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 18寸Mk I后装舰炮
BL 18寸Mk I后装舰炮 Ordnance BL 18 inch gun Mk I | |
---|---|
类型 | |
原产地 | 英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18年— |
使用方 | 英国皇家海军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埃尔斯威克军械公司 |
研发日期 | 1915年—1916年 |
生产日期 | 1916年—1920年 |
制造数量 | 3门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炮管与后膛:151,390.99千克(149英吨,166.88短吨) |
长度 | 62呎(18,897.60毫米) |
枪管长度 | 60呎(18,288.00毫米)(39倍径) |
炮弹 | 18寸后装式炮弹 |
炮弹重量 | 1,505.93千克(3,320磅) |
口径 | 457.2毫米(18寸) |
枪管 | 1根,筒紧身管,使用寿命:发线状无烟火药以及发无焰装药的有效全装药弹炮击 |
后膛 | 间断螺纹式炮闩 |
后坐力 | 液压气动 |
射击仰角 |
|
回旋角度 | 10° |
枪口初速 | 737.62米/秒(2,420呎/秒) |
有效射程 | 32度仰角时:28,712.16米(31,400码,94,200呎,17.84哩) |
最大射程 | 37,033.2米(40,500码,121,500呎,23.01哩) |
填充量 | 243英磅(110千克) |
BL 18寸Mk I后装舰炮(英语:Ordnance BL 18 inch gun Mk I)[note 1]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推出、由英国皇家海军所使用的舰载后膛装填线膛式主炮。它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庞大、最沉重的火炮。[1]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日本所用45倍口径九四式40厘米炮更大,为18.1寸(460毫米),但英式炮弹更重。该舰炮是BL 15寸Mk I舰炮的放大版本,专为搭载于激情号“大型轻巡洋舰”(战列巡洋舰的一种形态)而设计。其炮管长度仅为60尺,只有40倍径,略微限制了其炮口的速度。
BL 18寸Mk I后装舰炮只生产了三门,但在将它们从激情号移除并且转装给克莱夫勋爵级浅水重炮舰沃尔夫将军号和克莱夫勋爵号以执行海岸炮轰任务之前,并无对象见证该舰炮在激情号以上的战斗。直到战争结束以前,在战斗行动中只发射了85发炮弹。三门都在1920年退役,并且充当了进行堇青石测试的验证炮。1933年有两门被废弃,最后一门幸存下来直到1947年才被废弃。
设计和研发
BL 18寸舰炮有着来自费舍尔皇家海军元帅兼第一海军大臣的渊源,他坚持要在尽可能最快的舰只以上搭载尽可能最大的舰炮。他构想了所谓的“大型轻巡洋舰”,它搭载了四门15寸(381.00毫米)舰炮,而做就的产物是勇敢级战列巡洋舰;但他还希望她们的半姊妹舰激情号搭载更庞大的舰炮。[2]而埃尔斯威克军械公司是当时唯一一间能够制造如此的庞大的舰炮的公司,并于1915年开始了其设计工作。为了掩饰其实际尺寸,以及误判为已经在服役的15寸Mk I的设计的衍生型,它被命名为“15寸B型”。[3]
该舰炮及其后膛机构的总重量为149长吨(151.39公吨),几乎比15寸舰炮的100长吨(101.60公吨)要加重了一半。它安装在衍生自双联15寸Mark I/N型炮塔的单装炮塔(也被命名为15寸B型)以内。激情号的炮座可以容纳任何一款炮塔,以防止因18寸主炮的研发出现问题而导致全舰陷于无用武之地。该舰炮可俯压至最低-3°和仰抬至最大30°。为该舰炮而研发的弹药自然是针对激情号的反舰炮弹,它以2,270呎每秒(691.90米每秒)的炮口初速向距离达到28,900码(26,426.16米)的目标发射一枚重达3,320英磅(1,505.93千克),4厘升被帽穿甲弹(APC)。它的射速为1发炮弹/分钟。该炮塔的旋转质量为826长吨(839.25公吨),仅比其前型的810长吨(823.00公吨)略多2%。[4]
然而事实证明,这门舰炮对于激情号的轻型船体而言实在过强了,并且在试验当中表明,该舰只无法承受击发膛压以后,在1917年将它们在转移至其他用途。多佛巡逻队司令雷金纳德·培根爵士海军上将构想了一项计划,将两门舰炮架设在威斯田德皇宫酒店的外壳以内,使得他们可以从那里炮轰泽布吕赫和布鲁日的海军设施,但前提是该酒店需要在即将到来的帕森达勒战役当中得以占领。他计划将舰炮绑在重炮舰的防雷鼓包以上,以实现经英吉利海峡的运输。他还认为,它们可以装在重炮舰的甲板以上使用,因此为该舰炮设计了一款高平两用炮架,使得它既可以在海上使用,也可以在岸上使用。任何一边的用途都只需要进行少量的回旋,但是必须将仰角抬高至45°才能将射程最大化。该概念于1917年9月23日获得批准,埃尔斯威克被要求设计新型的“ B CD”炮架,并且在五个月以内交付。[5]
