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存档1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请不要在讨论页讨论离题的内容 讨论页仅用于帮助编写改进条目,而非对条目主题评论、留心得,与条目无关的话题请在用户讨论页讨论。参见:讨论页指导。 |
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文化?难道只有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唐朝呢?明朝呢?清朝呢?条目就是条目,写那么多现在别人的看法干什么? --Wikiqebia 06:32 2006年1月6日 (UTC)
- 写中国的条目要先澄清中国的概念,中国这个国家意义的词汇虽然出现在近世,但是其内涵自古有之,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及涵义。被尊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祖师的柳诒徵,所著的《中国文化史》,其中对中国的概念,至今仍是相当权威的参考。 --Wikinu 07:01 2006年1月6日 (UTC)
关于本条目的语法问题
条目中"海峡两岸的歧见"一章节,"...和日本殖民主义的长期发酵之下..."和"...疼惜台湾且愿意欲台湾共进退的外国籍人士..."两处.其中发酵和疼惜两词个人认为用词有问题!前者用词不明确,后者含感情色彩.前者建议删除所描述的句子,后者建议改为"支持台湾政府行为的外国籍人士"
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
从中华民国成立以来有关领土范围的记载:
- 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 1931年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各省及蒙古、西藏”。
- 1936年中华民国《五五宪草》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 (按:当时台湾为日本所统治,故未提及)
- 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第四条: 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 (但实际上并没有《领土法》详细规定范围)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的规定,但台湾方面并不承认)
- 1990以前台湾的教科书所提及: 中华民国固有疆域继承清朝末年疆域,其范围包含大陆35省、蒙古国和台湾之全部领土及俄罗斯联邦之图瓦共和国、江东64屯、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之帕米尔高原,缅甸北部高贡黎山以西等区域。(按: 当时承认大陆和台湾属于中华民国,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90以后台湾教科书逐渐减少将大陆地区视为国土, 官方虽然未将中国视为外国, 但较少将中国大陆视为本国, 而是用两岸来取代, 1991年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治大陆的合法政权, 另一方面, 则是寻求从法律上变更国土范围, 但此举受到中国大陆的强烈不满, 也未成为台湾民众的多数共识。虽然法律上所认定的国土范围与事实有出入, 但目前台湾民众多认为中华民国领土仅限于台湾地区。
一般人也许直接认为台湾属于中华民国。但一种比较吊诡的观点是: 根据中华民国历来的法律(1912-1936)中, 反而没有提及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于是有说法认为台湾的地位可称为未定; 但现在中华民国的治权又仅限于台湾, 使得台湾究竟属于谁的问题一直成为争议, 也因此有说法称当时的国民党政权是强占台湾自主的外来政权。 阿牛 08:42 2004年9月29日 (UTC)
- 关于《中华民国宪法》第四条所言的固有疆域范围,可参考同年立宪后由内政部所编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册》,当中包括了台湾却不包括外蒙古。(218.13.76.188 13:47 2004年10月12日 (UTC))
- 1947年立宪当时, 国民政府已经接收台湾, 而蒙古国(外蒙)则早在1921年就宣布独立, 直到1946年国民政府始承认之, 后来虽然因为中苏关系破裂使得国民政府否认蒙古国独立(联合国控苏案)。 但随后的国共内战共产党取得胜利, 为维持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 亦正式承认蒙古国的独立。 因此反而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外蒙独立, 而中华民国反而不承认的情况。
- 阿牛 09:31 2004年10月26日 (UTC)
移動自Talk:中华
为什么是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虎儿 16:24 2004年10月4日 (UTC)
移動完畢
“中国”这名词的使用
我不同意,中国一词就是因国家意识而产称的,所指的就是个国家,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的简称。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中国二字为基础创造的国号,请别搞混了。以文化来说,中国和台湾的文化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台湾是以南岛民族文化为主的,只是因为政治力的影响,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较大。海岛国家和大陆国家的生活型态完全不一样,怎么说是同样的文化呢!可见作者你本身已经受到太大的政治影响。中华这个字眼,意指在中国的华夏人,广为使用是在中华民国创立时期,孙中山先生为了凝聚当时混乱不已的中国人,并且区分和满人的不同所广为使用的名词,如今,受到中国文化较多的文化称中华文化,如同说华语的皆称华人,不管是新加坡,台湾,中国,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且说华语的皆称华人,当然这还是受自大的中国人影响所致。--akway
照你的说法,因为海岛文化,夏威夷要独立,格陵兰要独立,南沙要独立,西沙要独立,海南要独立。。。。。。国家就不能有海岛?Derekhe 03:18 2005年7月12日 (UTC)
按楼上的说法:海南也独立,太平岛也独立,说上海话的也独立,说四川话的也独立,夏威夷每个岛都独立,钓鱼岛改钓鱼国,英国分成三个国家,印度尼西亚就惨了,大概要拆成七八十个国家,只要方言不一样都可以独立,全拆成共和国,等着老美一个一个消灭吧。另外,“华人”这个概念指的是血统,不要乱扯,一只小鸭 08:03:05 2005年10月13日 (UTC)
我们应参照英文Wikipedia的做法吗? --Lorenzarius 2003年3月20日 10:36 (UTC)
- 或许我们可以在“中国”这一个条目中,注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也同时是“中华民国”的简称?这样让别人自己选择哪一条?--Formulax 2003年3月21日 02:05 (UTC)
“中国”这个情况并不只是“消除含糊”(disambiguation)就能解决的情况-“中国”这名词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政权的名称,它不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的简称。﹙在不是谈论现时政权的情况下﹚对大多数人﹙不论是两岸或中外的人﹚来说,中国所包含的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悠久的历史及深远的文化,在这个定义下大陆跟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人”不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中华民国公民”;中文不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字”或“中华民国的文字”……
但当我们在谈论的是现时的政权时,对世界上多数人来说中国指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括:中国有两重定义:一、中国现时的政权,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对于定义一的中国,其他Wikipedia的做法是以中国去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必要与定义二的中国区分时才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例如:
对于定义二的中国就用中国来代表。例如:
在英文Wikipedia相关的讨论:
我想我们可以参考在英文Wikipedia爱尔兰的做法。
--Lorenzarius 2003年3月21日 08:55 (UTC)
我觉得,“中国”这个词本身只是一个地理+政治名词,应该从地理上和政治上一起解释。至于中华的文化,例如中国历史、中国语言等,当然应该有它们自己的条目。我的问题是,在“中国政治”中,是否应当包含台湾的政治?香港的政治?澳门的政治?或许在“中国政治”中,做一个综述,详悉的解释可以放到“台湾政治”,“中国大陆政治”,“香港政治”……?这样的话,其他的条目也可以照此来做。
或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放到“中华”的条目中来。因为当我们说到在海外的中国人,中国文化时,“华人”、“中华文化”或许比“中国人”、“中国文化”更准确吧?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参照英文Wikipedia中对犹太人和以色列的表述。 --Formulax 2003年3月22日 01:17 (UTC)
当有纷争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把题目分开﹙也就是你举的“中国政治”的例子﹚。但是如果“中国”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时候呢?比方当我们说中国国旗,我想所有人都会立刻想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而不会是其他任何的旗。如果是完全没有混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说中国国旗呢?对世上很多来说﹙包括我﹚,当讨论的是政治,中国指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没有其他意思。假如我们将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成两个条目,它们在内容上会有什么分别呢?﹙在我看来,中国就是一个有很长历史的国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现时中国的政权,所以是没有必要分开它们。都是台湾问题……﹚ --Lorenzarius 2003年3月22日 09:08 (UTC)
问什么不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宣称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简称“中国”;实践中“中国”常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亦与中华同义。
- 这里是wiki,您有好的建议就自己加上去呀!另外,Wikipedia:讨论后要署名。--Formulax 03:29 2004年2月21日 (UTC)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东亚。现在所说的中国,一般都认为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在内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均宣称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简称“中国”,详细情况参见“台湾问题”;语言实践中“中国”常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以上是首条原文 我将中国的开头定义按照个人的一些思考进行了修订 , 原因有这么几条 : 1 通常历史性描述如果在后面出现细则的话则应该在后面说明 (参照英文 england 定义 ,china定义 , 日文 ,中国定义 , 日文英国定义) , 并且四大文明古国这一说法并无国际广泛学术应用性 。 所以我只对中文的字面含义进行了限定 , 但是没有变更后面的细则 。因为是个人思考所以带来的非中立因素还请指正 。
关于英文版wiki的说法,各位认为是否有必要做到不同语言的版本内容尽量统一?? 有的称谓还是需要讨论的,比如那里有“China proper”的说法,应该怎样用中文解释?
