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铁达尼号的流行文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歌曲《一去不回的船》(英文:The Ship That Will Never Return)的乐谱封面,此歌曲系1912年以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题材创作

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多年来一直是公众感兴趣的话题,围绕该事件涌现出大量相关书籍、电影、歌曲、诗歌和艺术作品。泰坦尼克号的灾难启发了许多道德、社会和政治隐喻,并经常被援用为人类野心与大自然对抗的警世故事英语Cautionary tale

主题

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艺术家电影制片作家画家作曲家音乐家舞蹈家从沉没之后至今,各个文化领域都在纪念这一段历史事件[1]。正如作家布莱恩·安德森(Brian D. Anderson)所说的那样:“泰坦尼克号已经成为我们神话的一部分,牢牢占据了集体意识,这些故事将不断重演,不是因为需要重新渲染它们,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将这个故事)传递下去”[2]

泰坦尼克号灾难的公众利益在其直接后果中的强度,可归因于它对公众的深刻心理影响,特别是在英语世界心理学家温·克雷格·韦德(Wynn Craig Wade)评论说:“在美国,对这起灾难的剧烈反应只能和林肯与肯尼迪的总统刺杀案相提并论,整个英语世界都为之动摇。至少对我们来说,这起灾难悲剧可以看作是19世纪20世纪之间的分水岭”[3]。文学评论家约翰·威森·福斯特英语John Wilson Foster将泰坦尼克号沉没描述为“一个信心和乐观时代的结束,感觉迈入全然不同的阶段”[4]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邦表示,事故仅两年多后,人类历史过了19个世纪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

20世纪后期,泰坦尼克号曾有三到四次公共兴趣浪潮。第一次在沉没之后立即出现,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突然结束,战争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更大、更直接的问题。第二次是1955年沃尔特·路德英语Walter Lord的著作《此夜永难忘英语A Night to Remember (book)》出版。1985年罗伯·巴拉德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残骸,引发了一股持续至今的兴趣浪潮[4]。此外,1997年占士·金马伦发行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2012年歌诗达协和号触礁事故(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一百周年前的几个月),也使泰坦尼克号再度成为流行文化的热门主题。

即使在1912年,公众对灾难的高度兴趣也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他自己也是一名退休的水手)写道:“我不会被那个事件的虚假、写作、戏剧方面所困扰,这既不是戏剧,也不是通俗剧,也不是悲剧,而是暴露狂妄自大的愚蠢”[6]。然而,正如约翰·威森·福斯特所指出的那样,泰坦尼克号本身可以视为一个舞台,从船舱的严格阶级分离、内部宏伟的建筑装修,以及首航本身都有戏剧性的色彩;提前宣传并突显了这艘世界上最大船只首航的历史性质,并且有大量乘客专门为此次航行而登船。乘客和船员可以被视为许多角色的原型,约翰·威森·福斯特总结为“富人、社交名流、无名英雄、懦夫、烈士、忏悔者、擅离职守者、坚守岗位者、穷人移民、显性英雄等”[4]

在这样的解释中,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可以视为一种道德剧。根据约翰·威森·福斯特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泰坦尼克号位于古典希腊悲剧之间——傲慢的主题、财富和虚荣、在最后的灾难中遭遇冷漠的命运。这个故事也与伊丽莎白时代的悲剧人物样板相匹配,包括英雄主义、喜剧、讽刺、多愁善感和最终的悲剧。简而言之,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很适合各式各样已建立的戏剧样板,使得流行文化很难不以这些方式解释它[7]。作家史蒂芬妮·巴切夫斯基(Stephanie Barczewski)将这场灾难形容为“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着迷的单一事件之一”,她也指出泰坦尼克号沉没故事会持续流行的诸多因素:“建造出这艘巨船,象征着人类聪明才智以及独创性的标志。在与大自然力量短暂的抗衡中,巨船毁灭则代表人类失败的可能性”。人性方面也是公众迷恋的主因,不同的人以不同方式——对死亡的威胁做出反应 ——有人接受命运、有人为生存而战。船上的许多人不得不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作出不可能的选择:与丈夫和儿子待在船上,或独自搭上救生艇生存下来,但是要一个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她总结说,这个故事让世人摆脱了傲慢和自满:“它的核心是让我们想起人类的局限性”[8]

