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川蔡通话
川蔡通话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 ||||||||||
| ||||||||||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关于言论审查
除了苹果日报还有其他媒体报导相关事情吗,不然可能不中立--叶又嘉(留言) 2016年12月8日 (四) 12:47 (UTC)
新条目推荐讨论
- 哪起事件是中华民国-美国断交以后,第一次在中华民国总统与候任美国总统之间进行的电话谈话?
- (+)支持,这个条目几乎可以申优良条目了,条目符合标准--叶又嘉(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4:42 (UTC)
- 这个条目几乎可以连申请新条目推荐都不够格。为何不挂上POV?会残害台湾人健康、破坏和平、浪费财政的重大争议都没写上,这明明是蔡英文重大错误,台湾主流民意都不认同(条目内文居然都不提真正的主流民意?),这次莽撞她的民调会更低,下台也不远了。很多评论早说破是因民进党执政无能想转移焦点,偏激手段破坏九二共识,用庞大的美猪牛与废军武代价换取十多分钟对谈。被称为台湾总统更是羞辱国格。名嘴邱毅说蔡英文连泰国都会拼错,想必讲电话结巴才讲这样久吧?--223.136.119.68(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5:59 (UTC)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自己写这种东西不觉得丢脸吗?为政治狂热到这种程度,我真是的钦佩的五体投地,呵呵。--№.N(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6:17 (UTC)
- (!)意见:台湾是中华民国安身立命的土地,没有1949年台湾岛容纳中华民国,岂能有1970年代的中华民国经济奇迹?给那个223.136.119.68,把台湾这两个词形容成羞辱国格,简直是岂有此理。因为,若不是台湾这土地,中华民国早连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国格!--101.15.4.86(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23:47 (UTC)
- (:)回应:不用看那么复杂,纯粹是有人自己之前提名的DYK悉数落选,见不得人好罢了。另外问一下223.136.119.68这个IP,本条目中提到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对川普-蔡英文通话事件表示“正面看待美国对中华民国的支持,及双方政府间有着良好沟通和交流”,你对此番发言怎么看?-—Howard61313(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7:11 (UTC)
- (:)回应:不知道某ip所言的主流民意是哪国的?^^--平成28年暨皇纪2676年及丙申年(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23:35 (UTC)
- 观此ip留言,我觉得这个ip纯粹政治狂热,和以前的经历关联不大。--№.N(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0:09 (UTC)
- (:)回应:蔡政府取得初次通话,预期川普团队上任前有一次接触的机会,在野的国民党也受邀在川普团队上任后参访国务院,由此可见川普的外交手腕应是力求各方平衡,对亚洲现况来说坐下来谈应该会比彼此内耗好多了。--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8:32 (UTC)
- (:)回应:不用看那么复杂,纯粹是有人自己之前提名的DYK悉数落选,见不得人好罢了。另外问一下223.136.119.68这个IP,本条目中提到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对川普-蔡英文通话事件表示“正面看待美国对中华民国的支持,及双方政府间有着良好沟通和交流”,你对此番发言怎么看?-—Howard61313(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7:11 (UTC)
- (+)支持,内容篇幅及参考资料满足dyk要求,名称也有媒体提及。至于施政的重大争议是另一件事,条目不一定要提及(而且在"台湾方面"段落也有提到,"但这次事件能够见到民主进步党政府罔顾民众意见、健康与生活")--Wolfch (留言) 协作计划进行中 2016年12月5日 (一) 16:28 (UTC)
- (!)意见:致@KOKUYO,“热线”宜指一种两国政府间的的常设联络管道(例如美俄热线),但此次事件是蔡氏给川普的一通贺电,为单一事件的性质。除非“热线”一词已广为媒体使用,否则本人认为“川蔡通话事件”更佳。-—Howard61313(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7:23 (UTC)
- (:)回应:我觉得新闻媒体开始有将“川蔡热线”当作习惯用语的倾向,自由时报做为报导前缀、苹果日报在多篇新闻中也有用此简称,我觉得已经足够了。--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8:31 (UTC)
- 以“川蔡通话”、“川蔡电”为标题的新闻也满多的--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12月5日 (一) 18:50 (UTC)
- 川蔡电感觉并非正常中文字词,我这边是“"川蔡热线"”= 232,000项结果;“"川蔡通电"”=223,000项结果。--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8:56 (UTC)
- (:)回应@KOKUYO:
1、论客观性,“通话”自然胜过“热线”(这是10分钟的贺电,“热线”与“通话”相较之下稍有主观解读之嫌)。
2、通话的参与方不只台湾,还有美国,而美国媒体对此事件的常用称呼为“phone call”,不是“hotline”。而在台湾方面,“川蔡通话”之称亦非罕见。它有258,000 项结果
既然“通话”一词不违反台美两方的习惯,又有客观性和广泛使用性,考量到三者的兼顾,我依然认为“热线”一词应该予以取代。-—Howard61313(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1:46 (UTC)- Sorry,Google搜索眼残而打错关键字。你讲得对,所以我把条目移动到“川蔡通话”了。--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2:06 (UTC)
- (:)回应@KOKUYO:
- (+)支持:符合标准--Z7504(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0:07 (UTC)
- (=)中立:我对这个条目无任何意见,只是想说上面那个IP为何不上天。 --04JUO 2016年12月6日 (二) 08:43 (UTC+8)
- (+)支持,已达标。这么短的时间内竟然能完成如此大篇幅的高品质条目。-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1:52 (UTC)
- (+)支持,符合标准。--🍌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12月6日 (二) 02:08 (UTC)
- (-)反对:台湾人当然支持台美两国关系迈向正常化、支持台湾人民选出的总统与政府一改外来殖民者的错乱心态、持续强化外交国安作为、也支持美国重拾伟大的价值、别再遭独裁侵略政权操弄。编者花费心力应予肯定,我也全文修订过。
- 但本文通篇许多美台两国当事人的原文用字“Taiwan/台湾”都被刻意改成“中华民国”,美国候任副总统Pence的原文是“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takes a courtesy call from the democratically-elected president of Taiwan”,却被改成“川普便是接到中华民国总统礼貌致电”,连主张台湾独立人士吴澧培的原话“是台湾走进国际社会的第一步”都被改成“是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的第一步”,媒体所称“美国对台立场”也被改成“美国对中华民国的政策”,这种把明明不是人家说的话、不是媒体报导用字的东西硬塞入人家嘴巴的粗暴行径已形同强奸当事人。美国支持台湾不等于支持中华民国、美国承认台湾不等于承认中华民国,Taiwan是美国政府的法定用语,ROC不是,故于美国政策语境下任意替代两者的基础并不存在。“中华民国”自1979年起在美国就没销路、没市场了,许多台美人在美国第一线努力数十载的目标都是为台湾,而非什么“中华民国”,这许多的相关讨论根本没有“中华民国”存在的空间,尤其英文原文基本上都是Taiwan vs. China,但文中擅改之处实在不计其数,已属明显误导。许多非直接引述的文字(如台湾人民或网友意见等)也毫无使用“中华民国”之必要。--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2:21 (UTC)
- (+)支持:品质优良,内容充实,可考虑提名GA。--NoobWayne™讨论 2016年12月6日 (二) 06:40 (UTC)
- 感觉部分内容POV,暂保持(=)中立,期待改善。
首段第一句:“新任美国总统当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和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进行的越洋电话谈话”,有误导之嫌,让人理解为“川普”打电话给“蔡英文”。应当说明是“蔡英文”打电话给“川普”,“川普”也这么强调CALL ME,条目首段有意无意的忽略这一细节,有POV之嫌。- 序言第二段:“部分美国新闻媒体认为……”为什么把“部分美国新闻媒体”的观点摆在北京政府、白宫等官方回应之前?不讲大陆媒体、台湾媒体的观点,仅仅把“部分美国新闻媒体”挑出来写,有POV之嫌。
- 这仅仅是序言章节的问题,正文问题也很多。如果主编愿意修改,我再补充,否则,我写很多都没有意义。--D98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8:12 (UTC)
- 正文第一段第一句,“1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转而采取“一个中国”政策[2]。”“转而”一词有误导之嫌,让人理解为,美国之前不是采取一个中国政策,而是采取“两个中国”政策。--D98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0:14 (UTC)
- (:)回应第一点已改--Wolfch (留言) 协作计划进行中 2016年12月6日 (二) 09:12 (UTC)
- (:)回应正文第一段第一句“……转而采取“一个中国”政策[2]”很不好改,参考资料天下杂志是写“……美国就采取“一个中国”政策”,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当时签的公报)是写“美方承认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并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都有不一致的地方,盼望熟悉主题的人可以协助修改。--Wolfch (留言) 协作计划进行中 2016年12月6日 (二) 11:56 (UTC)
- (!)意见,补上新作的图片,看大家有什么意见--叶又嘉(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5:54 (UTC)
- (:)回应:如此一来,维基共享资源便有约四张关于“川蔡通话”的公有领域图片,因此已创立分类页面“Telephone call between Donald Trump and Tsai Ing-wen”,并透过维基项目将之与条目连结在一起。-—Howard61313(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1714 (UTC)
- 我个人觉得那张图片不好看,而且根本没有来源指出他们实际讲的内容(且正确来说,目前已经知道两人都讲英语,也没有一个中文一个英语的情况)。--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23:41 (UTC)
