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跳鼠
三趾跳鼠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啮齿目 Rodentia |
科: | 跳鼠科 Dipodidae |
属: | 三趾跳鼠属 Dipus |
种: | 三趾跳鼠 D. sagitta
|
二名法 | |
Dipus sagitta (Pallas, 1773)
|
三趾跳鼠(学名:Dipus sagitta),别名:跳兔、沙跳,北方三趾跳鼠,属于啮齿目跳鼠科,分布在中亚地区。
分布
甘肃省内分布于张掖、高台、酒泉、嘉峪关、金塔、玉门、安西、敦煌、肃北、阿克塞等地; 中国见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内蒙古、宁夏、新疆、吉林、辽宁西部;国外分布于蒙古、苏联中亚和哈萨克斯坦以及伊郎北部。
形态特征
外形似五趾跳鼠,体长大于110毫米。头圆吻钝。眼大。耳壳发达,耳前方有一排白色硬毛,成栅状但贴头前折不达眼前缘。尾长,其长约为体长的1/3。前肢短小,具五趾,二、四趾爪发达,爪细长而锐利。后肢约为前肢的三倍,具三趾,各趾下被有梳状硬毛。门齿前面橙黄色,中央有纵沟。背毛及后肢外方深沙黄色微沾黑色,毛基部灰色,中段深沙黄色,毛尖黑色;少数毛深沙黄色的一段为黑色所代替;体侧浅沙黄色,毛基白色;腹面、前肢、后肢内侧均为白色;白毛区绕过臀部向后一直延伸到尾基部;耳壳外方棕黄色,内面为稀疏白毛;耳后有一白斑,颊部至眼上方色浅,毛基白色;鼻上方小部分被以短而硬的纯沙黄色毛;尾上下两色,背方为纯沙黄色,腹方白色,尾末端有黑褐色和白色毛相间而成的毛束,但其黑褐色环在腹方为白毛隔断。头骨宽而短;额骨在肋骨后缘部分最窄;颧弓虽细,但向上分支很宽;眶下孔大,呈卵圆形;鼻骨与额骨相接处有凹陷,但较羽尾跳鼠的凹陷浅;顶间骨大,听泡中等,两听泡前端距离宽。乳突部不膨大。门齿孔后缘一般不超过前臼齿。腭孔两对,较小。
生活习性
栖息范围很广,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砾石荒漠、盐渍荒漠、沙丘、荒地、农田附近的草地均有。1982年河西走廊调查,几乎各种生境均有,捕获率高达34%,为当地优势种群。不集群,呈弥散式分布。洞穴简单,多筑于沙丘上。洞口底平,上为半圆形,直径约7厘米,向下有一攒段长约80厘米的斜道,洞道稍微弯曲。在深约60厘米处有一膨大窝室,窝室中铺有干草,侧方有一条向上斜伸的盲道、接近地面表层,遇敌时可由此破土而逃走。夜间活动,但白天也偶尔出洞。雨天躲在洞内,雨后晴夜则活动频繁,在沙质荒漠中常可见三趾跳鼠所挖的许多小坑。
三趾跳鼠多在地势高而干燥、地表植被稀疏、长有沙生植物的沙质土壤中栖居。喜欢在沙蒿、柽柳、锦鸡儿等灌木丛间活动。洞穴比较简单,多筑于植被稀疏的沙质土壤、半固定沙丘过流动沙丘上。一个洞有洞口一个,直径约8-9厘米,向下通窝巢。洞道长一般为1.2-1.5米,距地面深30-60厘米 。在洞道末端扩大的地方为巢室。在繁殖期窝巢铺垫干草。窝呈圆形,外径13-15厘米,其深约为3厘米。窝巢侧方有向地面 斜伸的盲道,通到地面下方,遇有险情时,由此破土逃跑。
三趾跳鼠每年有两次活动高峰,6月份植物生长繁茂,食物丰盛,它的活动范围大,频次加强,达到全年活动的第一个高峰。8月下旬,天气逐渐变凉,大量觅食,积蓄体内脂肪,以备蛰眠期耗损,活动极为频繁,因而出现第二个活动高峰。
昼伏夜出,黄昏后出洞觅食,白天偶尔出洞,有冬眠习性,冬眠期六个月左右。
食性及繁殖
三趾跳鼠以植物种子及幼嫩根、茎为食,亦食少量昆虫。
三趾跳鼠一年繁殖一胎,怀孕期约28天,每胎产仔2-5只。
每年繁殖一次,1982年5-7月在河西走廊各地捕获的11只孕鼠中,一个胚胎的两只、两个胚胎的两只、三个胚胎的五只、四个胚胎的一只。8月以后未见孕鼠。天敌同羽尾跳鼠。
对人类危害特点
三趾跳鼠在草场盗食沙蒿、柠条等固沙植物种子及其幼苗,严重损害沙地植被,破坏固沙造林事业。在农区,啃食作物幼苗,掏食瓜类。
防治的办法
1)可采用化学防治和人工捕打两种灭鼠方法。采用化学防治时,用毒饵或熏蒸的方法都可收效。
2)人工捕打分为两种方法,一是挖洞法;二是火诱法:在其密集地区,无月的夜晚,点燃火堆,当跳鼠发现火光后即会前来。此时,人们可手持树枝等工具紧贴地面横扫其足,使其腿部受伤,不能跳跃,乘机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