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元宵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宵节
别名元宵暝、正月十五、上元暝、元宵辰、灯节、小过年、上元节
参与者台湾汉族及其海外社群
类型传统岁时节俗、现代习惯礼仪
意义农历正月十五
道教三界公天官大帝圣诞
活动三界公祭典、元宵开灯、炸炮驱瘟、拜新丁、奉饭食福、暗卜、乞龟、偷俗
日期农历正月十五
相关节日东亚元宵中华元宵立春
元宵节
台南风神庙前的元宵花灯
闽南语名称?
全汉 元宵
元宵節
上元
正月半
汉罗 元宵
元宵cheh
上元
正月poàⁿ
全罗 goân-siau
goân-siau-cheh
siōng-goân
chiaⁿ-goe̍h-poàⁿ

台湾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随着17世纪的第一批汉人移民传入,与新正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并列为汉人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随着工商业的发达与1980年代末期以来假日旅游风气的盛行,台湾人庆祝元宵也因文化上的差异而和其他华人地区的元宵节有所区别,最具特色者即为各大城市举办的元宵灯会灯节活动。

简介

元宵节自古代即与新正、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并列台湾汉族移民重要传统民俗节日。在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节夜里以偷来讨个结婚吉兆’的说法。俗语说:“偷挽葱,嫁好;偷挽菜,嫁好婿”。即使在日治时代,也同与日本人过西历元宵节,但民间仍然保存台湾汉族传统文化习俗过农历元宵节,因此当时日本总督府特许在艋舺龙山寺办灯会,延伸至今龙山寺仍保有钻灯脚 (軁灯跤) 的习俗。

时至今日,庆祝元宵节已发展成全台的大型礼俗活动。除了赏花灯活动及大型的台湾灯会台北灯节高雄灯会艺术节之外,各地皆有其特色灯节;如北台湾台北市士林区社子岛夜弄土地公”活动与新北市平溪区天灯活动;南台湾台南市盐水区则有著名的“盐水蜂炮”;东台湾的台东县,则有以鞭炮财神的祈福活动“台东元宵炸寒单爷”;及澎湖县的乞龟祈福仪式,俗称“北天灯、南蜂炮、东寒单、西乞龟”。另,在中台湾苗栗县则有著名的“苗栗𪹚”,火旁龙是指以鞭炮蜂炮舞龙方式得到“去邪(去旧)迎新年”的作用与野柳“神明净港”名列台湾“客庄十二大节庆”……等各具特色的风俗的文化资产。

元宵习俗

台湾元宵节活动和习俗多样,但主要皆以灯会活动为主。早年台湾各地在元宵节普遍有“迎鼓仔灯”的习俗,就是在当地信仰中心的大庙前所举办的灯笼盛会,也是当时台湾元宵节时的主要活动,可视为今日全台各地灯会的前身。时至今日,由于工商业社会下庙宇已不再是人民生活的主要重心,又为了年节应景起见,通常由各地县市政府统一举办官方的灯会活动,由于灯会活动改由官方主导,规模也日趋扩大。早年台湾并无吃元宵的习俗,战后由外省裔住民传入,丰富了台湾料理文化。

元宵灯会

提鼓仔灯看花灯

摄于妈祖楼天后宫,儿童彩绘鼓仔灯。每年时届元宵前数日,各地皆会悬挂或搭结灯棚、供人历览。

灯笼,或称“鼓仔灯”(台湾话:kóo-á-ting,客家话:den24-nung11)、“灯篮仔”(台湾话:teng-nâ-á)[1]灯艺师用细竹、铁丝来塑形完成骨架后,外头糊上各式纱、花纸或塑胶,内置蜡烛或一盏油灯的传统灯具。每年时届元宵前数日,家户、角头宫庙皆会悬挂或搭结灯棚及各种艺术造型的花灯(hue-ting)、供人历览。古时的元宵灯笼,种类甚多,除了基本的“鼓型”外,尚有庙寺常见的“彩灯”、商铺的“走马灯”等,与种类繁多的“儿童鼓仔灯”,包括骰子灯、兔子灯、关刀灯、水蛙灯、战舰灯、等造型异趣的鼓仔灯。而灯会展示的鼓仔灯,除了传递吉祥寓意外,亦有包含传统忠孝节义与文学小说的灯种。除了祝贺佳节外,也有祈祷合境平安之意[2]

