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剑桥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剑桥
Cambridge
剑桥站入口
剑桥站入口
位置剑桥
地理坐标52°11′38″N 0°8′17″E / 52.19389°N 0.13806°E / 52.19389; 0.13806
站台8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CBG
历史
启用日期1845
位置
地图

剑桥站(英语:Cambridge railway station)是英国英格兰东部剑桥的一座火车站。剑桥车站位于剑桥市中心东南1英里处,是东英格兰最繁忙的火车站。在2011/12年,有880万乘客在这里上下车。剑桥站的建筑本身是二级保护建筑。

本站由大盎格利亚管理,是剑桥市的两个火车站之一(另一个是剑桥北站,距离大约 4.0 公里(2.5 英里))。

本站也是三个次要路线的终点站:沼线(Fen Line)至金斯林、布罗克兰线(Breckland Line)至诺里奇以及伊普斯威奇-伊利线至伊普斯威奇。它是英国(伦敦以外)第十三繁忙的车站。

历史

1923年以前

1822 年,剑桥地区首次为兴建铁路进行勘测。尽管剑桥地区在1820、1830年代进行了许多其他勘测,北部和东部铁路亦已经于1842年5月将铁路延伸至毕晓普斯托福德,但都没有使铁路延伸至剑桥。[1] 1840 年代初期的金融环境导致进一步兴建铁路至剑桥的计划未能启动。1843 年,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北部和东部铁路将线路延伸至纽波特(埃塞克斯)。次年,国会又通过了一项法案,进一步允许铁路延伸到剑桥。 1844 年,东郡铁路 (ECR) 租用了北部和东部铁路,并负责延伸工程。 [2]

1844 年的法案还涵盖了剑桥以北至萨福克郡布兰登的线路延伸,使线路得以连接通往诺里奇的线路。罗伯特·斯蒂芬森 (Robert Stephenson) 被任命为工程师。1845年7月29日本站启用,并开通了从伦敦主教门车站经斯特拉福德毕晓普斯托福德至本站的列车服务。[3]

1845 年剑桥到诺里奇的主干线开通后的几年里,其他通往剑桥的铁路也相继建成。最初,其中一些铁路计划在剑桥设立独立的车站,但大学条例的反对让所有铁路最终都使用本站为总站。第一条铁路是圣艾夫斯至亨廷登线,该线路于 1847 年开通,由东盎格利铁路建造。伊利马齐到彼得伯勒的线路也于当年开通,本站开设前往彼得伯勒的列车服务。这条线路也成为运煤进入东盎格利亚(当地已有由东郡铁路修建的铁路网)的主要路线。[4]

次年,东郡铁路开通了圣艾夫斯和马齐之间的一条线路,尽管煤炭交通(如上所述)随后被转移到这条路线上,但圣艾夫斯至马齐线仍有一些客运服务。

1851 年,一条从新市场到剑桥科尔丹姆里交汇(Coldham Lane Junction)的支线开通,部分使用了新市场和切斯特福德铁路(后来已关闭)的路线。 1854 年,新市场线向东延伸,在圣埃德蒙兹伯里与东部联合铁路线(Eastern Union Railway)汇合,从而直达伊普斯威奇[4]

1848 年的一项议会法案授权罗伊斯顿和希钦铁路由罗伊斯顿延伸至本站。由于东郡铁路反对该线延伸至剑桥,国会改为只批准该线延伸至薛普雷(Shepreth)。这条延线于 1851 年完工,最初租用罗伊斯顿和希钦铁路的大北方铁路在薛普雷提供了接驳剑桥的马拉公车服务。由于接驳服务不受欢迎,所以该线在1852年4月被延长,于剑桥以南汇入东郡铁路主线,并被租给东郡铁路 14 年,使东郡铁路能够运行剑桥到希钦的火车。[5]

