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加拉太战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拉太战争

显示加拉太位置的地图
日期前189年
地点
小亚细亚加拉太,今日的土耳其境内
结果 罗马联军获胜
参战方
加拉太 罗马共和国
帕加马王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厄波索格那图斯 格奈乌斯·曼利乌斯·乌尔索
阿塔罗斯
兵力
超过50,000名 罗马军未知,
2,800名帕加马军

加拉太战争(Galatian War),是前189年罗马共和国和盟友帕加马王国进攻加拉太高卢人的一场战争。战场发生在小亚细亚中部的加拉太,今日土耳其境内。

前190年,罗马人刚在罗马-叙利亚战争击败塞琉古帝国,并迫使他们签定和约。也因为罗马与塞琉古帝国的战争相当成功,他们开始把矛头转向加拉太部落的高卢人身上,这些高卢人迁入小亚细亚将近100年时间了。前189年,罗马执政官格奈乌斯·曼利乌斯·乌尔索个人以加拉太人在先前战争提供部队支援塞琉古帝国一事为借口,朝加拉太进军,然而,发动战争的决定并没有经过罗马元老院任何授权。罗马军队与盟国帕加马合军后,深入内陆攻击加拉太人,并在奥林匹斯山战役击败加拉太军,随后又在安卡拉附近击败另一支大军。

这些战争失利让加拉太人不得不向罗马求和,终使罗马人退回小亚细亚沿岸,当格奈乌斯·曼利乌斯·乌尔索回到罗马,他被控诉有破坏罗马和塞琉古帝国之间的和平嫌疑,最后他无罪,还拥有一场元老院批准的凯旋式

背景

在前191年,塞琉古帝国国王安条克三世从小亚细亚入侵希腊时[1],罗马人决定干涉这场战争,并在温泉关战役击败塞琉古军[2],并迫使安条克三世退回小亚细亚[3]。罗马军队随后渡过爱琴海并与盟友帕加马王国马格尼西亚战役获得决定性胜利,击败了安条克三世[4]

塞琉古帝国于是不得不向罗马执政官西庇阿·亚细亚提库斯求和,双方开始协商和约内容[5]。在前189年春季,新任执政官格奈乌斯·曼利乌斯·乌尔索前来接替的西庇阿·亚细亚提库斯职务并接管了军队[6][7],他主要是来确认并签订西庇阿·亚细亚提库斯所拟的阿帕米亚和约[6]。然而,乌尔索并不以这样的工作就满足,他开始私自筹画一场对小亚细亚加拉太人的新战争[7],入侵借口就用加拉太在马格尼西亚战役时提供许多士兵给塞琉古军队[6][7][8],但真正原因是乌尔索想要攫取加拉太人的财宝,这些财宝是高卢人定居加拉太期间四处收刮掠夺周围地区而来的。除此之外乌尔索还可以为自己添加光彩[8]

于是,这场战争是罗马将军首次在没有罗马元老院或罗马人民授权下所爆发的战争[6]。这让罗马共和国的未来是一大警讯,并使这件事成为罗马未来的先例[6]

为了进行战争顺利,乌尔索还招集罗马盟友帕加马王国提供协助[7],但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此时正在罗马,所以由国王的弟弟兼摄政阿塔罗斯率帕加马军前来[7],他在几天后便带着1,000名步兵和500名骑兵与罗马军会合[7]

进军内陆

罗马和帕加马联军从以弗所出发往内陆前进[9],通过门德雷斯河畔马格内西亚(Magnesia on the Maeander),进入阿拉班达(Alabanda)境内,在这阿塔罗斯另一个兄弟率领1,000名步兵和300名骑兵与罗马联军会合[10]。联军接着进军,途中与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的儿子塞琉古见面,他带来和约所规定要给罗马军的谷物[10]