最初的陆上使用概念涉及一座特殊的升降滑轨,该滑轨可以向两侧转动6°。弹药的搬运、抬高和夯击都需要通过液压泵来完成,但是后膛却是栓式完成。该舰炮会架设在由草皮所覆盖的混凝土圆顶当中,并附有用于炮管的炮门。然后尽可能将该舰炮及其炮架设计为在德国火炮范围以外进行组装,然后乘坐特殊设计的车轮沿着一条特殊的宽轨到达战场。可运输部分的重量为210长吨(213.37公吨)。[6]
在英军未能占领威斯田德以后,他们对炮架进行了优化,以可用于重炮舰。它非常简单,由两根大梁所组成,每根大梁的两端连接在一起,而舰炮和其炮架就在它们之间。该炮架只能在其固定的1⁄2寸(12.7毫米)炮盾以内横动10°,并且对准重炮舰的右舷。它以10°的固定角度装填炮弹,但只能在仰角22°至45°之间开火,以平衡炮架和舰只的应力。它装配了液压式起重机、装弹托盘、夯锤和后膛机构,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舰员的工作量,但弹药各方面却不得不使用的肌力达成。炮弹被存放在甲板下方,必须通过高架导轨移送到舰炮后甲板以上的舱口,以将其抬起并且装填舰炮。线状无烟火药收纳在烟囱后方前甲板的18座蒸汽加热式存储罐当中,然后通过安装在导轨以上的转向架移送动舰炮,每次加上两次六分之一装药,这导致大约每3—4分钟需要将射速降低至大约一发。重炮舰必须进行大规模修改才能使用该舰炮。在舰炮以下必须新增许多额外的支撑结构,以支撑其384长吨(390.16公吨)的重量;两侧必须追加甲板,以容纳更多的船员;并且为18寸的炮弹和装填布局而重新布置舰只内部。[7]
服役史
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总共建造了三门该舰炮,其中两门搭载于激情号,余下一门则用作备用。1917年3月,当时的激情号被下令转换为水上飞机母舰以后,其舰艏炮(炮塔A)在完工以前从她以上移除掉。而在1917年后期,当她要被彻底改装成为航空母舰时,其舰艉炮(炮塔Y)亦被移除掉。[3]由于新型的“B CD”炮架被推迟,直到1918年6月20日才交付给克莱夫勋爵级浅水重炮舰沃尔夫将军号使用。7月9日,炮塔A从激情号以上取下来;但是直到8月7日,沃尔夫将军号才开始准备炮击试验。因为庞大的炮架结构占据了舰只的轮廓,她被冠以“象堡”的绰号。[8]
在设计全新的炮架的同时,在弹药方面亦投入了更多的努力,以尽可能延长其射程。使用增压装药,六枚增压装药之一会将重量增至165英磅(74.84千克),使得装药总量达到690英磅(312.98千克),并使得沿用4厘升炮弹、仰角抬至+45°时,射程可延长至约36,900码(33,741.36米)。皇家海军亦订购了一批新型的8厘升高爆弹,弹头装有更长、更薄的风帽,但在战争结束前只交付了两枚。当时激情号配有的500枚被帽穿甲弹和500枚常规尖头被帽(英语:Common, Pointed, Capped,缩写:CPC)炮弹库存当中的一部分获修改为新型的被帽,亦有可能是战争期间唯一使用过的炮弹。[9]
1918年8月15日,沃尔夫将军号被派遣至多佛巡逻队;但直到9月28日,当时为了骚扰德国的通讯线路而聚集了大批重炮舰以后,才向任何目标开火。她被舰艏与舰艉所锚定,目标宽阔,难以应付潮汐流动。她向奥斯坦德以南(4哩(6.44千米)、斯纳斯凯克(Snaeskerke)的一座铁路桥发炮,射程达到36,000码(32,918.40米),并且缔造出海军历史上、迄今为止行动中借由最大的舰炮、向最远的距离发射最重的炮弹的纪录。[10]那天她发射了共52枚炮弹,期间发现18寸舰炮的后座力导致她的浅薄的舰身侧移,还导致她翻滚,进而降低了其射速。直到战争结束以前,她共发射了81发炮弹。[11]
第二门舰炮原为激情号的备用炮,以后搭载在克莱夫勋爵号以上;但直到1918年10月13日,她才准备战斗。第二天(10月14日),她开了三炮,但其后不得不停火以避免击中友军。当下令停火时,还有一发已经上膛,因此她以减少装药分量将那发炮弹射向水雷区。[12]两门火炮总共发射了85发18寸炮弹。[4]在发射了161发有效全装药弹炮击——当中包括105发检证弹和训练弹,其中57次为增压炮击——以后,测得沃尔夫将军号所装的舰炮的磨损约为0.37寸。这表明该舰炮本台可承受超过300发有效全装药弹而且表现良好,可与大多数使用线状无烟火药MD(修改型)的英国军械媲美。[13]
第三门、来自激情号的炮塔Y(舰艉炮)的舰炮,是为英国皇家海军所属的尤金亲王号所准备,而该重炮舰经过了改装以后可以在当年稍早的时候搭载;尽管该重炮舰受命驶往朴茨茅斯并计划在10月19日搭载它,但就在搭载以前、战争就结束了。1920年12月,该舰炮又从该重炮舰以上移除掉。激情号炮塔Y的1号炮被缩膛为16寸(406.40毫米)内膛,以用作BL 16寸Mk I舰炮的线状无烟火药检证测试,旨在用于已取消建造的G3级战列巡洋舰,以及纳尔逊级战列舰。它一直使用到1942年,并于1947年才报废。另外两门舰炮则分别在泰晤士河口的舒伯里内斯和扬特利特炮兵营用于类似的功用;然后他们早在1933年就被废弃。[14]
其中一座炮座幸存下来,并且被用以搭载英王佐治五世号战列舰的备用14寸Mk VII后装海军炮。1940年,它设在多佛尔的附近,并参考小熊维尼的名字而将整组炮台命名为“维尼”(Pooh)。[15]
改进型
一种改进型武器,BL 18寸Mk II(Mark II)专为复仇级的次型:N3级战列舰而设计。N3级是历经一战以后,皇家海军在意识到其主力舰的优势已日渐遭到削弱后,着手发展更多新型设计之一。