1862 年,贝德福德和剑桥铁路开通。它最初只是一条本地铁路,但很快被伦敦和西北铁路 (LNWR) 收购并纳入其铁路网。该线后来获延伸至布莱奇利,使牛津和剑桥之间得以引入了后来被称为大学线(Varsity Line)的服务。

1860 年代,东盎格利亚的小型铁路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大部分都将其属下铁路租借给东郡铁路;它们希望正式与东郡铁路公司合并,但直到 1862 年才获得政府同意。当年东郡铁路与其他小型铁路公司合并成大东部铁路公司。因此,本站亦于同年改属大东部铁路拥有及管理。[6]

19 世纪后期,剑桥曾尝试建立中央车站,但受到剑桥大学阻止而未能成功。 [7]

1865 年,大东部铁路开通了从马克斯泰(Marks Tey)经萨德伯里哈福希尔到谢尔福德(Shelford)的越野线路,使本站得以引入直接前往科尔切斯特的列车服务。[4]

米德兰铁路修建了一条从凯特林亨廷登的线路,该线路于 1866 年开通。透过亨廷登到圣艾夫斯线的列车行驶权,米德兰铁路将列车服务延伸至剑桥。 1866年,大北方铁路 再次申请运营伦敦国王十字车站至剑桥的列车服务,因为至希钦的线路租约即将到期。最初大东部铁路反对这一点,但最终达成了协议,从 1866 年 4 月 1 日起,剑桥站的专用站台开始在剑桥和国王十字车站之间运营服务。

1882年,大北部及大东部联合铁路开通。除了成为东北英格兰到东盎格利亚的主要煤炭运输路线外,还引入了伦敦、剑桥和约克之间的直达列车服务。货运列车通常在本站以东的专用货运线上经过剑桥。在这些货运线和车站之间亦存在许多储车侧线。

1884 年,福德姆线(Fordham Line)开通,并在巴恩韦尔交汇处与通往伊利的沼线相连。次年,通往米登霍尔火车站(附近设有空军基地)的东延线开通,使本站得以提供直接前往米登霍尔的列车服务。[4]

一张 1914 年的铁路票据交换所地图,显示(右)剑桥附近的铁路

四家公司(大北部、大东部、米德兰、伦敦及西北铁路)都在本站设有自己的货物设施。除了米德兰铁路,各公司还拥有自己的机务段。大东部铁路在这里为维护了一个专供皇家火车使用的特殊机车,用于伦敦和桑德灵厄姆之间的运输工作。

在 1923 年的分组中,大东部铁路与其他铁路公司合并成伦敦及东北铁路公司,剑桥亦成为其属下车站。米德兰铁路、伦敦及西北铁路同样与其他铁路公司合并成伦敦、米德兰和苏格兰铁路

约1928年,伦敦及东北铁路委托了英国电力铁路信号公司,以两个电路控制的信号箱取代本站原有的五个信号箱。[8]

英国铁路: 1947-96年

在英国铁路国有化之后,剑桥站由英国铁路东部地区运营。

随着英国铁路公司以柴油机车逐步取代蒸汽机车,东盎格利亚成为了英国最早引入柴油机车的地区之一。从 1959 年开始,柴油机车开始接管服务运营,本站供蒸汽机车使用的机务段亦于 1962 年起关闭。柴油调车器和内燃机被分配到铁路对面的另一个机务段,称为科尔丹姆里(Coldham Lane)机务段。

1960 年代,比钦大斧关闭了为剑桥服务的多条线路。

首先,剑桥至米登霍尔的线路由于使用率低,于 1962 年 6 月 18 日停止客运列车服务。[9]

1967 年 3 月 6 日,经萨德伯里哈福希尔科尔切斯特的斯陶尔河谷铁路路线关闭,尽管萨德伯里-马克斯泰部分仍作为支线运营。同年12月30日,大学线亦终止了本站至贝德福德的客运服务。马齐和圣艾夫斯之间的线路也在同年取消客运服务。