这场灾难称为“一出悲惨事件像钟表般断然的冻结时间,成为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隐喻”[2]——泰坦尼克号不仅仅是一种比喻,她能代表更多意义;文化历史学家史蒂芬·比尔(Steven Biel)描述为“相互矛盾的隐喻,每个人都在争论灾难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坚持认为这是真正的意义、真正的教训”[9]。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在很多方面得到了解释,有些人用宗教方式将其视为神圣审判的隐喻,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是富裕乘客的贪婪、自大和奢侈。其他人则为留在船上的人解释为“展示自我牺牲,以便妇孺可以逃脱的基督徒道德”。从社会角度来看,它可以传达关于阶级或性别关系的讯息。似乎有一些“女人和小孩优先”原则确认了侠义男子气概,以及女性从属于男性“自然”状态,这种观点受到女权主义运动者抵制。此外,诸如千万富豪约翰·雅各·阿斯特四世本杰明·古根海姆的自我牺牲,证明了富人和强者的慷慨和道德优越,而三等舱乘客和船员高度的死亡人数,成为工人阶级的低重要性标志;这种观点主要认为英美乘客和船员的行为证明了“盎格鲁-撒克逊价值观”在危机中的优越性、船东和英美精英的傲慢和狂妄导致灾难,或者是人类对技术进步及过度自满的愚蠢行为。解释方式和角度如此广泛,因此让这场灾难经过许多年后仍是民众争论和着迷的主题[10]

诗歌

泰坦尼克号发生灾难后,出现了大量的挽歌和相关诗句,美国杂志《当代文学英语Current Literature》表示,该杂志的编辑们一致认为“在日报专栏中,没有任何历史事件能引起这么多诗歌创作”[11]。各种报纸都可见到纪念这场灾难的诗歌,内容包括从中吸取的教训、沉没期间和之后发生的具体事件。其他诗人也发行了创作作品,例如艾德温·德鲁(Edwin Drew)抢先出版一本诗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船长》[12]。他把作品寄给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虎脱(现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英国国王乔治五世[13]。有几个乘客经常受到特别纪念,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成为典范,例如千万富翁约翰·雅各·阿斯特四世因为英勇赴死而受到表彰[12]。查尔斯·汉森·托(Charles Hanson Towne)是这类诗人的典型,他颂扬了“男人在沉船时的侠义行为”[14]

音乐

根据美国民俗学家唐纳德·威格斯英语Donald Knight Wilgus的说法:“泰坦尼克号的灾难似乎启发了最多首歌曲,可能超越了所有美国历史事件”。仅在1912年至1931年间,美国已经出版了一百多首相关歌曲。在灾难发生后仅十天,公众领域中第一首有关泰坦尼克号的商业歌曲就受到著作权保护。随后市场上也出现许多主题相关的乐谱和黑胶唱片。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不仅仅是对悲剧的商业性剥削(尽管这确实存在),也是对这起灾难引发许多当代政治、道德、社会、宗教和其他事件的深刻反应。他们从灾难中吸取了各种教训,如贫富差距在灾难中的流平效应、善与恶在死亡面前的平等、富人漠视大自然得到的报应、罹难男子的英雄主义、人类自傲如何造成了灾难等等[15]。许多更世俗的歌曲则赞扬随船沉没的勇敢男性,他们经常强调头等舱男乘客的高度社会地位和财富,并将其与自我牺牲和道德价值相混淆[16]

泰坦尼克号灾难成为美国南部蓝调蓝草音乐乡村音乐谣曲歌手们的热门主题。1924年,蓝调音乐家欧内斯特·斯通曼英语Ernest Stoneman单曲泰坦尼克号英语The Titanic (song)〉取得商业成功,售出超过100万张,成为1920年代最畅销的歌曲之一[17]。许多作曲家也以音乐描述了相关主题,音乐会是灾后筹款活动的主要部分;英国作曲家爱德华·艾尔加曾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指挥一个由500名音乐家组成的超级管弦乐团演奏,为罹难者家属筹集资金。在沉没事故后不久,一首钢琴独奏曲以葬身大海的场景为主题,使听者想起泰坦尼克号的悲惨灾难。甚至在当时流行的舞蹈热潮中,还衍生出一个泰坦尼克号的舞步[18]。有几部音乐剧是根据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而制作,最著名的或许是1960年《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英语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musical)》,由梅里迪斯·威尔逊英语Meredith Willson编剧和创作歌词,灵感来自杰纳·福勒英语Gene Fowler1949年的著作《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和头等舱乘客玛格丽特·布朗在救生艇上的故事[18]。1997年百老汇音乐剧《泰坦尼克号英语Titanic (musical)》制作一个倾斜舞台来模拟沉船[19],获得成功票房,赢得五项东尼奖;除了在百老汇演出两年、举行美国巡演,也至德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演出[20]