- (:)回应,就已知来源中 一个祝贺当选 一个在推特有说谢谢,都讲英文的来源是? 一个写中文一个英文只是表达双方的官方文字,且菜的部分写英文对话框塞不下,至于不好看 您可以上传觉得好看的....... 个人水平只有这样 觉得能表达意思即可--叶又嘉(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3:19 (UTC)
- @葉又嘉::蔡英文的英文显然不菜,照片也没出现任何总统府翻译,不可能再浪费翻译时间。应将中文“恭喜”改成毫无疑义、川普推文出现的Congratulations.那道箭头也没必要。--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5:30 (UTC)
- (?)疑问:到底有什么必要非用那张图不可?这看起来不正式,反像是苹果一类娱乐新闻的对白示意图。支持调回KOKUYO的原版本,放两人照片即可。--Aizag(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6:02 (UTC)
- (:)回应,就只是对白示意图而已,为何一定要正式? 显示对话不好吗? 条目名是川蔡通话 不是川蔡.....--叶又嘉(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6:17 (UTC)
- (:)回应: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觉得像苹果一类娱乐新闻的对白示意图。-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7日 (三) 16:28 (UTC)
- (~)补充:已另寻适合图像,再制方位/动线/表情/对话均更佳之图,有意见可再调整。--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21:18 (UTC)
- 还是难看死了。非但图片没有对称,而且还多了没有意义的东西。同克劳棣所说,“像苹果一类娱乐新闻的对白示意图”。另外主编就别挂我了,我觉得这样丢自己仅存不多的脸了。--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23:33 (UTC)
- (&)建议: 还不如把川普的推特截图放到共享资源。--101.15.4.86(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23:47 (UTC)
- 我对把示意图拿掉完全没意见,只是觉得前图中英文并列不妥。回复先前大头照当然可以,但最好左右对调,可符太平洋地理与两人政治立场,也能让文字顺序符合拨出、接听的顺序。推特截图可摆在“公开宣布”段落。--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8日 (四) 02:24 (UTC)
- (!)意见:图片难看,不正式。应拿掉对白框。 KRF(留言) 2016年12月8日 (四) 03:48 (UTC)
- (&)建议: 还不如把川普的推特截图放到共享资源。--101.15.4.86(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23:47 (UTC)
- 还是难看死了。非但图片没有对称,而且还多了没有意义的东西。同克劳棣所说,“像苹果一类娱乐新闻的对白示意图”。另外主编就别挂我了,我觉得这样丢自己仅存不多的脸了。--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23:33 (UTC)
- (~)补充:已另寻适合图像,再制方位/动线/表情/对话均更佳之图,有意见可再调整。--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21:18 (UTC)
- @葉又嘉::蔡英文的英文显然不菜,照片也没出现任何总统府翻译,不可能再浪费翻译时间。应将中文“恭喜”改成毫无疑义、川普推文出现的Congratulations.那道箭头也没必要。--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5:30 (UTC)
- (:)回应,就已知来源中 一个祝贺当选 一个在推特有说谢谢,都讲英文的来源是? 一个写中文一个英文只是表达双方的官方文字,且菜的部分写英文对话框塞不下,至于不好看 您可以上传觉得好看的....... 个人水平只有这样 觉得能表达意思即可--叶又嘉(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3:19 (UTC)
- 我个人觉得那张图片不好看,而且根本没有来源指出他们实际讲的内容(且正确来说,目前已经知道两人都讲英语,也没有一个中文一个英语的情况)。--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23:41 (UTC)
- (:)回应:如此一来,维基共享资源便有约四张关于“川蔡通话”的公有领域图片,因此已创立分类页面“Telephone call between Donald Trump and Tsai Ing-wen”,并透过维基项目将之与条目连结在一起。-—Howard61313(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1714 (UTC)
- (-)反对:放着条目中明显存在的中立性问题不修改,却在讨论一个配图做得是否漂亮。--D981(留言) 2016年12月8日 (四) 12:00 (UTC)
- (+)支持:符合新条目推荐的标准。不过如果打算成为优良条目的话,确实还要再改进。--M940504(留言) 2016年12月8日 (四) 12:41 (UTC)
- (+)支持,符合标准。--Iflwlou [ M { 2016年12月9日 (五) 06:04 (UTC)
- (-)反对,本来不想管,可台湾媒体来源太多了,这种话题真的合适?-- 晴空·和岩 讨论页·协作计划 2016年12月9日 (五) 09:57 (UTC)
- (+)支持,符合标准。--蓝灯 留言 2016年12月9日 (五) 11:32 (UTC)
- (+)支持,符合标准。如此新闻大事还是要支持。不能只是吐槽某IP--平成28年暨皇纪2676年及丙申年(留言) 2016年12月9日 (五) 13:14 (UTC)
关于“台湾”和“中华民国”两词之间的选择
@Wildcursive:阁下将敝人刚才所做的编辑都回退了。敝人所做的这些编辑皆是以方针WP:NPOV、WP:BIAS作为依据,请问阁下是否认为哪里不符合方针?若有的话,请说明。请以方针作为讨论基础。--Matt Smith(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08:17 (UTC)
(:)回应:
本条目是依已发生事实、英文原文与来源报导文字等所做记述,与“台湾”一词是否已被宣布为一主权独立国家之正式国号是两回事。你这种改法已偏离维基纪录事实的精神,已经过头了。
希腊(Greece)的正式国号是“海伦娜共和国”(Hellenic Republic)并不妨碍“希腊”之通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通称英国亦不致被误认为只有英格兰。
就“名”而言,台湾是1949年后中华民国的国家之简称/代称/通称,且政府与人民均已多年习于两者混用,外国政府与国际媒体和学术界惯用语称台湾,Google上的台湾/Taiwan也远多于中华民国/R.O.C.;就“实”而言,其本质毫无疑问是“中华民国”消而“台湾”长。“台湾”一词的意义之一确实就是指涉一个国家,无论是否另有别名。正式国号尚非台湾,不等于台湾不具国家属性。
总统府与外交部等许多政府网站标题都是台湾与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 (Taiwan)"并称。我们驻梵蒂冈的大使馆门牌是中华民国(台湾)驻教廷大使馆/Embass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to the Holy See,而其网站也一样。护照也有“台湾”字样,所以民主进步党政府已明显赋予台湾一定的国家属性。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context中,确实有许多政治指涉是将台湾认为是国家/准国家/或独立政治实体,这已足以支撑美国或美国政要称台湾为国家、盟国或称台湾总统,即使美国尚未正式外交承认台湾。美国人支持台湾不等于支持中华民国、美国人承认台湾不等于承认中华民国,Taiwan是美国政府《台湾关系法》的法定用语,ROC不是,故于美国政策语境下任意替代两者的基础并不存在。“中华民国”自1979年起在美国就没销路、没市场了,许多台美人在美国第一线努力数十载的目标都是为台湾,而非“中华民国”,这37年来台美关系的大多数相关讨论根本没有“中华民国”存在的空间。承认“中华民国”比承认台湾所涉问题更多更大,美国更不承认所谓的“中华民国”,因为美国承认PRC在中国之主权、但不承认涉及台湾的。所以涉及台美关系现状的,用“中华民国”显然更不洽当。
美国国务院等联邦政府网站有将台湾与各国并列之网页、国会有涉及台湾之决议等,但“中华民国”是少之又少,顶多是历史背景或称谓,而不涉政策。如美国国务院的Visa Waiver Program (VWP) 免签证计划网页之“Citizen or National of VWP Designated Country”即将 Taiwan 与日、韩、新、澳、纽、英、法、德、荷、西、葡、瑞士等其他37个友好国家并列, “whenever the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refer or relate to foreign countries, nations, states, governments, or similar entities, such terms shall include and such laws shall apply with respect to Taiwan.”就至少是准国家的概念。
若曲解当事人原话或原文(英文原文基本上都是Taiwan vs. China),把明明不是人家说的话、不是媒体报导用字的东西硬塞入人家嘴巴形同强奸当事人。
独立之路至少有两种,一种像以色列,基本名实同步或先名后实。另一条较符合台湾的路是先有实而后正名,如同加热一锅水,压力够大了就冲爆锅盖,这当中有时间差并不稀奇。蓄势待发比一夕全变更符合实际、历史、与民主制度。
--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09:12 (UTC)
- 诸如下面这种以括号引用当事者的言论的内容,敝人都没有更动。敝人更动的是括号以外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以维基百科的第三者口吻进行叙述的,因此必需符合维基百科的方针。
“ | “台湾总统今天打电话给我,道贺我赢得总统选举。谢谢!” | ” |
- 阁下的回复似乎没有说明敝人的编辑如何不符合方针,也似乎没有以方针作为讨论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阁下的回退行为可能是违反方针的。如果阁下真的无法以方针作为讨论基础,敝人会将条目恢复到敝人依据方针WP:NPOV、WP:BIAS进行编辑的版本。
- --Matt Smith(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09:32 (UTC)
- 编辑应维持原意,而非变更、曲解原意, 你的变更显然已实质改变当事人与当事媒体等之原意如上述, 已属自创。--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14:01 (UTC)
- 敝人的编辑皆是依据方针,并未曲解原意或自创。如果阁下认为有,敬请指出。--Matt Smith(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14:03 (UTC)
- 编辑应维持原意,而非变更、曲解原意, 你的变更显然已实质改变当事人与当事媒体等之原意如上述, 已属自创。--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14:01 (UTC)
- @和平奮鬥救地球:与@Liaon98 :均已分别表示过“不一定不会造成误解,尤其这类的政治性敏感内容根本微言大意...尽可能越精确越好吧”、“中华民国跟台湾两词在国际上的意义还是差很大的,平常我们写条目两者混用没成很大的问题,然而今天这个条目就是以外交为主题的政治条目,这两个词分清楚变得很重要。美国跟台湾接触,跟美国与中华民国接触,这两个在外交意义上差很大的”。