剑桥至圣艾芙夫斯沿线的客运服务在比钦大斧中幸存下来,但由于英国铁路公司损失惨重,该线的客运服务于 1970 年 10 月 5 日结束。尽管在 1970 年代开展了重新开放客运服务的运动,随后该线只经营货运业务:来往 Histon 奇弗斯(Chivers)果酱厂的货运服务一直持续到 1983 年、来往芬德雷顿(Fen Drayton)的运砂列车服务则一直持续到 1992 年 5 月。 [10]

1987 年,英国铁路电气化了毕晓普斯托福德到剑桥一段铁路,使电动火车能够在利物浦街车站和剑桥之间运行。

当从伦敦利物浦街到史坦斯特机场的线路于 1991 年开通时,剑桥线(连接了剑桥和东海岸主线上的希钦)变得更加重要;由于西盎格利亚主线伦敦利物浦街和毕晓普斯托福德段非常繁忙,为了减少该段铁路的拥堵情况,所有由本站前往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直达列车都采用剑桥线。

私有化时代: 1994年至现在

2008年时的剑桥车站外观

营运

1993 年铁路法于 1994 年 4 月 1 日生效。最初列车服务由列车运营单位(Train Operating Units)经营,直至其特许经营权被授予私人公司。

自私有化以来,许多不同的火车运营公司在剑桥站运营服务。“西盎格利亚大北方”专营权[11]最初由棱镜铁路所有,但后来被国家快运(从 1997 年 1 月到 2004 年 3 月经营该专营权)收购。这涵盖了伦敦利物浦街、国王十字车站至金斯林的列车服务。 2004 年 4 月,利物浦街至本站的列车服务成为“国家快运东盎格利亚”专营权的一部分,而国王十字车站出发的大北方路线一直是“西盎格利亚大北方”专营权的一部分,直到 2006 年 3 月成为第一首都连线所属专营权的一部分。

从 1997 年 1 月开始,前往伊普斯威奇诺维奇的服务最初由盎格利亚铁路公司运营。这些服务后来成为“国家快运东盎格利亚”专营权的一部分。

从 1997 年 3 月起,往返米德兰兹和剑桥的服务由中部列车运营。

2007 年 11 月,原属中部列车的特许经营权被分割开,往返米德兰兹和剑桥的服务成为爱瑞发纵贯铁路网络的一部分。

第一首都连线所属专营权于 2014 年 9 月移交给了戈维亚泰晤士连线(Govia Thameslink)铁路公司。[12]

铁路设施

1994 年 4 月 1 日,铁路轨道公司(Railtrack)开始负责维护英国的铁路基础设施。[13]

在遇到财务困难后,铁路轨道公司于 2002 年被英国铁路网公司取代。[14][15]

本站车站大楼前的“CB1”区域原本由阿斯维尔物业发展商重新开发。 2009 年 12 月,该发展商破产并重组为 Brookgate。开发计划包括拨款 100 万英镑兴建经过当地的剑桥郡导向巴士专用道。[16]

一个新的岛式月台于 2011 年 12 月投入运营。[17]

2012 年,由于本站乘客被迫排队 40 多分钟才能成功购票,站内基础设施的问题曾受到公众注视。 [18]

2016年车站改善计划

2014 年,车站运营商大盎格利亚发布了改善剑桥车站大楼的计划,作为当地“CB1”项目的一部分。计划包括扩阔车站大堂和售票处、增设更多检票口和售票机。[19] 相关工程于 2017 年 1 月完成。

车站建筑及月台

车站大楼拥有长长的古典立面门廊(在 20 世纪被封闭)[20],现已成为二级登录建筑。长月台(1、4号月台)是其时期的典型,但不同寻常之处在于(除了 19 世纪中叶的短暂时期)它并未附设供列车通过的月台。2011 年 7、8 号月台落成后,它们才附设通过月台。另外本站东侧亦计划兴建两个月台(9、10 号),以容纳额外的列车服务。 1863 和 1908 年本站均进行了大型的月台加长和站房改造工程。透过迁移纽新市场线的引道,本站的布局于 1896 年进行了更改。

