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遗传学
考古基因学(Archaeogenetics)是使用各种分子遗传学方法和DNA资源来研究古DNA的学科。这类遗传分析可以应用于人类、动物和植物标本。古DNA可以从各种化石标本中提取,包括骨骼、蛋壳和人工保存的组织在人类和动物标本中。在植物中,古DNA可以从种子和组织中提取。考古基因学为我们提供了古代人口群迁移、[1],驯化事件和植物和动物演化的遗传证据。[2] 古DNA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古代人口群迁移、驯化事件和植物和动物演化的遗传证据。使用现代遗传群体的DNA与古DNA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提供更完整的分析结果,当古DNA受到破坏时。[3]
考古遗传学的名称来自希腊语单词arkhaios,意思是“古代”,和术语genetics,意思是“遗传学”。[4][5][6]
历史
卢德维克·希什菲尔德(1884–1954)
卢德维克·希什菲尔德是波兰微生物学家和血清学家,也是第二届国际血液转移大会血型分部主席。他与埃里希·冯·敦根在1910年共同创立了血型遗传,并在其一生中对其做出了巨大贡献。[7]他研究了ABO血型。在1919年的一项研究中,Hirszfeld记录了马其顿前线的人们的ABO血型和头发颜色,导致他发现头发颜色和血型没有相关性。此外,他观察到从西欧到印度,血型A的比例下降,而血型B的比例则相反。他假设东到西的血型比例来自两个主要由A或B突变的血型O,通过迁移或混血。[7] 他大部分工作是研究血型与性别、疾病、气候、年龄、社会阶层和种族的链接。他的工作导致他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在血型O中更为常见,而AB血型母亲具有高男女出生率。
亚瑟·穆兰特 (1904–1994)
亚瑟·穆兰特 是一位英国 血液学家 和 化学家。他获得了许多奖项,最引人注目的是 皇家学会会士。他的工作包括组织现有的 血型 基因频率数据,并通过对多种人群血型的调查,对世界的 基因图谱 作出了巨大贡献。穆兰特发现了新的血型 抗原,如 Lewis、Henshaw、Kell 和 Rhesus 系统,并分析了血型与各种疾病的关联。他还关注于 多态性 的生物学意义。他的工作为 考古基因学奠定了基础。因为它促进了人们之间生物关系的遗传证据的分离。以前,这些遗传证据曾被用于该目的。它还提供了可以用于评估人口遗传学理论的材料。[8]
威廉·博伊德(1903–1983)
威廉·博伊德是美国免疫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他因1950年代对种族遗传研究而闻名。[9] 在1940年代,博伊德和卡尔·O·伦科宁独立发现lectins对不同的反应对各种血型敏感,发现了豌豆和 tufted vetch 粗提取物凝集血型 A 的红细胞,但不凝集血型 B 或 O。这最终导致了成千上万种植物含有这些蛋白的发现。[10] 为了研究种族差异和不同种族群体的分布和迁移模式,Boyd 系统地收集和分类了来自全球的血样,导致他发现血型组不受环境影响,而是遗传的。在他的书《人类遗传学和种族》(1950 年)中,Boyd 将世界人口分为 13 个不同的种族,基于他们不同的血型-profile 和他认为人类种族是通过血型来定义的想法。种族是具有不同等位基因的种群。[11][12] 有关种族相关的遗传特征信息来源之一是血型研究。[12]
方法
化石DNA保存
化石检索始于选择挖掘现场。潜在的挖掘现场通常通过该地点的矿物学和视觉检测来确定。在该地区的骨骼数量。然而,使用技术如现场便携式X射线荧光[13]和密集立体重建[14]工具包括刀、刷子和尖刮板,它们帮助从地球中移除化石。为避免污染古DNA,样本在出土后立即戴手套并存储在-20°C。确保化石样本在未用于其他DNA分析的实验室中进行分析也可以防止污染。[15][16] PCR[16]DNA[17]
刷洗和日晒)、pH、辐照、骨和土壤的化学组成、和水文。有三个持久的成岩相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细菌腐败,估计会导致DNA降解15倍。第二阶段是骨化学降解,主要是通过去嘌呤。第三个成岩相阶段发生在化石被挖掘和存储后,在这个阶段骨DNA降解最快。
DNA提取方法
一旦从考古遗址收集到标本,DNA可以通过一系列过程提取。[18][19]
