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滕·施密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尔滕·施密特 Maarten Schmidt | |
---|---|
出生 | (1929-12-28)1929年12月28日 荷兰格罗宁根 |
逝世 | 2022年9月17日(2022岁—09—17)(92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佛雷斯诺 |
国籍 | 荷兰 |
母校 | 莱顿天文台 |
知名于 | 类星体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天文学 |
机构 | 加州理工学院 |
博士导师 | 扬·奥尔特 |
马尔滕·施密特(荷兰语:Maarten Schmidt,1929年12月28日—2022年9月17日)[1],荷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意识到射电源3C 273的光谱中无法证认的宽发射线,其实是高红移后的氢的巴尔末线和电离氧的谱线,从而成为“类星体”这一天体种类公认的发现者。
经历
马尔滕·施密特生于荷兰格罗宁根[2]。施密特师从扬·奥尔特,并于1956年在莱顿天文台获得博士学位。
1959年他迁往美国并进入加州理工学院任职。一开始他的研究是关于星系动力学和质量分布的理论。在这个时期要注意的是,他提出了涉及在星际云气中恒星形成率和星际物质密度相关的施密特定律[3][4]。接着他开始研究无线电波源的光谱。1963年他使用帕洛马山天文台著名的200英寸的反射望远镜确定一个可见光下的天体就是电波源3C 273并研究其光谱。当这个外表像恒星的物体看起来距离地球相对较近,但 3C 273 的光谱却出现高达 0.158 的红移,代表这个物体距离银河系极远,而且光度极高。施密特因此将 3C 273 称为“类星体”("Quasi-Stellar Object" 或 "Quasar"),之后并发现了数千个类星体。
荣誉
获奖
- 1964年美国天文学会海伦·B·华纳天文学奖
- 1966年3月11日时代杂志封面[5]
- 1978年亨利·诺利斯·罗素讲座
- 1980年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
- 1980年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6]
- 1991年詹姆斯·克雷格·沃森奖
- 1992年布鲁斯奖
- 2008年科维理奖天文物理学奖
- 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院士[7]
命名事物
参考资料
- ^ Entdecker der Quasare: Maarten Schmidt im Alter von 92 Jahren verstorben. Der Spiegel. 2022-09-20 [2022-09-20]. ISSN 2195-13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3) (德语).
- ^ The Rumford Priz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 January 1969, 22 (3): 8–9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 ^ Schmidt, Maarten. The Rate of Star Formati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59, 129: 243. Bibcode:1959ApJ...129..243S. doi:10.1086/146614.
- ^ Kennicutt, Robert C. The global Schmidt law in star-forming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8, 498 (2): 541. Bibcode:1998ApJ...498..541K. arXiv:astro-ph/9712213 . doi:10.1086/305588.
- ^ Maarten Schmidt. Time. Mar 11, 1966 [2011-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7).
- ^ M. Schmidt.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3 August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 ^ Gruppe 2: Fysikkfag (herunder astronomi, fysikk og geofysikk). 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 [7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挪威语).
外部链接
美国天文学会会长 | |
---|---|
1899年–1925年 |
|
1925年–1952年 |
|
1952年–1976年 |
|
1976年–2000年 |
|
2000年–现在 |
|
科维理奖获得者 | |||||||||||||||||
---|---|---|---|---|---|---|---|---|---|---|---|---|---|---|---|---|---|
天体物理学奖 |
| ||||||||||||||||
纳米科学奖 |
| ||||||||||||||||
神经科学奖 |
|
卡尔·史瓦西奖章获得者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海伦·B·华纳天文学奖获得者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詹姆斯·克雷格·沃森奖章获得者 |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分类:
隐藏分类:
- CS1德语来源 (de)
- CS1挪威语来源 (no)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相同
- 含有荷兰语的条目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ibri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L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eopoldin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MG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copu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ZBMATH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