清代元宵夜里,各地宫庙除了元宵宫庙例祭、灯会迎灯外,还有“迎灯排”(台湾话:ngiâ-ting-pâi)的仪式。绕境行列中,除了有类似舞龙的“龙灯”,还包含着弄狮武术艺阵大仙尪仔等民间游艺。1945年二战末期,全台湾因战事需求,夜间均通火管制,各地元宵迎灯排仪式告停。唯彰化花坛乡白沙坑文德宫改为白昼进行,因此成为唯一保留清代至今“迎灯排”文化[3]。战后元宵活动重现热络。1990年代开始,为了推广台湾的观光旅游产业,交通部观光局扩大成全国性的灯会,初名台北灯会,2001年改为各县市角逐申办的台湾灯会

灯猜

灯猜灯谜,是将谜语书写、黏贴在鼓仔灯上,供人猜射的风俗。每当人猜射中便会奏乐、赠与奖品。台湾话称为臆谜猜台罗:ioh-bī-tshai)、客家话称为揣令仔客罗:ton11-liang55-e31)。台湾最早的谜学发展可溯自1850年代的清治时期中叶竹堑地方已流传林占梅之灯谜作品。后来末代巡抚唐景崧亦推广谜学。进入日治时期,民间为了传承文化,亦促使春宵秋夕常见人们热衷“张灯射虎”;各地文人、诗社纷纷设立“灯谜部”,争相揭谜,甚连报章杂志亦会刊载谜语贺节。战后的1958年,台湾民间第一个谜学社团集思谜社成立[4]

元宵趣俗

菜股(tshài-kóo)或坵(Kiu),即“田畦”
台湾珠葱,偷挽葱嫁好翁
菜园与篱墙,偷挽菜嫁好婿

元宵是夕,人们为了求子嗣,已婚妇孺除了会到奉祀注生娘娘 的庙里参拜外,由于“”字,闽南语与客语之音皆同“”,传说妇女若钻过鼓仔灯,除了祈求一年幸运外,能够保佑生添丁[注 1]。台湾闽南俗语谓“軁灯跤生膦脬”[注 2]意味钻过或穿越灯底,明年得贵子。此外,若在元宵夜里观月,让身体沐浴月亮光辉下,亦传可受孕。

古代元宵是夕,未婚男女则有“菜园偷俗”。概因旧时社会男女关系授受不亲,而藉元宵夜以促成男女相识、结缘机会。台湾话俗谚“偷挽嫁好”、“偷挽嫁好婿”,意味未婚女子偷拔、偷拧可以嫁得好夫婿,但须当场弃之。另外已婚女子也可以为求家庭美满去偷拔菜。未婚男子则流行“跳菜股娶好某”,意味跳过一股一股的田畦,可以娶到好新娘。另外还有“偷敲菜嫁好婿”、“ 偷硓𥑮得好某”、女子若偷走饲猪盆而被责骂亦是生男之兆,而竹篱台湾话音同“得儿”因此偷拔菜园里的竹篱亦可生儿子。不过以上趣俗仅限于元宵夜才灵验。然而传说若元宵夜越晚睡则自己越长寿

祭祀

悬挂在厅堂、神龛梁上的香炉便是三界公炉。 三界公是仅次于天公的天神,在拜拜时,须先拜三界公。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除了是全年第一个满月外与新正的最后一天外,更是民间信仰三官大帝天官紫微大帝的诞辰。台湾民间俗称“三界公”(台罗:Sam-kài-kong),即掌管三界之神,其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台湾分别于上元正月十五祭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七月十五祭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十月十五日祭解厄水官洞阴大帝。每年的正月十五,信众都要到宫庙里参加祈福礼斗,古代其中又以台湾闽南漳州后裔信仰最为虔诚、祭典最为盛大。

三界公是仅次于天公的天神,因此祭拜规格亦相当慎重。人们在正月十四的子时便开始祭拜三界公,备妥包括牲礼鲜花素果、绑着红纸的寿面菜碗六碗供品酒菜等神馔,经焚香祭拜、祝祷,掷筊、祭酒三巡后便可烧金撤供。元宵当日亦要祭拜包括神明地基主祖先,时间与供品依照奉祀对象而有小异。宫庙中的祭祀尤其盛大,祭品须在上元前一周即备妥,当日再由炉主教长道士主祭、祈福。