- 你不会不知道“中华民国”跟“台湾”有差,本条目所提及的美国政要、美国媒体也知道,并不约而同地称Taiwan, 而非Republic of China. 这够清楚了。--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14:22 (UTC)
- 每位用户当然都有正当权利表达意见,敝人对于此权利也予以尊重。但是希望阁下的编辑依据是方针而非其他用户的意见。
- 根据敝人的所见所闻,美国政要、美国媒体对于Taiwan和Republic of China两者之间的混淆不清,已经达到了最糟糕的地步了。阁下去看看英文维基和CIA的The World Factbook就知道了。--Matt Smith(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14:46 (UTC)
- (!)意见,除了来源中特别强调外,其他写到政府跟官职的,都应该使用中华民国--叶又嘉(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09:07 (UTC)
- (!)意见,过度要求政治正确会丧失可读性,除了需要特别标志的地方之外,应该可以不用强制要求写成中华民国。--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6年12月13日 (二) 06:54 (UTC)
优良条目评选
- 投票期:2016年12月5日 (一) 20:26 (UTC) 至 2016年12月12日 (一) 20:26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点亮台湾(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20:26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基本符合标准,赏个支持票--Z7504(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23:3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较为全面性统整各方资讯。--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0:45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太厉害了,才没几天就写这么多,USD:CNY=1:6.88变成1:7.48不知有什么影响。--Kurolen(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9:09 (UTC)
- (※)注意:在本条目成为优良条目之前,需指出几点需要留意的事项:
- 首先是条目名称。比起“川蔡热线”,“川蔡通话”应为更合适的标题。
1、论客观性,“通话”自然胜过“热线”(这是10分钟的贺电,“热线”与“通话”相较之下稍有主观解读之嫌)。
2、通话的参与方不只台湾,还有美国,而美国媒体对此事件的常用称呼为“phone call”,不是“hotline”。而在台湾方面,“川蔡通话”之称亦非罕见。
既然“通话”一词不违反台美两方的习惯,又有客观性和广泛使用性,考量到三者的兼顾,我依然认为“热线”一词应该予以取代。 - 条目引用的网络来源十分大量,但若是不存档,之后一旦网站消失了,其在条目内援引的内容就会变成没有来源支持,将可能有人以此为由提出优良条目资格的撤销。对此,我建议的对策如同我对第一个注脚的处理方式,希望有时间的人协助我将每一个注脚都比照办理
- 首先是条目名称。比起“川蔡热线”,“川蔡通话”应为更合适的标题。
以上,期待@KOKUYO主编的本条目当选,敬祝编安。-—Howard61313(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1:58 (UTC)
- (!)意见,感觉上,有些段落的一两句话用了三四个参考资料,例如"双方通话"段落中的"谈话过程长达约10分钟"一句,用了三立新闻台、三篇苹果日报的来源作为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不是只单单做为这一句话的参考资料,但仍想知道,上述的一句话是否有需要用四个参考资料来证实(我目前不会在优特条目评选投赞成票或反对票,这篇只是表达我的想法)。--Wolfch (留言) 协作计划进行中 2016年12月6日 (二) 02:06 (UTC)
- (!)意见,TRUMP在中港都不是翻译成川普,可能条目命名需要使用NoteTA。--202.155.246.98(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2:34 (UTC)
- 尚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台湾人当然支持台美两国关系迈向正常化、支持台湾人民选出的总统与政府一改外来殖民者的错乱心态、持续强化外交国安作为、也支持美国重拾伟大的价值、别再遭独裁侵略政权操弄。编者花费心力应予肯定,我也全文修订过。
- 但本文通篇许多美台两国当事人的原文用字“Taiwan/台湾”都被刻意改成“中华民国”,美国候任副总统Pence的原文是“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takes a courtesy call from the democratically-elected president of Taiwan”,却被改成“川普便是接到中华民国总统礼貌致电”,连主张台湾独立人士吴澧培的原话“是台湾走进国际社会的第一步”都被改成“是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的第一步”,媒体所称“美国对台立场”也被改成“美国对中华民国的政策”,这种把明明不是人家说的话、不是媒体报导用字的东西硬塞入人家嘴巴的粗暴行径已形同强奸当事人。美国支持台湾不等于支持中华民国、美国承认台湾不等于承认中华民国,Taiwan是美国政府的法定用语,ROC不是,故于美国政策语境下任意替代两者的基础并不存在。“中华民国”自1979年起在美国就没销路、没市场了,许多台美人在美国第一线努力数十载的目标都是为台湾,而非什么“中华民国”,这许多的相关讨论根本没有“中华民国”存在的空间,尤其英文原文基本上都是Taiwan vs. China,但文中擅改之处实在不计其数,已属明显误导。许多非直接引述的文字(如台湾人民或网友意见等)也毫无使用“中华民国”之必要。--WildCursive(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3:21 (UTC)
- 我以为台湾只是中华民国的别称,美方可能未必在意两者之间细微差别,亦未必就等同支持台独。--202.155.246.98(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4:35 (UTC)
- 个人意见,“台湾”一词在两岸四地不同立场人士眼中都可接受。除了“中华民国总统”等正式称呼之外,个人不介意其他地方改成“台湾”“台湾方面”之类的字眼。——by 小林林“何それ?意味わかない。”留言※Email 2016年12月6日 (二) 06:09 (UTC)
- 维基不百不可以主动作出政治判断了,既然ROC、Taiwan及Taiwan(ROC)经常在媒体上混用,在文中的不同位置也不会不恰当。--摩卡·贺昇 2016年12月6日 (二) 06:33 (UTC)
- 阁下也可以加入完善条目,再者维基百科中文版本来就是给中文用户看的,对这些人来说无论用台湾或中华民国都不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或误解,这并不构成反对的理由。--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7:33 (UTC)
- 不一定不会造成误解,尤其这类的政治性敏感内容根本微言大意...尽可能越精确越好吧。-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1:13 (UTC)
- 如果真要计较成这样,就去跟主要修改者沟通吧!因为我弄的部分本来不是这么一回事,至于在更早之前我在蔡那边的条目只有“中华民国总统自断交以来首次和美国总统当选人通话”、“中华民国总统府”有用到。--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2:13 (UTC)
- 中华民国跟台湾两词在国际上的意义还是差很大的,平常我们写条目两者混用没成很大的问题,然而今天这个条目就是以外交为主题的政治条目,这两个词分清楚变得很重要。美国跟台湾接触,跟美国与中华民国接触,这两个在外交意义上差很大的--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12月6日 (二) 15:17 (UTC)
- 不一定不会造成误解,尤其这类的政治性敏感内容根本微言大意...尽可能越精确越好吧。-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1:13 (UTC)
- 阁下也可以加入完善条目,再者维基百科中文版本来就是给中文用户看的,对这些人来说无论用台湾或中华民国都不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或误解,这并不构成反对的理由。--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7:33 (UTC)
- 维基不百不可以主动作出政治判断了,既然ROC、Taiwan及Taiwan(ROC)经常在媒体上混用,在文中的不同位置也不会不恰当。--摩卡·贺昇 2016年12月6日 (二) 06:33 (UTC)
- 个人意见,“台湾”一词在两岸四地不同立场人士眼中都可接受。除了“中华民国总统”等正式称呼之外,个人不介意其他地方改成“台湾”“台湾方面”之类的字眼。——by 小林林“何それ?意味わかない。”留言※Email 2016年12月6日 (二) 06:09 (UTC)
- 我以为台湾只是中华民国的别称,美方可能未必在意两者之间细微差别,亦未必就等同支持台独。--202.155.246.98(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4:35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引用及格式合标准。事情发生了才几天,我傻眼了。--摩卡·贺昇 2016年12月6日 (二) 06:31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事件发生尚不足一周,尚未有回顾性质的新闻报道,条目主要依赖于突发性新闻报道这样的一次文献。--Antigng(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7:23 (UTC)
- 你在打脸麦克·彭斯和那些访谈者么?还有那些要求检讨的新闻不算回顾?(XD)--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7:45 (UTC)
- 1、彭斯的话当然属于一次文献。"They reflect the individual viewpoint of a participant or observer."2、条目中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是由突发性的新闻报道拼凑出来的。其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是重要的,需要二次文献,比如一年以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回顾,反思来决定。--Antigng(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7:58 (UTC)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活在当下就好。一年之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就目前(这不是鼠目寸光)来看,条目符合GA标准。--点亮台湾(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7:56 (UTC)