pairContamination经常其他 DNA,如细菌 DNA,将出现在原始样本中。为避免污染,需要采取许多预防措施,如古 DNA 提取工作的独立通风系统和工作空间。[20] 最好的样本是新鲜化石,因为粗心的洗涤可能会导致霉菌生长。[18] 化石中的 DNA 有时也包含一种抑制 DNA 复制的化合物。[21] [22]
DNA分析方法
从化石遗骸中提取的DNA主要使用大规模平行测序[23]对所有DNA片段进行同时扩增和测序,即使样本高度ragmented且浓度很低。[24]这涉及到将通用序列附加到每个单链上,使得通用引物可以与其结合。因此,所有存在的DNA都被扩增。这一般比PCR更昂贵、更耗时,但由于古DNA扩增的困难,这种方法更便宜、更高效。[24] 一种大规模平行测序方法,由Margulies等人开发,采用珠粒乳剂PCR和焦磷酸测序:[25] 并且在古DNA分析中证明了其强大,因为它避免了样本的潜在损失,基质模板竞争和复制中的错误传播。[26]
分析古DNA序列最常见的方法是将其与其他来源的已知序列进行比较,这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为不同的目的进行。
通过使用软件如BLASTN将化石遗骸的DNA序列与已知物种的序列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化石遗骸的身份。[26]这种考古遗传学方法尤其有助于当化石的形态学不明确时。[27] 除了那个以外,种属鉴定也可以通过在aDNA序列中找到特定的基因标记。例如,美国土著人口是由Wallace等人定义的特定的线粒体RFLPs和缺失所特征的。[28] 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通过DNA杂交来确定。来自两种物种的单链DNA段被允许与对方形成互补配对键合。更加紧密相关的物种具有更相似的基因组成,因此具有更强的杂交信号。Scholz等人对尼安德特人古DNA(来自化石残骸W-NW和Krapina)进行了南方杂交实验。结果表明,古人类-尼安德特人杂交信号较弱,而古人类-现代人类杂交信号很强。人类-黑猩猩和尼安德特人-黑猩猩杂交信号的强度相似。这表明,人类和尼安德特人并不像同一物种的两个个体那样紧密相关,但它们比与黑猩猩更紧密相关。
也有一些尝试来破译古DNA,以提供古物种的有价值的表型信息。这是通过将古DNA序列映射到一个well-studied closely related species的karyotype上来完成的,该species与其共享许多相似的表型特征。例如,Green et al. 将Neanderthal Vi-80化石的古DNA序列与现代人类X和Y染色体序列进行比较,并发现了2.18和1.62个基因每10,000个分别的相似性,表明Vi-80样本来自一个男性个体。[26] 其他类似的研究包括在古努比亚棉花中发现与侏儒症相关的突变, 以及对尼安德特人苦味感知基因座的调查。[29]
应用
人类考古
非洲
现代人类认为至少在非洲进化了 200 kya(千年前),[30] 一些证据表明日期可能超过 300 kya。[31]
班图语系移民南非大规模迁移的逻辑假设约在5 kya。微卫星DN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插入/删除多态性(INDELS)表明尼罗-撒哈拉语系人口来自苏丹。此外,还有遗传证据表明查德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后裔从苏丹迁移到乍得湖约8 kya。[30] 遗传证据还表明非洲人口对非洲基因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撒哈拉非洲贝贾人具有高水平的中东和东非库什特DNA。
欧洲
线粒体DNA分析表明,现代人类在60到70 kya之间的一次迁移事件中占领了欧亚大陆。[1] 50kya.[1] U[1]