绕境科仪

元宵绕境信众以炮仗驱瘟来贺节

对某一庙宇信仰聚集的村落或划分神尊掌管守护的区域,称为“境”。该庙宇神尊出巡该村落或区域,即称为“绕境”,或作“绕境”。通常在特定日子,如神尊诞辰、春节、元宵、建醮、建庙周年纪念等,或遇特殊情况如袪邪、治煞等,迎请神尊巡视赐福与消灾。“绕境”的阵仗通常有“清道”、执杖、执灯、执旗、执令、神偶、香炉、神轿、乐队及民俗技艺、花童、挑礼或地方特殊的阵头,如八家将宋江阵蜈蚣阵等。

马祖地区,元宵节“摆暝”时多有绕境活动,称为“迎神”。迎神绕境通常在晚上七、八点进行,当天下午三、四点便会先由“保长公”进行一次“清道”,沿路张贴“清洁街衢”之黄纸,一方面是驱离邪秽,一方面也是先在白天清理街道、排除障碍,以免入夜绕境发生危险。绕境时,家家户户悬挂灯笼、门口备好香案、持香等待仪仗,在神轿经过时奉香及点燃鞭炮。仪仗返庙后,庙方会发放参与人员红蛋(太平)、泡面、饮料等食物,除北竿岛外,迎神绕境的隔天会在庙中或餐厅“食福”,由参加“摆暝”的家户派代表一同用餐。[5][6]

元宵摆暝为马祖的年度盛事[7],此外新港奉天宫溪口北极殿元宵绕境[8][9][10]台南四安境迎圣旗圣炉[11]美浓龙肚祈春福[12]亦为各地盛会,重要程度更甚过年。

赛水仙 演潮戏

龙山寺正殿回廊巨大的灯笼。

连雅堂《雅言》:“台南旧有赛花之举。每岁元宵,各以所养水仙陈于三山国王庙,互夸奇丽”。[13]台南三山国王庙旧时于元宵有赛水仙之举,但惟自九一八事变隔年起便停止放烟火及办水仙花展,直到进入民国才逐渐恢复活动之举行;而元宵节亦为潮州人的大日子,他们会聚集于三山国王庙交流叙旧,亦奏潮乐演潮戏酬神。。

炮仗驱瘟

季节交替气候多变,瘟疫伤寒等风土病的肆虐往往造成大量人员死伤[14]。地方除了借由宗教信仰祈愿神明绕境禳除瘴疠,一方面火药中含有硫磺和药草,绕境的“攻炮”或“炸炮”[15]产生的高温或以灭菌。台湾许多元宵习俗如夜弄土地公、后龙攻炮城、马鸣山吃饭担盐水蜂炮炸玄坛利泽简走尪皆与相关。

乞龟

东势新丁粄节的乞龟。

早年百业待兴各地庙宇会在年关刚过的元宵期间,将库存的糯米面粉等五谷作成印有龟壳寿纹的糕点。只要民众向神明请筊圣杯,就可拿取所求之糕点,以渡年关。乞龟之人须于来年丰收之时,另做龟纹糕点返还给神明。谢神“还龟”时,按礼数会重于原先所乞龟糕重量,故乞龟糕点一年比一年庞大。

拜冬生娘、听香

冬生娘即为紫姑,相传为唐山过台湾时传入,流传至各地后发展出了椅仔姑、“关三姑”、“请月姑”等,过去会于此节以椅子作道具,向椅仔姑问事求卜[16]。听香一种闽南地区旧有习俗。 妇女在元宵或中秋夜时,在神前烧香默祷,表明欲测之事,而后请示方向后,用所听的第一句话来判断吉凶。

冲天炮射火马

云林县水林乡蕃薯厝顺天宫会举行三天绕境夜巡射火马活动,适逢马年更扩大举办[17]

客家麻糬。元宵的食福文化代表将新生儿“出丁”的喜悦与神明的祝福分享给亲友。

出新丁迎男孙灯

屏东市海丰三山国王庙九如三山国王庙佳冬六根庄三山國王廟等地均有“迎男孙灯”之习俗。凡庄内家庭前一年有新生男婴出世即为“出新丁”,农历元月初一子时即可至庙中“报灯”。