--Narrowly, China = China proper + 满洲?+ 内蒙古 + 西藏 + 新疆
还有就是一个国家一部分地区的称谓是应该以本国说法为准,还是外国/历史说法为准?
-- Tibet? Manchuria? 甚至古老的叫法比如Formosa?
又比如普通话, Mandarin Chinese?
MeaCulpa 07:00 2004年4月10日 (UTC)
- 各个语言的维基百科是独立的,没有必要做到内容的统一。一些词汇在英语中经常被使用,但是很少在中文中出现。像“China proper”就是一个例子。至于国家、地区的称谓,在中文版当然是以中文为准了。--Formulax 09:21 2004年4月10日 (UTC)
对于China proper一词翻译成中国本土,以及然后如上面朋友所说 China = China proper + 满洲?+ 内蒙古 + 西藏 + 新疆 这样的所谓等式出现,我认为不太合适,很容易引起误会,毕竟中国本土一词与China proper在一词在意义上并非完全一致!在使用中中国本土往往解释为中国大陆(政治意义上的)。 --Aleyu 07:46 2005年2月2日 (UTC)
我发现我和我的朋友完全无法认同使用“台湾问题”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根本就是以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心。台湾人民没有“台湾问题”,倒是有“中国问题”、“统独问题”、“反导弹问题”。“台湾问题”这样的一个词并不中立,不建议再使用“台湾问题”这样的词。 --Rickz 19:04 2004年4月10日 (UTC)
- 不对,台湾问题不是一个中国大陆的用词,在国际上也使用台湾问题这个说法的。--Wing 19:07 2004年4月10日 (UTC)
- 英文维基则是Political status of Taiwan,使用中文的话应该是“台湾的国际定位”或“台湾的政治定位”会比较适合。 --Rickz 19:19 2004年4月10日 (UTC)
- 英文里面没有“台湾问题”一词,但是这个词在中文中是被广泛使用的,没有什么不妥。我看不出“台湾问题”有什么不中立的,这里的“问题”也并没有贬意,不是指“problem”,而是“issue”。“台湾问题”确实是被国际媒体普遍采用的称呼,不仅仅是大陆媒体,BBC等国际媒体的中文版也是这么叫的。如果台湾人认为这个词有问题,那么大陆人或许也会认为称“中华民国”、“陈水扁总统”也有问题了。我认为维基百科应该以最常用的词汇为准。--Formulax 06:38 2004年4月11日 (UTC)
- 同意Formulax。毕竟两岸人民的资讯仍是不对称的,特别是中国的媒体总是在政府的管制下报导。所以可能还是需要加上一些附注的说明,才是减少岐见最好的方法。 --Rickz 07:15 2004年4月11日 (UTC)
关于中国的定义问题,现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受到“一国两制”的制约 因为“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非大中国概念 当然,官方也可以解释成“一国两制”只是一种“可能”的实行方式--zhouxiao 10:32 2004年12月5日 (UTC)
古汉语中的“中国”好像不是指的国家,而是更像“中原”这个词,基本上应该是指人类活动范围内全部人类(当时的认知范围)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所以从古至今对“中国”的范围解释都是不同的(这大概也就是日本也有一个“中国”地区的原因),而现代汉语中的“中国”与古汉语中的意思已经有了很大区别。 以上只是本人的臆测,希望感兴趣的网友能帮助寻找足够的证据。----sgg163 17:11 2005年6月10日
个人意见
最近加入的内容表达得很像“个人意见”噢!--Samuel (talk) w: 05:00 2004年4月26日 (UTC)
- 原注释放在这里,请修改后再放到原文中:
- “都是形势的必然,本不足以好大惊小怪;虽然海峡两岸的人民友好,但是对于政府、政治、政客来说,两岸是敌对状态,不可否认。政治和人民的意愿未必是一样的。台湾是美国用来制衡中国为美国所用的一艘航空母舰,所以对峙是必然的。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崛起,必然打破现有平衡,和美国产生世界地位的冲突,当然,绝大部分和平人士都希望在未来看到中国的和平崛起。”--Samuel (talk) w: 05:22 2004年4月26日 (UTC)
我觉得是否可以把“中国”作为消歧异页?--Hooh 15:39 2005年6月16日 (UTC)
台湾朋友批评别人××中心的同时,也应当注意一下自己是否××中心
实际上,大家已经格外的照顾你了,虽然你恐怕还不领情。大家对你作了许多的妥协,为什么你就不能作一点呢?
把眼睛放在别人身上之余,也请瞄一下自己,我们大家都这样做才能一直合作不是嘛?
--21st centry fox 13:47 2004年5月14日 (UTC)
增加了一些内容,希望大家指正。
呵呵,增加了一些内容,希望大家指正。--大益虫 04:36 2004年6月24日 (UTC)
俄语显示错误
在我的浏览器上本页文章中中国的俄语写法显示错误,但是在编辑页面却正确,俄语版上的显示也正确,怎么回事?--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5:49 2004年7月22日 (UTC)
- 试过了,是斜体字的问题,如果不要斜体的话就正常了,像这样:Китай。以前自己在Word上面打俄文,弄成斜体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字会走样。比如说Book Antiqua;估计Tahoma或其他微软的字型也是这种情形,八成偷工减料了吧……除非说俄国人的斜体本来就是长这样的。--MilchFlasche 07:51 2004年8月4日 (UTC)
- 你是不是说在斜体的情况,Китай变得好像"Kumau"那样?那是正确的。俄语的手写体的确是那样的,不要怀疑。--石添小草 05:18 2004年10月30日 (UTC)
中华文明发祥地
不少考古发现表明,不只是黄河中下游。
支那
[1]上的“支那”由来考,可以参考一下--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8:36 2004年10月19日 (UTC)
- 不错呀。ZZZ...很困 (对话、留言按这里) 08:56 2004年10月19日 (UTC)
“支那”一词,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唐初玄奘取经,那烂陀寺两高僧便有信曰“致书摩诃支那国”云云。
- ”支那”是一词,仏教経典中散见。仏教経典中词有什么侮辱性吗?