- 之后美国通过2017国防授权法、新的对台军售、明年蔡过境、洪访美或其他亲台倾向,都会有媒体将这些新闻回顾到此次事件的,尤其是对此事激烈表态的正反媒体们会很乐于主动这么做。--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2:05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显然不稳定。应该挂{{current}}。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12月6日 (二) 07:29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上面大家提到的不说,不过拿面书贴文和推文当参考来源这也⋯⋯--春卷柯南-欢迎参加协作计划 ( 论功行赏 ) 2016年12月6日 (二) 12:02 (UTC)
- 那是最早证实此事的凭据,总统府是满后来才证实的,本来还有更早川普团队的新闻稿,后来被他们撤了(网络上有备份),但川普仍照他先前感谢贺电的SOP发了推文。--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2:21 (UTC)
- 不过问题是面书贴文和推文是可以删除的,面书贴文甚至可以窜改(虽然个人很喜欢这个功能)。上报的新闻报道却不然。--春卷柯南-欢迎参加协作计划 ( 论功行赏 ) 2016年12月6日 (二) 12:39 (UTC)
- 你也太相信记者了吧?连“当事人的官方脸书、官方推特和官方新闻稿”都不值得信,难道要只信受制于各种背后因素的媒体么?--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0:23 (UTC)
- WP:可靠来源--找来源好麻烦※肯定帮不到你 2016年12月7日 (三) 11:05 (UTC)
- 楼上正解。记者可能会报导假新闻、他们的分析可能无脑,他们的编采程序背后可能受限于大金主或者政府。但是起码新闻报道能够证明这个贴文曾经出现过。贴文是一次来源,而且可以随时窜改、随时删除,不算可靠来源,就算有关的消息最早从这个来源发布,但是既然有稳定的来源,为什么还要选用这么一个不稳定的来源。--春卷柯南-欢迎参加协作计划 ( 论功行赏 ) 2016年12月7日 (三) 13:51 (UTC)
- 你也太相信记者了吧?连“当事人的官方脸书、官方推特和官方新闻稿”都不值得信,难道要只信受制于各种背后因素的媒体么?--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0:23 (UTC)
- 不过问题是面书贴文和推文是可以删除的,面书贴文甚至可以窜改(虽然个人很喜欢这个功能)。上报的新闻报道却不然。--春卷柯南-欢迎参加协作计划 ( 论功行赏 ) 2016年12月6日 (二) 12:39 (UTC)
- 那是最早证实此事的凭据,总统府是满后来才证实的,本来还有更早川普团队的新闻稿,后来被他们撤了(网络上有备份),但川普仍照他先前感谢贺电的SOP发了推文。--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2:21 (UTC)
- (!)意见+(=)中立,太快申优了,一个事件有后续和影响,这个条目还未提及(毕竟还没一个礼拜),内容不全面,还需翻修--叶又嘉(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14:30 (UTC)
- (!)意见:12月11日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部分内容与来源之间模棱两可,需要修正。--★Fish out Yue in the water.☆ 2016年12月7日 (三) 03:33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来源多哟存疑处,怎么?维基有规定?不让中国人发表意见了?Lianxx(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04:55 (UTC)
- 当初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申优,包括我在内这边也有很多人都有力挺好吗?单纯只是希望正反的理由不致于太笼统和贯彻标准如一而已,反正我不是管理员,压根没有强制干涉你想法的可能性,即使反对的人以简体字用户为主,我们也尊重投票结果,这就是民主。--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0:43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以中立的角度来看,事件还在发酵中,有很多最新消息没有及时跟进,现在申优太早。——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6年12月7日 (三) 06:40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该条目建立到提名时间只有34个小时多 到现在也才3天而已太仓促了 (!)意见等current模板移除再提名吧!Lily135(留言) 2016年12月7日 (三) 13:56 (UTC)
- (=)中立:整体而言,条目品质完善,用语、词藻等亦无太大问题,若单纯以查询资讯为目的阅览维基百科使用者来说,我认为条目是足够的,且绝对有登上DYK的潜力。然而,不可否认地,这篇条目也存在着部分问题。诚如上述诸位所言,这篇条目所记载的内容仍在持续发展中,未来的种种变数尚不可知,从这个观点出发,的确等整件事尘埃落定再行定论较能服众;此外,这篇条目讲述的是台美的双边关系,但条目却大量仰赖台湾(或中文)媒体的说法来拼凑整起事件,难脱二手资料之嫌,建议可多多引用美国或英文媒体的报导来平衡参考来源的完整性。虽然在DYK投票时我也曾力挺此条目申优,但经深究之始认识这篇条目仍有不足,恐难达GA标准。不过条目体质尚称优良,故暂不投反对,但恕我亦无法投支持。--NoobWayne™讨论 2016年12月7日 (三) 16:33 (UTC)
- (!)意见,发现仍有少许瑕疵,例如半角括,重复,前后用词不统一等小问题。不投反对了,望修正。——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12月8日 (四) 02:17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参考文献倾向明显。美国、中国大陆的观点全部引自台湾媒体。--E8×E8(849) 2016年12月8日 (四) 04:08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理由懒得说,笑而不语。galaxyharrylion(留言) 2016年12月8日 (四) 14:45 (UTC)
- 请参考Talk:感叹 囧rz……,本票应属有效票--Z7504(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00:49 (UTC)
- 这是如字面一般的没有理由,不应该算有效。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12月12日 (一) 07:23 (UTC)
- 那还是得麻烦@galaxyharrylion赶快补齐理由吧 囧rz……--Z7504(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07:48 (UTC)
- 达师划掉我得票,理由是“没有投票理由”。好吧,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投票要附理由本来就是自欺欺人。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5月3日 (二) 13:04 (UTC)”。蛤蛤蛤蛤蛤!galaxyharrylion(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13:56 (UTC)
- 即便是自欺欺人,既然现在要求填写理由,那么就应该填写。填写一个“无理由”不应该被视为有效的理由。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12月12日 (一) 16:00 (UTC)
- 虽然还是觉得这算有效票(请参考Talk:感叹),但还是(*)提醒@Galaxyharrylion能够尽量避免的好...--Z7504(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14:45 (UTC)
- 先前的投票中没有标记无效,但是如何保证先前的投票就是对的?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12月12日 (一) 16:01 (UTC)
- 达师划掉我得票,理由是“没有投票理由”。好吧,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投票要附理由本来就是自欺欺人。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5月3日 (二) 13:04 (UTC)”。蛤蛤蛤蛤蛤!galaxyharrylion(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13:56 (UTC)
- 那还是得麻烦@galaxyharrylion赶快补齐理由吧 囧rz……--Z7504(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07:48 (UTC)
- 这是如字面一般的没有理由,不应该算有效。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12月12日 (一) 07:23 (UTC)
- (!)意见:尊重,但起码跟你楼上那位学学吧!--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8日 (四) 15:02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参考文献。--William is Wikipedia! 2016年12月11日 (日) 10:5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这个条目not only 条目品质高,内容丰富,来源充足,达到优良条目标准/水准/规格/水平了,but also 符合特色条目标准,可以申特色条目条目了。--Jackac(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15:45 (UTC)
- (!)意见:11日川普回顾川蔡通话并表示:“这通电话是打给我的。这是一次很棒的通话,也没讲多久。为什么其他国家可以叫我不要接电话?老实说,如果我不接这通电话,就会非常失礼。”、“我完全理解‘一个中国’政策;但我不懂的是,我们又还没有与中国针对其他问题──包括贸易──达成协议,为什么要被这个政策绑死?”,这些打破惯例算不算后续影响?--Cbls1911(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00:52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意见:@点亮台湾:您好。内容来源丰富,编辑达标。不过,中华民国、台湾并列,会比较容易让读者理解;而且台湾的政府目前都采两者并列。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12月12日 (一) 06:15 (UTC)
- 7支持,11反对:未达标准--Z7504(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22:10 (UTC)
- (*)提醒:比照投票办理而已,毕竟这票怎么看都算有效 囧rz……(还好这一次评选一看就知道无争议的未达标准)--Z7504(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22:25 (UTC)
- 难道还得附上[1]这个理由吗 囧rz……?--Z7504(留言) 2016年12月12日 (一) 22:32 (UTC)
“蔡川通话”
应该正名为“蔡川通话”!“川蔡”像话吗?非得彻底去‘川菜’化。;-)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61.230.205.53(对话|贡献)于2016年12月17日 (六) 15:02加入。
- 此为媒体常用名称(几乎是压倒性),当然媒体可能是故意挑这样的谐音,但既然是常用名称,维基百科就当使用之--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12月18日 (日) 20:12 (UTC)
不属于可靠媒体的资料来源,应确认至第一手
很多都少掉关键字,这些关键字会让读者对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错误认知。大部分的西方媒体都持反对看法,到这边好像变成只有好事?