依习俗,第一位报添丁之喜的新丁即为“男丁首”(灯头),而凡是所有报灯的新生儿家庭均会制作“子孙灯”挂至神轿上,于元宵节当天随王爷公神轿参与出巡、驻驾至个家庭中接受信众朝拜祈福[18]。各地元宵迎男孙灯仪式细节略有小异,系为客家人“添丁挂灯”之礼俗[19]

夜祭、趒戏、食仙蛋

万峦乡加匏朗的原住民马卡道族会在加匏朗仙姑庙举办夜祭、趒戏。相较于相较于汉人在这日吃汤圆,加匏朗的原住民马卡道族会在这天吃糯米、糖捏成的仙蛋,纪念从仙蛋孵出的仙姑祖。[20]

净尪

利泽简广惠宫会举办鉴别新娘是否为妖狐的宗教仪式[21]

元宵灯会

国家级的台湾灯会除了展示巨大的主灯、副灯外,并透过民间艺术的大型展演吸引国际观光客。
灯会迎宾门,各地举办盛大的元宵灯会庆典。
在地创生的灯节,时常带动文化观光热潮。
各地灯会往往邀请学生、灯艺师与社会团体同台竞技花灯作品。

台湾灯会

交通部观光局为庆祝元宵节,并将特有传统民俗节庆推广至国际,自1990年起结合民间及地方政府资源,以“民俗文化根、传统国际化”之规划目标,将元宵节提灯笼的传统民俗活动,包装成大型观光盛会,即台湾灯会

国家级的台湾灯会,起初名为“台北灯会”,2001年移师高雄市、易名为“高雄灯会”,2003年易名为“台湾灯会”并开放其他县市参与承办,台北市及高雄市则另起炉灶举办专属于该市之地方灯会“台北灯节”与“高雄灯会艺术节”。

各地灯会

参见:灯节 (中华民国)

乡土民俗

台湾元宵相关的习俗与行事,目前数量占无形文化财最多。各地亦流传各具特色的元宵节庆,又以“北天灯、南蜂炮、东寒坛、西乞龟、中𪹚龙、外摆暝”齐名。以下谨列知名的地方乡土文化,若绶证为法定无形文化资产,均使用原登录之名称。

名称 写真 类别 概述 所在地 文资登录
基隆炮狮 基隆市的元宵炮仗。20世纪50年代基隆盛行各轩社武馆狮阵对初五开工的各委托行、报关行闹厅。曾一度中断,近年来再次复兴。[22][23] 基隆市
平溪天灯节 节庆 自古平溪聚落地处偏僻、山贼横行,故平溪村民冬至后即隐入深山避险,直至元宵遣人回村,确认村内安全即施放“天灯”报平安。故如今演变为平溪天灯节[24] 新北市平溪区 市定民俗
野柳神明净港 风俗 百年前野柳保安宫开漳圣王显灵指示至港外扎营,为海难事件慰灵,并安定人心。沿袭元宵壮丁扛轿下港查察、净港安境的传统,更演变成祈祷渔获丰收、“百人跳水”的文化行旅。[25] 新北市万里区 市定民俗
社子夜弄土地公
内湖夜弄土地公
风俗 昔时台北内湖枧头北投磺港后社子四角头均有夜弄土地公仪式。社子岛福安里夜弄土地公以头戴竹笠、不穿上衣的男丁乩将为特色,进行四庄头土地公联合绕境[26][27]。内湖枧头福德祠在元宵夜乞龟、绕境,并于接受商铺与信众“炸轿”[28][29] 台北市士林区社子内湖区
艋舺龙山寺钻灯脚(軁灯跤) 仪式 传说妇女若钻过灯笼的灯底,除了可祈求一年幸运外,亦能够保佑添丁。俗语谓“軁灯跤生膦脬”艋舺龙山寺每年设置“祈福主灯”与“平安主灯”供游人信众祈安、历览。[30][31] 台北市万华区
宝山乡打中午文化季 民俗 农历正月十四至十五,新竹宝山客家庄有举办于新丰宫起驾绕境并挑担奉饭至玖龙宫之百年习俗。奉献料理给宾客“食福”的习俗,称之为“打中午”[注 3][32][33][34] 新竹县宝山乡
苗栗𪹚 节庆

𪹚[注 4]为早期迎龙庆典演变而来,火龙巡境沿街炮仗不断,信众相信透过火龙巡境可驱逐灾祸攘除疫病,龙头炸得越黑、来年越兴旺。仪式共分为糊龙、牵龙、点睛、迎龙、跈龙、𪹚龙、化龙等七步骤。[35]