首先,一词”支那”作的是当时的中国人.中国人作的词有侮辱性吗? 不是.
元来历代中国王朝为东夷(日本,朝鲜之蔑称)、西戎(西方民族之蔑称)、南蛮(越南一帯之蔑称)、北狄(中原,古代北方民族之蔑称)呼周辺国家. 历史证明这事实。
关于"台湾人"的国家认同
台湾人在"文化"上觉得自己是不是中国人, 这是一个可以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回答的问题, 用不着研究者自己妄加解释. 以2004年的一次民意调查为例:
- 针对受访者的种族认同,调查结果显示,有59.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仅有14.0%,另有18.3%表示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李书璇和唐诗 2004)
以这个民意调查的结果来讲, 刚刚新加上的这个资讯显然是错误的, 是撰写人自己的个人意志.
参考书目: 李书璇、唐诗,2004,牵手后中间选民‘独’性大增“手护效应”发酵民调显示支持台独者增至54.3%较之前增加12%,见台湾日报 [online]。台北:Yahoo!奇摩新闻。3月1日 [引用于 2004年3月1日]。万维网网址:<http://tw.news.yahoo.com/040301/46/hd7w.html>。--wdshu|阿呆 02:28 2004年10月24日 (UTC)
- 我觉得这个民意调查的走向比较像是在问政治上的认同,而非文化上的认同耶。此外,记者用词的不专业令人质疑这篇报导的正确性,两岸的主体民族都是汉族,怎么隔一个海峡,中国人与台湾人的认同怎么会是"种族认同"?更何况,阿呆兄所引的这段文字,从头到尾都没有讲到文化认同啊!
- 讲到政治认同,我想台湾会认同中国的大概只有新党那些比较偏激的人,绝大部分人在政治上不可能认同中国,也很少人认同一个中国(就算是认同”中华民国”的人,也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解读为”搞两个中国”)。至于文化认同,我不知道吃米饭、喝茶、祭祖、拜妈祖、尊敬天地君亲师、写繁体中文这些算不算是中国文化,或许中国文化已经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后改变了意涵?所以现存台湾的种种文化现象不叫中国文化?还是这个研究问卷就像现存于台湾的民粹氛围一般,只问了台湾中国,而没有去讲解这两个词的意涵究竟是什么?--[[User:Theodoranian|虎儿 (留言)]] 03:15 2004年10月24日 (UTC)
- 虽然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我很清楚所有调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暗示引导。例如如果问卷设计中首先问道“您是否认为台湾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然后问道“您是否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那么前一个提问对后一个提问的回答会有强烈的影响。看一个调查数字时,一定要仔细核实问卷的客观性和调查的规范性,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必要修正。--冷玉 04:47 2004年10月24日 (UTC)
一般学界的解释, "国家/国族/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面向(这当然是简化的说法, 不过, 是可以参考一下): "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 以及"制度/政治认同." 面对这些国家认同的不同面向, 研究者必须选择不同的"问卷问题"加以测量. 当然, 在日常生活当中, 乃至学术分析上面, 这些不同的面向都是纠葛在一起的.
我没有看到我所引用之该条新闻的原始资料, 不过, 因为类似的调查在台湾做过太多(而且是由政治立场完全不同的政治行动者或研究机构来做), 结果大致上没什么太大的出入. 我猜这份调查可能是沿用张茂桂, 萧新煌等人在1987年发展出来的"中国人-台湾人自我认同量表," 其原始问题如下:
- 访问受访者下列这道问题:"下面有好几种关于个人的说法, 请勾选一项最能代表你的想法的说法: (1)我是中国人; (2)我是台湾人; (3)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 (4)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5)中国人台湾人, 或中国人台湾人没有差别; (6)其他.(引自谢易峻 1997, 14)
当然, 这个原始设计应该是比较倾向所谓"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的概念, 不过却也有相当之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的意涵. 关于台湾人之国家认同的研究, 是目前学界极为热门的研究题目. 这可能不是我在这里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回答的问题. 不过, 我引出这则新闻的原始用意很简单, 我们"大可不必"自己用想当然尔的方式臆测台湾人的国家认同. 在做任何比较明晰的statement之前, 我们必须仔细地参酌既有的文献, 然后才可能下一个比较"具公信力"的陈述. 不然, 这和我们在写评论性的文章, 又有什么大区别呢.
其实, "认同"这个问题, 不只是在台湾, 在当前西方的学术界也是极为热门的研究题目(其实这也是我投注最多心力的一个研究题目). 关于一些相关的语汇, 比如说"认同(identity)," "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 等, 到底涵义是什么, 有时间的话, 我再写成相关条目就教于各位吧.
参考书目
- 谢易峻,1997,台湾选民国家认同类型之研究: 1996年总统大选之实证分析。东吴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wdshu|阿呆 13:47 2004年10月24日 (UTC)
台湾人究竟是不是中国人? 也许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 以往中国人是解读成种族上的(所以说:四海都有中国人) 我们可以说台湾人的先民都是来自中国, 但若是以严格的国家认同来说, 现在提到中国人大多是指拥有"中国护照"的人啊! 虽然新加坡也有华人(但他们不会说我是中国人)... 或许上述的问题还可以加上 (7)我是台湾人也是华人 ...(这里指的是种族上的华人=汉人) , 不过在这个选项之下,就会显现出国家认同的意涵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一般人在不同的环境压力前提下, 表现出的政治理念可能迥异, 问卷调查的结果虽然代表了某种程度的意志延伸, 在没有公民投票的状况下, 谁也没有办法知道这 究竟只是一种想法?还是一种决定?
