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Saiga半自动步枪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aiga半自动步枪
.308 Winchester口径的Saiga
类型半自动步枪
原产地 俄罗斯
生产历史
研发者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
研发日期1990年
生产商卡拉什尼科夫集团
生产日期1990年—
基本规格
重量3.6千克(7.9磅)
长度900毫米(35寸)
枪管长度415毫米(16.3寸)
宽度70毫米(2.8寸)
高度220毫米(8.7寸)

子弹
枪机长行程活塞气动式
转拴式枪栓
发射模式半自动
供弹方式可拆式弹匣(各口径版本载弹量不同)
瞄具机械瞄具
可透过机匣左侧的华沙条约导轨安装各种瞄准具

Saiga半自动步枪是由俄罗斯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前身为伊茨玛希工厂)生产的运动用AK步枪,主要用于狩猎和民间用途。[1]

历史

“Saiga”(俄语:Сайга)一词意指赛加羚羊,该系列步枪以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所设计的AK系统为蓝本,并专门针对那些渴望拥有高度可靠性的非军用AK步枪的用户。[2]

Saiga步枪原先是在1970年代设计,当时最初的步枪发射5.6×39mm英语.220 Russian口径子弹。然而由于未见有巨大的商业成功因此最后只生产了300把。[1]

后来在1990年代,Saiga步枪被重新推出,并被推广为一款能够狩猎中等体型猎物的步枪。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伊茨玛希工厂对其进行了改良,以令它能够发射多种大威力和更流行的子弹,当中包括:.308温彻斯特7.62×51mm.223雷明顿5.56×45mm5.45×39mm以及7.62×39mm[1]

Saiga步枪目前在伊热夫斯克市的伊热玛茨工厂(现称“卡拉什尼科夫集团”)进行生产,该厂也是多种军用AK步枪的生产地,并是卡拉什尼科夫本人多年来工作的地方。

该系列步枪最初是由俄美军工厂(Russian American Armory) 和RWC进口到美国。另外一些步枪则是由FIME集团进口,并稍作更改以“Arsenal SGL”的名义出售。然而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卡拉什尼科夫集团成为了美国政府的制裁对象,令其产品无法出口到美国。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后来更针对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的武装干预签署了行政命令,以全面禁止美国公司进口俄罗斯军火[3][4]。作为回应,RWC随即改名为“Kalashnikov USA”,并在佛罗里达州设厂生产AK样式步枪,这样就能够以美国制枪械的名义继续在美国市场出售。

登场作品

  • 2015年—《战地:硬仗》:命名为“Saiga .308”,归类为半自动狙击步枪,发射7.62×51mm NATO子弹,载弹量20+1发,武器商店中价格为$22,800,预设装上PSO-1光学瞄准镜,能够由罪犯专业人士(Professional)所使用(执法机关解锁条件为:以任何阵营进行游戏使用该枪击杀1,250名敌人后购买武器执照)。可加装各种瞄准镜(机械瞄具反射眼镜蛇全息瞄准镜(放大1倍)、PKA-S(放大1倍)、Micro T1、SRS 02、Comp M4SM145(放大3.4倍)、PO(放大3.5倍) 、ACOG(放大4倍)、PSO-1(放大4倍)、IRNV(放大1倍)、FLIR(放大2倍)、TA 648(放大6倍)、PKS-07(放大7倍)、步枪瞄准镜(放大8倍)、猎人(放大14倍))、附加配件(倾斜式机械瞄具倾斜式红点镜、延长弹匣(增至25+1发)、电筒战术灯激光瞄准器穿甲曳光弹)、枪口零件(枪口制退器、补偿器、重枪管抑制器消焰器)及握把(垂直握把、粗短握把、直角握把)。单人模式中则能够由主角尼古拉斯·门多萨所使用。

相关条目

参考

  1. ^ 1.0 1.1 1.2 Popenker, Max. Modern Firearms - civilian guns for self-defense, training and hunting - Saiga self-loading rifle / carbine. World.guns.ru. 1999 [201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8). 
  2. ^ 存档副本. [2009-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8). 
  3. ^ Lee Williams. BREAKING: Import of Kalashnikov Concern/Saiga AKs banned by executive order. [25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0). 
  4. ^ Breaking: Izhmash & Kalashnikov Concern Now Sanctioned by US Govern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firearmblog.com, 16 July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