苗栗市
后龙慈云宫攻炮城 民俗 清治时期苗栗公司寮龙津为通商港埠、往来频繁。一时瘟疫输入导致后龙疫病肆虐,慈云宫妈祖指在庙前架设炮城,用以掷炮驱瘟,“攻炮城”习俗故流传百年[36] 苗栗后龙镇 县定民俗
东势新丁粄节 节庆 古代社会重视“出丁”故每届元宵节各庙成立“新丁粄会”以谢伯公赐福。若家中添新丁、新孙、新曾孙或新婚,则次年制红龟粄到庙中祭祀神祇答谢。今生男制“龟粄”生女为“桃粄”。[37] 台中市东势区
竹山社寮紫南宫吃丁酒 风俗 又名“鸡酒”是出丁食福文化,竹山社寮地区流行过去ㄧ年家中若有添丁者元宵节是日供阉鸡以谢土地公赐福[38]。今演变为社寮紫南宫主办设丁酒席招待游众同沾喜气。[39] 南投县竹山镇 县定民俗
花坛白沙坑迎花灯 民俗 1945年二战末期,全台湾因战备需要灯火管制,各地元宵灯节中的“迎灯排”告停。唯独白沙坑文德宫改为白天进行,故保留原始“迎灯排”文化,至今不辍[40] 彰化县花坛乡 县定民俗
马鸣山五年千岁吃饭担 民俗 古代为攘除灾祸疫病祈求平安,镇安宫五年千岁择正月巡狩本境各街庄,中午再由轮值村落将犒谢的餐饮用扁担肩挑至会合点,一起用餐[41][42] 云林县褒忠东势 县定民俗
新港奉天宫天上圣母元宵绕境 信仰 新港奉天宫妈祖绕境巡境新港乡民雄乡溪口乡元长乡六脚乡六街庄,从民国时代迄今已有数十年历史[43] 嘉义县新港乡 县定民俗
大目降十八娆
新港十八娆、麻豆十八娆
信仰 旧名大目降的新化古庄聚落传为“八卦蜘蛛穴”与“七星坠地”格局。地方迷信有蜘蛛精惑使妇人浪漫作乐。故以新化朝天宫等“七星”位置上的七座庙共同绕境、夜祭以化解地灵。[44] 台南市新化区 市定民俗
盐水蜂炮 节庆 公元1885年盐水地区瘟疫猖獗、死伤者众;盐水武庙关帝周仓三天出巡,信徒随神轿沿路燃放爆竹炮仗驱瘟。蜂炮遂演变为绕境炸轿助兴的知名庆典。 台南市盐水区 市定民俗
永康广兴宫境内担饼节 风俗 民间有新生儿诞生、度晬以油饭红蛋或蛋糕馈赠亲友之俗。台南西势八角头广兴宫境内,却流传农历正月二十日改以水果饼(水饼),挑担送饼来庆祝添丁进财,俗称“永康分水饼”。[45][46] 台南市永康区 市定民俗
土城仔迎春牛 古代台南府城有迎“春牛”之礼。官员以口念“鞭春赞”并持杖鞭打纸糊春牛以示新耕、劝农,祈求丰收。今又以鹿耳门土城仔鞭春牛声势浩大。[47][48] 台南市安南区 市定民俗
台南三山国王庙赛水仙演潮戏 节庆 台南三山国王庙旧时于元宵有赛水仙之举,亦奏潮乐演潮戏酬神。[49] 台南市北区 市定民俗
海丰巡男丁(灯) 节庆 正月初一子时第一位至海丰三山国王庙报出丁之喜即为新年度“男丁首”(灯头),而凡是所有报灯的新生儿家庭均会制作“子孙灯”挂至神轿上,于元宵节当天随王爷公神轿参与出巡、驻驾至个家庭中接受信众朝拜祈福[50] 屏东市海丰聚落 县定民俗
万峦五沟水歼炮城
六堆祈福尖炮城
节庆 六堆地区为防范盗匪设置的瞭望台,当遭受外敌攻击时以燃鞭炮来动员全区抵御,平时则做为义勇团练或余兴之用。万峦乡五沟水 (先锋堆) 以现采绿竹的传统式炮竿与炮笼,并结合伯公祈安信仰,年年举办未曾中断。[51][52] 屏东县万峦乡 县定民俗
利泽简走尪 节庆 利泽简永安宫正月出巡八大庄之后,正月十五进庙前会邀请辖境各庄庙宇出动神舆分组,于利泽老街上走标(即扛轿竞走或赛跑),优胜组可迎令旗奉祀。[53] 宜兰县五结乡 县定民俗
炮炸肉身寒单爷活动 风俗 台湾自古即有掷佛、烧佛之俗,其“佛”意指武财神玄坛,早期多在正月初五玄坛下降日举办,今多在元宵节合并举办。民间又传说玄坛爷惧冷,以鞭炮丢向玄坛爷为其取暖。[54] 台东县 县定民俗
马祖摆暝祭 节庆 元宵摆暝 (闽东语:Nguòng-siĕu bā̤-màng) 即“夜晚时候排放供品祭神酬神”之意[55]马祖四乡五岛皆有摆暝之例祭传统,共有打鼓板、上彩暝、烧马粮、酬神、绕境、食福等仪式。[56]摆暝祭高度凝聚马祖各地宗族、村民与信徒,是全年最重要、盛大的本土活动[57] 连江县 (马祖) 国定重要民俗
马祖北竿扛乩文化 信仰 北竿的扛乩文化为马祖列岛中所独有的,元宵节时由乩将扛着神乩迎请神尊降临、指示、巡境等。平日亦有问事,协助其他宫庙活动。 连江县 (马祖)
澎湖元宵乞龟 早年元宵期间,庙宇会将库存的米面谷粮作成龟壳形寿纹“肪片龟”;只要民众向神明筊杯乞求,经允即可拿取所求之糕点,以渡年关。澎湖乞龟可溯至18世纪澎湖纪略,现今仍是澎湖一大盛事。[58][59] 澎湖县