II.[32] Cavalli-Sforza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近东人口的大规模涌入。[32] 这种观点使他“强调早期农民的扩张,而牺牲了本土中石器时代渔猎人口。”[32] 然而,1990年代的线粒体DNA分析却与这种观点相矛盾。M.B. Richards估计,10-22%的现存欧洲线粒体DNA来自新石器时代的近东人口。[32] 大多数线粒体DNA已经“在现有的中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群体中确立”。[32] 大多数现代欧洲线粒体DNA的“控制区系谱”可以追溯到末次冰期最大期(LGM)结束时重新占领北欧的始祖事件。[1] 一项研究表明,现存欧洲线粒体DNA的重新占领发生在LGM结束之后,虽然另一项研究表明它发生在之前。[1][32] 对haplogroups V、H和U5的分析支持“先锋殖民”的说法欧洲占领的模型,以采集人口的合并到抵达的新石器时代人口中。[32] 此外,古DNA的分析,不仅是现有的DNA,也正在揭示一些问题。例如,新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DNA的比较表明,乳制品的发展先于乳糖耐受的普及。[32]
南亚
南亚曾经是现代人类从非洲出发的主要早期走廊。[33] 根据mtDNA线M的研究,一些人认为,印度的第一批居民是奥斯特罗-亚细亚语系的讲话者,他们大约在45-60 kya左右进入。[33] 印度基因库对最早的定居者,以及不早于8 kya的西亚和中亚移民人口。[33] 与Y染色体线粒体DNA线粒体相比,mtDNA线粒体的变异缺乏表明,这些移民主要是男性。[33] 中亚U mtDNA线粒体的两个亚支U2i和U2e的发现,已经“调整”了从中亚到印度的大规模移民的看法,因为这两个分支是在50 kya时分叉的。[33] 此外,U2e在欧洲的百分率很高,但在印度却很低,反之亦然,表明U2i是印度的本土。[33]
东亚
mtDNA和NRY(Y染色体非重组区域)序列的分析表明,非洲的第一次主要扩散经由沙特阿拉伯和印度海岸,发生在五万到十万年言,并且第二次主要扩散发生在1.5万到五万年前。东亚内部的南北和北南迁移已进行了大量研究, 将东北亚人群的基因多样性与东南亚人群进行比较,考古学家得出结论许多东北亚人群来自东南方。[34] 全亚洲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发现“等位基因多样性与纬度之间存在强烈且高度显著的相关性”,与人口分析相结合,支持东亚主要是由南向北占领的观点。[34] 考古遗传学还被用于研究该地区的狩猎采集者人口,例如,从日本的阿伊努人Ainu和菲律宾的尼格里托族群Negrito。[34] 例如,泛亚洲SNP研究发现,马来西亚的尼格利陀人和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比起相互之间,更紧密地与当地非尼格利陀人相关,这表明尼格里托族群和非尼格利陀族群有基因上的传播;尽管他们与其他尼格利陀人族群也共享亲缘关系,包括与澳大利亚原住民。[34] 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尼格利陀族群最近与当地人口混血的结果。
美洲
考古遗传学已经被用于更好地理解亚洲移民美洲的人口。[35] 美国原住民mtDNA单倍群的估计年龄在15到20 kya之间,尽管这些估计值存在一些变异。[35] 基因数据已被用于提出有关美洲殖民的各种理论。[35] 虽然最广泛接受的理论是“三波”迁移理论,即在最后一次冰期后通过白令海峡进行迁移,但基因数据也导致了替代假说。[35] 例如,一种假说提出了一种从西伯利亚到南美洲的迁移,发生在20–15 kya,并有一次发生在冰期后的迁移。[35] Y染色体数据导致一些人认为有一次从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的迁移,发生在17.2到10.1 kya之间,即在最后一次冰期后。[35] 分析mtDNA 和 Y 柔粒 DNA 的研究表明了“小创始种群”的证据。[35] 研究单倍群已经导致一些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从一个小种群向美洲的南部迁移是不可能的,虽然单独分析发现,如果这种迁移沿着海岸发生,那么这种模型是可行的。[35]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
最后,古遗传学已经被用于研究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占领。[36]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土著居民在表型上非常相似,但 mtDNA 已经表明,这是由于在相似条件下生活的收敛结果。[37] 此外,两种人口之间没有共享的主要NRY系谱。澳大利亚独特的单一NRY系谱的高频率,以及“Y-STR单核苷酸多态性低”的证据,表明澳大利亚曾经发生过“最近的创始或瓶颈”事件。[36] 但是,mtDNA的变异却很大,这表明瓶颈效应主要影响了男性。[36] 综合NRY和mtDNA研究表明,两组之间的分裂事件发生在50 kya以上,对两组之间最近的共同祖先提出了疑问。[36]
