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白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土星上的长条型大白斑

大白斑,也就是所谓的大白椭圆,是与木星上的大红斑做对应的比喻名称,它是一种在土星上周期性出现的典型白色斑点,直径可以达到数千公里宽,已经大到足以从地球上用小望远镜看见。

事件

这种现象的周期性间隔大约是28.5年,当土星的北半球朝向太阳倾斜最大的时候。下面的表是这些纪录的名单,一般认为周期性斑点部分的年份是1876年、1903年、1933年、1960年和1990年。

  • 1876年 - 由阿萨夫·霍尔观测,他使用白斑来测量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
  • 1903年 - 由爱德华·巴纳德观测。
  • 1933年 - 由威尔·海观测,喜剧演员和业余天文学家,一直观测到接近庆典的时候。
  • 1960年 - 由JH包汉观测(在南非)。
  • 1990年 - 由斯图尔特·威尔伯观测,从9月24日观测到11月。
  • 1994年 - 由地基天文台和哈伯太空望远镜共同研究[1]
  • 2006年 - 由艾力克·邦杜和珍-卢·奥弗涅Jean-Luc Dauvergne观测。

在1876年之前没有任何观测的记录是件很奇怪的事,在某些方面如同在18和19世纪初长期都没有大红斑的纪录;1876年的大白斑是极为突出的,以60mm的小望远镜就可以看见。是早期真的欠缺纪录,还是1876年的大白斑才真的进入望远镜的时代?有些人相信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不可能的[2]

马克奇杰(1992)描述了大白斑的三种模式:

  1. 大白斑在纬度上会交替的出现,当一次出现在北温带(NTZ)的极限或更高时,随后的一次将被限制在赤道区域(EZ)以下。例如,1960年的大白斑是高纬度的,而1990年的大白斑就在赤道。
  2. 高纬度大白斑复发的时间间隔比赤道的大白斑略短一些(~27年比~30年)
  3. 高纬度的大白斑远不如赤道的大白斑明显。

依据这些明显的规则,奇杰预测下一次的大白斑将在2016年出现在北温带,并且将不如1990年的大白斑壮观[3]

特性和成因

"传统的"大白斑是很壮观的事件,在那些活跃的大白斑之外,土星的大气通常是平淡无奇的,而所有主要的事件都发生在土星的北半球[4]。 开始时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小斑点,但是接着在经度上很快的扩展,如同1933年和1990年的大白斑所为;事实上,后者的发展最后在经度上足以环绕整个土星[5]。现在的理论认为大白斑是巨型的大气上升涌流,或是热力上的不稳定[6]

大白斑发生在夏至大概是一种巧合,土星的大气层完全垄罩在阳光的照射下才是发生的主要原因,虽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也被紧密的与北半球的冬至连结在一起,但是相似的现象是否发生在冬至的期间仍是未知的,因为土星环有效的阻绝了从地球上对另一个半球的观测[7]

注解

  1. ^ HubbleSite - NewsCenter - Hubble Observes A New Saturn Storm (12/21/1994) - Release Text.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2). 
  2. ^ Patrick Moore, ed., The 1993 Yearbook of Astronomy, Mark Kidger, "The 1990 Great White Spot of Saturn",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1992), 179
  3. ^ Ibid., 180.
  4. ^ Ibid., 178.
  5. ^ Ibid., 187-9.
  6. ^ Ibid., 211-12.
  7. ^ Ibid., 213-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