- 阿牛 08:47 2004年10月26日 (UTC)
- 问卷的设计与解读方式会关键性地影响调查结果,而上面所提到的那个统计,由于进行调查的单位本身有很重的政治色彩(包括那本书与台湾日报都是),因此我也认为数据仅只能供作参考,不具有代表任何事实的关键效果。但可以确定的是,几乎每个台湾人对于‘中国人’的解读角度,往往都是先从政治立场出发,然后针对自己的理念再做延伸,时常你问旁人‘你认为你是不是中国人?’时,对方会要求你先给个前提,是在什么场合时,要与什么样的对象相比较。台独立场者会很明确的告诉你,‘台湾人与中国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中间立场者则可能会说,谈到血缘与文化时,台湾人是中国人,但谈到国籍与族群时,万万不可将台湾人与中国人(大陆人)混为一谈。在面对外国人要介绍自己的出身时,会用‘I come from Taiwan’的几率可能比‘I'm a Chinese’来得高,其原因可能与个人的文化传承认同不是很有关,而是不希望被别人与大陆上的中国人搞混。总之,‘我们不是大陆人’是很强烈且一致性的诉求,至于对‘中国’与‘台湾’的解释与认同问题,就显得歧异许多了!--泅水大象 12:49 2004年10月26日 (UTC)
恢复/给予
昨天我把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在联合国的权利,从此在国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成了联合国中唯一代表中国的政治实体。
改为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案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在联合国的权利,从此在国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成了联合国中唯一代表中国的政治实体。
今天却被恢复,请问为什么?-- [[User:Ran|ran(留言)]] 02:10 2004年10月29日 (UTC)
- 联合国大会,
-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 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 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
- 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User:Zy26|zy26 (Talk)]] 05:27 2004年10月29日 (UTC)
我们就一定得照抄联合国的公文吗?
‘恢复’二字的意义是:把某个已经改变的状态还原,前提是这个状态以前必须存在过。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之前从来就没有参加过联合国,世界许多政府至今也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所以“恢复”二字是不确切的。
政治组织的公文,一般都带有政治性。像把“占领”说成“进入”(日军进入满洲),把“屠杀”说成“事件”(南京事件),把“盟友”说成“傀儡”(韩国是美国的傀儡),把“政府”说成“当局”(这个例子就不用明说了吧)。而Wikipedia应该采用最中立,最不带政治包袱的词。
无论如何,虎儿已经把“决议由”加了进去,这个应该是比较中立的。-- [[User:Ran|ran(留言)]] 06:13 2004年10月29日 (UTC)
- 我认为,联合国之所以把公文写成那个样子,是有它的综合考虑的。而且,我相信他们在那个位子上的考虑比我们更广泛。所谓的许多的国家,应该不足以在联合国中造成 “给予” 吧?那么,在这里也多说无益了。[[User:Pashan|(讨论)]] 14:06 2005年2月10日 (UTC)
关于“恢复”一词,实在是有些不妥的,因为中国现在继承了当时中华民国的政治地位,而后者是联合国主导创始国之一。至于台湾的“中华民国”不能继承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国际舆论和大陆政治压力的原因-- MxS 16:16:44 2005年8月30日 (UTC)
有关重写本条目的讨论
- 中国/中国(连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和台湾)
- 需要重新编写,我的想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简称“中国”。而中华民国不能简称“台湾”。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那中华民国就应简称台湾。
- 需要重新编写,把“中国”的意义弄清楚。我的想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主要是讨论有关于该政权的资料,而中国则讨论中华文化和历史等。即好像现时英文版的处理方法。
- 本人也认为中国概念在wiki中过于模糊需要整体进行架构上的重新编辑,比如关于政治上的中国这一条目因为中国概念在1912以后才引入政治所以不应该和历史等条目是平行架构而更应该是独立条目,还有一点就是定义必须轮廓清晰。自由建筑社(Talk) 23:19 2004年3月31日 (UTC)
- 建议架构:
- 台湾省按中国省分内容编排,先排中华民国的定义,地图不包括台北市和高雄市,附注大陆的定义;台北市和高雄市按现时直辖市的定义。(参看台北市条目)
- 中华民国史 || 中华民国史:尚欠中华民国史#内战和中华民国史#在台的统治两部分。--石添小草 08:46 2004年5月10日 (UTC)
这个条目的部分争议来自文化中国及政治中国的不同解释,建议可以参考一些辞典的编排方式,在条目后加括弧附注适用的领域,另如:中国(文化),中国(政治)。这样便于界定,也使读者更为清楚。--Pinc 08:01 2005年2月26日 (UTC)
观点的片面性
各个语言版本的wiki是独立的,就造成了一种文化的的差异甚至摩擦。其实这个也是wiki自由百科全书的另一面优势,历史是客观的,是不会变的,可是在经过拥有高智商的人类分析后,历史就变成了主观的历史了。所以各个独立语言版本的wiki都会带有各自文化的偏见。正如China proper, 从西方观点排斥共产主义的角度上来看,China proper的划分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最理想的划分。这样的文化和思维意识冲突其实很有趣,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到西方世界与所谓的“共产主义世界”的观点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客观的了解世界。当然,做不到客观了解世界的人其实还占大多数,台湾问题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大陆人一定会为了台湾人的一些所谓的“台独”的言词而义愤填膺,甚至破口大骂。台湾人也一样,当他们被说成是中国人时,他们也会极力的反对这种说法。试想如果讲China proper的说法翻译成中文,那一定将会造成一场很大的纠纷的。
意义其实在于比较不同社会对某件事物的定义,从而反应出文化的差异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
- China proper(有译中国本土)的确被多数中国人认为是歧视,并带有分裂国家的意味……--[[User:Zy26|zy26 (Talk)]] 00:25 2004年11月11日 (UTC)
Wikipedia中立原则的目的就是整合所有这些观点。假如英文Wikipedia一味反映西方人的观点的话,那么包括e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和en:Tibet等许多条目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虽然还不能被许多中国人接受,但至少比西方对中国的一般认识要深入得多。
英文Wikipedia和中文Wikipedia的条目,最终只可能越来越相似,因为会不停有人把两边的观点互相翻译,以达到最大可能的中立性。我觉得这才是Wikipedia最终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停留于一种文化的偏见。所以假如英文版和中文版仍然有很大的分歧的话,那只能表明我们做得还不够...... -- [[User:Ran|ran(留言)]] 05:51 2004年11月12日 (UTC)
- 应该说,本着“求同存异”的角度尽量整和吧
- 至于不同文化间的理解,本来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有些也没办法
- 比如chinese一词,本身就是有贬义色彩的,英文中,-ese一种轻蔑的称呼(比如japanese、taiwanese),但现在,习惯成自然,也就没有层意思了(反倒是chinaman成了篾称,-man原本应该带有尊敬含义的)
- 但有一点我还要说一下,说话也不要太绝对——中国大陆人不是个个见了“台独”就义愤填膺什么的,台湾人也不是个个坚决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在这里,大家都有自由表达自己个人的看法,但随便把别人拖下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Zhouxiao 21:08 2005年1月9日 (UTC)