植物和动物
考古遗传学已经被用于理解植物和动物的驯化发展。
植物驯化
遗传学和考古学的结合已经被用于研究植物驯化的历史。考古发现已经被用于追溯全球植物驯化的最早迹象。然而,由于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用于追溯驯化起源时刻的演化速度不同,其用于追溯家系学的使用有点问题。[38] 特殊的是,核DNA由于其更快的突变率和由于高一致的多态性标记的内种变异,而被优先于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使用。[38] 在作物“驯化基因”(特定选择或反选的性状)中的发现包括
- tb1(玉米分枝1)– 影响玉米的顶端优势:[38]
- tga1(玉米穗结构1)– 使玉米籽粒适合人类的便捷:[38]
- te1(终端耳1)– 影响kernel的重量[38]
- fw2.2 – 影响番茄的重量[38]
- BoCal – 花序的 broccoli 和 cauliflower[38]
通过植物家畜化的考古遗传学研究,也可以揭示第一个全球经济的迹象。在一个地区高度选择的新作物在另一个地区发现,而原本不会引入该地区,这作为生产和消费易得资源的贸易网络的证据。[38]
动物家畜化
考古遗传学已经被用于研究家畜化的动物的驯化。[39] 通过分析驯化动物种群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人员可以搜索 DNA 中的遗传标记,以获取关于祖先物种可能特征的有价值的见解。[39] 然后,这些特征被用于帮助区分考古遗骸之间的野生和驯化标本。[39] 遗传研究还可以导致驯化动物祖先的鉴定。[39] 当前种群的遗传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有助于指导考古学家的搜索,以记录这些祖先。[39]
考古遗传学已经被用于追溯旧世界中猪的驯化。考古遗传学方法也被用于进一步了解狗的驯化发展。[40] 遗传学研究表明所有狗都是灰狼的后代,但是目前不知道狗是在哪里、何时和多少次被驯化的。[40] 一些遗传学研究表明多次驯化,而其他用户尚未。[40] 考古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过去,提供了关于狗驯化进程的实证证据。[40] 早期人类驯化狗时,埋葬狗的考古遗迹变得越来越丰富。[40] 这不仅为考古学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也为早期人类文化提供了线索。[40]
参见
- Alu 序列
- 古 DNA
- 古病原基因组学
- DNA 提取
- DNA 序列
- 家谱 DNA 测试
- 遗传基因学
- 非洲遗传史
- 欧洲遗传史
- 美洲原住民遗传史
- 意大利遗传史
- 北非遗传史
- 英国群岛遗传史
- 伊比利亚半岛遗传史
- 中东遗传史
- 东亚人基因史
- 南亚基因和考古基因
- 人科
- 人类演化
- 历史人物的单倍群列表
- 世界各族群的Y染色体单倍群列表
- 分子古生物学
- 古基因
- 聚合酶链反应
- 种族和基因
- 人类演化时间表
- 各族群的Y-DNA单倍群
参考文献
引用
- ^ 1.0 1.1 1.2 1.3 1.4 1.5 Soares, Pedro; Achilli, Alessandro; Semino, Ornella; Davies; Macaulay; Bandelt; Torroni; Richards. 20 (4): R174–83. 2010-02-23. ISSN 0960-9822. PMID 20178764. S2CID 7679921. doi:10.1016/j.cub.2009.11.054 (英语).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Bouwman, Abigail; Rühli, Frank. Archaeogenetics in evolutionary medicine.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2016, 94 (9): 971–77. PMID 27289479. S2CID 10223726. doi:10.1007/s00109-016-1438-8.