台湾主权未定的引用:刚好少掉"nor Taiwan as a sovereign state"
Fox专访川普:翻译少掉"unless"、"I didn't make the call.",也根本没有"还没达成"的语意。
议员"That's how wars start."完全省略掉还被截成依附在正方意见的尾巴小小一句。
LibertyBell(留言) 2016年12月19日 (一) 14:10 (UTC)
川蔡通话的英文版被提交到页面存废讨论,中文版要不要也比照?
在川蔡通话创建不久,也有人创建了英文版的川蔡通话(应该是中文的用户过去创建的),但是不久就提交到页面存废讨论,那边的意见是说这是一通电话而已,并没有什么影响力。
我感觉这起事件似乎过度夸大了,各位也知道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迅速,但同样很快为人所遗忘。这件事究竟重不重要,当下很难定论。所以在这里询问,要不要顺应趋势比照英文版,把川蔡通话提删?--贝塔洛曼(留言) 2016年12月20日 (二) 15:13 (UTC)
- 看了下那边的存废讨论,超过半数以上是保留意见。或许可以合并到台湾与美国关系史或者中华民国与美国关系,不过还希望再观望事态发展。--Innocentius Aiolos 2016年12月20日 (二) 15:17 (UTC)
- 连英文维基都有不少人投保留了,在中文维基提了就是一堆然投保留、浪费时间走流程然后结案--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12月20日 (二) 15:24 (UTC)
- 英文版是英文版,中文版是中文版,版务不相干的,为什么要跟进?这通电话对台湾影响很大,且条目脚注与来源极充足,为何要提删?能通过吗?-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20日 (二) 15:26 (UTC)
- (!)意见:我觉得以美国舆论来看,川蔡通话确实不同一般,新闻热度持续好几天,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没有很重要了。主要是台湾问题对中国非常敏感,然后一个美国总统不知道,整件事就莫名其妙地炒作起来。英语用户把这提删似乎说明,一通电话真的不太重要,至于保留票有些是这里人过去投的吧?--贝塔洛曼(留言) 2016年12月20日 (二) 15:28 (UTC)
- 这边的人会勤奋到跑去英文维基投保留,你认为在中文维基提删他们还不来投保留吗XD 英文维基的人似乎没有了解到这通电话是ROC跟美国断交后首次总统级的直接通话,而只是当它是普通的祝贺;光是“首次”这件事,就算没引起什么影响,以后还是会被多次提起,因为它具有里程碑象征意义(纵然可能没有什么作用)--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12月20日 (二) 15:31 (UTC)
- 这件事长远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维基百科决定条目收录与否的“关注度”条件,基本上是当下完备了之后,就不管以后怎么发展了。也就是说在开条目的当下该事件具备关注度,那么此事件未来是否持续受人注意并无影响。--Luuva(留言) 2016年12月20日 (二) 15:52 (UTC)
- 听起来,这像是个bug....--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2月21日 (三) 03:26 (UTC)
- 我想说一句,纵然现在声名显赫,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Zhxy 519(留言) 2016年12月21日 (三) 03:33 (UTC)
- 那您怎么记得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两千多年前的人物?-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21日 (三) 03:42 (UTC)
- 总要有几个人被记住的。然而同时期的杨朱、列御寇、丢番图们侥幸留名,他们的事迹也没人记得了。--Zhxy 519(留言) 2016年12月21日 (三) 03:48 (UTC)
- 歪楼一下,杨朱,列子在中国哲学史上自有定位,况且列子一书已通过2000年历史考验而留存,
- 个人以为,这一事件的评论数量之多、媒体曝光之多之广,在未来仍很可能是一个不断在国际两岸局势影响延伸的事件。无论对此事件的立场是正是负,这条目应是值得保留。合并入其他条目,恐怕大量重要评论及诠释内容,会塞爆其他条目、反客为主了。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12月21日 (三) 03:51 (UTC)
- 那您怎么记得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两千多年前的人物?-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21日 (三) 03:42 (UTC)
- 我想说一句,纵然现在声名显赫,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Zhxy 519(留言) 2016年12月21日 (三) 03:33 (UTC)
- 听起来,这像是个bug....--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2月21日 (三) 03:26 (UTC)
- (○)保留,川蔡通话是中美台关系的重要节点,其影响力不亚于马习会,理应保留。--点亮台湾(留言) 2016年12月21日 (三) 13:27 (UTC)
- (!)意见该条目的主题有足够的关注度,不能以关注度不足为理由提删。——꧁༺星耀晨曦༻꧂(留言|欢迎参与升级授权协议的讨论) 2016年12月21日 (三) 13:33 (UTC)
(-)反对:支持保留,删除的理由不足够。--cca 2016年12月22日 (四) 02:01 (UTC)
- (○)保留你好,我是英文版条目的创建者,现在来说那个条目很可能会被保留。无论如何,条目不缺关注度,符合标准。维基伟大长者 让维基再次伟大! 民国105年 / 2016年12月23日 (五) 05:41 (UTC)
- (~)补充:en:Wikipedia:Articles for deletion/Trump-Tsai call已获保留结案。-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 2016年12月25日 (日) 12:14 (UTC)
- 没有什么影响力…?如果对岸外交部有提拔像你这样好说话的人就好了。--Cbls1911(留言) 2017年1月8日 (日) 16:47 (UTC)
川蔡热线来源的《苹果日报》是不是过度连结?
参考资料一节一堆的《苹果日报》、《苹果日报》、《苹果日报》、《苹果日报》,是不是该改成无内连的《苹果日报》,只留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数量的内连即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谢谢!
先前的私下讨论请见User Talk:KOKUYO#请减少川蔡热线的过度连结与User talk:克劳棣/存档1(2016年以前)#回应-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5日 (一) 14:26 (UTC)
- 敝人认为只需要加入对读者查找所引用资料之原件有帮助的连结就够了,其他的连结都不应该加,否则可能会误导读者以为列出的连结都对查验有帮助。就以下框为例:吴志良、杨允中 (编). 「五·二九」工潮. 《澳門百科全書》. 澳门基金会. 1999年11月. ISBN 972-658-078-1.尽管维基上有澳门基金会这个条目,但我通常不会为“澳门基金会”加上连结,因为进入另一个条目对读者来说基本无用——看澳门基金会这个条目根本不会找到《澳门百科全书》的原件或相关资讯出来。但最后的 ISBN 972-658-078-1 则应该有连结(实际上是系统自配),因为按了ISBN后会有特殊页面引导读者在现实中可以到哪里查找原件。又假设上框的东西都加了连结:我想读者(尤其是不太熟悉者)看到这个框都会感到很乱,不知应该点按哪个才有助查证。换回这次案例,如果由我来做我就应该不会为台湾苹果做任何内连,因为读者进入苹果日报条目我真的看不出对查验有何帮助。--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6年12月5日 (一) 14:57 (UTC)
- (~)补充,要分辨报章的产地正确的格式是:文戈. 南灣區的脫胎換骨. 澳门: 市民日报. 2008年12月1日.注意“澳门: 市民日报”的部分,地名要另外放在报商名字前。而这个条目却都只写苹果日报,印在纸上的读者只会看到“苹果日报”四字而不会知道那是香港苹果还是台湾苹果。--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6年12月5日 (一) 15:20 (UTC)
- 但@KOKUYO君的意见刚好相反:加上苹果日报是有帮助的,而且读者每一次鼠标点到来源都要能提供帮助,所以都要加。我个人是折衷:虽然有帮助,但不必每次都加。-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5日 (一) 15:10 (UTC)
- (~)补充,要分辨报章的产地正确的格式是:
我认为你们把目的与方法弄混,内部链接是为了“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讯息”,然而都还没有帮助查证,就在说不该增添连结,也未提出有效理据。先前已经提出应当提供连结的理据,我另外重新整理后列在下方:
- 参考资料之所以要出现连结,是要让读者能进一步知道书籍、作者、出版单位的背景,判断这个来源可信度、所持立场、为何会有此观点等依据,这些都是重要的来源相关讯息。
- 参考文献提示工具预设开启后,每个来源都是点选“[1]”之类的才会有提示,根本不会有混淆、阻挡阅读的情况,除非有人认为参考文献提示工具就是阻碍阅读。
- 参考来源自然应当是全部都应该添加,在参考文献提示工具开启后,难不成我们要在读者流畅阅读体验中,点选来源内部链接的服务竟然是“踩地雷式”的吗?
