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和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和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72–71 Ma
马斯特里赫特阶早期
正模标本中的齿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科: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属: 大和龙属 Yamatosaurus
Kobayashi et al., 2021
模式种
伊奘诺大和龙
Yamatosaurus izanagii

Kobayashi et al., 2021

大和龙属名Yamatosaurus,意为“大和的蜥蜴”)或译倭龙,是一来自日本鸭嘴龙科恐龙,化石于2004年在兵库县淡路岛白垩纪晚期的和泉群北阿万组地层发现,包含下颌、牙齿和颈椎,起初被认为属于赖氏龙亚科,2021年被命名、描述为基础鸭嘴龙科,模式种兼唯一种为伊奘诺大和龙Yamatosaurus izanagii)。鸭嘴龙科的原始和进阶物种过去被认为分别活跃于白垩纪晚期的前段和后段,时间和地理分布都未重叠,而大和龙的发表推翻了此观点,为鸭嘴龙科演化史带来了新的线索。[1]

发现及命名

大和龙(前)与同期共存的鸭嘴龙科神威龙(后)的复原图英语Life restoration

2004年5月,一名住在兵库县姬路市的业余古生物学家岸本慎吾在淡路岛洲本市的和泉群北阿万组地层发现了真鸟臀类恐龙骨骼。[1]根据发现者所述,这是种他从未看过的新品种化石,对此感到十分兴奋。[2]

2004年7月30日在媒体上公开了关于此发现的消息。[3]值得注意的是,齿骨的齿槽保存良好,程度可媲美福井县岐阜县熊本县发现的恐龙化石。在当时,日本的鸭嘴龙科化石仅在北海道小平町福岛县广野町磐城市有产出,而在淡路岛则是首次发现。当时的报导将它描述为日本保存最良好的鸭嘴龙科化石,同时也是日本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之一,还是近畿地方的首次恐龙化石纪录。[4]2005年的科学文献记载了此项发现,但当时被误认为属于赖氏龙亚科[5]2014年,岸本将该标本捐赠给科学研究用途。2019年神威龙的叙述论文中提到,淡路岛的发现可能不属于赖氏龙亚科。[6]

2021年,小林快次、高崎龙司、久保克洋、安东尼·费略罗(Anthony Fiorillo)叙述、命名了模式种伊奘诺大和龙Yamatosaurus izanagii);属名取自日本历史上的大和时代王国,因其领域涵盖发现地在内的西日本群岛;种名日本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神明伊奘诺尊为名,据说祂创造了大和的八座岛屿,其中淡路岛正是第一座。因为物种发表于电子期刊英语Electronic journal,需要生命科学识别码来支持有效性:属1C728683-C3EA-4688-9420-096D13EB6227、种15719C4B-D00E-4907-B82A-9661799498A3。[1]

正模标本MNHAH D1-033516出土于北阿万组,年代可追溯至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早期,约约7194万至7169万年前。部位包括下颌右侧的齿骨和上隅骨、左齿骨的十二颗个别的牙齿、至少四节颈椎、三个颈肋、右鸟喙骨、一个后部尾椎。推测是只成年个体。目前保存于兵库县立人与自然博物馆日语兵庫県立人と自然の博物館[4][1]

叙述

2004年估计体长为10米。[4]但2021年的论文将估计值降至7米左右,体重约4至5吨。[1][7][8][9][10]

叙述者指出数项鉴定特征,其中两个为自衍征:齿骨齿槽仅有一颗功能性牙齿;牙齿咀嚼面平坦、缺乏分叉脊。官方鉴定未提及、但在后续描述中提出的第三个自衍征为:下颌牙齿齿冠和齿根之间的角度成110至130度。还有由本身不独特的特征组成独特的特征组合:下颌骨联合与侧面之间夹角很小;上隅骨底部朝下。大和龙与坎潘阶之后的进阶型鸭嘴龙科的不同之处在于,牠的鸟喙骨的二头肌结节尚未发育出来,相信这种差异反映了鸭嘴龙科从原始二足形态演变至进阶四足形态的过程。[11][1]

分类

2005年札幌医科大学与兵库县立人与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员发表的论文将大和龙(当时尚未命名)分类为赖氏龙亚科,有可能为以远东地区为中心发展的赖氏龙亚科演化研究提供线索。[5]但2021年的论文根据上述鉴定特征,将牠分类在与其他晚白垩世鸭嘴龙科区别开来的基础位置,比鸭嘴龙进阶,但比栉龙亚科赖氏龙亚科演化支要原始,如下方支序图所示:[1]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鸭嘴龙属 Hadrosaurus

大和龙属 Yamatosaurus

真鸭嘴龙类 Euhadrosauria

栉龙亚科 Saurolophinae

赖氏龙亚科 Lambeosaurinae

大和龙的发现,加上近鸭嘴龙谭氏龙,代表了白垩纪末期的东亚是基础鸭嘴龙科物种的最后幸存地,同时也揭示了一段长达三千万年的演化空白期。而同时代也栖于日本的进阶型神威龙使情况更加复杂,牠们可能代表了某种程度上的物种共存,叙述者提供两种解释:一种可能是进食特定食物造成的栖位分化,另一种可能是彼此栖息地是分隔开的。[1]

参考来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Kobayashi, Y.; Takasaki, R.; Kubota, K.; Fiorillo, A. R. A new basal hadrosaurid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Kita-ama Formation in Japan implies the origin of hadrosaurids.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 Article number 8547. doi:10.1038/s41598-021-87719-5. 
  2. ^ 斉藤絵美. 淡路島で発見の恐竜化石 新種の植物食恐竜と判明. 神戸新闻NEXT (神戸新闻社). 2021-04-27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3. ^ ミニ企画展. 兵库県立人と自然の博物馆.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0). 
  4. ^ 4.0 4.1 4.2 淡路島から関西初の恐竜化石の発見. 兵库県立人と自然の博物馆.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5. ^ 5.0 5.1 Suzuki, D., Saegusa, H. & Furutani, H. 2005. "Newly found hadrosaur fossil co-producing broadleaf fossils from Sumoto, west central Japa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5: 120A
  6. ^ Sakurai, Kazuhiko; Sato, Tamaki; Chinzorig, Tsogtbaatar; Tanaka, Kohei; Fiorillo, Anthony R.; Chiba, Kentaro; Takasaki, Ryuji; Nishimura, Tomohiro; Kobayashi, Yoshitsugu. A New Hadrosaurine (Dinosauria: Hadrosauridae) from the Marine Deposits of the Late Cretaceous Hakobuchi Formation, Yezo Group, Japan. Scientific Reports. September 5, 2019, 9 (1): 12389. PMC 6728324可免费查阅. PMID 31488887. doi:10.1038/s41598-019-48607-1. 
  7. ^ 矢田文、西田有里. 新種恐竜、その名も「ヤマトサウルス」 進化情報の宝庫. 朝日新闻. 2021-04-27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8. ^ 淡路島で発見 化石の恐竜は新種 ヤマトサウルスと命名. 山阳新闻. 2021-04-27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9. ^ 淡路島の恐竜化石、新種だった 04年発見、命名「ヤマトサウルス」―兵庫. 时事ドットコム (时事通信社). 2021-04-27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10. ^ 日本淡路島化石發現新品種恐龍 鴨嘴龍科同類. 中央通讯社. 2021-04-27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11. ^ Enrico de Lazaro. Meet Yamatosaurus izanagii, New Hadrosaur from Japan. sci-news. 2021-04-28 [2021-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