当联军进军至门德雷斯河(Maeander River)上游河谷和庞非利亚一带,他们对附近区域的小王公和僭主们征款,且没有遇到较大的反抗[9]。联军继续朝由残酷闻名的僭主莫阿该泰斯(Cibrya)所统治的喀布里亚(Cibrya)前进[11],当罗马军派出使者前往该城,莫阿该泰斯向使者垦求不要蹂躏该区因为他是罗马忠贞的盟友,并承诺会提供15塔兰同[11]。使者则要求莫阿该泰斯派出使团到乌尔索的营地诉说此事。于是,当莫阿该泰斯的使团到了营地,乌尔索与他们会见后,向使团说一番话。波利比乌斯记载了乌尔索的谈话[11]

一张显示古代小亚细亚区域的古地图.

使者听到乌尔索这席充满怒气的回应相当惊恐,并向乌尔索请求是否可以亲自与莫阿该泰斯会面,乌尔索同意这个提议[11]。第二天,这位僭主出城向乌尔索申辩,并乞求罗马人能接受15塔兰同。对此,乌尔索回应道[11]

然而,莫阿该泰斯在一番恳求下把金额降至100塔兰同,并承诺会给乌尔索1,000麦狭尼(medimni)的小麦[11],终让莫阿该泰斯保存他的城市[11]。罗马联军接着继续进军,当执政官乌尔索渡过科罗巴图斯河(River Colobatus),一位从皮西迪亚信达(Sinda)的大使前来会面[12],并希望乌尔索能帮他们对抗特梅索斯(Termessos),还说特梅索斯人已经占据他们除了首府外的大部分区域[12]

罗马执政官答应了请求,他接着率军入侵特梅索斯人领土,乌尔索最后迫使特梅索斯人付出15塔兰同、退出信达人领土等为代价,允许特梅索斯人加入罗马同盟[12]。乌尔索接着进攻皮西迪亚境内的库尔马萨(Cyrmasa),在那大大掠夺一番作为战利品[13]。接着他在攻占莱西诺(Lysinoe)之后,接受萨迦拉索斯(Sagalassos)作为供金的15塔兰同、20,000麦狭尼的大麦小麦[13]

罗马执政官继续进军至罗却涅泉(Rhotrine Springs),并且再一次与塞琉古帝国塞琉古会面,塞琉古把一些受伤和生病的罗马士兵带去阿帕米亚,另外还提供罗马军一些向导[14]。在离开罗却涅泉后继续行军三天,抵达加拉太三个部落之一的托列斯托波伊(Tolistobogii)边界[15]。乌尔索招集他的军队,并向他们发表一段关于战争前的谈话,接着派遣使者前往与帕加马亲善的特克托萨季部族(Tectosagi),去会见他们的酋长厄波索格那图斯(Eposognatus)[15]。使者回来向乌尔索报告,说厄波索格那图斯恳求罗马人不要入侵他的领地,并宣称他会用武力强迫其他酋长臣服罗马[15]

罗马军此时已经深入内陆,当他们驻扎在加拉太人的城塞库巴尔鲁姆(Cuballum)附近时[15],加拉太骑兵前去袭击罗马军的前沿岗哨,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罗马骑兵立刻发动反击,击退敌军并让他们造成惨重损失[15]。这让乌尔索了解到现在相当靠近敌军,继续进军需要更小心[15]

奥林匹斯山战役

希腊化时代的希腊人所制作的加拉太士兵塑像.

罗马和帕加马联军来到戈尔迪乌姆(Gordium)时,发现敌人已经弃守这座城市[15]。于是联军就先驻扎该地,这时厄波索格那图斯的使者传来消息,说厄波索格那图斯劝其他加拉太人放弃抵抗的计划失败了,并说加拉太军在附近的山区聚集[15]。托列斯托波伊部族占据了奥林匹斯山,而特克托萨季部族和特罗克米部族(Trocmi)则在另外一座山上[16]

