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谚语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9月21日) |
人类在千百年来一直想制造准确的天气预报。口述与笔记的历史充满韵文、轶事与谚语来指示明日天气是天朗气清还是风雨飘移。不论是要耕种的农民,贸易的商贾还是其他人,能否预知明日的天气已是成败的关键。在水银晴雨表发明以前,收集任何有关天气的预测数据均是极为困难的。尽管有如天气棒般可提供湿度变化预测的工具,但最可靠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仍是人类的经验。
典型例子
- “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
- “一雾三晴,重雾三日必大风。”
-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这些幽默的韵文是由不同年代不同作者所写,其预测全年气候转变,并以周边的事物预测天气阴晴变化。其虽然并不一定真确,但却提供了较为可信的天气变化预报给人们,让人们可以作出准备。
二十四节气
此章节需要扩充。 |
小寒的天气谚语等等。
其他
- “崇明人猜天”
不同地区的适用性
地球上纬度较适中的地区,大约在北纬或南纬30°至60°,为人类主要活动地带。而在这些地方的天气转变较为明显,并不会长年持续相同的气候,今天是潮湿的晴天,明天可以是寒冷的雷雨天。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人生处于赤道地带,但在很多情况下这地带的气候并不会有明显变化。如撒哈拉沙漠,其终年均是酷热干燥,反之,印度次大陆与西太平洋地带则长年处于雨季,其日间的天气变化较少。
因此中文世界的天气谚语主要适用在纬度适中的地带,因为其有明显的气候变化。但天气谚语于不同地区的适用性亦有可能有所不同,如东虹日头,西虹雨,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处于西风带,如果西方出现彩虹,说明西方已有云雨,不久将会向东移并降水。如果东方出现彩虹,说明云雨带已移走,晴天将至。
不一定可行。
因为大多数天气谚语生成时科学知识并不发达,因此其欠缺了科学的求根精神,其只是对现象作出描写,而没有作出解释,因此其没有理论支持。然而,天气谚语在经过不断实践后已是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并足以在日常使用。
真实谚语解构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气系统通常由西向东移,而红色的云彩则是日出或日落时太阳光线射向其内侧所形成的。在同一日的这两个时间,太阳光线是由很窄的角度通由浓厚的大气层照射至云朵里,结果最短波长的可见光线便被云朵吸收,即绿、蓝与紫光,所以天空便形成了红色(互补色的关系)的云彩。在早晨时天空是如果是红色,则是东方的天空放晴,因此太阳光可以照射至西方充满云雾的天空里。反之,在傍晚时,西方的天空必须万里无云,太阳光方可通过西方的天空照射至东方的云雾里。
而天气谚语不止以天色来辨别天气状况,亦会使用云朵形态来辨别。
-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明显的布满卷云(鱼鳞状)的天空延绵很长,而这种位于高海拔的卷云指示出有低气压的云雾由西向东移至。这通常会增加风速,在东方形成狂风暴雨,增厚云朵与在未来二十四小时内生成降水作用。
-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夏天时积云的花椰菜形状指示湿气快速上升并冷却,而干空气则继续停在高空。当城堡云出现,即指示暖湿空气与冷干空气在高空相遇产生不稳定性。这种城堡云通常会在白天时产生雷阵雨。
-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先于风来到是因为锋面逼近,所以不稳定天气会持续一两天。而风先于雨来到是因为地区性暴风雨所生成的下降气流,所以在数小时内可能会再度降大雨。
-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太阳或月亮被光晕包围是因为地球高空的冰晶反射其光线而成。冰晶溶解而造成高浓度的湿气则会向下沉,并形成云雨,所以其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天气。
-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这句谚语在夏天时适用但在冬天时可能不适用。具有重湿气的空气的传导声音效能较干空气为大,因此可以传声至较远的地区。在冬天,气温则成为主要因素,如果空气既暖且湿,则这句谚语适用;但如果天气极其寒冷,则空气密度较高,所以其亦较暖空气更佳地传导声音,而这时空气亦较干燥,但对声音传导的影响相对轻微。因此纵使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很远,仍只是反映了这种冷干天气,而不是预告下雨。
-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这句话有一定的科学性,一般打雷过程中,会对空中能量进行消耗,随后下雨,雨会变小;若先下雨后打雷,雷电可能是雨层云激发,这种云被称为空中水库,一旦出现,雨就不会小。[1]
参考资料
- ^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凤凰网资讯.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1).
- 天气谚语四则
- "The Story of Weather" - Bill Giles (ISBN 0-11-400355-6)
- "Instant Weather Forecasting in Canada" - Alan Watts (Library of Congress #68-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