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边缘人小组/辅导指南
|
首页 | 事务讨论页 | 成立宗旨 | 辅导指南 | 联系方式 | 加入我们 | 姊妹计划 |
严正声明:所有求助于本小组者均属自愿性质,而边缘人小组的辅助并不代表专业意见,且意见仅供参考,有需要请联系医生及专业辅导人员,感谢合作。 严正声明:所有求助于本小组者均属自愿性质,而边缘人小组的辅助并不代表专业意见,且意见仅供参考,有需要请联系医生及专业辅导人员,感谢合作。 官方Instagram账号:@marginalizedpersonsclub; 消息频道:@marginalizedpersonsclubchannel,欢迎各位加入! 边缘人小组致力于协助有社交困难的维基人,并对受情绪困扰的维基人提供支援和心理辅导。小组亦有对社群的纷争进行调解,以及尽可能用温和方式开解破坏者。本页内容为边缘人小组成员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上的协助的指引以及调解纷争和开导破坏者的指南,如对此页有任何意见,请在边缘人小组的讨论页(不支援Flow)提出。 各种需辅导的疾病介绍本小组致力于帮助自闭症(包括亚斯伯格症候群)、抑郁症、躁郁症和有短期情绪困扰的维基人消除所有和其他维基人在沟通上的障碍,及帮助他们能够正常地融入维基百科社群,带领他们走出困境,重拾笑容和快乐。 本页只列出小组辅导部分的指南。本小组的其他计划不会列于本页之内。 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发展障碍,症状主要显露于沟通、兴趣和行为方面。自闭症人士的性格较为内向,害怕或只和一部分的人沟通,也因此而较常出现语言障碍。一般少说话或比较文静,男性的发生几率一般较女性高出数十倍。有时可能因其他学习障碍而遭医生误诊。 自闭症的发生率约为六十分之一,发生率可能受地区、基因或后天环境影响。截至2015年,全球自闭症患者约有2480万人。截至2017年,在发达国家约有1.5%的儿童诊断是有自闭症,而美国在2000年的比例是0.7%。 自闭症人士的兴趣较一般人浓厚,并且会花上较大的精力于这些兴趣身上。自闭症人士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复性的行为异常或动作,可能引起其他人的不满。自闭症人士也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奇怪动作(例如把物件按直线、曲线、形状和颜色等排列),也有可能会要求别人迁就自己,或是出现固执行为。当中例子包括:
自闭症人士亦有以下的社交障碍:
自闭症不会导致直接的身体或健康上的危害,但有可能因为意外、自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身体和健康上的损害。甚至有出现自闭症因为吃下脏食物、不慎溺水而死亡的情况出现。而自闭症人士亦可能伴随一些智力障碍的情况出现。更有报导指出,自闭症人士的预期寿命比正常人短18年,同时有智力障碍者更有可能短达30年。 自闭症一般在两至三岁时便能诊断,但亦有例外。早期的言语治疗或应用行为分析可以帮助有自闭症的儿童学习自我照顾、社交及沟通技能。若经过适当治疗(如言语治疗、游戏治疗等等),更可以毫无障碍地和其他人融洽地相处。自闭症拥有极少数的康复病例,但通常能和其他人相处的只是自闭症的特征减退。自闭症人士在经过治疗后,甚至能够独立生活、成家立室。 另外,有人认为自闭症只是个体上的差异,不应看待成疾病。 抑郁症抑郁症,又名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的疾病,发病率受季节、环境和社交影响。在中国大陆,发病率大概为十分之一。即每十个人可能有一人感染抑郁症。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因素对这类疾病的发病都有影响,而就诊率亦只有20%。 抑郁症患者通常缺乏自信,避开人群,甚至有罪恶感,感到身体能量的明显降低,时间的感受力减慢,无法在任何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快乐。这类障碍还会造成患者的躯体功能失调,如睡眠紊乱或食欲暴进或减退、痛觉等。 抑郁症在生理、心理和社交上都会造成影响。生理方面的病征包括失眠、发噩梦、人体内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减少或出现变动等。心理方面则包括感到绝望、注意力下降、有自杀或自残倾向等。而社会上则是行为举止影响日常生活和其他人等等。抑郁症的患者一般害怕受到社会的歧视而拒绝承认自己患病的事实和拒绝就诊。 根据资料显示,65%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倾向,有15%自杀不遂。