文学

生还者回忆录和首批出版物

美国历史学家罗根·马歇尔英语Logan Marshall出版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封面,汇集生还者证词、悼词和新闻报导。

泰坦尼克号一直是大量书籍的灵感来源,正如作家史蒂芬·比尔(Steven Biel)的评论:“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三个主题是耶稣、(美国)内战和泰坦尼克号的灾难”[21]。首批书籍在沉没后不久出版,两名生还乘客当时发表了自己的经历——劳伦斯·贝斯利英语Lawrence Beesley写了《殒命的泰坦尼克号》(The Loss of the S.S. Titanic)、阿奇博·格雷西四世写了《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the Titanic)。劳伦斯·贝斯利在获救后不久就开始写书,并补充对其他生还者的采访。阿奇博·格雷西四世进行广泛的研究和采访,并参加美国参议院对沉没事故的调查,但是由于船难中的生理伤害,他在书本出版之前就去世了[22]。泰坦尼克号二副查尔斯·莱托勒在其1935年出版的《泰坦尼克号和其他的船》(Titanic and Other Ships)一书中发表关于沉船经历的叙述[23]。1997年,在乘务员维奥莱特·杰索普死后出版的《泰坦尼克号生还者》(Titanic Survivor)中公布了简短的第一手资料[24]。其他许多作者发表了新闻报导、访谈和生还者证词的汇编[25]。英国作家费尔森·杨英语Filson Young著作的《泰坦尼克号》是灾难后的首批出版物之一,但内容的真实性较低[26]

第二批出版物

1955年,第一本记载精确史实的著作《此夜永难忘英语A Night to Remember (book)》出版[27],作者沃尔特·路德英语Walter Lord是一名泰坦尼克号故事的爱好者,他采访了60位生还者,并藉鉴了以前的著作和研究成果[28];这本书取得巨大的成功,出版两个月内销售6万本,而且连续六个月销量第一名[29]。这本书也从未绝版,1998年达到第50版,并翻译成十几种语言[29][30]。1968年,英国海军历史学家杰佛瑞·马库斯(Geoffrey Marcus)出版《首航之旅》(The Maiden Voyage),该书从乘客出发到公开调查都进行探讨和叙述。作者自称此书全面渗透了事件始末,指责船长史密斯和白星航运导致这场灾难,并谴责英国调查的“官方谎言”和“推诿责任”。1986年,沃尔特·路德再次思考旧作内容后,出版《此夜永难忘》的续集《那一夜的生命》(The Night Lives On);《巴尔的摩太阳报》编辑麦可·斯拉戈英语Michael Sragow指出:“沃尔特·路德想知道二副查尔斯·莱托勒是否过度执行女人和小孩优先的原则”[31]