参见

注释

  1. ^ 旧时台湾性别意识仍为保守的重男轻女,因此所求子嗣多半为男性。
  2. ^ 軁灯跤生膦脬,台罗:nng ting-kha,senn lān-pha,常见借代表记:钻灯脚生卵葩。
  3. ^ 打中午(海陆客语: daˊ zhungˋ ngˊ)
  4. ^ 𪹚龙,借代表记:(火旁)龙,客语: bàng liùng,注音: ㄅㄤˋ

参考资料

  1. ^ 彰化之光! 手工燈籠將藝術發揮到最高境界 ft.唐秋水 11:40/22:55. 宝岛联播网. [2021-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2). 
  2. ^ 《增订台湾旧惯习俗信仰》(原著:台湾旧惯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 第五章 “岁时与祭典”,页456-457,铃木清一郎原著 冯作民译,日文版: 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34年(昭和九年)・汉文版:中文图书出版社,1978年(民国67年)。
  3.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花壇白沙坑迎花燈. [202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4. ^ 燈謎與台灣文化.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5. ^ 元宵擺暝嘉年華. 马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交通部观光局.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6. ^ 馬祖擺暝祭.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7. ^ 馬祖。元宵擺暝文化祭|一生一定要朝聖的神秘祭典. tripmoment.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8. ^ 溪口北極殿. 文化资源地理系统.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9. ^ 阮ㄟ溪口老帝爺. [2023-02-04]. 
  10. ^ 溪口藝陣文化節 開口獅鬧元宵.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6). 
  11. ^ 府城風俗 - 正月元宵府城四安境聯誼會迎聖旗聖爐.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12. ^ 重溫客庄童年記趣 美濃龍肚庄元宵提燈祈春福. 自由时报.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13. ^ 台南市的都市成長與變遷以及民俗活動的消長. [201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5). 
  14. ^ 台史所档案馆 欧怡涵. 台灣傳染病史中的鼠疫、霍亂與流感 (1895-1920). 台湾史研究所. [202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15. ^ 炸轎. 全国宗教资讯网. [202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4). 
  16. ^ 朱介凡. 《中華諺語志》. 台湾: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08-01. ISBN 9789570500042 (中文(台湾)). 
  17. ^ 李政远. 沖天炮射火馬 燒完解厄運. 《苹果日报》. 2014-02-11 [2016-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中文(台湾)). 
  18. ^ 毛丽贞. 慶元宵 民俗藝陣熱鬧滾滾. 《中华日报》. 2016-02-22 [2016-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中文(台湾)). 
  19. ^ 海豐巡男丁(燈) (原: 海豐迓男孫燈) 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4-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20. ^ 潘建志. 加匏朗馬卡道族夜祭 紀念仙姑祖. 《中国时报》. 2016-02-23 [2016-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中文(台湾)). 
  21. ^ 罗建旺. 為出嫁女趕狐狸精 淨尪民俗可望重現 宜蘭五結失傳逾半世紀古儀式 地點在利澤老街廣惠宮廟埕 計畫以文化活動方式呈現. 《联合报》. 2004-09-17 (中文(台湾)). 
  22. ^ 基隆經典炮獅. [202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23. ^ 基隆民俗「炮獅」 周六重現江湖. 人间福报. 2005-02-14 [202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24. ^ 2014新北市平溪天燈節. [201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25. ^ 交通部觀光局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觀光資訊網. [201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26. ^ 黄唯硕报导. 不比拚!四庄頭聯合嗨炸元宵節 充滿人情的夜弄土地公. 宝岛神很大. 三立新闻网.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27. ^ 采访/撰稿 郭志荣 摄影/剪辑 陈忠峰. 台北社子土地公文化. 我们的岛. 台湾公广集团.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28. ^ 黄丽芸 庆元宵传统 内湖夜弄土地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4-02-14