在奥林匹斯山方面,这边的加拉太人建造环绕深沟的城塞并加强其它防御工事[17]。罗马人在第一天到第二天的时间勘察这座山,在第三天时,罗马开始用散兵攻击加拉太军[18]。起初双方战斗旗鼓相当,但当罗马军开始投入近身作战后,在盔甲和武器上较劣势的加拉太军渐渐败下阵来[18],当罗马军攻入加拉太军的营地后,这场战役转变为罗马对加拉太人的屠杀[19]。此役,加拉太人损失10,000多人,约40,000人战后被俘[20]

安卡拉战役

罗马军在奥林匹斯山战役获胜后,特克托萨季部族再度向罗马军请求不要攻击他们,并希望双方能在罗马营寨到安卡拉一半里程的位置上举行会议[21]。特克托萨季人企图利用会议延迟罗马军的进攻计划,使有足够的时间把妇孺疏散到哈里斯河对岸[21],另外还可以趁着罗马执政官乌尔索前来会谈时派人刺杀他[21]。当乌尔索等人前来参加会议的路上,看到加拉太骑兵竟向他们冲锋[21],在这个小混战中,乌尔索的卫士不敌数量优势的加拉太骑兵,直到护送罗马粮草的护卫队刚好抵达,才击退了加拉太骑兵[21]

之后,罗马军花了两天的时间勘查附近的区域,并在第三天的时候与一支50,000名加拉太的大军交战[22]。罗马军先以散兵向敌军发起进攻号角,而加拉太的中央部队无法抵挡罗马军的第一击,并往营地方向逃遁[22]。相比之下,加拉太军的侧翼就抵抗的较久,但最终也是不敌而撤退[22],罗马军继续追击,并劫掠了加拉太军营。剩下的加拉太人则逃往哈里斯河对岸与妇孺们会合,投靠特罗克米部族去了[9][23]

战后

透过对加拉太的战事,让罗马军因此夺得以前加拉太人劫掠小亚细亚所收刮而来的财宝,使乌尔索和他的罗马军团士兵变的相当富有[6][23],而在两场战役都遭受大败的加拉太人无奈下准备向罗马军乞和[6][23],于是他们派遣使者前去与乌尔索会谈,但此时乌尔索考虑冬天即将来临,正率军往以弗所过冬[23]

乌尔索在小亚细亚待到来年[6],在这段期间他与塞琉古安条克三世正式签署了阿帕米亚和约[24],还分配一些小亚细亚沿岸的领地给盟友帕加马王国罗德岛[6][25]。当加拉太使者前来与乌尔索会面后,乌尔索告诉他们当自己回罗马时,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将会给他们和约的相关条文内容[26]

于是乌尔索在前188年开始踏上回罗马的归途,并于前187年抵达[6]。当他到了罗马,乌尔索遭到许多指责,因为他发动对加拉太的战争并不合法理[27]。然而他最后平息这些争议,还接受一场元老院核准的凯旋式[28]

脚注

  1. ^ 蒂托·李维 35.4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蒂托·李维 36.1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蒂托·李维 36.2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蒂托·李维 37.4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蒂托·李维 37.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Smith, A Smaller History of Rome, 112
  7. ^ 7.0 7.1 7.2 7.3 7.4 7.5 蒂托·李维 38.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8.0 8.1 Robert F. Pennell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9.0 9.1 9.2 Theodor Mommsen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10.0 10.1 蒂托·李维 38.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波利比乌斯 21.3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12.0 12.1 12.2 波利比乌斯 21.35
  13. ^ 13.0 13.1 波利比乌斯 21.36
  14. ^ 蒂托·李维 38.1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蒂托·李维38.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蒂托·李维38.1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蒂托·李维 38.2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18.0 18.1 蒂托·李维 38.2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蒂托·李维 38.2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蒂托·李维 38.2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蒂托·李维 38.2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22.0 22.1 22.2 蒂托·李维38.2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23.0 23.1 23.2 23.3 蒂托·李维 38.2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 蒂托·李维 38.3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 蒂托·李维 38.3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 ^ 蒂托·李维 38.3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蒂托·李维 38.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 蒂托·李维 38.5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

古代文献

现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