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溪桥
三叠溪桥 | |
---|---|
坐标 | 23°35′37″N 120°26′56″E / 23.593511°N 120.448788°E |
承载 | 台铁纵贯线 |
跨越 | 三叠溪 |
地点 | 中华民国(台湾)嘉义县大林镇与溪口乡 |
官方名称 | 三叠溪桥 |
维护单位 |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
上游桥梁 | 中正桥(县道162乙) |
下游桥梁 | 三叠溪桥(台1线)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上部结构:上承式预力简支梁 下部结构:单柱悬臂式桥墩 |
全长 | 138.64米(455英尺) |
宽度 | 双线桥梁 |
最大跨度 | 19.81米(65英尺) |
历史 | |
施工单位 | 一代桥: 二代桥: 三代桥:世仁营造公司 |
开工日 | 一代桥:1903年5月11日 二代桥:1969年7月(或9月) 三代桥:1990年 |
完工日 | 一代桥:1903年10月20日 二代桥:1970年 三代桥:1991年2月 |
开通日 | 一代桥:1903年12月15日 二代桥:1970年10月6日 三代桥:1991年3月18日 |
关闭日 | 一代桥:1989年12月15日 二代桥:1989年11月6日 |
地图 | |
台铁纵贯线三叠溪桥是位于中华民国(台湾)嘉义县大林镇与溪口乡之间的一座铁路桥梁,跨越三叠溪,连接嘉义县大林镇大林车站与民雄乡民雄车站,现役桥梁1991年2月重建完成,同年3月通车。
历史与设计
第一代桥
1895年日本统治台湾后,除了改建原北部的清代铁路以外,并自1899年起由南、北两端建设纵贯线,南部路线由台湾总督府铁道部打狗出张所从打狗往北铺设[1],1903年路线推进到他里雾(今斗南车站),在跨越三叠溪之处建设第一代三叠溪桥,1903年5月11日开工,原本路线测量时设计是70呎跨度2孔、50呎跨度7孔的桥梁,实际施工时为70呎跨度2孔、50呎跨度5孔之上承式钢钣梁单线铁路桥,桥长129.9米,桥墩以红砖砌筑、基础为木桩,在1903年10月20日竣工,同年12月15日随着他里雾(今斗南)~大莆林(今大林)~打猫(今民雄)~嘉义路段通车而启用[2][3][4][注 1]。
战后1959年八七水灾时,第一代桥发生桥墩倒塌[4],灾后重建桥墩1座[5]。
1973年起纵贯线全线(基隆~高雄间)分段进行铁路电气化工程,于第一代桥桥上增设电杆及电车线设备,1978年12月18日,包含第一代桥在内的彰化~嘉义间完成通电、同月28日正式通车[6]。
第一代桥使用至1989年12月15日,因路线切换至施工临时桥后停用拆除[4]。
第二代桥
战后中华民国时期之台湾铁路管理局自1967年9月起分阶段将纵贯线彰化~民雄间、嘉义~新市间之单线铁路扩建为复线铁路[7],其中大林至民雄路段利用第3批世界银行贷款办理扩建,于第一代桥上游侧(东侧)一旁新建第二代桥,做为东正线(南下线)桥[4][8]。
第二代三叠溪桥为上承式钢钣梁单线铁路桥,长129.5米,共7桥孔,分别为22.25米跨度2孔、16米跨度5孔,RC造桥墩,1969年7月(或9月)开工,1970年10月6日随斗南~大林~民雄段双线化通车而启用[3][9]。二代桥通车后,原一代桥改做西正线(北上线)桥。
1973年起纵贯线全线(基隆~高雄间)分段进行铁路电气化工程,于第二代桥桥上增设电杆及电车线设备,1978年12月18日,包含第二代桥在内的彰化~嘉义间完成通电、同月28日正式通车[6]。
第二代桥使用至1989年11月6日,因路线拨接至施工临时桥后停用拆除[4]。
第三代桥(现役)
台湾日治时期后期及战后时期,台湾铁路管理局陆续改建或补强老旧铁路桥梁,并自1980年代起大规模重建旧桥,除了已经重建完成者[注 2]之外,盘点出29座桥梁,分别纳入“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及“五大桥梁重建工程”两计划[11],而三叠溪桥以前者的工程计划重建,为第三代桥。
第三代新桥建造于原第一、第二代桥位置,亚新工程顾问公司设计、世仁营造公司承包建造,新桥建设前先于第二代桥东侧(上游侧)15米施作临时轨便桥,其跨度、桥长、结构与第三代永久桥雷同,标准活载重KS-16级。临时便桥1988年2月17日开工,进度缓慢,至1989年11月6日[注 3]及12月15日开通东、西临时正线,嗣后即停用第一、第二代桥并予拆除,原地新建第三代永久桥[4]。
第三代桥1990年动工,桥台为悬臂式RC构造,主桥下部结构为单柱悬臂式长圆形RC桥墩、钢筋混凝土场铸桩基础;上部结构为上承式预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长138.72米,计7桥孔,每孔跨径19.81米,标准活载重KS-18级。三代桥开工初期工程进度迟缓,经包商更换工地负责人后始改善进度,1991年2月第三代桥完成,3月18日西正线通车、同月28日东正线通车[4][13] ,桥面铺设传统道碴式轨道。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 ^ 谢明勋,《打狗驿站百年物语》,文化部文化资产局、高雄市历史博物馆、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等出版,台中市及高雄市,2012年10月初版,ISBN 978-986-03-4266-6(繁体中文)。
- ^ 2.0 2.1 《臺灣鐵道史》中卷(未定稿). 台北: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1911年3月25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位典藏: 页55、310、365、366 [2022年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2月4日) (日语).
- ^ 3.0 3.1 〈大林車站〉. 《台湾驿站之旅》网站. 2004-2021年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中文(台湾)).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台湾铁路管理局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处. 《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總報告》第5冊技術篇(三). 台北市. 1991年5月31日 (中文(台湾)).
- ^ 中华民国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华民国39年~49年合编本《交通年鉴》,页446,台北市,1962年(繁体中文)。
- ^ 6.0 6.1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大事紀要〉,中華民國67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国家图书馆 政府统计资讯网: 页272. 1979年6月 [2022-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中文(台湾)).
- ^ 中华民国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华民国56年《交通年鉴》,台北市,1968年10月,页114(繁体中文)。
- ^ 中华民国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华民国58年《交通年鉴》,台北市,1970年,页167(繁体中文)。
- ^ 中华民国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华民国59年《交通年鉴》,台北市,1971年11月,页233(繁体中文)。
-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第三十三年報》(昭和六年度). 台北: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 1932年12月23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位典藏: 页55 [2022年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2月4日) (日语).
- ^ 11.0 11.1 寿俊仁 (编). 《臺灣鐵路百週年紀念》. 台湾铁路管理局. 1987年6月9日: 页264~271 (中文(台湾)).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台湾记忆.(繁体中文)
- ^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华民国77年《交通年鉴》,台北市,1989年10月10日,页329。(繁体中文)
- ^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大事紀要〉,中華民國80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国家图书馆 政府统计资讯网: 页342. 1992年6月 [2022-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