剑桥拥有英国第三长的国铁月台(470 米),仅次于科尔切斯特格洛斯特。该月台分为1号月台和4号月台,中间有一个剪式横渡线将站台一分为二,可以让任何方向的列车超越已经在本站停靠的列车。车站两端均设有月台:车站南端为2、3号月台,北端为5、6号月台。 7、8号月台位于车站东侧的岛式月台上,它们于 2011 年 12 月落成启用。[17]

1、4号站台是有 12 卡车厢长度的双向直通月台。1号月台通常供前往伊利、金斯林和剑桥北的北行列车使用。它还用于一些前往伦敦国王十字和史坦斯特机场的南行服务以及一些于本站终到的深夜列车服务。

4号月台则主要供前往伊利、诺里奇、金斯林和伯明翰新街的北行列车使用。它还用于一些前往史坦斯特机场的清晨南行服务和一些于本站终到的深夜服务。

2(10卡车厢长度)和 3(8卡)号月台是朝南的港湾式月台,主要供往返本站和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列车使用。

5 和 6号月台(6卡车厢长度)是朝北的月台,通常用于往返本站及伊普斯威奇 / 诺维奇的列车使用(以及偶尔供往返本站和伯明翰新街的列车使用)。

7、8 号月台亦是有 12 卡车厢长度的双向直通月台,通常用于前往伦敦国王十字车站、伦敦利物浦街、史坦斯特机场和布莱顿(经伦敦圣潘克拉斯车站)的南行服务。这些月台也供从伦敦利物浦街和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出发、较长的列车于本站终到。[21]

列车服务

1966年12月时的勋爵桥(Lord's Bridge)站,该站为大学线列车离开剑桥后的第一站。大学线贝德福德至剑桥段废除后,剑桥大学马拉德射电天文台占用了该站附近的一段轨道道床以安装天文望远镜

1923年时的列车服务

现时服务

本站由多间运营商提供列车服务。

路线 各方向班次(每两小时) 中途停靠站
伯明翰新街 至 剑桥 1 科尔斯希尔泊车道、纳尼顿莱斯特梅尔顿莫布雷奥克姆史丹佛彼得伯勒马齐伊利
伯明翰新街 至 史坦斯特机场 1 科尔斯希尔泊车道、纳尼顿、莱斯特、梅尔顿莫布雷、奥克姆、史丹佛、彼得伯勒、马齐、伊利、剑桥
路线[24] 各方向班次(每小时) 中途停靠站
伦敦国王十字伊利 1 剑桥、剑桥北、水滩
伦敦国王十字 至 金斯林 1 剑桥、剑桥北、水滩、伊利、利特尔波特、道纳姆市场、华林顿
  • 泰晤士连线为本站提供前往布莱顿(半快速到伦敦市中心)和伦敦国王十字的列车服务,其非繁忙时间的班次如下:
路线 各方向班次(每小时) 中途停靠站
剑桥 至 伦敦国王十字 1 福克斯顿(Foxton)、薛普雷(Shepreth)、梅德雷斯(Meldreth)、罗伊斯顿(Royston)、阿什韦尔和莫登(Ashwell & Morden)、巴尔多克(Baldock)、莱奇沃思花园市、希钦斯蒂夫尼奇、纳贝沃思(Knebworth)、北韦林、韦林花园市哈特菲尔德、波特斯巴(Potters Bar)和芬斯伯里公园
剑桥 至 布莱顿 2 罗伊斯顿、阿什韦尔和莫登(每小时1班)、巴尔多克、莱奇沃思花园市、希钦、斯蒂夫尼奇、芬斯伯里公园、圣潘克拉斯国际法灵顿城市泰晤士连线伦敦黑衣修士伦敦桥、东克罗伊登寇斯顿南、盖特威克机场、三桥、海沃兹希斯布杰斯山

