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保皇派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皇派(英语:royalist),又称保王派保皇党保王党,该词的英文原意是“王室主义者”,本意是指在君主制国家里,支持某个特定的君主或某个王朝作为国家元首。保皇派与君主主义者并不同,后者拥护、支持保留和延续君主制,但不一定拥护某个特定的君主。

语源

“保皇”二字源于清朝晚期,戊戌政变后被通缉而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成立的保皇会。他们主张从慈禧太后手中营救光绪帝重掌大权以恢复变法维新和实现君主立宪制,效法日本皇帝推行维新变法,保皇党支持君主立宪的最有力立论在于君主制度比共和制更能同时避免分裂、独裁与内战,如康有为表示:“何谓中国革命?内乱相残,必至令外人得利… 吾以为今之言革命民主者,糜烂四万万之人,大战数十百年,而必不能成革命,必不能保中国”[1],主张“仆审内外,度形势,以为中国只可君主立宪,不能行共和革命,若行革命,则内讧纷争,而促外国之瓜分矣”[2],认为应从君主立宪过渡到民主,这与主张效法美国革命建立共和的革命党人针锋相对,两者势不两立。

使用

法国

法国的保皇派和共和派自法国大革命争夺全国政权,导致出现多次共和国和帝制复辟,由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经历三个共和国、两次波旁王朝复辟和两次由波拿巴家族建立的帝国,直至法国1875年宪法生效后,法国共和派在1877年取得国民议会的控制权后,实现共和政权才结束。

英国

玫瑰战争中,约克派兰开夏派均为金雀花王朝分支。

英国内战时期,骑士党又称保王党。之后,拥护詹姆斯二世的贵族势力被称为托利党

美国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北美十三州与法国属于独立派。对立方的大英帝国属于保皇派。

其中比较特别的是一对父子,本杰明·富兰克林属于独立派,他的私生子威廉·富兰克林则是站在保皇派。 美国独立建国后,威廉·富兰克林随英军撤退到英国,终身没有再回到美国土地。

中国大陆

清末民初辛亥革命时,清室贵族成立君主立宪维持会,又名宗社党,主张维系清朝统治,反对共和制。宣统帝逊位后,主张复辟清朝,以康有为为代表。

文革时期,“保皇派”一词源自1966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做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资产阶级保皇派?》,用来称呼文革期间的保皇派

在当代中国,反对中国当局的左派自由派使用 '保皇派' 这个词来指称支持中国当局的左派组织或个人,例如乌有之乡艾跃进等。

澳门

澳门的官委议员在民间也被称为“保皇党”,澳门官委议员制度最初的设计原意是让澳门总督以委任方式平衡立法会内华人与土生葡人的势力、牵制立法会的权力和保障葡萄牙自身的利益。澳门回归后,官委议员仍然惯常在重要议题上立在民意的对立面,对每一次针对政府施政的动议投反对票,故被称为“保皇党”[3][4]

香港

1967年香港六七暴动后,第一代民主运动被公众遗忘,工人运动往后四十年没有再出现,不过在香港政府随后在70年代推动一连串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同时,出现各种运动,例如社区运动、学生运动、白领劳工运动。当中的学生运动则分为国粹派、社会派、民主自由派。当中,民主自由派又简称自由派。1980年代,香港政府开始加快民主化,自由派和社会派发展成参与民主政治的政治人物和组织,而当时在行政局和三级议会与他们相对的势力,因为效忠和维护作为宗主国——英国在香港的统治,而英国是君主制国家,所以这股亲英势力被称为“保皇党”。

保皇党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旧时用以称呼效忠英国、维护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力量和专制政治的政治人物和政治组织,意指行政局立法局议员。不过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原效忠港英政府的自由党转向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直是“保皇党”,而工联会由反对派变成了“保皇党”。有指中央政府鉴于工联会的不足,不能在香港吸纳大资本家和地主阶级,因此组织成跨阶层的民建联,后取代自由党成为亲中派最大政党。

民主派称亲中政党是“保皇党”,即是在官方场合和媒体所称的“建制派”,“皇”意指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马来西亚

柔佛保皇党(Johor Royalists Club / Badan Setiaraja Johor)是2015年3月23日,于马来西亚柔佛成立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其任务是要恢复“秩序”,而其宗旨为拥护柔佛王室、促进对柔佛王室文化传承的了解、及通过柔佛王室消弭种族间的隔阂。柔佛保皇党成员必须是纯种柔佛人(Anak Jati Johor),即本人及双亲都是生、长于柔佛,并且效忠(且只效忠)于柔佛苏丹者。柔佛保皇党是以国民代表大会的形式运作,并由一个常务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5][6]

相关

参考资料

  1. ^ 见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2. ^ 康有为《布告百七十余部会众丁未新年元旦举大庆典告蒇保皇会改为国民宪政会文》1906年,另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597-606页,中华书局,1998。
  3. ^ 澳門政治發展的遞嬗:以2013澳門立法會選舉為例 (PDF). 《展望与探索》. 2014, (12): 76–89 [2018-08-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30). 
  4. ^ 官委議員的身份與認同. 澳门报. 2018-08-22 [201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0). 
  5. ^ Johor Royalists Club - Royalists in Malaysia. [201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6. ^ 萧威汉:若有必要.柔佛保皇党大选或上阵. 星洲日报. 2017-09-07 [201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