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话剧团
香港话剧团(英语:Hong Kong Repertory Theatre,简称HKREP)是香港历史最悠久、最著名、规模最大之专业剧团之一,成立于1977年,于2001年公司化,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资助,并注册为非牟利团体,由理事会领导和监察政策和业务[1]。话剧团聘用全职艺术总监、驻团导演、专业演员、技术及舞台管理、艺术行政及市务人员等专才,并融汇各方编、导、演及舞台人才,参与剧季制作和演出[1]。剧团以制作和发展优质、具创意兼多元性的中外古今名剧及本地原创的戏剧作品,以及促进观众对戏剧的鉴赏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及发挥旗舰剧团的领导角色为使命[1]。
沿革
香港话剧团的首任艺术总监为杨世彭博士(任期:1983-1985、1990-2001),其后分别由陈尹莹博士(任期:1986-1990)及毛俊辉(任期:2002-2008)先后担任[2]。2008年3月起,艺术总监一职由曾任教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近廿年的资深戏剧家陈敢权正式出任[3]。2023年,刚卸任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的潘惠森接任为第六任艺术总监[4]。现任行政总监为梁子麒[5]。
香港话剧团以主流剧场制作为艺术定位,以均衡多元剧目为编排方针,以市场消费导向为营销策略。翻译和改编外国古典及近代戏剧,推介优秀的中国剧作,推动和发展香港原创剧。多年来曾演出超过280 个中外古今经典名剧及本地原创剧目,以粤语演出,个别制作辅以普通话场次。大部分演出配上中英文字幕,吸引观众。另外亦成立香港首个黑盒剧场,通过对剧场艺术不设规限的探讨手法,为观众提供更多富创意和重文本的作品,从团员或合作者的创作过程去发掘、探索和发展新的题材或表演模式,并举办“黑盒剧场节”,引介各地实验剧场。剧团亦于2009 年开展“读戏剧场”,这是一种简单的剧场形式,透过戏剧文本或者其他文学作品,给观众最辽阔的想像空间。另外,剧团曾作多类型尝试,并融汇各方戏剧人才。为了推动话剧教育,亦有一些学校巡回演出。
剧团除致力巩固及拓展香港观众以尽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的社会责任外,还不断探索跨境文化交流,包括邀请境外剧团或艺人联合制作或演出,争取更多到内地及海外演出的机会,拓展商机,塑造国际形象。在香港特区政府及企业赞助下曾进行多次外访演出,足迹遍及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武汉、重庆、广州、深圳、台北、澳门、日本、新加坡、旧金山、纽约及多伦多等地。
艺术教育亦是剧团的工作重点,包括制作教育主题的短剧到中学作巡回演出;成立“香港话剧团附属戏剧学校”,定期举办公开的戏剧技巧及舞台知识训练课程;经常为大学、教育及慈善机构和社区组织主持戏剧工作坊及座谈会。此外亦积极进行多元思维系列的戏剧教育剧场和外展教育活动;举办暑期戏剧训练营和安排学生专场导赏演出,为年轻人营造欣赏戏剧的多元空间,提升他们对艺术欣赏的兴趣及水准,培养新观众。
近年作品
- 《中国皇后号》
- 《奇幻圣诞夜》
- 《才子乱点俏佳人》
- 《我爱阿爱》
- 《魔鬼契约》
- 《李察三世》
- 《2029追杀1989》
- 《顶头锤》
- 《水中之书》
- 《新倾城之恋》
- 《倾城之恋》(相约北京艺术节)
- 《愈笨愈开心》
- 《Peter Pan小飞侠之幻影迷综》
- 《求证》
- 《郑和与成祖》
- 《铁娘子》
- 《生杀之权》
- 《酸酸甜甜香港地》(编剧:何冀平,作曲:顾嘉煇,填词:黄霑)
- 《不可儿戏》
- 《还魂香》
- 《梨花梦》
- 《暗恋桃花源》
- 《我与秋天有个约会》
- 《脱皮爸爸》
- 《都是龙袍惹的祸》
- 《红》
- 《最后晚餐》
- 《最后作孽》
- 《结婚》
- 《维港干了》
- 《原则》
经典作品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關於話劇團・劇團簡介. 香港话剧团. [201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及藝術總顧問任期一覽. [201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關於話劇團・陳健彬. 香港话剧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潘惠森獲委任為香港話劇團新任藝術總監. 香港艺术行政人员协会. [2024-07-02].
- ^ 藝術總監簡介. 香港话剧团. [201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