埃尔斯威克、维克斯和皇家火炮厂都收到要求,针对18寸(457毫米)45倍径舰炮,提出基于三种新的建造方法的议案。首先是使用全新的锥度缠绕工艺的全长丝紧结构火炮,第二种是用于局部长度的丝紧结构火炮,第三个是使用相对地较长的炮管的“无丝紧”式火炮。这些公司总共向军械委员会提交了30多个设计方案,该委员会从皇家火炮厂当中选出了三份建议书,而每种建造方法都一份,以供进一步开发。1920年12月22日,已下达这些设计的订单的局部丝紧火炮(称为5号)被送往维克斯,而“无丝紧”式火炮(称为6号)则送往埃尔斯维克。1921年1月20日,位于伍利奇的皇家火炮厂厂收到了全长锥度缠绕工艺火炮的订单(称为4号;序列号1、2和3的火炮已分配给旧型的18寸(457毫米)40倍径Mk I舰炮)。这时有提议增添一门根据克虏伯的制造技术生产的火炮,其中包括使用短管和精确的收缩过程,但该火炮版本并没有获订购。出于保密目的,所有这些火炮都被称为“16寸(406毫米)50倍径”武器。
4号火炮的结构与18寸(457毫米)40倍径Mk I舰炮相似,但采用的是锥形丝紧。5号火炮的内部A、A和B管将无丝紧处理,并且火炮以上其余部分的也不会被锥形丝紧处理。6号火炮的内部A、A和B管都将作该处理,从后部接着B管的是C管,并且以护套包覆。全数三门火炮都将配备埃尔斯威克短臂式后膛机构。[16]
这种18寸舰炮可发射重达2,916英磅(1,322.68千克)的炮弹;一旦完成,将会是英国军舰以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武器。然而,由于新型战列舰的造价不斐为国力受创甚深的英国所难以承担、研制中的BL 16寸Mk I舰炮遇到了可靠性、爆炸性、炮弹过轻、枪管磨损等实际问题,加上随后的《华盛顿裁军条约》而被一并中止。
流行文化
BL 18寸Mk I后装舰炮的改型:18寸Mk II后装舰炮在2015年战游网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射击游戏《战列舰世界》当中的多次更新以后,以双联装炮塔之姿将四座搭载于其加值系架空战列舰雷神号以上,还有以三连装炮塔之姿将三座搭载于其修改自I3战列巡洋舰计划的银币系舰船圣•文森特号以上。
参见
注释
资料来源
- ^ Hodges, p. 83
- ^ Burt, p. 308
- ^ 3.0 3.1 Buxton, p. 225
- ^ 4.0 4.1 Britain 18"/40 (45.7 cm) Mark I. www.navweaps.com. [4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2).
- ^ Buxton, pp. 225–26
- ^ Hodges, pp. 81–82
- ^ Buxton, pp. 73–74, 226–27
- ^ Buxton, p. 73
- ^ Buxton, p. 227
- ^ Buxton, pp. 66–67
- ^ Buxton, p. 66-68
- ^ Buxton, pp. 67–68, 227
- ^ Buxton, p. 227-228
- ^ Buxton, pp. 68, 74, 227–28
- ^ Buxton, p. 228
- ^ United Kingdom / Britain 18"/45 (45.7 cm) Mark II and other Proposed Guns 1920-1922 - NavWeaps.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参考文献
- Burt, R. A. British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One.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6. ISBN 0-87021-863-8.
- Buxton, Ian. Big Gun Monitors: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s 1914–1945 2nd, revised and expanded.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8. ISBN 978-1-59114-045-0.
- Campbell, N. J. M. British Super-Heavy Guns, Part 3. Warship III.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196–201. ISBN 0-85177-204-8.
- Hodges, Peter. The Big Gun: Battleship Main Armament 1860-1945.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1. ISBN 0-87021-917-0.
- Roberts, John. Battlecruisers.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1-55750-068-1.
外部链接
- (英文)—page from Nav weapons.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