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翼龙属
颌翼龙属 化石时期:侏罗纪晚期
| |
---|---|
颌翼龙的头颅骨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目: | †翼龙目 Pterosauria |
科: | †梳颌翼龙科 Ctenchasmatidae |
亚科: | †颌翼龙亚科 Gnathosaurinae |
属: | †颌翼龙属 Gnathosaurus von Meyer, 1833 |
种 | |
| |
异名 | |
|
颌翼龙属(属名:Gnathosaurus)意为“颌部蜥蜴”,是翼龙目梳颌翼龙科的一属。颌翼龙的翼展估计约1.7米宽,头颅骨长度为28公分。颌翼龙拥有将近130颗针状牙齿,排列于匙状嘴巴的后部。颌翼龙的下颌碎片是在1832年于德国南部的索伦霍芬石灰岩层发现,并曾误认为是鳄鱼下颌的碎片。直到一个世纪后,1951年发现了一个颌翼龙的头颅骨,才发现牠们属于翼龙类。
关于颌翼龙的食性是完全根据假设。牠们的牙齿排列成匙状,可能用来过滤水中的小型动物。
数个古生物学家,例如克里斯多福·班尼特(Christopher Bennett),提出翼手龙的一个体型娇小种(Pterodactylus micronyx),其实是颌翼龙的幼年个体[1]。
参考资料
- ^ Bennett, S.C. (2002). "Soft tissue preservation of the cranial crest of the pterosaur Germanodactylus from Solnhofe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2(1): 43-48.
外部链接
这是一篇与翼龙类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