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全球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球化世界观、产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换,所带来的国际性整合的过程[1][2]电信等基础建设的进步,包括电报及之后互联网的兴起,都造成了全球化,以及在文化及经济上互相影响[3]

历史

学界对于全球化何时而起,观点各不相同,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个现代概念,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在地理大发现阶段,全球化进程就已经开始了,甚至还有人认为全球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古时人们就曾因为贸易而有国际化的概念,在中古世纪的中国就曾经有与西方通商贸易的概念,借由输出丝绸茶叶来赚取大量外汇,18世纪的德国学者就因此将这条道路取名为丝路,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通商贸易受阻,为了能够不假于土耳其人之手,西欧国家纷纷海上探险寻找新丝路,史称地理大发现,可谓早期全球化的开端。

17世纪远洋贸易
近百年来美国贸易从顺差变为逆差过程

大规模的全球化始于19世纪。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的经济文化连接日益紧密。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一词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2000年,国际基金组织(IMF)定义了全球化的四个基本方面:贸易和国际往来、资本与投资的流动、人口流动、知识的传播。 因着工业革命的影响,在19世纪转变为现代的全球化。工业革命利用规模经济的概念,可以标准化的大量生产商品,而人口的快速成长也带来大量的需求。蒸气船减少了国际运输的成本,铁路也使得陆上的运输更为便宜。运输革命约在1820年至1850年之间出现的[4]。更多国家开始国际贸易,[4]19世纪的全球化受到帝国主义的影响,例如瓜分非洲亚洲殖民等行动。1956年船运集装箱英语shipping containers的发明进一步的带动了商业的全球化[5][6],而同一时间,航空业也正在急速膨胀,使得洲际旅程相对时间缩短到剩几个小时,1980年代开始电脑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全球化到了新的境界,人类能使用同样的架构刹那间传递资讯。

2009年世界客机航线密度

同时在二次大战后,有许多国际协定或组织的目的是在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障碍,例如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关税暨贸易总协定以及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总产值中出口占的比例由1970年的8.5%提升到2001年的16.2%[7]。不过在杜哈回合贸易谈判未能达成协议之后,许多国家又开始订定双边或是小型多边的贸易协定,例如2011年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

全球化一词近年来变得流行。政府决策者、政党领袖、工商界、学术界工会领袖以至大众传媒无不谈及全球化的影响及其如何改变现在人的生活。许多人视过去二十年国际贸易投资增长为全球化。全球化正在推倒各国疆界,使全球市场一体化。有些人把全球化喻为“地球村”。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近代全球化的风潮已和地方化结合成“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研究。

划分

学术界的观点将全球化划分为三大领域: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可分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劳动市场一体化以及经济市场一体化。

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新问题不断涌现,例如:全球变暖、跨境水资源和空气污染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等环境挑战。全球化进程不仅影响着人类交往、经济和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同时这些因素也反过来作用于全球化。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大大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 提升自由贸易
    • 商品:减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 知识产权保护
    •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全球化程度

全球化指数着重像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英语portfolio investment收入等和经济有关的变数,不过较新的指数试图用一些和政治、社会、文化甚至环境面来描述各国全球化的情形[8]

KOF和外交政策杂志的全球化指数

全球化指数中的KOF全球化指数,用三个全球化的方面来量测全球化:经济、社会及政治[9]。另一个是A.T. Kearney/外交政策杂志的全球化指数[10]

KOF全球化指数2013年列表 外交政策杂志2006年列表
排名 国家
1  比利时
2  爱尔兰
3  荷兰
4  奥地利
5  新加坡
6  丹麦
7  瑞典
8  葡萄牙
9  匈牙利
10  瑞士
排名 国家
1  新加坡
2  瑞士
3  美国
4  爱尔兰
5  丹麦
6  加拿大
7  荷兰
8  澳大利亚
9  奥地利
10  瑞典

好国家指数

好国家指数是由35种资料合计而成的统计指数,用到的资料主要是由联合国产生。指数会计算整体排名,以及分为科学技术、文化、国际和平和安全、世界秩序、环境及气候、繁荣和平等、健康和福利等七项来计算排名。

2018年整体排名前十名[11]

2018年名次 国家或地区
1  芬兰
2  荷兰
3  爱尔兰
4  瑞典
5  德国
6  丹麦
7  瑞士
8  挪威
9  法国
10  西班牙

自由贸易政策

全球贸易促进报告英语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量测有助于货品贸易跨越国境,进入其目的地的因素、政策以及服务。全球贸易促进报告由四个子因素组成:市埸开放、边境管理、运输及通讯的基础建设、经商环境。(2010年)的前20名是[12]

  1.  新加坡 6.06
  2.  香港 5.70
  3.  丹麦 5.41
  4.  瑞典 5.41
  5.  瑞士 5.37
  6.  新西兰 5.33
  7.  挪威 5.32
  8.  加拿大 5.29
  9.  卢森堡 5.28
  10.  荷兰 5.26
  11.  冰岛 5.26
  12.  芬兰 5.25
  13.  德国 5.20
  14.  奥地利 5.17
  15.  澳大利亚 5.13
  16.  阿联酋 5.12
  17.  英国 5.06
  18.  智利 5.06
  19.  美国 5.03
  20.  法国 5.02