- ^ Csákyová, Veronika; Szécsényi-Nagy, Anna; Csősz, Aranka; Nagy, Melinda; Fusek, Gabriel; Langó, Péter; Bauer, Miroslav; Mende, Balázs Gusztáv; Makovický, Pavol. Maternal Genetic Composition of a Medieval Population from a Hungarian-Slavic Contact Zone in Central Europe. PLOS ONE. 2016-03-10, 11 (3): e0151206. Bibcode:2016PLoSO..1151206C. ISSN 1932-6203. PMC 4786151 . PMID 26963389. doi:10.1371/journal.pone.0151206 .
- ^ www.etymonline.com 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allowed_in_frame=0&search=arcaeo. [2017-08-08] (英语).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Hunt, Katie. 1,000,000 CNN. CNN News. 17 February 2021 [17 February 2021].
- ^ Callaway, 埃文. 百万年古猛犸基因组打破最古老古DNA记录 - 西伯利亚冻土保存的牙齿,高达160万年古,确认了一种新的猛犸种。. 自然. 2021年2月17日, 590 (7847): 537–538. Bibcode:2021Natur.590..537C. PMID 33597786. doi:10.1038/d41586-021-00436-x .
- ^ 7.0 7.1 斯泰芬, 卡特琳. 专家和现代化国家:波兰二十世纪上半叶公共卫生领域. 东欧历史年鉴. 2013. JSTOR 43819610.
- ^ Roberts, Derek F. Obituary: Arthur Mourant (1904–1994). Human Biology. 1997, 69 (2): 277–89. JSTOR 41435817. PMID 9057351.
- ^ Monk, Ray. Robert Oppenheimer: A Life Inside the Center. Anchor Books. 2014. ISBN 978-0385722049 (英语).
- ^ Espino-Solis, Gerardo Pavel. Lectins: A brief review. Vitae. April 2015, 22 (1): 9–11. doi:10.17533/udea.vitae.v22n1a01 .
- ^ Boyd, William Clouser. The Star Lord.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6. ISBN 978-1536885545 (英语).
- ^ 12.0 12.1 Parry, Melanie. Chamb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Bio Ref Bank). Chambers Harrap. 1997.[永久失效链接]
- ^ Cohen, David R.; Cohen, Emma J.; Graham, Ian T.; Soares, Georgia G.; Hand, Suzanne J.; Archer, Michae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vertebrate fossils using field portable XRF.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ctober 2017, 181: 1–9. doi:10.1016/j.gexplo.2017.06.012.
- ^ Callieri, Marco; Dell'Unto, Nicolo; Dellepiane, Matteo; Scopigno, Roberto; Söderberg, Bengt; Larsson, Lars. Docum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 Archeological Excavation: an experience with Dense Stereo Reconstruction tools. Eurographics Assoc. 2011.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 ^ {{}}
- ^ 16.0 16.1 Scholz, Michael; Bachmann, Lutz; Nicholson, Graeme J.; Bachmann, Jutta; Giddings, Ian; Rüschoff-Thale, Barbara; Czarnetzki, Alfred; Pusch, Carst2000-06-01M.66. 已忽略文本“1927–3210.1086/302949107883361378053” (帮助);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Template:Yang
- ^ 18.0 18.1 Hagelberg, Erika; Clegg, J.B. DNA从考古骨骼的分离和表征. 伦敦皇家学会会报B:生物科学. 1991-04-22, 244 (1309): 45–50. ISSN 0962-8452. PMID 1677195. S2CID 23859039. doi:10.1098/rspb.1991.0049 (英语). 已忽略文本“bibc1991RSPSB.244...45H” (帮助)
- ^ Rohland, Nadin; Hofreiter, Michael. Ancient DNA extraction from bones and teeth. Nature Protocols. July 2007, 2 (7): 1756–62. ISSN 1754-2189. PMID 17641642. doi:10.1038/nprot.2007.247 (英语).
- ^ Handt, O.; Höss, M.; Krings, M.; Pääbo, S. Ancient DNA: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Experientia. 1994-06-01, 50 (6): 524–529. ISSN 0014-4754. PMID 8020612. S2CID 6742827. doi:10.1007/BF01921720 (英语).
