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崇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崇雄
汉字 黃崇雄
白话字 N̂g Chông-hiông
台语罗马字N̂g Tsông-hiông
笔名
汉字 蕭壟
白话字 Siau-lang
台语罗马字Siau-lang
笔名
汉字 蕭郎
白话字 Siau-lông
台语罗马字Siau-lông

黄崇雄(1943年4月6日-),笔名萧垄萧郎,台南县将军乡人(现今的台南市将军区),曾在佳里国中麻豆国中担任历史教师,现在已经退休。与黄劲连羊子乔陈艳秋林佛儿等人同为重要的盐分地带作家。其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一只鸟仔哮啾啾〉、〈乌脚病房〉。其创作生涯相当短暂,目前呈现搁笔状态。尽管如此,黄崇雄对于台湾文学的贡献,仍然不容忽视,因为他长期不懈地投入盐分地带文艺营的筹备及讲师工作;而盐分地带文艺营是台湾八〇年代及九〇年代非常重要的文艺营队,也是台湾文学台湾文化进入教育体制之前少有的传承管道。

文学创作

著作

黄崇雄的创作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散文不多,新诗极少。曾经荣获教育部小说创作奖。他的小说集有《一只鸟仔哮啾啾》、《乌脚病房》。剧本有《五分仔车站》。黄崇雄的散文集,几乎是应邀写成的旅行文学作品,以台南市的人事物为题材,有《安平红洋妆》、《府城游吟》。

名作

其小说作品〈一只鸟仔哮啾啾〉,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由张志勇导演,知名的歌仔剧演员唐美云及已故的布袋戏国宝大师李天禄都参与演出。这部影片荣获行政院新闻局辅导金影片,之后荣获第42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和平贡献奖,也取得第34届金马奖评审团大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长春国际影展最佳男配角。[1] 该片除了在电影院上映,也曾在盐分地带文艺营放映。

评价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南瀛作家作品集”的编辑群,相当肯定黄崇雄的文学成就,认为其作品“真切表现出对乡土的热爱,对同胞的关怀,充满着悲悯入世的胸怀”。[2]对于个别作品的评价方面,曾经将黄崇雄作品〈一只鸟仔哮啾啾〉拍成电影的导演张志勇,非常赞赏黄崇雄的小说〈一只鸟仔哮啾啾〉,他在为黄崇雄作品集《五分仔车站》作序时写道:“看过黄崇雄的小说,无论从写作技巧、文字琢磨、意识表达都有比‘一只鸟仔哮啾啾’更突出的作品,但‘一只鸟仔哮啾啾是我的最爱’。”[3]张志勇也欣赏黄崇雄的剧作〈五分仔车站〉,认为该剧“作者笔端充满深厚的乡情,无限的人道关怀,伟大的人性阐扬”,若能拍成电影,必定能在台湾社会具有强大的感染力。[4]

文学活动

黄崇雄不仅与文友羊子乔杜文靖黄劲连等人筹办第一届盐分地带文艺营,还长期投入盐分地带文艺营的筹办工作,多次担任营队总干事及讲师。其令许多文友印象深刻的是,筹备首届营队期间,情治人员曾到现场,找场布人员讯问,讯问结束以后,一些人吓得不敢回到会场帮忙,黄崇雄、杜文靖与一些人却对情治人员的威严、恐吓、监视无动于衷,如期完成场布工作。[5][6]

除了参与文艺营队事务,黄崇雄曾与黄劲连黄崇雄林芳年羊子乔林英良陈艳秋陈益裕月中泉黄三明林财印林神保黄达人梁锦德等人成立台湾笔会的第一个分会--盐分地带分会,想借此发扬台湾文学,继承故乡前辈作家(如:吴新荣郭水潭林芳年王登山等人士)在日治时期组织“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的精神--关怀乡土、使当地文风兴盛。[7]不过,该分会活跃时间不长,没有几年就沉寂下来,形同解散。

此外,黄崇雄曾撰写〈思想起──光复后盐分地带两次文学活动〉一文,[8]以参与者的视角,详细记录1973年“第一届全国诗人联谊会”与1976年“南瀛文艺营”的活动流程、摘录几位讲师的言论,以及摹写晚会展演人士的精彩场面。在相关史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之下,黄崇雄的文章能让后人一窥这两场文学活动的大致经过。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 黄崇雄/著,《乌脚病房》,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立文化中心,1996年6月。
  • 黄崇雄/著,《府城游吟》,爱书人杂志社,出版日期书里没标示。合理推断,应是陈水扁担任总统时期。
  • 黄崇雄/著,《五分仔车站》,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政府,2003年11月初版。
  • 康咏琪/著,《盐分地带文艺营研究》,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文化,2013年初版。

出处及注解

  1. ^ 黄崇雄/著,《府城游吟》,爱书人杂志社出版,出版年代没注明。引用该书封面背后的作者介绍。
  2. ^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南瀛作家作品集”编辑群对黄崇雄文学的推崇之词,收录在小说集《乌脚病房》一书的作者介绍之中。
  3. ^ 张志勇为《五分仔车站》一书所作的序言,收录在该书的前面,引用的话语在第7页。
  4. ^ 引用的话语在《五分仔车站》的第9、10页。
  5. ^ 康咏琪/著,《盐分地带文艺营研究》,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初版。
  6. ^ 杜文靖/著,〈盐分地带文艺营记事〉,《第30届盐分地带文艺营研习手册》,吴三连史料基金会,2008年。
  7. ^ 黄三明,〈台联佳里支部 深具历史背景:当时南北名流盛况空前〉,1988年5月,台湾时报副刊。
  8. ^ 该文后来刊登在1979年5月25日某家的报纸副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