亦有研究如果身上的亲戚、朋友或伴侣出现抑郁症,自身罹患抑郁症的几率会提高,而抑郁症有遗传倾向。而应激性事件(如丧偶、离婚、失恋、意外、破产等)也会增加罹患抑郁症的几率。 抑郁症可以透过药物治疗,但是起效较慢,并且会出现不少副作用如食欲不振、视力模糊、头痛、呕吐、消化系统异常等。但如果擅自停药或其他因素,可导致抑郁症再次复发。据研究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三年的的复发率高达89%。然而,抑郁症患者不应过于担心自己是否复发,并且要给予自己信心,方会有治愈的成效。 躁郁症躁郁症是一个精神上的疾病,顾名思义患者会反反复复地经历两个阶段,分别为“情绪亢奋”期(躁期)和“抑郁”期(郁期),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影响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现精神病症状。 情绪亢奋期(躁期)可分为“狂躁”或是“轻躁狂”,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影响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现精神病症状。在此期,患者感到或表现出异常开心、有活力、易怒,常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对睡眠的需求也往往会减少。而在抑郁期,患者会哭泣、缺乏与他人眼神交流、对生命萌生负面看法,也有自杀的可能(即抑郁症的症状)。 在躁期,患者会产生极度愉悦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可能被当事人形容为兴奋的、有活力的、满足的、狂喜的及冲动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会表现出与亢奋情绪相关的行为,包括自我膨胀、精力旺盛、多话、性欲增加、失眠(睡眠时间缩短,但却仍然拥有旺盛的精力),并且会产生自制力降低和危机感降低的情形。在轻躁时,患者会感觉特别有活力或创造力,且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许多病患会留恋处于轻躁期的感觉。实际上,许多患有躁郁症的艺术家在处于轻躁时期的作品产量会增加,水准也会特别高。有些人一生长期处于轻躁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造成任何令当事人无法忍受的不便,则不需要治疗,严格来讲也不被视为疾病,但仍旧被归类为躁郁症的一种形式。这种精力充沛的人常常变成所谓的工作狂。然而,患者会因为自制力降低而挥霍金钱、乱交朋友,或者进行不切实际的规划以及危险的投资。也有可能因为情绪太过亢奋而失去自制力,导致乱发脾气或讲话不经思考,而在行为或言谈间伤害到身边的人,例如突在公众场合无缘由地对陌生人说出可能带有戏谑、嘲讽,甚至挑衅的言语。躁狂则损害患者的认知能力,可能产生幻觉,从而妄想及认知扭曲等。有些患者甚至在高昂的情绪与幻觉中产生暴力或者自残行为,有时也会作出不可理喻的行动或者决定。躁症若没有被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反之,若在发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就能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受到的损害尽量小。 躁郁症发生的原因因人而异,目前还无法明确断定。通常有特殊学习需要的资优生都会被误会或被诊断为躁郁症。可以确定的是,其成因与遗传以及压力都有关系。极少量样本的双生子(双胞胎)研究显示,此种疾病的成因的确存在遗传因素,也有环境的影响。根据资料显示,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会影响躁郁症的发病率,例如长期受压或儿时的不美好回忆也会增加发病风险。一般而言,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病人为社交、经济或是工作上的问题所苦,被压力引发躁症。这类病症会导致可能的反社会行为,而此时患者主要都是年轻的成年人,而有些人被误以为刻意找社会麻烦。 躁郁症患者相对于一般人,由于自然原因(如心脏病等)死亡的风险是常人的两倍,这通常是由于生活习惯不佳,或是药物副作用。也有个案因躁郁症作出自杀或自残的行为。躁郁患者一生中的自杀风险约为17到19%,这个数字是一般大众的15~20倍。 和抑郁症一样,服用药物可以减轻症状,但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当中药物例子包括锂、抗精神病药、抗惊厥、抽搐、痉挛药物。 抑郁症和躁郁症的分别