在繁忙时间,来往剑桥和伦敦国王十字的列车服务会增加至每小时两班。

  • 大盎格利亚为本站提供三种服务:
    • 来往剑桥北和伦敦利物浦街(经西盎格利亚主线),每小时一班快车、一班慢车。在周一至周五早上,南行列车中有一班由金斯林出发、两班由伊利出发。北行列车亦有一班续驶至伊利。在周一至周五下午,北行列车中亦有一班续驶到伊利、一班续驶到金斯林。以金斯林为起讫点的列车为快速列车,停靠站数较少。
    • 来往史坦斯特机场和诺里奇,经布雷克兰线(Breckland Line)
    • 来往本站和伊普斯威奇

其非繁忙时间的班次如下:

路线 各方向班次(每小时) 中途停靠站 主要使用列车型号
伦敦利物浦街 至 剑桥北 2 托特纳姆谷切森特、布罗克斯本、罗伊顿(每小时1班)、哈洛镇、哈洛磨坊(每小时1班)、梳布里奇沃夫(每小时1班)、毕晓普斯托福德、史坦斯特芒特费切特(Stansted Mountfitchet)(每小时1班)、埃尔森纳姆(Elsenham,每小时1班)、新港(Newport,每小时1班)、奥德利端(Audley End)、大切斯特福德(每小时1班)、 威图斯福德泊车道(Whittlesford Parkway)、谢尔福德(Shelford,每小时1班)、剑桥
注: 罗伊顿、哈洛磨坊等每小时只有一班列车停靠的车站均由同一列车服务,即每小时有一班列车停靠该等车站、有一班列车不停该等车站
720 型电联车
伊普斯威奇 至 剑桥 1 尼德姆市场、斯托马基特、埃尔姆斯韦尔(Elmswell)、瑟斯顿、圣埃德蒙兹伯里、简纳德(每2小时1班)、新市场

杜林厄姆(每2小时1班)
注: 简纳德和杜林厄姆由不同的列车服务,即停靠简纳德的列车不停杜林厄姆,反之亦然 || 755型列车

诺维奇史坦斯特机场 1 温德姆、斯普纳罗(每日1班)、阿特尔伯勒、埃克尔斯路(每日1班)、哈灵路(每日1班)、塞特福德、布兰登、希皮山(每日1班)、伊利、剑桥北、剑桥、威图斯福德泊车道、奥德利端 755型列车

接驳交通

市内及区域巴士服务

捷达集团东部分区和惠比特巴士开办的几条本地巴士路线均于本站站房的西南侧设站。这些路线将铁路站与市中心、剑桥其他地区连接起来,包括阿登布鲁克医院和周边地区。 剑桥郡导向巴士专用道的南段亦直接连接到车站,允许巴士从特朗平顿(Trumpington)经本站开往圣艾夫斯和亨廷登。此外,亦有巴士路线经本站前往索斯顿(Sawston)和萨弗伦沃尔登。出租车站就位于本站正门外。

剑桥单车站

2016 年 2 月起,一个拥有多达 2,850 个泊车位的 3 层自行车停车设施落成启用,名为剑桥单车站(Cambridge Cycle Point)。 [25] 它位于车站入口北侧的一栋建筑物内。单车站的底层有一家自行车商店。

意外

2015年5月30日,于英国夏令时09:14从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开出的大北方列车在进入本站月台时未能及时停车,并于 10:00 后不久以低速与原定与之结合的静止列车相撞。事件没有造成任何损坏,但三名乘客受轻伤。[26]

主机务段

1960年10月2日时的剑桥机车车厂

1845 年,东郡铁路在车站开设了一个小型机务段。1847 年,车站北端、位于铁路西侧的一个更大的机务段取代了这个机务段,并于1862年改属大东部铁路。该机务段于 1913 年扩建。

剑桥是大东部铁路主要的区域性机务段。维修工作由一名管理 70 名员工的修理工工头分配,尽管锅炉维修的责任落在了锅炉工工头身上。车站还有一个货运车厢修理设施,由一位木匠工头负责管理。最后,另一名工头负责剑桥机务段的日常运作,还有金斯林、伊利、米登霍尔及另外七个小型机务段的日常运作。机务段亦雇用了一些文员。[27]