- 参考段落以后的“Reflist”内容不可能是逐一阅读的正常文字(以“^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施旖婕. 川普再推文:美国对台军售 接台湾贺电很应该. 《苹果日报》. 2016年12月3日 [2016年12月4日] (繁体中文).^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张咏晴. 川普与蔡英文通电话 台美关系37年……”这样观看),所谓在该段落逐一检查参考资料乃是极少入人的做法,与绝大部分人阅读条目内文的习惯明显有差异。
而街灯的举例明显是转换观点过后的例子,把连结和读懂参考资料弄混,照他的讲法在下述情况时
不熟悉者在观看““五·二九”工潮.”、“《澳门百科全书》”、“澳门基金会”时,就会自动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来源指涉的内容。然而只要具备格式判读能力(除非有人要主张我们应该废除来源格式),自然就会知道哪个是作者、出版单位、丛书等,提供的连结则能提供上述第一点的更多相关资讯。因此,所谓的混杂根本上就是忽视“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讯息”这一重要目的,只是基于觉得蓝色太多的理由而提出反对意见。--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5:29 (UTC)
- 还有我们在讲参考来源的内部链接,街灯还要讨论特定来源格式。不过首先,我把这个当作网页来源看待;再者,列名来源所提的预设参数中,也没有特别强调新闻应当要加“location新闻来源地”(书籍资料就有),不知道街灯所谓的正确格式的定义从哪里而来(还是因为你都填写所有参数,所以把这些省略方法当作不正确);最后,在条目内部链接中,透过连结就能知道是指台湾《苹果日报》,这点就是为何要提供连结判读作者、出处等资讯,恰恰跟你原本的无用论论点相违背。--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5:36 (UTC)
- 所以,您就是要读者知道苹果日报 (台湾)是一家什么样的媒体,但读者一路读下来,一次、两次、三次,还不了解吗?需要四次、五次、六次?另外,并不是“每个来源都是点选“[1]”之类的才会有提示”,你要看来源,以及来源出自哪些媒体,参考资料段落全有,来源全汇聚在那里,媒体的内连也在那里,不只出现两三次,不必踩地雷。另外,我不是觉得蓝色太多而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字节数的浪费,可以只写《苹果日报》的,就没必要写《[[蘋果日報 (台灣)|蘋果日報]]》-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5日 (一) 16:08 (UTC)
- 首先,读者从上到下阅读并不代表会点选每个“[1]”、“[2]”、“[3]”,根本不会有重复问题。同时,根本无法预设读者一开始就想要点,真正方便阅读的方式是在不妨碍正文阅读下,能在参考文献提示工具功能上点选就点选,而非你所谓的到最下方查询。再者,照你的说法我们应该关闭参考文献提示工具,因为都只要在参考资料段落看就好,没必要顾虑阅读方便性的问题。接着,有关字节数的浪费,请让我们重新回到内部链接是为了“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讯息”的目的上,而不要另外新创个标准。最后,我已经提过苹果日报只是刚好在先刷的第一批资料来源,之后有空自然会补上自由时报、联合报系、中国时报、中央通讯社、许多新闻台、许多可靠来源,自然也会视情况交杂、替换来源,所谓的不断重复更只是短暂现象。--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6:23 (UTC)
- 除非你一开始就建立其网页存档,不然不要用联合报系吧!它会删过时的新闻,只有联合知识库的会员才能看。今天你贴一个联合报来源网址,2个月后这个网址就“找不到网页吗?404”了。-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5日 (一) 16:45 (UTC)
- 虽然离题,不过联合报系的部分,我会直接用联合数据库查询近期可用的来源,然后用“cite news”的方式提供来源。--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6:48 (UTC)
- 你听不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要这样:冯靖惠. 邱議瑩脫口番仔 學者:別老拿無心搪塞 很low. 《联合报》. 2016年1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16日) (繁体中文). ,比你习惯使用的还要多填上archiveurl与archivedate两个参数,不然过2个月它就死炼了。像这样。-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5日 (一) 17:02 (UTC)
- 喔,我会直接不给连结了。联合数据库与联合新闻网好像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而且我怎么印象中“archive.is”不推荐使用。--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8:20 (UTC)
- 不给新闻连结是否因噎废食了?读者会想看新闻内文的。这是可以网页存档解决的。“archive.is”有什么问题吗?-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6日 (二) 02:10 (UTC)
- 如果我用纸本《自由时报》、或是书籍资料当参考资料,也没有绝对必要逐一对照、设法生出连结吧(我把联合数据库当作纸本报纸线上存档,从民国好几年前的到现在都有)……至于“archive.is”,可以见先前纪录.不过好像是英语维基百科方面就是了。--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2:27 (UTC)
- 不给新闻连结是否因噎废食了?读者会想看新闻内文的。这是可以网页存档解决的。“archive.is”有什么问题吗?-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6日 (二) 02:10 (UTC)
- 喔,我会直接不给连结了。联合数据库与联合新闻网好像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而且我怎么印象中“archive.is”不推荐使用。--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8:20 (UTC)
- 你听不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要这样:冯靖惠. 邱議瑩脫口番仔 學者:別老拿無心搪塞 很low. 《联合报》. 2016年1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16日) (繁体中文). ,比你习惯使用的还要多填上archiveurl与archivedate两个参数,不然过2个月它就死炼了。像这样。-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5日 (一) 17:02 (UTC)
- 虽然离题,不过联合报系的部分,我会直接用联合数据库查询近期可用的来源,然后用“cite news”的方式提供来源。--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6:48 (UTC)
- 除非你一开始就建立其网页存档,不然不要用联合报系吧!它会删过时的新闻,只有联合知识库的会员才能看。今天你贴一个联合报来源网址,2个月后这个网址就“找不到网页吗?404”了。-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5日 (一) 16:45 (UTC)
- 首先,读者从上到下阅读并不代表会点选每个“[1]”、“[2]”、“[3]”,根本不会有重复问题。同时,根本无法预设读者一开始就想要点,真正方便阅读的方式是在不妨碍正文阅读下,能在参考文献提示工具功能上点选就点选,而非你所谓的到最下方查询。再者,照你的说法我们应该关闭参考文献提示工具,因为都只要在参考资料段落看就好,没必要顾虑阅读方便性的问题。接着,有关字节数的浪费,请让我们重新回到内部链接是为了“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讯息”的目的上,而不要另外新创个标准。最后,我已经提过苹果日报只是刚好在先刷的第一批资料来源,之后有空自然会补上自由时报、联合报系、中国时报、中央通讯社、许多新闻台、许多可靠来源,自然也会视情况交杂、替换来源,所谓的不断重复更只是短暂现象。--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6:23 (UTC)
- 所以,您就是要读者知道苹果日报 (台湾)是一家什么样的媒体,但读者一路读下来,一次、两次、三次,还不了解吗?需要四次、五次、六次?另外,并不是“每个来源都是点选“[1]”之类的才会有提示”,你要看来源,以及来源出自哪些媒体,参考资料段落全有,来源全汇聚在那里,媒体的内连也在那里,不只出现两三次,不必踩地雷。另外,我不是觉得蓝色太多而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字节数的浪费,可以只写《苹果日报》的,就没必要写《[[蘋果日報 (台灣)|蘋果日報]]》-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5日 (一) 16:08 (UTC)