"中国"本来就是一种文化认同
只是后来有两个政权各自以中国作为国号
造成了一些混淆
至于很多台独份子喜欢胡闹
硬要说"中国100%=中华人民共和国"
那我倒想请问你们
中国历史一共有5000年还是50年?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依照联合国2758号决议文所述 中国目前联合国其中的一位会员国 那么中国就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所代表 所以中国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目前联合国网页里面所提到的会员国(state) 便是中国(China) 所以不单单只是文化上的认同 在历史的轨迹上,2758号决议文 让中国China一词成为具有国家(state) 官方政府的意涵是有证据的 http://www.un.org/Overview/unmember.html Following is the list of the 191 Member Stat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with dates on which they joined the Organization. Chad -- (20 Sep. 1960) Chile -- (24 Oct. 1945) China -- (24 Oct. 1945) Colombia -- (5 Nov. 1945) Comoros -- (12 Nov. 1975) Congo (Republic of the) -- (20 Sep. 1960) Costa Rica -- (2 Nov. 1945)
应当解释中国一词自古以来的含义
三国时代,周瑜在提到曹操时说过“彼所将中国人”,那时的中国指中原一带。
- 周之中国应是相当南国之说。中国历史上的国多了去了,春秋战国,五代十国,这些国并非华夏一统的大中国。
- 中国是个变动的概念,军事政治地理的变革都一再从新定义着它。延伸一下,国土分裂本也没有什么,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次数多了。但是,现在主张台湾独立的也往往是投靠日本的一群人。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自古都注重忠义二字,所以,对于叛徒,从不原谅(从古代君王对造反叛乱者往往施以凌迟便可见一斑)。当年清帝成立满洲国,本可以号召无数清之重臣遗民,但是它依附于日本而并未像明朝一样得到多数中国人反清复明之拥戴。可见中国并不属于某一个政治上的政府,而是一种自成一脉的深厚的华夏民族文化。--Pashan (留言) 13:31 2005年6月11日 (UTC)
修改注释:四大文明古国不是一个很科学的说法,因此我把它从对“中国”的说明中移出,移到“中国的历史”中,作为对“中国是世界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的补充说明。--Louer 17:40 2005年3月23日 (UTC)
建议
中国作为包括大陆和台湾及南海诸岛的地理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作为两个政权概念。 中国条目不涉及政治,相关子条目移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条目。 --Gleader 13:52 2005年4月3日 (UTC)
倒尽胃口的警告标示
由于讨论内容与条目本身不符加以删除,如果对于政策本身有疑问,请移驾到wikipedia:互助客栈。这边不是讨论维基百科管理政策的地方,谢谢!--Theodoranian|虎儿 (talk) 16:32 2005年5月2日 (UTC)
有关政治上的中国
那句“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指中国大陆,而中华民国流亡于其他‘国家’。” 大家会否觉得流亡去其他‘国家’是否有些问题? 如改为“流亡去其他地区”会否好些?
aaa
文化历史与地理的中国
既然已经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问题等条目讨论政治的中国了,那么这个条目何不建设成一个文化的,历史的和地理的中国呢?如长城,如书法,如兵马俑者,不致争议的内容有很多,不如让问题到描述问题的条目去呈现,在这里,留一片宁静的气氛给中国。--Pashan (留言) 14:19 2005年6月12日 (UTC)
中国不是仅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国,在我们之前,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人类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在叙述中国的时候,只是强调我们所在朝代的矛盾与争议,对已经作古的人们是不公平的。请大家不要让条目失焦。--Pashan (留言) 14:39 2005年6月12日 (UTC)
有关流亡一词
流亡暗示了离开国土,到国家境外停留。因此中华民国不是流亡,而是退守台湾。 --小为 05:59 2005年8月3日 (UTC)
统一可以,不过我们要全国大选。
共产党不是说过“只要统一,什么都可以谈”吗?我们就要求它在统一后举行全国大选。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想独立,就算独立了也依然要依附大国,不如把大陆收归囊内。共产党这时就要陷入两难境地:同意的话,就要被赶下台。不同意的话,就是害怕民意,阻止统一,民众肯定会谴责申讨。到时就看着办吧!--soiaa
我是一个现在在新加坡的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到了新加坡一段时间以后,对中国大陆媒体的封锁和共产党的专制也有了一定了解。但是总体上,根据我在中国大陆生活的经验,如果真的落实全国普选(包括大陆和台湾),如果真正一人一票的话,中国共产党还是应该会以绝对优势当选。虽然有种种民运,但是据我在学校的十余年生活来看,中国大陆的教育是十分强调“中华民族”和“中国”的文化和政治概念。对于多数学生和知识分子来说,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形式上试图割裂中国国土,民族的完整性的行为都是无可原谅的。虽然可能部分知识分子不满中国大陆的政治局势,但是如果落实全民普选,中国大陆选民不大可能会给任何一个曾经以任何方式支持过(或者采取“台湾未来需要靠2300万台湾人民来决定”之类模糊的回应)台独的政党投票的。何况中国大陆的人民在心理上多多少少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信赖。要其它政党当选,至少要过几个十年。--manucode
- 这真是台湾人么……“后”和“後”这么明显的错误。--wooddoo 虢国夫人游春图 10:33 2005年8月5日 (UTC)
- 看看IP……--zy26 was here. 11:27 2005年8月5日 (UTC)
- 给那个没签名的人:这些叫暴力式民主,两边选票数目差一个0,无须投票都知结果。要投票的话就替台湾那边的选票“加权”。--Hello World! 11:55 2005年8月5日 (UTC)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参考历史上的南北朝的政权林立,现在中国有两个政权对立很正常么。迟早还是会统一,连欧洲大陆都在筹建一体化。整个历史趋向于统一。--曲鸥凡 04:14 2005年8月23日 (UTC)
- 说得对。看看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存度,台湾和大陆对抗,如果断绝经济来往,台湾将生存艰难,经济崩溃。大陆存在中共专制政权,使得国人在世界的印象和地位低下,这也是台独分子在国际社会和台湾同胞中煽动仇视大陆的最有力武器。相信有那么一天,全中国将实现民主自由,说不定早已受了民主熏陶的某位台湾同胞会当选为中国(全中国,而不仅仅是限于台湾一隅的中华民国)总统 --Linsen 03:58 2005年8月23日 (UTC)
关于古现代“中国”的差异
由于文化的地域性,所以“中国”到底是文化范畴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之间的地区,还是政治范畴的两种说法,我们再这里也说不清楚,如果大家看看古代所说的“中国”和现在我们争论的“中国”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三国时期的“中国”指的就是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
MxS 16:24:05 2005年8月30日 (UTC)
本来查阅“华夏”这一条目,就转到“中国”来了,华夏同样需要编写啊
由来出处、演变、使用情况等都需要介绍啊,不能因为所指中国就直接跳到这里,而“华夏”本身却没有了
- 我查阅“中华”也转到“中国”来了,如何才能转回“中华”,并编写“中华”呢? ----无名氏2006.1.4
本条目怎么写成这个样子?