- ^ Höss, M; Pääbo, S. DNA extraction from Pleistocene bones by a silica-based purification method..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3-08-11, 21 (16): 3913–3914. ISSN 0305-1048. PMC 309938 . PMID 8396242. doi:10.1093/nar/21.16.3913.
- ^ Dudar, J. Christopher; Saunders, Shelley R. silica.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998-04-01, 105 (4): 539–43. ISSN 1096-8644. PMID 9584894. doi:10.1002/(sici)1096-8644(199804)105:4<539::aid-ajpa10>3.0.co;2-1 (英语).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
|first1=
缺少|last1=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2=
缺少|last2=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3=
缺少|last3=
(帮助) - ^ Pääbo, Svante; Poinar, Hendrik; Serre, David; Jaenicke-Despres, Viviane; Hebler, Juliane; Rohland, Nadin; Kuch, Melanie; Krause, Johannes; Vigilant, Linda. Genetic analyses from ancient DNA. 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2004, 38 (1): 645–79. ISSN 0066-4197. PMID 15568989. doi:10.1146/annurev.genet.37.110801.143214 .
- ^ 24.0 24.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03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Margulies, Marcel; Egholm, Michael; Altman, William E.; Attiya, Said; Bader, Joel S.; Bemben, Lisa A.; Berka, Jan; Braverman, Michael S.; Chen, Yi-Ju. Genome sequencing in microfabricated high-density picolitre reactors. Nature. 2005-09-15, 437 (7057): 376–380. Bibcode:2005Natur.437..376M. ISSN 1476-4687. PMC 1464427 . PMID 16056220. doi:10.1038/nature03959.
- ^ 26.0 26.1 26.2 Green, Richard E.; Krause, Johannes; Ptak, Susan E.; Briggs, Adrian W.; Ronan, Michael T.; Simons, Jan F.; Du, Lei; Egholm, Michael; Rothberg, Jonathan M. Neanderthal DNA的一百万碱基对分析. Nature. 2006-11-16, 444 (7117): 330–36. Bibcode:2006Natur.444..330G. ISSN 0028-0836. PMID 17108958. S2CID 4320907. doi:10.1038/nature05336 (英语).
- ^ Palmer, Sarah A.; Smith, Oliver; Allaby, Robin G. 植物古遗传学的绽放. 解剖学年鉴 - 解剖学通报. 特殊期:古DNA. 2012-01-20, 194 (1): 146–56. PMID 21531123. doi:10.1016/j.aanat.2011.03.012.
- ^ Kolman, Connie J.; Tuross, Noreen. <5::aid-ajpa2>3.0.co;2-3«»10618586 人类群体的古DNA分析. 2000-01-01.
- ^ Lalueza-Fox, Carles; Gigli, Elena; Rasilla, Marco de la; Fortea, Javier; Rosas, Antonio. Bitter taste perception in Neanderth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AS2R38 gene. Biology Letters. 2009-08-12, 5 (6): 809–11 (英语).
- ^ 30.0 30.1 Campbell, Michael C.; Tishkoff, Sarah A. The Evolution of Human Genetic and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Africa. Current Biology. 2010-02-23, 20 (4): R166–73. ISSN 0960-9822. PMC 2945812 . PMID 20178763. doi:10.1016/j.cub.2009.11.050 (英语).
- ^ Schlebusch, Carina M.; Malmström, Helena; Günther, Torsten; Sjödin, Per; Coutinho, Alexandra; Edlund, Hanna; Munters, Arielle R.; Vicente, Mário; Steyn, Maryna. Southern African ancient genomes estimate modern human divergence to 350,000 to 260000. Science. 2017-11-03, 358 (6363): 652–55. Bibcode:2017Sci...358..652S. ISSN 0036-8075. PMID 28971970. doi:10.1126/science.aao6266 (英语).
-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II. 2015. ISBN 978-0521192187. OCLC 889666433.
- ^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Majumder, Partha P. The Human Genetic History of South Asia. Current Biology. 2010-02-23, 20 (4): R184–87. ISSN 0960-9822. PMID 20178765. S2CID 1490419. doi:10.1016/j.cub.2009.11.053 (英语).