- 我不认为有搞混,我反而认为您搞混参考资料(以及提示工具)的真正用途——它的功能仅仅只是很表面地说条目正文源自哪里,就没其他的了;如果相关讯息真的对读者理解条目相当重要甚至有所影响,那么就应该在正文中表示出来让读者立即评估,而不是在参考中用内连然后叫人去看另一个条目来做评估,故此在参考资料“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者的背景”我觉得是一种多余的好心做坏事(又或者,可能很难听,“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者的背景”在参考资料里的确不应该如此重视)。所以参考资料里做一个可以有助找到原文的连结,就够了。另外,仅仅把东西都当成是网页来看待而漠视纸印的心态本身就不正确,维基有个功能叫可打印版,给人印在纸上看条目,此时“在条目内部链接中,透过连结就能知道是指台湾《苹果日报》”甚至其他要透过连结来评估等等已经不能达到了;而且依您这样说,因为内部链接已做到可以分辨地区,所以{{cite news}}应该要砍掉location参数?总括而言,我认为您第1点的思路并不适当,相关的背景讯息如果真的对读者评估很重要的话就应该在当前条目展示妥当以让人立即便可评估,而不是叫人看别的条目再评估,又或者换过例来说,“台湾苹果日报是一家什么样的媒体”是否对川蔡热线条目起了作用?如有,请在川蔡热线条目正文加插相关背景;如无,那就没有评估的价值,继而也不应该内连。--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6年12月5日 (一) 17:47 (UTC)
- 直接点列式回答:
- 自然有搞混,“连结”一开头就提到“是维基百科的一项重要特色。透过超链接用来紧密结合维基计划整体相互串连。”、“提供快速通道前往计划内部或外部,并增进读者了解身旁的主题。”,这是目的;而有效提供连结则是方法,结果都还没有增进读者了解参考资料相关讯息,就说连结过多。
- 我认为你所提出的主张完全违背内部链接所提及的功能“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讯息”。在正文上,便是“帮助读者寻找正文某字词相关讯息”;在模板上,便是“帮助读者寻找模板某字词相关讯息”;在参考来源上,它自然就变成“帮助读者寻找参考来源某字词相关讯息”。或者你干脆老实讲,你想在指引中加入禁止在来源中加入内部链接的规则算了。
- 帮助读者寻找参考来源作者、出处等背景自然是重要的,如此读者能够很快掌握参考来源资讯,这点对于协助读者判断参考资料极为有帮助,是你认为不重要而选择无视它,明显降低维基百科的知识价值。同时,为了考量参考来源服务读者的方式,以符合“提供快速通道前往计划内部或外部,并增进读者了解身旁的主题。”的要求,明显地在所有参考来源增添有效的内部链接,既不会影响阅读、又能够让需要者便于取得讯息,是最佳的方法。
- 除了无视参考来源中增添内部链接的重要性,还硬是要把参考资料的内部链接跟正文要有必然关系,更因此跳跃式地认为来源的内部链接与正文有关。前面已经说过,参考来源的内部链接是服务参考来源,就有人硬是要嫁接到正文上。
- 条目正文、可靠来源和参考注释之间本身就有差异,条目正文是可靠来源的汇整,参考注释仅是将可靠来源的“作者、标题名、出处”等另外标记,然而你却要错误要求条目正文和参考注释有着连结。必须要有可靠来源内容提及,才能出现在条目正文中,这是一件事情。在参考注释增添内部链接,让读者可以理解可靠来源背景,这又是另外一件事情,这也与条目正文并无关系。
- 我已经多次说明苹果日报只是正在撰写使用的来源,然而你却把这做为你夸大理据,不知有何理由。同时你也设了许多所谓无意义的标准,若以你所提的“(参考来源的内部链接)相关讯息真的对读者理解条目相当重要甚至有所影响,那么就应该在正文中表示出来让读者立即评估”,是否也要改成“(正文的内部链接)相关讯息真的对读者理解条目相当重要甚至有所影响,那么就应该在正文中表示出来让读者立即评估”,而应当删除所有正文的内部链接啰。另外你也很爱提到打印版,那么我们也用这个理由删除所有内部链接好了。
- 还有我根本没说要删除新闻来源模板参数,我只说指引的建议中就没有“location”的参数,所以根本不知道你所谓的正确从何而来(要猜测就只有设想你认为每个人都必须使用所有参数)。--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18:15 (UTC)
- 您硬是这么扭作我的意思我再解释也没用,我最后举一个例子好了:如果您认为上例中第一个内部链接也是合理的话(因为这也是“帮助读者寻找参考来源某字词相关讯息”),那我也无话好说。我还是重申:参考资料的连结不论内外都要对读者找到来源原件有帮助,而不是要绝对禁止内连。--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6年12月5日 (一) 19:46 (UTC)
- 把你的话逐段分析,就是如此。而关于最后一点,我以为我们对话的基础都是在现行案例、极相似案例(如使用中央通讯社、三立新闻台等来源)中,我自然不会认为你最后的举例是正常的。同时我前面也已经提到,是作者、出版处这种资讯,而你突然提出根本不可能发的事情,我本人也是无言了。最后,“参考资料的连结不论内外都要对读者找到来源原件有帮助”,首先我不知道这是出自哪个方针,再者就字面含义来看,也跟所谓在每个参考来源提供适当的内部链接(我已经提到,是作者、出版处,而不是你最后举的根本没意义的连结)没有冲突。--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1:01 (UTC)
- 我不认为有搞混,我反而认为您搞混参考资料(以及提示工具)的真正用途——它的功能仅仅只是很表面地说条目正文源自哪里,就没其他的了;如果相关讯息真的对读者理解条目相当重要甚至有所影响,那么就应该在正文中表示出来让读者立即评估,而不是在参考中用内连然后叫人去看另一个条目来做评估,故此在参考资料“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者的背景”我觉得是一种多余的好心做坏事(又或者,可能很难听,“帮助读者寻找相关者的背景”在参考资料里的确不应该如此重视)。所以参考资料里做一个可以有助找到原文的连结,就够了。另外,仅仅把东西都当成是网页来看待而漠视纸印的心态本身就不正确,维基有个功能叫可打印版,给人印在纸上看条目,此时“在条目内部链接中,透过连结就能知道是指台湾《苹果日报》”甚至其他要透过连结来评估等等已经不能达到了;而且依您这样说,因为内部链接已做到可以分辨地区,所以{{cite news}}应该要砍掉location参数?总括而言,我认为您第1点的思路并不适当,相关的背景讯息如果真的对读者评估很重要的话就应该在当前条目展示妥当以让人立即便可评估,而不是叫人看别的条目再评估,又或者换过例来说,“台湾苹果日报是一家什么样的媒体”是否对川蔡热线条目起了作用?如有,请在川蔡热线条目正文加插相关背景;如无,那就没有评估的价值,继而也不应该内连。--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6年12月5日 (一) 17:47 (UTC)
- 用"台湾: 苹果日报"都应该比用"苹果日报"更快看懂吧,马上看出是台湾的不用按连结,而且我看参考来源也绝对会想看来源的本体,而不会想看作者和出版社有什么历史,KOKUYO对内部链接的功用是有些偏激了,参考来源是为了可供查证,不是要秀条目以外的更多知识,拿上面第二个例子那几个内部链接根本是玩弄人,所以真的不应该加内部链接。--113.52.65.37(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21:02 (UTC)
- 首先,我已经讲过我是用“cite web”、而不是“cite news”,同时指引中对于“cite news”没有规定要用地名;再者,我已经多次重申苹果日报只是当前刷资料的出处,然而还不断坚持在这上面,我不知道你想干嘛。如果这讨论的理据,我只要全部改成中央通讯社、三立新闻台、bbc中文网,就能够躲过你的质疑,那么是否更可见你提的意见在玩弄人呢。最后,如果你“看参考来源也绝对会想看来源的本体”,不代表没有人会习惯必要时看作者和出版社的资讯。如果真有那么绝对,同如上面所述请去推动来源不应该增添任何内部链接。--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1:01 (UTC)
- 引用新闻竟然是用cite web也真是奇葩了,其实现在你说这堆话我也不知道你现在也是想干嘛,虽然没规定,但是看"台湾: 苹果日报"比你用连结不是来得更平易吗?而且几个连结写在一起,真的叫人怎样看啊?尤其是当你没有外部链接的,我按了几个内部链接原来没有办法查验,我也会感到被玩弄。--113.52.65.195(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3:25 (UTC)
- 没有出版纸本的,自然用网页链接即可。然后既然没规定,你的理由就只是新增的自订规则,而没有强制性。最后,照你的逻辑这样就叫做被玩弄,那么都不给连结你也无法理解作者、来源标题、出版社的差别。--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4:35 (UTC)
- 根本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我不理解作者出版社我才不会感到被玩。--113.52.65.195(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5:10 (UTC)
- 没有出版纸本的,自然用网页链接即可。然后既然没规定,你的理由就只是新增的自订规则,而没有强制性。最后,照你的逻辑这样就叫做被玩弄,那么都不给连结你也无法理解作者、来源标题、出版社的差别。--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4:35 (UTC)
- 引用新闻竟然是用cite web也真是奇葩了,其实现在你说这堆话我也不知道你现在也是想干嘛,虽然没规定,但是看"台湾: 苹果日报"比你用连结不是来得更平易吗?而且几个连结写在一起,真的叫人怎样看啊?尤其是当你没有外部链接的,我按了几个内部链接原来没有办法查验,我也会感到被玩弄。--113.52.65.195(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3:25 (UTC)
- 首先,我已经讲过我是用“cite web”、而不是“cite news”,同时指引中对于“cite news”没有规定要用地名;再者,我已经多次重申苹果日报只是当前刷资料的出处,然而还不断坚持在这上面,我不知道你想干嘛。如果这讨论的理据,我只要全部改成中央通讯社、三立新闻台、bbc中文网,就能够躲过你的质疑,那么是否更可见你提的意见在玩弄人呢。最后,如果你“看参考来源也绝对会想看来源的本体”,不代表没有人会习惯必要时看作者和出版社的资讯。如果真有那么绝对,同如上面所述请去推动来源不应该增添任何内部链接。--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1:01 (UTC)