辅导基本规则及方式
供辅导者阅读的相关辅导概念情绪困扰“情绪困扰”泛指人们持续性的表现外向性的攻击、反抗、冲动、过动等行为,内向性的退缩、畏惧、焦虑、忧郁等行为,或其他精神疾病等问题,以致造成个人在生活、学业、人际关系和工作等方面的显著困难,而需提供特殊教育与相关服务者。而本小组则负责解决有情绪困扰的维基人提供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正常参与和融入社群。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健康的情绪可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康复,而那些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则会削弱人的抵抗力,容易生病,会让疾病恶化得更快,甚至导致死亡。情绪需要疏导,不能堵塞,否则不良情绪越积越多,到了受不了暴发的时候,便极具破坏力,而倾诉就是给我们的情绪一个疏通的口子,使不良情绪得以排走,令心情恢复平静。本小组担当着一个让维基人疏通情绪的一个平台,让维基人能够快乐地贡献和编辑,创造更多的奇迹 危机处置在一些较为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处理一些突发问题难以采取长期的解决办法,只能先提供一些短期而有用的解决办法。古代人认为,“危机”两字可分开理解为“危险”和“机会”。 而危机处置的目标是在协助个人或团体安然渡过混乱事件的助人过程,使其能够缩小负面的影响程度。在危机处置中,危机通常指一生人无法逃避的经历,或是身处在一个决定性的紧要关头或转折点 危机主要分为四大类型,分为为情境性危机、发展性危机、存在价值上危机和环境性危机。
在处置这些危机时,我们应该给予求助者一个信心保证,并且寻找适合的解决方针,解决短期的危险,迎来全新的机会。 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个人对一个人的遭遇和一件事的感受。要达成同情心,需要自己能够了解他人或事件。 同情心用自己的感觉去感觉、体会他人的感觉,是安慰、是一种情绪、是“身受感动”、是一种被动地分享,如同对其他人的痛苦、欢愉或悲恸立即而自发的反应。同时,同情心是一种因为同理心而对其他人产生的情绪。因为我们对于其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于其他人的遭遇产生责任感,因此出现帮助别人的动机,这种情绪称为同情。 要达成同情心,重要的目的是要接纳他人的观点,并且感同身受及不加任何评论。除此之外,我们要看出他人的情绪,并且尝试与他们沟通。 同理心至于同理心是一种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能够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内所经历的事物的能力。 广义的情绪状态、照顾与帮助他人的欲望、与另一个人的经验情感相同的情绪、辨别出另一个人的想法或感受、使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变得不那么明显等。同理心也被认为是感受和分享另一个人情绪的能力。有些人认为同理心是一种能够与他人情绪相匹配的能力,而有些人则认同理心是对他人温柔。 同理心涉及“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因此同理心情绪表征源于“被理解的情绪特征”。例如如果该情绪是以身体感受为中心,那么同理心的核心即是掌握他人的身体感受。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情感中更重要的是以信仰和欲望的组合为中心,那么同理心就会掌握决定了这个情感来源的信念和欲望。这一种能力,是将自己想像成另一个人的复杂想像过程。 拥有同理心能够帮助人理解决策制定和认知思维过程中的许多因素。理解“过去的经历会对当前的决策有影响”这个概念可以让我们对一个在面对问题时作出不合逻辑决定的个人产生同理。 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不同
调解社群纷争在用户之间的讨论页、互助客栈、当前的破坏和管理员通告版这些页面中,维基人之间的意见各有不同,而不同意见时亦会引起争执。 当讨论变得激烈,人们就要强调自己的意见和立场,结果语气就成为了放大自己观点的工具。当语气变得强烈,就有可能演变为对方带来伤害的言语。但是每一场吵架总有迹可寻,要调解维基人之间的纷争需要找出背后的前因后果,而非让维基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从此划上句号。 纷争有可能并非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有可能不只是两方的争执。纷争可以有多种形式,有语言、武力等手段。本页将聚焦于语言上的纷争。 调解纷争是一件比想像中困难的事情。除了要保持不偏袒和不倾向其中一方的立场,甚至还需要相关的心理学应用。 调解纷争的目的调解纷争通常出于以下的理由:
