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挑战的手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挑战的手套
原名En Hanske
作者比昂逊
类型话剧
语言挪威语
发行信息
出版时间1883年
出版地点挪威
中译本出版日期1960年

挑战的手套》(挪威语En hanske)是挪威剧作家比昂逊的一部三幕话剧,作于1883年。1903年首演于卑尔根大剧院。剧中女主角思伐法(Svava)发现未婚夫、金融家克利斯登生(Christensen)之子阿尔弗(Alf)隐瞒了婚前性关系,愤而解除婚约。结果遭到老克利斯登生用尽心机的打击。最后阿尔弗悔悟。剧本讨论了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当时引发了很大争议。有吴世良中文译本,1960年曾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过单行本[1],同年也出版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比昂逊戏剧集》,《挑战的手套》为该戏剧集收录的四种戏剧中的一种。[2][3]

情节

上流社会的小姐思伐法投身慈善事业,创立了幼儿园。大金融家克利斯登生之子阿尔弗多次给幼儿园捐款,与思伐法坠入爱河并订婚。思伐法电报将婚事告知了在科隆的父亲李斯(Riis)先生。李斯立即赶回,操办了盛大的订婚晚宴,首相等人都前来参加。李斯觉得能攀上国内最大的富豪很有面子,觉得自己能够搞到一个爵位。一天推销员卡尔·何夫(Karl Hoff)来到李斯家,他刚刚难产而死的妻子原是克利斯登生家的女佣,他隐约透露阿尔弗便是她原来的情夫。

大梦初醒的思伐法决定和阿尔弗分手,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其实,李斯本人也有不忠于婚姻的行为,并因此有把柄捏在克利斯登生手中。李斯太太虽然同情女儿,但劝其隐忍。思伐法不明白母亲从前教导她不向任何不洁的东西低头,如今却变了,她认为道德问题坚决不能宽容。夫妇两还请一向受思伐法敬重的诺登医生(Dr. Nordan)来劝她和解。这时克利斯登生夫妇来访,克利斯登生认为解除婚约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对本家族的侮辱。阿尔弗也来了,当众自辩,思伐法生气的将何夫留下的手套扔到他脸上。

克利斯登生扬言要将李斯家轰出这个城市。诺登医生隐约透露了李斯的私生活问题,李斯太太最终向女儿说出了实情。思伐法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干净了。阿尔弗反对父亲对思伐法的打压,他找到思伐法面谈重申自己的爱。最后思伐法向他伸出了双手,给了他一线希望。[4]

评价及反响

剧本以思伐法对婚姻的抗争,提出了男女平等的问题。思伐法在抗争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盟友,最重要的便是李斯太太,使得剧本拥有了历史纵向的比较。用情专一的诺登医生是另一个重要的见证者,思伐法说婚姻是一场“骗局”,而诺登则说它是一场“赌博”。最后思伐法发出呐喊“每个女人都必须靠自己来决定”,李斯太太也不再隐忍。作者从男人特权的“自制”出发,安排了阿尔弗道德觉醒的结局,因此淡化了作品的批判性。[5]

该剧上演后引发了很大争论,勃兰兑斯斯特林堡等人纷纷撰文抨击。比昂逊赴挪威北部发表了以《一夫一妻制与一夫多妻制》为题的演说,作为回击,得到了许多人的理解和支持。[6]

参考资料

  1. ^ B.比昂逊; 吴世良 译. 挑战的手套 三幕话剧.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0.04. 
  2. ^ B.比昂逊; 茅盾 等译. 比昂逊戏剧集.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04. 
  3. ^ 张德政主编. 外国文学知识辞典.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3.01. 页317
  4. ^ 翟文明主编. 人一生要读的100部戏剧.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7.11. 页185 - 187.
  5. ^ 广惟,林为龙,朱文龙. 中外文学名著精品赏析 外国文学卷 上.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0. 页232-235
  6. ^ 吴岳添主编. 诺贝尔文学奖辞典 1901-1992. 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3.08. 页13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