评价

正面观点

兰州一间书店贩卖介绍各国的书籍
7-Eleven韩国的一个旅游景点以传统风格装潢的门市

全球化有助于国际间的产业分工,因为发达国家的工资较高,制造生产会转向其他薪资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经济成长及就业,例如1970年代左右的亚洲四小龙就是依此模式发展[13]

反面观点

学理的怀疑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 那些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的角色,在它们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化。依赖理论提出者萨米尔·阿敏提出,“全球化是一个乌托邦”,并且对负面意义进行了分析[14]。一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假象,是一种不对等的经济与文化的流动。 与其说是全球化,有些学者认为西方化更为贴切。 西方化不等于全球化。 不可否认地, 非西方国家,比如印度宝莱坞日本游戏中华料理等,在西方国家取得成功。 但是这些成功相比下,是比较薄弱的。 比如印度宝莱坞,其背后主要投资者是好莱坞。(虽然宝莱坞是一种非西方文化市场,一部分收入会回归西方国家。)在Anadam P. Kavoori和Aswin Punathambekar的书中指出,好莱坞占了80% 全球电影市场,而宝莱坞占不到0.2%。因此,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只是借口,来开辟新市场。

实质上的困境

  • 没有权力中心的全球规则,然而经由各种政治机制,可以使政府行为者具有责任承担的能力。
  • 这些政府行为者应该和非政府组织互动,但是在全球治理的时候,却会有各自独特且不同的责任。
  • 政府行为者必须代表全不同的构成分子,至少在一个民主的体制之下,例如追求利益的私人企业、感情驱使的民间行为者。

商品一体化所引出的更多缺点

图a展示了海外在中国最终消耗的碳足迹热点,图b-d展示了美国香港日本消耗的碳足迹热点。在所有海外地区中,美国、香港和日本在中国消耗了最多的碳足迹,分别贡献了2012年海外在中国消耗碳足迹总量的23.0%、10.8%和9.0%。

商品一体化是全球化的一大特征,为制造更多的商品,大量工厂的建立也是必需的。世界各地工厂数量增加,在中国更为显而易见(在全球化的机遇下,加上自身地租,工人薪金便宜,成为了各国的工厂建立之地,所以中国又称为“世界工厂”)

正是全球化的商品一体化令工厂增加,自然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继而恶化全球暖化,甚至影响生物之栖息地等等。

全球化理论

超全球主义论

对超全球主义论者而言,现代的全球化已经被界定为人类历史上的新时代,认为人类的各方面都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进行整合,传统的政经、国际结构将在全球化浪潮下被取代,尤其是在近代国际政治扮演重要角色的民族国家。

怀疑论

全球化现象并非近代才出现,历史上像高度互赖与连结的情况,全球化更可能是扩散与繁荣,而非正面现象。怀疑论者认为超全球主义者过度乐观,过程高度仰赖影响力。

转型主义论

转型主义论者认为,全球化现象并无揭示一定的道路,从全球的政治单元到个人,都是建构全球化的一分子。在矛盾中依循着全球化现象建立、或是去适应新的规则[15]

相关条目与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 ^ Al-Rodhan, R.F. Nayef and Gérard Stoudmann. (2006). Definitions of Globalizatio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and a Proposed Defini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Albrow, Martin and Elizabeth King (eds.) (1990). Globalization, Knowledge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ISBN 978-0-8039-8324-3 p. 8. "...all those processes by which 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are incorporated into a single world society."
  3. ^ Stever, H. Guyford (1972). "Science, Systems, and Society." Journal of Cybernetics, 2(3):1–3. doi:10.1080/01969727208542909
  4. ^ 4.0 4.1 O'Rourke, Kevin H.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2000). "When Did Globalization Begin?" NBER Working Paper No. 763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Levinson, Marc. Sample Chapter for Levinson, M.: The Box: How the Shipping Container Made the World Smaller and the World Economy Bigger.. The Box: How the Shipping Container Made the World Smaller and the World Economy Bigg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2). 
  6. ^ Gittins, Ross. How the invention of a box changed our world – Business – smh.com.au.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6-06-12 [2013-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4). 
  7. ^ World Exports as Percentage of Gross World Product. Global Policy Forum. [200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12). 
  8. ^ Vujakovic, Petra. (2010). "How to Measure Globalization? A New Globalization Index (NGI)."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38(2): 237. doi:10.1007/s11293-010-9217-3
  9. ^ KOF Detailed country rankings, 2013 (PDF). [2014-08-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28). 
  10. ^ October 16, 200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ta for the year 2006. No longer published.
  11. ^ Overall Rankings. [2014-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12. ^ World Economic Forum. Rankings: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2010 (PDF). [2014-08-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4-27). 
  13. ^ 中評:全球價值鏈分工 兩岸經貿如何共贏. [2014-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1). 
  14. ^ 汪晖:秩序还是失序?--阿明与他对全球化的看法.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15. ^ David, Held. 全球化的趨勢與衝擊. 沈宗瑞等人翻译. 台北: 韦伯出版社. 2007: 5–14. ISBN 978-986-6816-00-0.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