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政策
幸福政策(英语:well-being policy),指政府透过量测主观幸福感及建置多面向客观指标系统,以统整做为拟订相关教育、卫生、职场、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参考[1][2] ,进而运用群体介入的方式[3],促使社区赋权及社会更加友善包容、正向心盛、永续发展[4]。所谓“幸福”不止是感觉快乐,亦能满意生活、发展能力、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参与社群及贡献社会。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外在环境营造与政府政策改善也是全民幸福的关键因素[5][6]。
幸福的定义
主观与客观的定义
主观的幸福来自于个人内在感受、经验或看法,如生活满意度、快乐程度、生活品质等。而幸福的客观定义由实际身体健康或社会指标来做判断,如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类发展指数、性别平等、犯罪率等。[1]
跨文化的定义
台湾的国语词典中幸福二字解释为“平安吉祥,顺遂圆满”[7]。日文Kojien词典是指“幸运、机会,一段时期的好运”,法、德、俄等词典也有类似“好运和机会”的意思。但有一些国家对幸福有不同的诠释,例如意大利语的幸福(felicitĀ)是指“实现每个愿望”,葡萄牙文的幸福(felicitas)一词译成“完全/绝对的内在满足状态,也就是所有的愿望均能得到实现”,西班牙文的幸福(felicidad)定义为“满足于拥有某些事务的情感状态”及“满意、愉悦和知足”[8]。
快乐者的定义
根据实证显示,快乐的人比较善于社交、大方、创造性、主动积极、宽容、健康、无私、经济生产、长寿等。[5]
美好社会的定义
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政治及经济层面之外,还需要令人愉悦及满足的生活环境,例如休闲活动、公共空间、公园绿地、干净空气及水资源、便利交通、健全医疗、友善校园、人性职场、租税公平等,这些皆与民众的身心健康及幸福感息息相关。[1]
幸福政策的重要内涵
- 建置一套完善能含盖不同面向(个人、社会、生态等)的国家幸福指标系统,以提供决策者之客观及精确参考。
- 创造以幸福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充分就业、有意义的工作、环境课税制度(如二氧化碳税)等。
- 透过增进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以使有更充裕的时间能与孩子、家人及朋友相处、运动、参加志工或从事休闲的兴趣等。
- 借由校园文化与环境、师生沟通、教学与评估、学校管理等整体改善的方式,以建造一个能有效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教育系统。
- 重新改良国家健康保险制度,以积极促进民众的身心健康及延年益寿。
- 投资儿童最早期阶段的介入措施与父母亲职教育,此攸关其后续个人及社会的幸福发展。
- 不鼓励物质主义,并且倡导平实的商业广告活动。
- 强化积极公民意识(active citizenship)、社会幸福感与公民社会。
幸福政策的参考指标
国别 | 美国:审计总署(2003年)[1] | 英国:苏格兰卫生部(2007年)[10] | 加拿大:人力资源及技能发展部[11] |
---|---|---|---|
指标项目 |
暴力犯罪率 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 体育活动参与率 志愿服务参与率 表演艺术活动参与率 自有住宅率 科学与工程招生率 青少年生育率 劳动参与率 接受儿童照护比例 不敢夜间单独行走比例 每人平均用水量等 |
个人:学习与发展、健康生活、一般健康、情绪智能 社区:参与、社会网络、社会支持、信任、安全 结构:平等、社会包容、歧视、金融安全/负债、物理环境、工作生活、暴力 |
工作:就业率、每周工作所得、每周工时 学习:教育程度、工作相关训练、成人识字率、成人运算、学生识字率、学生运算、大专生参与职涯训练、大学生参与职涯训练 金融安全:生活水平、家庭收入、退休收入、低收入发生率、低收入持续性、资产净值 家庭生活:结婚率、母亲生育平均年龄、离婚率、年轻人与父母同住率 住宅:新屋开工率、出租住宅空置率 社会参与;政治活动参与率、社会活动参与率、慈善捐款、志愿服务 休闲:整体休闲时数、主动休闲时数、被动休闲时数 健康:零岁平均余命、自评健康、自评心理健康、婴儿死亡率、低出生体重 治安:犯罪率、财产犯罪受害者、暴力犯罪受害者 环境:空气质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淡水品质与利用 |
相关条目
- 群体介入 (population intervention)
- 心盛 (flourishing)
- 正向心理学(正面心理学)
- 社区心理学 (社区心理学)
- 初级预防 (预防医学)
- 预防心理学 (preventive psychology)
- 心理卫生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 心理健康促进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 心理健康政策 (mental health policy)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Diener, Ed; Lucas, R., Schimmack, U., & Helliwell, J. Well-being for Public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195-33407-4.
- ^ Felicia A. Huppert. Defining, measuring and promoting flourishing in the population (PDF). 2nd Australia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Well-being Conference.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0-11).
- ^ Huppert, Felicia A. A new approach to reducing disorder and improving well-being.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4: 108–111.
- ^ Keyes, Corey L. M.; Jonathan Haidt. 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ISBN 1-55798-930-3.
- ^ 5.0 5.1 5.2 Shah, H., & Marks, N. A Well-Being Manifesto for a Flourishing Society (PDF). The 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0-12).
- ^ Bok, Derek. The Politics of Happiness: What Government Can Learn from the New Research on Well-Being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691-14489-4.
- ^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重編國語詞典修訂本(線上版). 中华民国教育部. 1997年7月 [2010-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 ^ Diener, Ed; Helliwell, J. F., & Kahneman, D.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ell-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199-73273-9.
- ^ Layard, Richard. Setting happiness as a national goal. The Futurist. 2007, 41(4): 37–37.
- ^ Parkinson, Jane. Establishing national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indicators for Scotland. Journal of Public Mental Health. 2006, 5(1): 42–48.
- ^ HRSDC.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in Canada. Human Resources and Skills Development Canada. [2010-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9).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