  29. ^ 夜弄土地公 內湖、社子元宵炸不停. 自由时报. 2017-02-12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6). 
  30. ^ 艋舺龍山寺官網 - 活動快遞. [201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31. ^ 元宵燈會-鑽燈腳. 国家文化记忆簿. [202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32. ^ 叶慧敏. 海陸客家話「打」字詞的語意與結構 (PDF).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台湾语言研究与教学研究所.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02). 
  33. ^ 臺灣節慶之美-節慶小百科摸春牛. [2014-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34. ^ 客家新闻杂志. 第217集 寶山「打中午」. 客家电视台.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35. ^ 2014 苗栗火旁龍. [201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36. ^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台湾宗教文化资产.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37. ^ 2023台中东势新丁粄节. 台中市客家委员会 https://www.facebook.com/SinDingBan/. [2023-02-04].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38. ^ 台湾宗教百景. 竹山社寮紫南宮吃丁酒. 台湾宗教文化资产.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39. ^ 南投竹山紫南宮官方網站-關於紫南宮 吃丁酒的由來. [201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40. ^ 刘立文.2014花坛白沙坑迎灯排 百年传承欢乐庆元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台湾旅游网.2014-02-12
  41. ^ 国家文化记忆库. 馬鳴山鎮安宮吃飯擔. 文化部.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42. ^ 林国贤.元宵吃饭担 7万人田中央开动.自由时报.2014-02-15
  43. ^ 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全球資訊網.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6). 
  44. ^ 全台独有 “新化大目降十八娆祈福夜祭”登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Ttoday新闻云.2012-02-05
  45. ^ 臺南市永康區公所全球資訊網. [201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46. ^ 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47. ^ 蔡文居.圣母庙鞭春牛、天后宫迎喜神 将列文化资产.自由时报.2012-01-07
  48. ^ 温宗翰. 立春落雨透清明:鞭春牛與一則春牛的故事. 民俗乱弹. 2020-02-10 [202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49. ^ 國定古蹟 府城 開基 三山國王廟 Facebook. [201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50. ^ 《屏東元宵專題》迎男孫燈 炫麗三山國王廟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11-02-14 [2024-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1) (中文(台湾)). 
  51. ^ 2020客庄12大節慶-六堆祈福尖炮城網. [2014-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52. ^ 客家事务处. 六堆祈福尖炮城. 屏东县政府. [2023-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53. ^ 2019利澤簡走尪. [201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2). 
  54. ^ 台語辭典(臺日大辭典譯本):玄壇爺(hân-tan-iâ). 台语信望爱. [2014-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畏寒ê神, 元宵夜用竹椅扛出来游街。 
  55. ^ 2024馬祖擺暝文化祭. 交通部观光署. 交通部观光署. 2008-04-02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3). 
  56. ^ 年俗慶典 - 擺暝迎神鬧元宵. [201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2). 
  57. ^ 馬祖擺暝.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58. ^ 元宵乞龜. 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59. ^ 澎湖元宵乞龜習俗 大小米包龜亮相吸睛. 中央社. [202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