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龙属
包头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 |
---|---|
正模标本中的颅骨TMP 1991.127.1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科: | †甲龙科 Ankylosauridae |
属: | †包头龙属 Euoplocephalus Lambe, 1910 |
模式种 | |
卫甲包头龙 Euoplocephalus tutus (Lambe, 1902)
|
包头龙属(属名:Euoplocephalus,发音/juːˌɒploʊˈsɛfələs/ yoo-OP-loh-SEF-ə-ləs)又名优头甲龙,是最大型的甲龙科恐龙之一,体型接近于小型的象。在甲龙亚目中,包头龙有最完整的化石纪录,包括牠的尖刺鳞甲、低矮的身体及巨大的尾槌。包头龙的异名有:Scolosaurus、Anodontosaurus、倍甲龙[1]。
包头龙的属名在希腊文意为“装甲完备的头部”。
描述
在甲龙亚目中,只有多智龙及甲龙的体型大于包头龙。包头龙约有7米长及重3吨。牠的身体宽2.4米,身体低矮。四肢短,后肢比前肢大,四肢都有蹄状趾爪。大腿由宽广的髋骨支撑[2]。
如同其他的甲龙类,牠的头颅骨是扁平、厚实、呈三角形的,只有很小的空间容纳脑部。口部是宽广的无齿喙嘴,后段有颊齿,牙齿小型、呈叶状。牠的颈部很短。
鳞甲与尾槌
包头龙的整个头部及身体都覆盖者鳞甲,这些鳞甲以带状排列,仍保持一定的动作灵活性。在甲龙科中,牠是首个化石与其鳞甲一同被发现,这些鳞甲更可以覆盖其眼睑,骨质眼睑可以上下开阖。头颅顶部有不规则鳞甲,覆盖住其他恐龙所拥有的头部窝孔[2]。
每一个鳞甲带是由嵌入于厚皮肤内的厚椭圆形甲板组成,皮肤布满只有10-15厘米的短角刺(像鳄鱼),沿者背部排成数列,横向之间则有区隔带。除了身体的角刺外,包头龙的颅后也有短、宽的尖刺。
牠的尾巴末端是一个骨质的尾槌。尾巴有发达的肌肉,可以随意的向两边挥动尾槌来防卫。
在重装甲之下,有很多骨头互相固定以支撑装甲。脊椎与肋骨合并在一起,在臀部的前几节脊椎则互相愈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尾巴是由硬化的组织组成,与尾椎结合在一起。
生活环境
包头龙是草食性的恐龙。牠的鼻子结构复杂,可能牠的嗅觉很灵敏。四肢很灵活,有可能用作挖掘坑洞。由于牙齿很小,故牠们可能只吃低矮的植物及浅埋的块茎。
由于所有骨骼是个别发现的,甲龙亚目经常被推测是独居动物。但是于1988年发现22头绘龙幼体族群后,可见包头龙有可能是群居动物,或至少是在幼年时期以群体生活。
包头龙只有腹部是没有鳞甲的。如同箭猪,要伤害包头龙就必须将牠翻转。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进行的恐龙骨骼研究支持这个观点,显示在鸭嘴龙上有很多咬痕,而甲龙科则没有。
分类及历史
古生物学家劳伦斯·赖博(Lawrence Morris Lambe)于1902年发现首个包头龙的标本(即正模标本),并命名为“Stereocephalus”。但是这个名称已被使用,故于1910年更名为包头龙。这个名字在很多时都被误拼。牠曾一度被认为与甲龙是相同动物。
模式种是卫甲包头龙(E. tutus)。第二个物种是E. acutosquameus,是于1924年被发现。虽然两个物种的尾槌形状不一样,但牠们却有可能是属同一物种。一些被认为是多智龙及甲龙的标本,亦有科学家认为是属于包头龙。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及美国蒙大拿州一共发现了超过40头包头龙的化石,使得牠成为最多资料的甲龙类恐龙。这些化石包括15个头颅骨、牙齿、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以及鳞甲。特别是尾槌最为常见。
参考资料
- ^ Vickaryous, M.K., Maryanska, T., and Weishampel, D.B. (2004). "Ankylosauria" In D. B. Weishampel, P. Dodson, and H. Osmolska (eds.),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363-392.
- ^ 2.0 2.1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