1922 年底,大东部铁路将178辆机车分配给剑桥的机务段(此机务段是仅次于斯特拉特福机务段的第二大大东部铁路机务段)。分配给剑桥机务段的机车包括:[28]

大东部铁路车型 伦敦及东北铁路分类 车轮排列方式 获分配数目
S69 B12 4-6-0 12
T19 D13 4-4-0 13
S46、D56和H88 D14 4-4-0 3
S46、D56和H88 D15 4-4-0 16
T26 E4 2-4-0 18
C32 F3 2-4-2T 3
M15 F4 2-4-2T 1
Y65 F7 2-4-2T 4
Y14 J15 0-6-0 48
F48 J16 0-6-0 14
G58 J17 0-6-0 6
E72 J18 0-6-0 2
T77 J19 0-6-0 7
D81 J20 0-6-0 11
E22 J65 0-6-0T 2
T18 J66 0-6-0T 4
R24 J67 0-6-0T 8
C72 J68 0-6-0T 1
S56 J69 0-6-0T 4
C53 J70 0-6-0T (电车) 1

1932 年,机务段得以进一步扩大,设施亦得以改进。最重要的改进是购入了机械加煤设施,并建造了新的起重车间和现代化的撒砂装置[29]

剑桥机务段当时有两台机车分配给皇家火车运行——D15型(4-4-0)编号 8783 和 8787(称为皇家克劳兹),它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30]

1948 年国有化后,剑桥机务段由英国东部地区铁路公司运营。它在当时被分配的代码为31A。

在 1950 年代,剑桥有一个由四名司机组成、称为皇家连接(Royal Link)的专用团队,他们负责操作两辆皇家机车。机车分别是 B2型 4-6-0s,编号为 61671“王室君主”和 61617“福特城堡”,并会定期清洁。连接系统是当时在整个英国铁路公司运行是一种职业发展制度。本站的连接系统包括驾驶员连接(调车)、支线货物、主线货物、支线客运、快速列车连接和特定路线连接(前往布莱奇利、大北方路线(希钦)和凯特林的路线)。 [31]

剑桥机务段于 1958 年获分配首批柴油机车。 [32]

剑桥机务段于 1962 年 6 月 18 日关闭,其机车棚、维修车间和机车起重机则于1965年被拆除,剩下办公室和仓库。位于6号月台旁边、前机车场的部分轨道被保留为存放机车的侧线[33],而其余部分则改成了停车场。[34]

其他机务段

1879 年,大东部铁路在车站南端的东侧开设了一个小型机务段,用于存放自己和大北部铁路的机车。

1922 年底,大北部铁路将 10 辆机车分配给剑桥的机务段。分配给剑桥的大北部机务段的机车为[28]

大北部铁路车型 伦敦及东北铁路分类 车轮排列方式 获分配数目
C1 (大锅炉) C1 4-4-2 2
C1 (小锅炉) C2 4-4-2 4
D1 D2 4-4-0 4

1924年该机务段被伦敦及东北铁路关闭,并改作货运列车车厂,直到1985年被拆除。

另外,贝德福德郡和剑桥铁路亦曾于1862年在铁路南端、车站西侧开设了一个小型机务段。1935 年 12 月 2 日,伦敦、米德兰和苏格兰铁路将其关闭,但直到 1951 年仍被非正式使用。该建筑于 1964 年被拆除。[34]