第三批出版物

1985年,泰坦尼克号残骸的发现激发了第三批出版潮,在1997年占士·金马伦的卖座电影和2012年一百周年纪念后又出版了更多书籍。罗伯·巴拉德在1987年出版的《发现泰坦尼克号》(The Discovery of the Titanic)一书中阐述他的搜索和发现过程,成为畅销书[32]。约翰·伊顿(John P. Eaton)和查尔斯·哈斯(Charles A. Haas)在1986年制作了《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和悲剧:字画编年史》(Titanic: Triumph and Tragedy: A Chronicle in Words and Pictures),这是一本长达320页的插图集,详细讲述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装备、首航、灾难和善后;采用许多历史照片和艺术插图的大量视觉手法呈现;作家布莱恩·安德森(Brian D. Anderson)描述它是“百科全书式、完美的泰坦尼克号指南”[33]。温·韦德(Wyn Wade)1992年的书《泰坦尼克号:世纪灾难》(The Titanic: Disaster of a Century)讲述航运融资、建造以及卡柏菲亚号拯救生还者​​的故事[34]。1997年,历史学家唐·林奇英语Don Lynch出版《泰坦尼克号的内幕》(Inside the Titanic),展示船只和灾难的概况,并收录插画艺术家肯·马歇尔演绎的绘画作品[35]。苏珊·威尔士(Susan Wels)1997年的著作《泰坦尼克号:世界最伟大远洋班轮的遗产》(Titanic: Legacy of the World's Greatest Ocean Liner)记录了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公司抢救残骸的工作,历史学家丹尼尔·阿伦·巴特勒英语Daniel Allen Butler于1998年出版《永不沉没:泰坦尼克号的完整故事》(Unsinkable: The Full Story of the RMS Titanic),提出学术考察。作家罗宾·加丁纳英语Robin Gardiner则在1995年出版《泰坦尼克号的谜团》(Riddle of the Titanic)、1998年出版《泰坦尼克号:永不沉没之船》(Titanic: The Ship that Never Sank),他在这两本书中提出一个阴谋论,指现存的海底残骸实际上是奥林匹克号,而白星航运将这两艘船掉包作为保险骗局的一部分[36]

小说

以泰坦尼克号为主题的各种小说多年来都有陆续出版。最早的是德国作家罗拔·弗里德伦德尔-普雷希特尔德语Robert Friedlaender-Prechtl的《泰坦尼克号》,1937年首次在德国出版、1938年在英国出版、1940年在美国出版;小说主角是约翰·雅各·阿斯特四世,探讨的重点是救赎[37]。它被认为是第一部严肃的泰坦尼克号小说[38]。1975年,英国小说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出版科幻小说地球帝国英语Imperial Earth》,杜撰23世纪时,泰坦尼克号残骸已经安置在纽约的博物馆内展览[39]。1976年,美国小说家克莱夫·卡斯勒的《冲出地狱海英语Raise the Titanic!》在出版四年后,授权翻拍成高成本电影[40]。1990年,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又写了一本《大浅滩幽魂英语The Ghost from the Grand Banks》,杜撰两组探险队试图打捞泰坦尼克号的残骸[41][37]。其他小说家各自杜撰了不同情节,例如丹妮尔·斯蒂尔《无尽的爱》(Palomino)[42]马克斯·艾伦·科林斯英语Max Allan Collins《泰坦尼克号谋杀案》(The Titanic Murders)[37]贝里尔·博布瑞奇英语Beryl Bainbridge《各自逃命》(Every Man for Himself)[43]

但是在所有小说中,最著名的却是事故发生前出版的作品。1898年,美国作家摩根·罗伯逊英语Morgan Robertson出版一本中篇小说,名为《泰坦残骸》,讲述一艘虚构的英国大型邮轮“泰坦号”,从美国横渡北大西洋前往英国途中撞上冰山沉没,因为携带的救生艇不够,船上2500人只有13人生还。小说情节和14年后发生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泰坦号”与泰坦尼克号名称相似、船体尺寸相似、都有3个螺旋桨、都有最新技术的水密舱室、都号称“永不沉没”、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船舶、都是人类最伟大的工业作品、救生艇数量都按照法律的最低要求、都在4月份接近半夜的时间沉没等,因此成为一桩受到频繁评论的文学巧合[44]。这本书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后不久就重新出版,并且又陆续发行了几个版本[45]

电影

1912年《拯救泰坦尼克号》海报,第一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灾难的电影。

1912年5月14日,美国无声电影拯救泰坦尼克号》首映,这是第一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灾难的电影,在沉没事故后仅29天就问世了,并且有一名真正的生还者担任该片女主角——女演员朵洛西·吉布森英语Dorothy Gibson[46],她甚至穿着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衣服演出[47]。这部电影当时在国际上获得成功,不过其唯一的电影胶片于1914年3月的火灾中烧毁,成了散失电影[48]。1912年8月,德国无声电影《在黑夜与冰山》首映,该片在苏格兰皇后号英语RMS Empress of Scotland (1906)拍摄一部分远景,并使用6.1米长的泰坦尼克号模型来模拟冰山碰撞画面[49]。其后的四十年间,陆续有多部以泰坦尼克号为主题的电影推出,虽然都不是小成本制作,但在拍摄细节与史实考证上并不严谨,例如《海洋戏剧》(Et Drama på Havet,1912年)、[50]、《亚特兰提斯》(Atlantis,1913年)[50]、《冰洋遇险英语Atlantic (film)》(1929年)[51]、《泰坦尼克号》(1943年)[52],特别是1953年的《铁达尼邮船遇险记》几乎没有考虑任何历史准确性,成了一部通俗剧[53][54]