- (!)意见参考来源的内链可以不用怎么规范吧。又不是正文的内链。——星耀晨曦(留言|欢迎参与升级授权协议的讨论) 2016年12月6日 (二) 01:28 (UTC)
- 这楼似乎歪了。原本我讨论的是“参考来源中相同的内部链接可不可以太多”,现在变成“参考来源中可不可以有内部链接”,我是支持参考来源中可以有内部链接的,但是反对将同一条目"每一条"相同媒体的来源都加上该媒体的内连。-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6日 (二) 04:03 (UTC)
- (&)建议把“参考来源内的内链规范问题”移动到WP:互助客栈/方针。这已经不属于单一条目的问题了。——星耀晨曦(留言|欢迎参与升级授权协议的讨论) 2016年12月6日 (二) 05:39 (UTC)
- 同此处第一次点列式见解的第三点,如果能够直接透过参考文献提示工具,那么每个增添内部链接既没有视觉上的阻碍,也不需要麻烦读者拉到最下方的参考资料段落。其中,它既没有违反“多余的连结会使得页面变得凌乱并造成往后难以维护”(所有内容都包含在模板中,仅提供作者、出版社等重要连结,且透过参考文献提示工具等有秩序地列出),且更能达成“提供快速通道前往计划内部或外部”的重要目的。--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6日 (二) 04:35 (UTC)
- 这楼似乎歪了。原本我讨论的是“参考来源中相同的内部链接可不可以太多”,现在变成“参考来源中可不可以有内部链接”,我是支持参考来源中可以有内部链接的,但是反对将同一条目"每一条"相同媒体的来源都加上该媒体的内连。-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6日 (二) 04:03 (UTC)
- 意见:每次都加,要么就不加00 晴空·和岩 讨论页·协作计划 2016年12月7日 (三) 12:29 (UTC)
- 我不同意这种全有全无手段。条目如果出现23个彭斯,你是每次都加,还是每次都不加,还是加五六次?我知道KOKUYO君会说内文与来源阅读方式不同,但这就是我的想法。-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7日 (三) 13:38 (UTC)
- 我也认为KOKUYO君过分强调了连结和工具功能,有那些功能也不是说在每个地方都要看到连结,应该要砍。还有Wikipedia:格式手册/连结说了“不要以为读者总能前往连结;他可能阅读的是打印版本”,所以我也认同在这个情况下即便有连结也应该加“台湾”在苹果日报前面会比较好。--Maccomcre(留言) 2016年12月17日 (六) 08:41 (UTC)
- “but if helpful for readers, a link may be repeated in infoboxes , tables, image captions, footnotes , hatnotes , and at the first occurrence after the lead.”单就你所引述的话,我们可以把全部内部链接都砍了,因为读者看得可能是打印版本,那些内部链接根本没有助益。同时,我已经讲了数次,加连结与出版地没有关联,出版地也根本不是“cite news”预设必须增添的内容。同时把一个可以有的参数拿来做为取代连结的理由,根本是观念错误连结。--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19日 (一) 19:53 (UTC)
- 我并没说不能repeat link,不能重复就太过分了,我只是反对“全部”、“每个”都加连结,30个“苹果日报”放15个苹果日报已经很多了。-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6年12月22日 (四) 10:47 (UTC)
- “but if helpful for readers, a link may be repeated in infoboxes , tables, image captions, footnotes , hatnotes , and at the first occurrence after the lead.”单就你所引述的话,我们可以把全部内部链接都砍了,因为读者看得可能是打印版本,那些内部链接根本没有助益。同时,我已经讲了数次,加连结与出版地没有关联,出版地也根本不是“cite news”预设必须增添的内容。同时把一个可以有的参数拿来做为取代连结的理由,根本是观念错误连结。--KOKUYO(留言) 2016年12月19日 (一) 19:53 (UTC)
- 每次都有连结不觉得是helpful,正常人看文章最小拿其中一个章节来看,即便要评估评了第一个之后已经不用再评了,所以之后重复的连结也没什么用了。而且如果有连结就不需要写出版地的话,那么cite news的出版地是用来做什么的?单就你所引述的话,我们可以把出版地都砍了,因为连结可以看到所有东西,写出版地根本多余,对吗?它是什么背景可不可靠那些都是很内在的东西,但是让人立即分辨到的出版地就跟名字一样都是很表面的东西,所以无论有没有连结,都应该写出版地。总结说我支持砍掉连结,我认为每一章最多留一个,也支持加出版地。--Maccomcre(留言) 2017年1月1日 (日) 12:22 (UTC)
- 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正常阅读情况下,根本不能预设每个人会逐一阅读参考来源。你所谓“即便要评估评了第一个之后已经不用再评了”,更可能是在中间看到来源,然后读者得要自己多余的另外搜寻(尤其是大量不同出处的来源情况下)。还有我已经提到,我是用cite web模板写,不知道为何有人一直要cite news检视;然后既然出版地在预设建议中没有说一定要给,那么便是可有可无的要求、但不是批评的要求,然不成你会把所有模板参数全部都用上吗?--KOKUYO(留言) 2017年1月10日 (二) 03:51 (UTC)
- 既然是报纸来源,就该用cite news,而不是cite web,尽管两者并无多大分别,都有author、url、title、publisher、date、accessdate、archivedate、archiveurl等栏位;还有我并无规定您一定要写出版地,不要把我算在内,我用cite news时,也不写出版地,很多人都这样。-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7年1月11日 (三) 04:06 (UTC)
- 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正常阅读情况下,根本不能预设每个人会逐一阅读参考来源。你所谓“即便要评估评了第一个之后已经不用再评了”,更可能是在中间看到来源,然后读者得要自己多余的另外搜寻(尤其是大量不同出处的来源情况下)。还有我已经提到,我是用cite web模板写,不知道为何有人一直要cite news检视;然后既然出版地在预设建议中没有说一定要给,那么便是可有可无的要求、但不是批评的要求,然不成你会把所有模板参数全部都用上吗?--KOKUYO(留言) 2017年1月10日 (二) 03:51 (UTC)
- 每次都有连结不觉得是helpful,正常人看文章最小拿其中一个章节来看,即便要评估评了第一个之后已经不用再评了,所以之后重复的连结也没什么用了。而且如果有连结就不需要写出版地的话,那么cite news的出版地是用来做什么的?单就你所引述的话,我们可以把出版地都砍了,因为连结可以看到所有东西,写出版地根本多余,对吗?它是什么背景可不可靠那些都是很内在的东西,但是让人立即分辨到的出版地就跟名字一样都是很表面的东西,所以无论有没有连结,都应该写出版地。总结说我支持砍掉连结,我认为每一章最多留一个,也支持加出版地。--Maccomcre(留言) 2017年1月1日 (日) 12:22 (UTC)
- 根本不应该用cite web模版,新闻来源就该用cite news,老是要说自己用了cite web然后怎样怎样......113.52.66.76(留言) 2017年1月21日 (六) 07:45 (UTC)--113.52.67.81(留言) 2017年1月31日 (二) 05:26 (UTC)
- 已把不当使用cite web的新闻来源转换为cite new模版。113.52.109.132(留言) 2017年2月10日 (五) 07:16 (UTC)
- 我认为你说的情况不合常理,中间才看到来源应该只是选中间一两句来阅读才会有,但一般人不可能不理解一段话开头的来龙去脉就去看其中一句话而去看那句话的来源,所以看到中间的来源而没看开头的来源实际没什么大可能,而看到开头的句子那读者就有义务检视开头的来源,他没有逐一检查来源是他自己负的责,“不能预设每个人会逐一阅读参考来源”并不是合理理由去迁就他们,所以我仍不同意每个都加连结的做法,还是应该要砍掉一些。而既然已经改了用cite news,那么就用cite news去检视了,虽然出版地不是必须的,但也要看情况,像是三立新闻只有台湾才有的那可以不写出版地,但像苹果日报在香港和台湾都有的媒体那就应该要写出版地,我前面已经提到应该让人立即分辨到这些表面东西,所以我认为你滥以可有可无作为理由,我仍然认为无论有没有连结,至少苹果日报要写出版地。--Maccomcre(留言) 2017年2月20日 (一) 04:32 (UTC)
- @克勞棣:其实这案很明显不符合Wikipedia:格式手册/链接的一再出现的相同连结和内部链接密度的要求,而在整个讨论中也没有人同意KOKUYO提出的理由可以合理地忽视那些规则,所以应该动手移除一些内部链接,而Maccomcre提出每个章节只留一个的做法我认为是可以的。--113.52.81.249(留言) 2017年3月2日 (四) 00:33 (UTC)
@克勞棣、Maccomcre:已经按照以上的做法减少苹果日报的连结,请检阅。--113.52.81.233(留言) 2017年3月11日 (六) 15:05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川蔡通话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ait.org.tw/zh/officialtext-ot0926.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053351/http://ait.org.tw/zh/officialtext-ot0926.html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