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射马干部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射马干
Kasavakan
建和木雕艺术村大门装置艺术
总人口
1,606人[1]
分布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台东县台东市建和里
语言
卑南语国语台语客语
宗教信仰
道教天主教

射马干部落卑南语Kasavakan)位于台湾台东县台东市,为原住民卑南族的传统八大社部落之一,行政区划分上属于台东市建和里,因此又称为建和社区。该部落最重要之特色为卑南族历史传说中称卑南族的祖先最早从太平洋登陆台湾时,在今台东县太麻里乡三和村海岸边,一处称为“Revuwa'an”(卑南语发祥、起源之意)的地方种植一丛竹林,射马干部落也是台湾最大的杭菊产地[2]

历史

根据射马干部落当地的口述历史记载,射马干部落与卡大地布部落为姐弟部落,射马干部落的创社人杜姑(卑南语Tuku)为卡大地布社创社祖西哈西浩(卑南语Sihasihau)的姐姐,后来姐弟失和,杜姑乃率部属移居今太麻里溪流域一带,并招赘从屏东排湾族巴达茵部落排湾语Padain)来的青年马拉斯(melas)。杜姑(卑南语Tuku)的后代迁移到知本溪上游深山定居,直到第十六子孙因卡大地布社祖先的劝请下,从知本溪上游迁到屯落“Kadekalran”(意为真正的部落)与卡大地布社的祖先居住在一起,杜姑(卑南语Tuku)的后代于卡大地布祖先居住地的下方“Sava-savak”建立聚落,该地是一座山谷,射马干社族人称为“Kasavakan”,为深处之意 。[2][3]

荷西时期

台湾荷西时期1630年,荷兰人入侵台湾东部地区后,射马干社族人从屯落“Kadekalran”迁到现今建和社区所在地北边,一处称为“Silrevan”(意为挑水的地方,为今建和社区鱼池聚落)的地方定居,然而定居下来的射马干社族人却时常发生械斗冲突,部落头目“Ajawan ”认为是该地区的居住品质不佳导致族人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再度进行迁址,来到称为“'Ice'iceng”(今建和社区建丰聚落)的地方定居。[3]

清领时期

台湾清领时期后,“Kasavakan”被清廷文献翻译为“射马干”或“霄马干”。1724年,台湾总兵林亮派遗吴崑与卑南觅官员来后山访查各原住民部落,并曾来到射马干社进行政令宣达。光绪年间汉人洪狗昌兄妹一家来到后山便进入射马干社居住,其中洪家大哥,洪科盘就曾担任过清领时期卡大地布社与射马干社两社的通事。[3]

洪狗昌定居下后,与当地卑南族人结婚,并引进农耕技术教育卑南族人耕作与施肥的技巧后续在偕同族人兴建射马干圳,成为该地区水稻种植的初始。水稻田开始垦殖后,汉人逐日益增加,因此射马干社族人会先把土地借给汉人来进行耕作,过几年后在无条件还给部落族人。[3]

日治时期

台湾日治时期,得力于射马干社较早与汉人接触,因此当时有5、6户的汉人定居在部落中。1914年射马干部落爆发水灾导致部落受创严重,因此射马干社第三度迁址,来到今日建和社区后方的山坡地带,称为“Sinalikidan”的地方居住,另一少部分的族人仍留在今日称为建丰、建东的地方居住。1929年日本人为方便管理南回公路沿线的原住民部落,以防止发生动乱,加上管理山坡下的水稻田,因此分别将建丰“'Ice'iceng”与建和社区后方“Sinalikidan”的族人统一集中到旧称新社(卑南语Cepur)的建和社区,并且禁止汉人随意出入部落,使得汉人仅能居住在建丰、建东、鱼池等部落外围的地区[3]

战后至今

台湾战后射马干部落重新划定为普通行政区,并被改名为建和[2]。汉人得以自由进出后,部落里开始重新有汉人移居于此,并大多聚集在部落北方的敬山宫周围。1961年以后,中华民国国军退役官兵在政府安排下,来到利嘉溪右岸溪畔地进行屯垦,逐扩大射马干部落与汉人之间的交流[3]。 1993年,建和社区成为台东县第一座荣获全国十大环保社区的村落,1998年后,获得行政院文建会“振兴地方传统产业计划”的补助新台币300万元来设立“建和木雕艺术村”发展建和社区文化特色[4]

部落概况

射马干部落今日所在的建和社区,最初为日治时期日本人所规划的新社,因此今日建和社区内道路与土地配置为整齐的棋盘式,每一户的建筑面积都相同。射马干部落的人口聚集上,共分成了建和社区、建东及上建和三个区域,总人口至2018年2月止为1,606人[1]。部落居民大多以农牧业为主要产业型态。[3][5]

宗教信仰

建和敬山宫外观

敬山宫:战后建和社区部分的卑南族人开始接受汉人宗教信仰,与汉人信仰太阳星君一同出资兴建敬山宫

追思堂:追思堂建于于1992年,由于当时族人常发生不幸的意外,很多族人做梦,常梦到历代很多勇士为保护部落而战死,死后没有子孙奉祀,族人不知回馈,祖先生气才惩戒族人。为此族人开会讨论,倡议建庙奉祀,族人献地捐资,由头目雕塑,追思堂就这样建立起来,每年农历春节,7月15日中元,族人会准备牲礼,鲜花素果前来祭拜,平常晨昏烧香,供奉花果的族人也很多。

天主教:天主教大约在1954年开始在建和社区发起,因偶尔有救济品的发放,因此那时天主教的信仰者不在少数。[3]

1957年后社区内第一座天主教堂成立,信仰者约有近百位居民,直到今日信仰天主教者已减少到约20位居民,原有之天主教堂也逐渐减少维护之下已毁坏,剩余信仰者皆改至邻近的知本天主堂做礼拜,成为台湾罕见没有天主教堂的原住民部落[3]

图集

参见

资料来源

  1. ^ 1.0 1.1 本所各鄉鎮市近年各月人口數及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表2). 台东户政事务所. 2018-02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9). 
  2. ^ 2.0 2.1 2.2 射馬干部落【Kasavakan】. 原民资讯资源网.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射馬干的部落歷史.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农田水利入口网.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中文(台湾)). 
  4. ^ 建和社區(射馬干部落). 台东县政府 台东观光网. [2017-08-10]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5. ^ 台東縣台東市建和社區發展協會. 文化部 社区通.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