这是我们的祖国啊,怎么看到这样子的内容???难道让全世界的人来看中国的条目就是要了解这些东西?强烈建议作为近期质量提升的条目。台湾、西藏之类的问题只是一时的几个小小的问题,怎么充满了整个篇幅?关于中国的情况,从古至今,应该有系统地介绍。 --Wikinu 06:22 2006年1月6日 (UTC)
- 我看了也觉得奇怪,一大堆台湾的什么文段。台湾民众,逐渐的排斥被等同为“中国人”或“华人”,你不是 中国人”或“华人”是什么东西?“台湾什么时候是中国的一部分了?”,猪头,现在台湾不是属于中华民国吗?你表达的你观点可以,但是你不要到中国条目上占这么大篇幅,而且我们也只是把台湾同胞视为中国人,没有人希望把台独者当作中国人来对待,台湾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也都只能占中国的很小部分,这样的条目简直是垃圾。--Wikiqebia 06:32 2006年1月6日 (UTC)
条目编辑的原则
本条目的目的是让读者对中国有个全面简要的了解,除了遵循维基政策和方针外,
- 由于中国条目涉及众多内容,所以本条目只能介绍中国从古至今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每一个具体的话题列出参见的相应条目
- 内容平衡
- 尽量把篇幅用在提供事实和充实的内容,而不是观点、评论。
--Wikinu 09:48 2006年1月6日 (UTC)
- 原来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平衡,为何推倒重来?--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36 2006年1月10日 (UTC)
- 怎么会原来的内容平衡?你可以看一下我编辑之前的版本。另外,现在的版本,介绍中国,中国的含义、台湾问题等不用那么长的篇幅,简要地说明有几种含义、哪里有争议就可了,如果要详细说明另开条目、参见相关条目,毕竟中国的内容太大。另外,历史部分的写法可以商榷,我写的是具体的概貌,这样内容充实,我认为比原来的好,具体某一方面的大历史可以在相应的主体段落说明,但可能篇幅太长,需要等整个条目完成看总篇幅做精简,如果实在太长久就原来的那种泛泛的概要的而不是具体的写法。 --Wikinu 08:42 2006年1月10日 (UTC)
- 精简和内容充实之间需要平衡,我觉得现在的内容把历史的内容大致说清楚了,而原来的内容篇幅少点,但是提供的事件内容非常少,人们看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也非常之少,而且很多是本条目其他部分比如宗教、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政治等段落可以阐述的内容,并且评论性的语句太多。原来的方案保留着,大家可以来判断或者加工进入相应的部分。不过,原来的内容相当于总括性的语句,也可以精简出来作为历史的轮廓性表述作为历史部分的首段,如果篇幅足够,这样结合更好。 --Wikinu 09:46 2006年1月10日 (UTC)
许多章节有参见的主条目。这是有个偷懒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主条目中的概述性文字拿过来,稍微润色一下就可以了。这也是现在的编辑指南之一。既省事,又能够保证各条目之间内容的一致性。像这个条目,本来就是很概括的,详细内容应该在相应条目中叙述--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09 2006年1月11日 (UTC)
060302修改备注
- “四大文明古国”一说,文意不清,且此说不符维基百科的客观精神,故予以删除。
- “中国在近代以前是世界上文化和经济发达的文明之一。”
- “文化/经济发达”并没有客观的标准,此说不符维基百科的客观精神,故予以删除。
- “19世纪后,由于军阀纷争、外国入侵和饥荒等原因,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了1949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击败了当时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军队,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此段重复性过高,上文下文皆已提及,故予以删除。
彻底整理了一下,希望看起来清晰了一些,这个条目和两岸政治有关的部分及开始的词源部分还可以,其余的部分全都需要重写
- 从头到尾彻底整合了一下各位的宝贵贡献,在尽可能保留的前提下,努力做到精简和清晰。我觉得现在的结构要比过去合理一些,内容中也没有了前后矛盾的话,关于‘中国’的涵义也解释地比较清楚了。 希望各位继续修订,请注意不要使用太多的非中性词语,比如‘四大发明’‘四大文明古国’等等,这些陈词滥调毫无意义。另外,当代政治问题也不应在这个条目中占太多的位置。--民国九十五年 03:44 2006年3月14日 (UTC)
- 弄清楚‘中国’是什么很重要,知道自己从哪儿来,才能知道自己去什么地方。 这个条目里面的一半都在解释‘中国’这个词的涵义,但这不是在编词典,不是讨论无聊的定义问题,这里在讨论的是历史: 词的历史和人的历史。词的历史是人的历史的一部分,只有把问题放在历史的角度来理解,才可能。永远不要脱离历史背景来讨论一个词的涵义,这是我给大家的建议。--民国九十五年 04:15 2006年3月14日 (UTC)
- 看了一下英文法文版的这个条目,感觉中文版的条目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迄今为止,中文的条目中文读者关心的两岸关系问题和中国一词的来历这两个焦点,基本上已经成形了,但其余的部分,实在是还没有开始,希望这些部分从英文法文等直接翻译算了,它们的结构和内容都比较充实,可以先翻译,然后再说别的。--民国九十五年 05:23 2006年3月14日 (UTC)
- 出于个人情感倾向,认为这样纯粹介绍中国的条目,还是自己动手编写的好。我以为,从英文等文字翻译回中文,已经在暗中形成对中文维基人的一种讽刺:连CHINA都编辑得不如英文版的,亏中文还是中国的使用国。我们可以把应该编写的标题移过来,然后按照中文的思维来编写。--涓生 11:16 2006年3月14日 (UTC)
- 理解您的感情,但事实是,长时间以来,中文wiki的‘中国’条目连一个合乎逻辑的框架都没完成,还有人在为是否需要完善这个条目而投票。你比较一下英文的这个条目里面的图片和中文版的图片就看出差距来了。在这里,感情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和知识本身,这里是没有版权的。韩愈有言:“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现在的现实是,中文版的这个条目已经‘夷狄也’了,夷狄版的这个条目却很‘中国也’,为了‘中国之’这个条目,就别难为情,干脆直接把夷狄请来入主中原(中国)好了。--民国九十五年 12:15 2006年3月14日 (UTC)
- 关于具体的翻译问题,当然要重视‘本土化’,不要弄了半天还像是在读外文,把孟子翻译成‘孟休斯’这样的笑话应该避免。中文wiki面向的是中文读者,内容的选取方面当然首先要考虑到中文读者的需要。如此大的题目,对材料加以取舍是必须的。比如说,别的文字的这个条目对所谓台湾问题都只是提了一下,中文版却有必要详述。--民国九十五年 12:21 2006年3月14日 (UTC)
- 提一个问题。如何来分工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还是容易分开的,但地理、文化、经济、人口上重复性会很大。我认为中国应该着重于叙述整个历史脉络的中国,不要只讨论现阶段的中国地理、文化、经济、人口等。那样才可以让重复性减少些。--涓生 10:37 2006年3月17日 (UTC)
- 从政治/行政的角度,目前有两个互不隶属的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关于这句话,虽然表述是对的,但这里没有必要加上“互不隶属”这个定语,因为这个词汇对某些方面进行了片面强调。如果对政体给出下结论的修饰语,那么还有很多东西没有从中表现出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质控制大陆,中华民国实质控制台湾;是否为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现状到底是如何定义的……等等。由于进行一个表述会牵涉到太多其他的问题,也就是说表述了一个态度,却忽视了很多其他存在的态度,所以在文章的开端,建议不必作表述,以免叙述过于繁琐,或者单偏向某一表述。--涓生 13:37 2006年3月17日 (UTC)
- 提一个问题。如何来分工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还是容易分开的,但地理、文化、经济、人口上重复性会很大。我认为中国应该着重于叙述整个历史脉络的中国,不要只讨论现阶段的中国地理、文化、经济、人口等。那样才可以让重复性减少些。--涓生 10:37 2006年3月17日 (UTC)
