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2年11月15日) |
| ||
---|---|---|
主题 · 分类 新闻 · 语录 · 文库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执政党 |
国家机构 |
制度与政策 |
和谐社会,全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于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概念[1]。随后,“和谐社会”在中国便常作为此概念的缩略语。
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定义。
背景
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社会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孔子提出了一整套人文和社会思想,经过后来的发展,被称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人群伦理和社会秩序方面的思想达到了高峰,其中的“仁”、“礼”等要素,成为古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家信仰。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谐社会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是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来治理中国社会的一个构想,他们所提出的这项主张被认为是一种信仰的回归[3]。但是他们现时宣传的理论所提到的和谐社会也有斗争,是以和平方式斗争,如同腐败、违法犯罪的斗争,只要是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要斗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会被放弃,只会更加完善。政府提出“和谐社会”的口号意在解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人民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的矛盾,并认为有其必要性[4][5]。
官方解读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2年8月15日) |
和谐社会的提法,旨在为陷入迷茫的改革方向,指出为各界接受的利益共同点。在此之前,人们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反复争论。无疑改革开放之初,中共的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结果就是在取得建设成就的同时,产生了社会不公,问题更已阻碍改革的深入。
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是对“小康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除了在经济上的要求,和谐社会还对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定义。
和谐社会对当前中国社会是相当有针对性的,包括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热点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管道都是和谐社会理论的具体内容。
另一个解读是,中央之所以提出“和谐社会”,是因为现在社会出现了不和谐。相应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阶段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决定》认为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目前中国人民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所以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同时也承认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社会问题和不和谐,并认为这些不和谐是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内解决的。
还有一个解读是,和谐社会实质上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吸收和妥协。逐步的进行主动的融合和渗透,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存局面,是共产党的本质转变的开始。
社会舆论
一些年轻网民认为,中国大陆变成只允许“和谐”的言论,禁止“不和谐”的言论,就是所谓的“和谐社会”了。由于中国网络审查制度,很多大陆网民博客、论坛被封,而这种情况在“和谐社会”的提出后被大陆网民戏称为“被和谐了”或“被河蟹了”。
大陆网民创作了“草泥马”、“雅蠛蝶”等诸多虚拟动物或人物形象,究其根源是出于对政府为了创造“和谐社会”而进行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和推行《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等一系列举措所进行的讽刺。
参考文献
- ^ 中共第16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新华网. 2014-09-19 [2015-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23).
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 ^ 胡锦涛强调: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20日. [2010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1月1日).
- ^ 和谐世界:中国和平发展的新命题. [200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4).
- ^ 谁说构建和谐社会要告别“斗争哲学”?(争鸣). [200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