利兹等人的2012年研究[1]

巴克龙

 鸭嘴龙科 
 鸭嘴龙亚科 

鸭嘴龙

冠长鼻龙

 栉龙科 

赖氏龙亚科

 栉龙亚科 

乌拉嘎龙

 短冠龙族 

始无冠龙

慈母龙

短冠龙

小贵族龙

宽齿格里芬龙

著名格里芬龙

纪念区格里芬龙

 栉龙族 

原栉龙

窄吻栉龙

奥氏栉龙

 埃德蒙顿龙族 

克贝洛斯龙

昆杜尔龙

埃德蒙顿龙E. annectens

帝王埃德蒙顿龙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英文)Godefroit, P.; Bolotsky, Y. L.; Lauters, P. (2012). Joger, Ulrich. ed. "A New Saurolophine Dinosaur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of Far Eastern Russia". PLoS ONE 7 (5): e36849. doi:10.1371/journal.pone.0036849
  2. ^ (英文)Godefroit, P. (2011). "Osteology and relationships of Olorotitan arharensis, a hollowcrested hadrosaurid dinosaur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of Far Eastern Russi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doi:10.4202/app.2011.005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