1958年7月3日首映的英国电影《一夜难忘》仍然受到公认是描写史实最准确的泰坦尼克号电影[55],该片以1955年记载精确史实的著作《此夜永难忘英语A Night to Remember (book)》为考证来源,侧重于灾难历史,并以纪录片方式呈现细节。导演是罗伊·沃德·贝克英语Roy Ward Baker,由肯尼斯·莫尔英语Kenneth More主演[56]。剧组聘请泰坦尼克号四副约瑟·博士尔和生还乘客劳伦斯·贝斯利英语Lawrence Beesley担任顾问[56],且以60万英镑的制作成本打破英国影史纪录[57]。它赢得了无数奖项和好评,包括金球奖和大西洋两岸的影评讨论[58]。此外,该片也成为灾难片的典范之一,启发了《海神号》、《冲天大火灾》等电影[58]。1980年的《冲出地狱海英语Raise the Titanic (film)》成为成本高昂的失败电影,该片由杰瑞·詹姆森英语Jerry Jameson执导,根据克莱夫·卡斯勒的小说《冲出地狱海英语Raise the Titanic!》改编,制作成本超过4,000万美元,但票房仅有1,000万美元[59]

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是第一部实际拍摄泰坦尼克号残骸视频的电影,导演占士·金马伦于1995年夏天组织了12次潜水,使用俄罗斯制造的深海潜艇和平号进行拍摄[60]。该片也是关于这艘沉船最成功的商业电影,于1997年12月19日上映九周后打破了美国票房纪录,一周后成为全球第一部达到10亿美元票房的电影。至1998年3月,缔造超过12亿美元的票房纪录[61],直到2009年由该片导演的下一部电影《阿凡达》超越[62]。该片围绕头等舱乘客萝丝·狄威特·布克特英语Rose DeWitt Bukater琦·温丝莉饰演)与三等舱乘客杰克·道森英语Jack Dawson (Titanic character)里奥纳度·狄卡比奥饰演)之间的恋情[63]。导演表示,他将两位主角设计为为“观众情绪避雷针”的角色,使灾难的悲剧更加直接。美国心理医生彼得·克莱默英语Peter D. Kramer对此表示,爱情故事旨在将灾难人性化,而这场灾难让爱情故事升华为神话故事[64]。该片的制作成本为2亿美元,成为当时的史上最昂贵电影[65];其中大部分场景是在一座几乎完整的泰坦尼克号右舷复制品上拍摄[66]。1998年,该片在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11座奖项,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67]。为配合泰坦尼克号的一百周年纪念,又投资1,800万美元将原始底片转换为3D电影[68],于2012年4月4日重新上映[69]