相邻车站

前一站 英国国家铁路 后一站
纵贯铁路
伯明翰 - 史坦斯特机场 / 剑桥
史坦斯特机场终点站
往 史坦斯特机场 或 剑桥
大北方
伦敦国王十字 - 伊利 / 金斯林
剑桥北
福克斯顿 或 罗伊斯顿
往 伦敦国王十字 或 布莱顿
泰晤士连线
剑桥 - 伦敦国王十字 / 布莱顿
起迄站
威图斯福德泊车道 或 谢尔福德
往 伦敦利物浦街
大盎格利亚
伦敦利物浦街 - 剑桥北
剑桥北
往 剑桥北
起迄站 大盎格利亚
伊普斯威奇 - 剑桥
新市场 或 杜林厄姆
往 伊普斯威奇
剑桥北
大盎格利亚
诺维奇 - 史坦斯特机场
威图斯福德泊车道
往 史坦斯特机场

参考资料

  1. ^ Fellows (1976),第1页.
  2. ^ Fellows (1976),第9, 10页.
  3. ^ Fellows (1976),第10页.
  4. ^ 4.0 4.1 4.2 4.3 Fellows (1976),第24页.
  5. ^ Fellows (1976),第21, 23页.
  6. ^ Vaughan (1997),第134-135页.
  7. ^ Gray, Adrian. Cambridge's quest for a central station. Journal of the Railway and Canal Historical Society. 1976, 22: 22–24. 
  8. ^ The Re-signalling of Cambridge Station (PDF). The Engineer. 1926-12-10: 642–64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3) –通过Grace's Guide. 
  9. ^ Peter Paye, The Mildenhall Branch, Wild Swan Publications Limited, Didcot, 1988, ISBN 0-906867-68-1
  10. ^ Cambridge-St Ives-March. East Anglian Railway Archive. [202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11. ^ West Anglia Great Northern Railway Limited 03007944. Companies House. [202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1). 
  12. ^ New rail franchising deal set to transform passenger services across London and south east (新闻稿).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23 May 2014 [23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y 2014). 
  13. ^ Railtrack Group PLC. sciencemuseumgroup.org.uk.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14. ^ Network Rail closer to Railtrack takeover. BBC News. 2002-09-18 [201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7). 
  15. ^ Bowman, Andrew. An illusion of success: The consequences of British rail privatisation. Accounting Forum: 51–63. March 2015 [202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帮助); |volume=被忽略 (帮助); |issue=被忽略 (帮助)
  16. ^ Havergal, Chris. Developer goes bust - but station plan still on track. Cambridge News. 2009-12-11 [200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1). 
  17. ^ 17.0 17.1 New platform opens. Rail Professional. 2011-12-19 [2015-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4). 
  18. ^ Anger over huge queues at Cambridge railway station. Cambridge News. 2012-10-16 [2015-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8). 
  19. ^ Greater Anglia Improvements Map.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20. ^ Biddle & Nock (1983),第18页.
  21. ^ Enhancements programme: statement of scope, outputs and milestones (PDF). Network Rail. 2009-03-31 [2009-08-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9-02). 
  22. ^ Great Northern - Future-changes-to-trains-on-Great-Northern-routes. www.greatnorthernrail.com. [202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5) (英国英语). 
  23. ^ Stand down for GTR 365s Railways Illustrated May 2021 page 10
  24. ^ Train Routes. greatnorthernrail.com. [202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0). 
  25. ^ Half a million pound funding scheme to improve Cambridge station’s Cycle Point cycle parking. Greater Anglia. 2022-01-25 [2022-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0). 
  26. ^ Two trains collide at Cambridge railway station. BBC News. 2015-05-30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27. ^ Hawkins & Reeve (1987),第312页.
  28. ^ 28.0 28.1 Yeadon (1996).
  29. ^ Hawkins & Reeve (1987),第318–323页.
  30. ^ Hawkins & Reeve (1987),第335页.
  31. ^ Smith, John. Working through the links at Cambridge (PDF). Circle Line. December 2009, 101: 6 [2015-08-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32. ^ Page, Mike. Cambridge scene from Nationalisation to Dieselisation, Part 3: 1958-1965 (PDF). Circle Line. May 2011, 105: 10 [2015-08-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33. ^ Network Rail Engine Sidings (2017).
  34. ^ 34.0 34.1 Griffiths & Smith (1999),第141页.

参考书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