调解纷争的事前功夫
调解纷争的方法和建议以下是各种纷争调解方法的汇总供各成员参考。调解纷争的方法千变万化,须按情况而调整调解纷争的方法。成员在调解纷争时,可使用模板Wikipedia:边缘人小组/调解纷争模板。 私下调解与公开调解私下调解是指在用户讨论页、电子邮件甚至站外通讯软件等私人场合进行调解纷争,而公开调解则指在互助客栈、当前的破坏和管理员通告版等公开场合进行调解纷争。 在通常情况下,私下调解比公开调解更具效率和影响力。在公开场合中,围观的人较私下场合的多。这导致了争执方可能因为自己的观点无法被接纳而感到不满或羞耻,只会导致火上加油,使纷争更为严重。 相反,私下调解围观的人较少,甚至能力达致一个私人空间的效果,也能增加争吵方聆听自己的意见的机会。 调解的时机在纷争进行之时,争吵方均难以接收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一个人争吵后有一个冷静期。这个冷静期可长可短,短则十分钟,长则几个月。让他们都觉得自己理亏,才会有和好的意愿。 调解的身份和立场调解纷争的的本质,其实是以第三方的身份进入战局,让双方都听你说话。 若果阁下并非讨论的参与者之一或对事件不熟悉,这会导致自己的说服力下降,使他们难以听取自己的意见。 阁下的身份亦有可能改变别人是否聆听阁下意见的几率。例如阁下是管理员、行政员、监管员,或是讨论和争执的引发人之一,意见被听取的机会会增加。因为这样会使争执方产生敬佩之心,使他们更会尊重阁下的意见。 如果阁下不符合身份的条件,可能需要向一些这样的人求助,以便于调解纷争。 调解时应该说什么?两个人发生冲突,一时冲动固然是一方面,但更根源的是两人都认为对方是针对自己。所以,最“根治”的办法莫过于找证据证明两人之间其实是误会。至于确切应该说的话,本页难以提供。但肯定的是只说一句“别吵架”“别吵了”并不能有助调解纷争。“想要一句话劝架的,根本不是劝架”,除非是两方本来就还有理智,听得进劝,否则都不能一语成文。 想要劝好架要有胆识、有耐心、会察言观色、还要会帮双方分析,绝不是简单一句“不要吵”就完事了的。好的劝架者还会负起善后的责任,从根源上促进双方减少争吵的隐患,增进双方的关系。 间接地调解纷争有时,言语并不能完全能够成功劝架。事实上,环境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改变环境中的声音、气味、温度、光线,都可能舒缓人的心情,对劝架产生帮助。 然而切记,倾注在吵架的双方身上的关注和关爱越多,也许反而是越有害的。如果一味连哄带骗地使争执方认为自己是对的,最终只会使自己更刚复自用,养成经常争吵的坏习惯。除此以外,减轻争执方对事件的注意力、提供幽默也不能够调解纷争。 如果以劝架者之力无法处理纷争,应寻求更多用户的意见(例如互助客栈等地),进而解决纷争。 开导破坏者破坏经常是指通过增删或修改内容,故意危害维基百科正确性与完整性。例如故意把正常内容替换成猥亵的、诽谤的、或者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我们绝不容忍一切破坏。虽然我们鼓励维基人先警告再封禁破坏者,但管理员实施封禁之前,未必需要先行警告。 尽管有些维基人的行为可能违反维基社群的共识或守则,但只要他们怀有改进维基百科的善意,那就不算破坏。另外,编辑战也不算破坏。您须仔细考虑,方能区分到底哪些改动有益,哪些是好心办了坏事,而哪些是破坏。如果把善意改动指认为破坏,反倒不妙。 可能导致破坏者进行破坏的原因
如何友善地和破坏者沟通声明:以下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破坏者,需按破坏者之性格进行调整!
维基压力维基压力是指一个维基百科人在维基百科的压力。维基压力可以受现实生活和处理和在维基百科的生涯等因素影响。 维基压力本页有提供一个略为简单的测试,而边缘人小组则有建立一个较为详细的测试供维基人作参考之用,页面为Wikipedia:维基心理压力测试。 鼓励正在努力/值得嘉许的维基人给表现卓越、努力贡献维基百科的人送一枚星章,是维基百科一个惯例。要奖励某人非常简单,只要把星章模板或者星章直接放在他的用户对话页,并且说明理由就可以了。这个奖励有助于维基友爱和文明。详见星章列表请参见维基星章。 除了星章,食物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除了果仁密饼、饼干等食物外,维基餐厅亦有提供数百种食物选择,可按对象用户及自身的喜好调整。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