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鳄属
古鳄属 化石时期:
| |
---|---|
弗氏古鳄,生存于早三叠世的南非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科: | †古鳄科 Proterosuchidae |
属: | †古鳄属 Proterosuchus Broom, 1903 |
模式种 | |
弗氏古鳄 Proterosuchus fergusi Broom, 1903
| |
种 | |
| |
异名 | |
|
古鳄属(属名:Proterosuchus),是种已灭绝主龙形类爬行动物,是古鳄科的一属,生存于三叠纪早期的中国与南非。古鳄是著名的早期主龙形类之一,外形类似现代鳄鱼,可能是现代鳄鱼的远祖。古鳄可能以伏击方式攻击水边猎物。牠们的上颌前端往下弯曲,腭骨有牙齿,这是种原始的特征,较晚的主龙类失去这个原始特征。
叙述
在三叠纪早期,古鳄是最大型的陆地爬行动物之一,体型接近于现代的科莫多龙。古鳄的外表类似原始鳄鱼,并与现代鳄鱼拥有许多共同特征,例如:长口鼻部、健壮的颈部肌肉、短四肢、长尾部。但古鳄仍保有自己的原始特征,例如口鼻部前端呈钩状。这种钩状嘴部使得遭到猎食的猎物,例如二齿兽类的水龙兽,几乎不可能从嘴里逃脱。如同大部分现代鳄鱼,古鳄是种伏击掠食动物,在水中等待猎物接近、进入水里,然后在水面下展开攻击。古鳄的尾巴长而健壮,适合在水中高速移动。古鳄的四肢短而粗壮,也可以在陆地上行走、移动。古鳄能够在水中、陆地上移动,这意味者牠们可以在两种不同环境调节体温,在陆地曝晒阳光、在水中冷却身体。身为伏击掠食动物,意味者古鳄的大部分时间中,大部分身体都处于同种环境。这种方式是节省能量消耗的好方法,甚至可让掠食动物长时间没有进食。
虽然古鳄可以在水中生存、游泳,古鳄应较常猎食陆地动物,而较少捕食鱼类。牠们的眼睛位在头部上方,使牠们可躲在水面之下,等待猎物至水边饮水,再将水边的猎物拖入水中,再将猎物溺死、咬食。
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古鳄、现代鸟类与爬行动物的巩膜环大小,提出古鳄可能属于无定时活跃性的动物,觅食、移动行为跟白天黑夜没有正相关,只休息短暂时间。这个分析结果,支持了早期主龙类的视力已经适应微弱光线的理论。但是,古鳄可能生存于极区环境。如果属实,牠们生存环境的光线条件,可能不同于其他主龙类的环境,而古鳄可能独自演化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1]。
种
化石最早被发现于南非东开普省的卡鲁盆地,属于波弗特群(Beaufort Group)的水龙兽集合带。在1903年,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布鲁姆(Robert Broom)将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弗氏古鳄(Proterosuchus fergusi),属名意为“较早的鳄鱼”[2]。
之后在卡鲁盆地发现许多古鳄科的化石,先后被建立为其他物种,例如:在1924年命名的加斯马吐龙(Chasmatosaurus vanhoepeni)[3]、在1946年命名的Elaphrosuchus rubidgei[4]、以及在1965年命名的加斯马吐龙的第二种(C. alexandri)[5]。这些物种的差异,主要在体型大小的特征差别。近年,这些物种被发现是相同物种,而特征差异导因于生长时期的不同变化[6]。由于古鳄属的命名时间较早,以上物种都是弗氏古鳄的次异名。
在1936年,中国新疆吉木萨尔县的仓房沟群(Cangfanggou Group)发现一个早期主龙形类化石,被杨锺健命名为袁氏加斯马吐龙(C. yuani)[7]。在1970年,袁氏加斯马吐龙被改归类于古鳄属,成为袁氏古鳄(P. yuani)。
分类
古鳄是种早期主龙形类动物,主龙形类包含了鳄鱼、翼龙类、恐龙、以及鸟类。过去有理论认为古鳄是鳄目的祖先,鳄目包含了长吻鳄、短吻鳄、以及鳄鱼,目前普遍认为古鳄是现代鳄鱼的远亲。
大众文化
古鳄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与巨兽共舞》。在节目里,当水龙兽因季节迁徙而横越一个小深谷时,遭到古鳄的伏击,类似现在非洲的鳄鱼伏击斑马。古鳄还出现在《动物末日》(Animal Armageddon)第五集。
参考文献
引用
- ^ Schmitz, L.; Motani, R. Nocturnality in Dinosaurs Inferred from Scleral Ring and Orbit Morphology. Science. 2011, 332. PMID 21493820. doi:10.1126/science.1200043.
- ^ Broom, R. On a new reptile (Proterosuchus fergusi) from the Karroo beds of Tarkastad, South Africa. Annals of the South African Museum. 1903, 4: 159–164.
- ^ Haughton, S.H. On a new type of thecodont from the Middle Beaufort Beds. Annals of the Transvaal Museum. 1924, 11: 93–97.
- ^ Broom, R. A new primitive proterosuchid reptile. Annals of the Transvaal Museum. 1946, 20: 343–346.
- ^ Hoffmann, A.C. On the discovery of a new thecodont from the Middle Beaufort Beds. Researche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Bloemfontein. 1965, 2: 33–40.
- ^ Welman, J. The taxonomy of the South African proterosuchids (Reptilia, Archosauromorph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8, 18 (2): 340–347.
- ^ Lucas, S.G. Vertebrate biochronology of the Triassic of China (PDF). Lucas, S.G. and Morales, M. (eds.) (编). The Nonmarine Triassic.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Science Bulletin. 1993: 301–306.[永久失效链接]
来源
- Haines, Tim, and Paul Chambers. The Complete Guide to Prehistoric Life. Pg. 58. Canada: Firefly Books Ltd.,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