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实症
失实症(英语:Derealization,简称为DR)是解离的症状之一,是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或经验的改变,让患者觉得周围环境奇怪或不真实。其他症状包括感觉环境不自然,缺乏感情性色彩和深度。[1]可能会在遭遇严重压力时出现。[2]失实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精神病或神经疾病引起的,亦是药物过量、睡眠不足和压力的短暂副作用。
失实作为人格解体的一种典型症状,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特征是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分离。两者通常同时发生,但也可以独立发生。
慢性失实的原因可能是大脑枕叶、颞叶功能障碍[3]。长时间经历现实感丧失或反复发作可能表明存在许多心理障碍,然而,人一生中通常会经历几次暂时性的失实症,盛行率高达 26-74%,而在创伤事件时的盛行率高达 31-66% 。[4]。失实与童年创伤有关,严重程度与童年虐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描述
现实的隔离可以被描述为非实质的物质把一个人从外面的世界分隔,如雾、窗格玻璃或面纱。患者会感觉好像是透过 VR 眼镜、透过玻璃或在电影萤幕上观看周围的环境,眼中看到的事物缺乏生动性和感情性色彩,对识别亲人的感情反应可能会大大减少。熟悉的地方可能看起来怪异离奇和超现实。患者可能觉得世界是经历滑动变焦。这种感知异常可能还延伸到听觉,味觉和嗅觉。患者对周遭环境的熟悉程度是在体验一个地方时的感觉和心理认同、记忆基础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当患者处于现实解体状态时,他们就会阻止回忆起这个认同基础。这种“阻塞效应”造成了一个人在现实解体事件期间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与同一个人在没有现实解体事件时的感知之间的相关性差异。
通常情况下,失实发生在不断的担忧或侵入性想法。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潜在焦虑重视这些令人不安的想法,它可以不被注意的建立,并在领悟危机的后果后,常常是惊恐发作才发现,之后很难无法忽视。这种类型的焦虑可以削弱影响,以及可能导致回避行为。患者会重视现实感丧失的原因。往往是很难被接受的事这样一个令人烦恼的症状是一个简单的焦虑的结果,患者往往认为有更重大的成因。这可以反过来导致更多的焦虑和恶化的失实。失实也证实会干扰学习,导致即时回忆和视觉空间缺陷等认知障碍。患者常声称感觉就像以第三人称角度看到自身周遭发生的事情。
患者说法
病患S表示,这是一个身心分离的症状,也许和其年幼时最爱的母亲过世、在班上被同学霸凌、功课差常常遭受师长责备等有关。罹病初期,患者会处于经常性放空的状态,这也许是患者重视内心层面过于身体层面所导致的影响,病患类型多为害羞内向、不重打扮、缺乏自信。罹病中期,患者渐渐习惯失实症带来的影响,放空时间减少,但是遇到突发事件还是会无法做立即性的决定,并且对于自身无法飞黄腾达,引发思想层面的偏激,产生想要做大事的想法。
而病患Y表示,每次发病时时间过的飞快,三十分钟前做过的事像是久远以前的事,更常有滑动变焦的困扰。亦因此延伸出社交障碍,由于无法融入当下的环境,所以无法自在应对别人。就像隔着一层透明的薄膜生活着,一切虚假、且不真实。
成因
失实症可能伴随神经癫痫、偏头痛、轻度脑部外伤。与感知不足、降低情绪反应看事物与失实症有相同处。这表明知觉情感上的丰富的过程中的中断。这种在经历感知的性质上变化可能导致认为不真实或脱落的回报。
一些研究已将现实解体和解离症状与个人及其环境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差异联系起来。有人指出,不稳定的睡眠-觉醒周期(不稳定意味着更容易被唤醒)以及睡眠中的一些明显变化,例如梦境、催眠、催眠幻觉、夜惊和其他与睡眠有关的疾病可能是导致或改善的原因。失实也可能是严重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的症状,如人格解体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躁郁症、精神分裂症、分离性身份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
大麻、迷幻药、解离剂、抗忧郁药、咖啡因、一氧化二氮、沙丁胺醇和尼古丁都可以产生虚幻感或模仿它们的感觉,尤其是在过量服用时。它也可能是由酒精戒断或苯二氮平戒断引起的。曲马多戒断也会导致现实感丧失,通常伴随焦虑、偏执和幻觉等精神病症状。
另请参阅
参考
-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TR (Text Revis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ISBN 0-89042-024-6.
- ^ 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 -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201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0) (英语).
- ^ Sierra M, Lopera F, Lambert MV, Phillips ML, David AS. Separating depersonalisation and derealisation: the relevance of the "lesion method".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2, 72 (4): 530–2. PMC 1737835 . PMID 11909918. doi:10.1136/jnnp.72.4.530.
- ^ Hunter EC, Sierra M, David AS. The epidemiology of depersonalization and derealis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04, 39 (1): 9–18. PMID 15022041. doi:10.1007/s00127-004-0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