- ^ 34.0 34.1 34.2 34.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4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O'Rourke, Dennis H.; Raff, Jennifer A. The Human Genetic History of the Americas:最後的邊疆. 当前生物学. 2010-02-23, 20 (4): R202–07. ISSN 0960-9822. PMID 20178768. S2CID 14479088. doi:10.1016/j.cub.2009.11.051 (英语).
- ^ 36.0 36.1 36.2 36.3 Kayser, Manfred. The Human Genetic History of Oceania: Near and Remote Views of Dispersal. Current Biology. 2010-02-23, 20 (4): R194–R201. ISSN 0960-9822. PMID 20178767. S2CID 7282462. doi:10.1016/j.cub.2009.12.004 (英语).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土著人口的mt-DNA非编码区域没有显示出“相似性”。<ref name=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Zeder, Emshwiller, Smith, Bradley. Documenting domestication: the intersection of genetics and archaeology (PDF). Trends in Genetics. March 2006, 22 (3): 139–146. PMID 16458995. doi:10.1016/j.tig.2006.01.007 –通过Science Direct.
- ^ 39.0 39.1 39.2 39.3 39.4 Zeder; et al. Documenting domestication: the inter- section of genetics and archaeology (PDF).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Larson; et al. 重新思考狗的驯化通过整合遗传学、考古学和生物地理学.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2, 109 (23): 8878–83. Bibcode:2012PNAS..109.8878L. PMC 3384140 . PMID 22615366. doi:10.1073/pnas.1203005109 .
来源
- Amorim, Antonio. 考古基因. 伊比利亚考古学杂志. 1999, 1: 15–25.
- {{cite journal|last1=Cann|first1=Rebecca L.|last2=Stoneking|first2=Mark|last3=Wilson|first3=Allan C.|title=线粒体DNA和人类演化|journal=Nature|volume=325|issue=6099|date=1987年1月1日|pages=31–36|doi=10.1038/325031a0|pmid=3025745|bibcode=1987Natur.325...31C|s [1]* 《人类基因的历史和地理》作者:路易吉·卡瓦利-斯福尔扎、保罗·梅诺齐、阿尔贝托·皮亚扎;出版日期:1994年;出版地点:普林斯顿;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ISBN:978-0-69-108750-4;网址: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FrwNcwKaUKoC[2]
- 《语言的系统发生学方法和史前》编者:彼得·福斯特、科林·伦弗鲁;出版日期:2006年;出版地点:剑桥,英国;出版社:麦当劳考古研究所;ISBN:978-1-902937-33-5;网址: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R25sAAAAIAAJ[3]
- 《自然》期刊作者:拉塞尔·D·格雷、昆廷·D·阿特金森;标题:语言树分歧时间支持印欧语系起源的安纳托利亚理论;期刊:《自然》;卷数:426;期数:6965;出版日期:2003年;页数:435-39;DOI:10.1038/nature02029;PMID:14647380;Bibcode:2003Natur.426..435G;s2cid:42340;网址:https://ora.ox.ac.uk/objects/uuid:d6aef57c-ce30-40fb-8786[4]* 《印度人基因组变异联盟》作者,《印度人基因组变异景观:疾病基因探索的画布》,《遗传学杂志》,第87卷,第1期,2008年,第3-20页,doi=10.1007/s12041-008-0002-x,pmid=18560169,s2cid=21473349,url=http://www.ias.ac.in/jgenet/Vol87No1/temp/jgen08-00038.pdf[5]
- 《Pauling, L.》和《Zuckerkandl, E.》,《化学古遗传学:灭绝生命形式的分子恢复研究》,《斯堪的纳维亚化学杂志》,第17卷,增刊1,1963年,第9-16页,doi=10.3891/acta.chem.scand.17s-0009,doi-access=free[6]
- 《Petraglia, M.》,《南亚大约35,000年前微石器创新对应人口增长和环境恶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9年,第106卷,第30期,第12261-12266页,doi=10.1073/pnas.0810842106,pmid=19620737,pmc=2718386,bibcode=2009P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