词源部分
我认为现在的词源部分介绍的太多,喧宾夺主。比如关于"国"的词意的演变就没有任何必要出现在这个条目里。其余的词源部分简要介绍即可,主要说明现在的含义就可以了,而这已经在条目最开始讲到了。外语中的称呼也没有必要说那么多,而且位置太靠前。我建议删节这个部分,并且把它放到条目的后边。
--211.103.111.178 16:45 2006年3月17日 (UTC)
我同意将“国”的词义演变内容转移到其他条目,但外语中的称呼等部分是很有意义的,需要保持。词源部分其实这么多很合适,关键是其他部分太少了,所以显得词源部分特别突出。另外,对User:211.103.111.178:您作出了这么多编辑,应该建立一个账号。--涓生 19:23 2006年3月17日 (UTC)
保留的部分可不可以稍微压缩一下?--211.103.111.178 20:40 2006年3月17日 (UTC)
中文版的词源
我觉得英文、法文版讲了很多和China这个词相关的词的来源和含义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是要解释清楚和他们的条目名称相关的内容。在中文版,我觉得不应该介绍过多的外语中的词汇,适当解释一下就足够了,相反我们应该类似地介绍和解释和“中国”这个词相关的中文词汇,比如前面有人提出“中华”这个词是否和“中国”同义,这样的说明才应该是中文版要做的,所以应该加上“中华”、“华夏”、“神州”等等词语的解释。
--211.103.111.178 08:48 2006年3月18日 (UTC)
- 之所以要谈‘词源’,是因为‘中国’这个概念有它的发展史,为了理解它,所以介绍它的所谓词源。 介绍外文的对应词汇及其演变历程对于理解‘中国’这个概念是不可或缺的,不管你懂不懂外文。 注意这里不是词典,不需要罗列你认为的同义词。 --民国九十五年 09:01 2006年3月18日 (UTC)
“中华”、“华夏”、“神州”等等词语对于理解“中国”这个概念是不可或缺的。--211.103.111.178 09:04 2006年3月18日 (UTC)
- 建议您在继续复制粘贴小学教科书之前,先在这里对你要增加的东西的必要性和内容取得共识。不要把别人整理的结构轻易破坏。--民国九十五年 09:16 2006年3月18日 (UTC)
给不理解什么是‘词源’的人说几句心里话
- 恐怕这个条目的词源部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个条目的关键就是词源部分,如果不把中国是什么搞清楚,这个条目根本就不必独立存在,在外文的对应条目中,只有英文和法文的‘中国’条目没有重新定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法文的这个条目也都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中国一词的来源,这说明,他们还是有些水平的。
很多人上来就默写一通小学教科书的内容,说一些低于常识的宣传词汇,这正说明有必要谈谈基本的东西。--民国九十五年 19:49 2006年3月17日 (UTC)
- 编写这个条目是有风险的,风险就是招来莫名其妙的愤青同志来这里抒发感情,背诵小学教科书。--民国九十五年 19:56 2006年3月17日 (UTC)
小学教科书的内容并不是原罪,它们很可能就是在表述最重要、最基本的东西。--211.103.111.178 20:42 2006年3月17日 (UTC)
结构
我觉得应该先是地理、历史,然后是文化。--211.103.111.178 20:44 2006年3月17日 (UTC)
- 说实话,我不认为您理解别人作出的编辑的理由和目的,这些理由和目的通常是如此简单和清晰而不需要说得很清楚的。 从您增加的那些部分看来,有很多逻辑错误。比如,您把‘医药’和‘建筑’放到‘文化’这个范畴内,照这个逻辑,整个条目都应该放到‘文化’里面。诸如此类的错误还有很多。所以我建议您在删除修改别人的作品前,先在这里问清楚您所要删改的东西的含义。--民国九十五年 21:10 2006年3月17日 (UTC)
我没有删除很多东西。我增加了很多东西。关于建筑、医药是否属于文化,可以探讨。如果不属于,那就另开小节。--211.103.111.178 21:14 2006年3月17日 (UTC)
请你就条目本身的写作提出意见,具体哪些句子你觉得有问题请提出来,并给出你的修改意见,这里和中宣部等没有任何关系,不要离题。--211.103.111.178 09:11 2006年3月18日 (UTC)
- 建筑和医药是‘文化’范畴里的东西么? 你先把这个搞清楚。--民国九十五年 09:22 2006年3月18日 (UTC)
我个人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和医药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当然如果您不同意,那么就请您提出来,这两个部分应该放在哪里合适?--211.103.111.178 09:35 2006年3月18日 (UTC)
- xxx包含了文化内容,所以xxx就是‘文化’? 也许,你有权利这么理解‘文化’。我想说的是,‘文化’作为一个百科全书的范畴,不是这么使用的。你列举的英文条目的结构有其合理处,但因为面向的读者不同,所以没必要完全模仿。 --民国九十五年 09:53 2006年3月18日 (UTC)
- 你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诸如什么原始社会等等,这些恐怕都是中宣部的产物。所以请您不要在没有取得共识的情况下继续对条目的大幅度修改。--民国九十五年 09:28 2006年3月18日 (UTC)
我是参照英文版的结构,如果不叫原始社会,那叫史前时期也可以。
* 1 Terminology o 1.1 "Zhongguo" o 1.2 "China" o 1.3 "Cathay" * 2 History * 3 Chinese Pre-history * 4 Political history * 5 Territory o 5.1 Historical overview o 5.2 Historical political divisions o 5.3 Geography and climate * 6 Economy * 7 Society o 7.1 Demographics o 7.2 Culture o 7.3 Religion o 7.4 Arts, scholarship, and literature o 7.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8 Miscellaneous topics * 9 See also * 10 External links
--211.103.111.178 09:33 2006年3月18日 (UTC)
史前时期
不管中国人的祖先是从东非来的也好,还是北京人、元谋人也好,史前时期也是要说明的。
Chinese Pre-history
Arche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earliest occupants in China date as long as 2.24 million to 250,000 years ago by an ancient human relative (hominin) known as Homo erectus. One particular cave in Zhoukoudian (near current-day Beijing) has fossilised evidence dating to 300,000 and 550,000 years old. Evidence of primitive stone tool technology and animal bones in association to H. erectus have been studied since the late 18th century to 19th century in various areas of Eastern Asia including Indonesia (in particular the Island of Java) and Malaysia. Originally it is thought that these early hominis first evolved in Africa during the Pleistocene and that human evolution first took place in Africa expanding 7 million years. By 2 million years ago the first wave of migration from the species in association with H. erectus settled into various areas in the Old World.
Fully modern humans (Homo sapiens) are believed to originally have evolved roughly 200,000 and 168,000 years ago in Ethiopia or Southern Africa (ei. Homo sapiens idaltu). By 100,000 to 50,000 years ago modern human beings settled in all parts of the Old world (including the New World, Americas 25,000 to 11,000 BCE). By less than 100,000 years ago all proto-human populations disappeared as modern humans took over or drove other human species into extinction. It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subject to whether fully modern humans evolved from separate H. erectus populations (known as "multiregional") as some evidence in ancient bones show a transitional change from H. erectus to H. sapiens having archaic features. However it is now more widely accepted that all modern humans genetically share a direct ancestor, a female nicknamed "Mitochondrial Eve" from Eastern Africa 150,000 years BCE. This model is known as Mitochondrial Eve Hypothesis.
The earliest evidence examples of fully modern humans in China come from Liujiang, China where a cranium dates 67,000 years BCE. Another is a partial skeleton from Minatogawa being only 18,000 years old.
--211.103.111.178 09:40 2006年3月18日 (UTC)
- 很好,那就请你把上面这一段翻译出来,放在‘历史’这一段,并做到与上下文衔接。不要再使用‘原始社会’,xx社会,这类的词汇。--民国九十五年 09:48 2006年3月18日 (UTC)
- 建议你在翻译并把内容加到条目中之前先查一下词典。 不要再犯‘有学者认为人类是在700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出来’这样的常识错误。--民国九十五年 10:28 2006年3月18日 (UTC)
抗议“民国”的wiki流氓行为
你民国没有跟别人达成共识的时候就可以随便大幅改动条目结构,别人没跟你达成共识就不能改,就被你诬蔑为制造大杂烩,这是哪家的wiki?是你们家开的吗?赤裸裸的wiki流氓行为!
- 我只和人对话。--民国九十五年 11:05 2006年3月18日 (UTC)
民国九十五年,请你讲文明。--211.103.111.178 11:06 2006年3月18日 (UTC)
丁是丁,卯是卯,请你不要混淆视听,应该就事论事,不要讨论与本条目编辑无关的话题。--211.103.111.178 11:13 2006年3月18日 (UTC)
你的耐心与我无关。--211.103.111.178 11:18 2006年3月18日 (UTC)
虽然“民国”你的马甲不少:User:中国国民党精神党员,User:美国计生委,User:中国大陆用户,你也不用
查询“中国国民党精神党员”的贡献 查询“美国计生委”的贡献 查询“中国大陆用户”的贡献
查查自己的贡献,看看你这个wiki小霸权主义者打着“中立”的幌子干了多少“只许你修改不许别人碰”的编辑战?!马甲可以换,你专注于修改的那些政治类条目你换得了吗?你自己的编辑习惯和文字习惯你换得了吗?谁看不出来啊?躲在这些马甲后面的不就你这么一个wiki小霸王吗?你当管理员都是傻子啊?!
金猴奋起千钧棒,也请您注意文明和礼仪,没有必要去猜度他人背景,就事论事就好了。--211.103.111.178 11:30 2006年3月18日 (UTC)
- 我没有和猴子(700万年前非洲出来的?)交流的兴趣,:我不认识网友User:中国国民党精神党员。猴子对人的学习还有待深入。--民国九十五年 11:33 2006年3月18日 (UTC)
民国九十五年,你这是在作人身攻击,你需要向当事人道歉。--211.103.111.178 11:39 2006年3月18日 (UTC)
- 我没时间和猴子或者猴子的朋友废话,我对你们的马甲是什么也毫无兴趣,希望你们好自为之。--民国九十五年 11:43 2006年3月18日 (UTC)
广大wiki人和管理员倒是对你这种厚脸皮小霸王很有兴趣呢,看看“民国九十五年”你有多无聊和可怜。
金猴奋起千钧棒 12:36 2006年3月18日 (UTC)
条目终于被保护了,211.103.111.178及其马甲的破坏性编辑暂时结束
211.103.111.178,黑眼睛,猴子,你们满意了吧?--民国九十五年 12:01 2006年3月18日 (UTC)
- 保护并不是对当前条目的认可。我事先已经在Wikipedia:互助客栈/聊天提醒过,但无人注意。--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2:04 2006年3月18日 (UTC)
- 当然不是对当前条目的认可,这是防止编辑战和破坏性编辑。--民国九十五年 12:09 2006年3月18日 (UTC)
对于民国九十五年的言论和行为,我个人感到遗憾。
--211.103.111.178 12:26 2006年3月18日 (UTC)
当然是为了防止编辑战,民国你也不数数你回退了多少次?wiki小霸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脸皮还得有你这么厚才行。
金猴奋起千钧棒 12:34 2006年3月18日 (UTC)
关于条目结构的争议
前面的编辑战中,主要的争议是条目的结构。我个人觉得应该先是地理、历史,然后是文化。但是民国九十五年坚持退回到原来的地理、文化、历史的版本上去。我认为应该把历史部分提到前面,可以给读者一个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211.103.111.178 12:25 2006年3月18日 (UTC)
- 我和你没话可废,你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就胡乱编辑,什么人类是700万年前从非洲出来的等等,小学生水平都没有,一句一句给你改错,你还不领情。--民国九十五年 12:40 2006年3月18日 (UTC)
对不起,这里讨论的是条目的结构问题,正是这个问题引发了反复的编辑。请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你说的误译是另外一个问题,而且在你提醒之后,我就已经改正了,可以查询历史记录证实我的这个陈述。另外,再一次提醒您不要作人身攻击。--211.103.111.178 12:48 2006年3月18日 (UTC)
- 你同时扮演两个角色,累不累啊?同时做猴子和人,好玩么?你干吗要把你的马甲在上面的下流话删除? 让别人也看看阿? 我再说一遍: 我没时间和你浪费,你也不要在我那里留言。--民国九十五年 12:51 2006年3月18日 (UTC)
民国九十五年,请你给出你说的话的证据,我一直没有你所谓的马甲,我一直使用ip登陆,你这是在诽谤,我要求你正式道歉。--211.103.111.178 12:57 2006年3月18日 (UTC)
愿意去哪儿告就去吧,中宣部的地址有没?
申请封禁User:民国九十五年;User:民国九十五年多次辱骂他人,参与编辑战,请管理员考虑封禁该用户。--211.103.111.178 12:05 2006年3月18日 (UTC)
- User:211.103.111.178,金猴奋起千钧棒,User:黑眼睛.......恶意编辑,辱骂网友,( 参见 动物庄园)。无聊至极,愿意去哪儿告就去吧,中宣部的地址有没?没时间和你们浪费。--民国九十五年 12:13 2006年3月18日 (UTC)
不数数你自己回退了多少次,还用什么部不部的,先妖魔化共产党,然后给你不中意的wiki人扣上共产党的帽子,肆意侮辱,你这种做法跟你批判的“毛贼”有什么区别?你还有没有廉耻?“民国”这两个字放在你账号里我都替中华民国感到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