伪纪录片

1912年一部伪纪录片的戏院广告单,实际上该片镜头是1911年前拍摄的奥林匹克号

泰坦尼克号沉没了几天后,美国和欧洲许多戏院都在放映相关的新闻纪录片英语Newsreel幻灯片,而且相当卖座。到1912年4月底,至少有9家美国公司已经发行了泰坦尼克号幻灯片,可以在公开场合购买或租借,并附有海报、大厅照片、脚本和乐谱[70]。他们试图将幻灯片与短片、漫画和风景片结合在一起[71]。由于几乎没有任何泰坦尼克号的影片存在,所以任何关于泰坦尼克号灾难的纪录片都难以制作。泰坦尼克号在1911年5月31日下水仪式的几秒钟画面是由贝尔法斯特的电影有限公司(Films Limited)拍摄[72],而专题预算公司(Topical Budget Company)似乎曾在南安普敦港拍摄了一些镜头——但是资料已经失踪了[73]。除此之外,所有存在的档案都是照片,这些照片在影片中的用途非常有限。像法国的高蒙电影公司便拥有这样的新闻片段,利用沉没后的拍摄来剪接成新材料,弥补船只本身视频的不足;其中包括卡柏菲亚号抵达纽约的画面、泰坦尼克号生还者下船、在白星航运办公室外聚集等待名单公布的群众[74]。由于掌握到最多的视频,高蒙电影公司的泰坦尼克号纪录片便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世界各地大卖[75];但是在法国的商业表现相对较差,可能是因为当地新闻不是由泰坦尼克号主导,而是无政府主义帮派邦诺帮英语Bonnot Gang遭警方扫荡逮捕的新闻更加热门[76]。早在4月27日,第一部泰坦尼克号新闻纪录片就出现在澳大利亚;而德国电影制片人马丁·登特勒德语Martin Dentler还保证他发表的泰坦尼克号新闻片将会“座无虚席”[77]

一些电影公司试图撷取其他电影的画面,弥补匮乏的泰坦尼克号视频,或者将泰坦尼克号的下水仪式片段误导为沉没画面。纽约34街上一家戏院老板多次遭到愤怒的顾客殴打,这些顾客都是类似这种骗局的受害者。《纽约戏剧镜报英语New York Dramatic Mirror》报导了该戏院老板的状况:“两只眼睛都黑了、掉了几颗牙齿、还有蓝黑色的瘀伤......现在他整张脸的下半部几乎都是瘀青。他毫不犹豫的说‘即使我付了五百元去看医生和牙医,我仍然要声明这些广告中没有不实字眼,没人可以指责我是个骗子’”[78]。1912年4月26日,一家在贝永的戏院发生暴动,因为它宣传并播放了伪纪录片,以“泰坦尼克号沉没及拯救生还者”为片名诱使观众买票。在《纽约世界报》报导的第二天,当地警方不得不介入,警方表示:“观众以为能看到一些轰动的片段,结果发出强烈的抗议声,那家戏院里的椅子都被撕裂了”[79]。最后,当地警察局长禁止了播映。由于泰坦尼克号灾难伪纪录片的扩散,造成类似的公众愤怒和混乱,促使田纳西州孟菲斯市长下令“禁止播放任何描绘泰坦尼克号灾难或其任何阶段的影片”[78]费城市长和波士顿市长很快也跟着宣布这项政令[80]。到了1912年8月份,泰坦尼克号的新闻纪录片已经没人想看了,许多商业报纸都报导指出,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的纪录片段“不再吸引观众”[49]

收藏品和纪念品

悼念泰坦尼克号的明信片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促使商人制作各种收藏品和纪念品,其中许多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爱德华时代英格兰对收藏明信片的需求量很大;在国内电话稀少的20世纪初,人们以明信片寄送短讯相当于现代的简讯推文[81]。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已经有一些明信片的图样是泰坦尼克号正在施工或新建成,后来成为非常热门的收藏品[82]。不过对收藏家来说,更值得收藏的是泰坦尼克号首航期间在船上写的少量明信片,这些文物通常是在瑟堡和皇后镇的港口寄出[83]。沉没后,出版商发行了大量纪念明信片作为灾难的遗物,图样通常衍生自19世纪的宗教艺术,表现出悲伤少女的形态,同时写上宗教口号[83]。对于许多虔诚的基督徒来说,这场灾难带来令人不安的宗教影响;温彻斯特主教将其描绘成“对人类放肆行为的警告和遗迹”,而其他人则认为这是神的惩罚:“上帝教训人类,就跟挪亚发生的一样”。泰坦尼克号在深度超过3,700米的最终位置,也让一些人解释为地狱和炼狱,或隐喻为基督教的深渊[84]。有民间传说认为,音乐家们在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演奏基督教赞美诗与主更亲近[85],这成为虔诚的象征。商人为了铭记这次灾难而发售许多纪念品,〈与主更亲近〉和相关口号也一直重复出现[86]班佛公司英语Bamforth & Co Ltd在英格兰发行了一系列非常受欢迎的明信片,其中印刷了〈与主更亲近〉的歌词、哀悼的女人和背景中沉没的泰坦尼克号[87]

泰坦尼克号留下来的照片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一些不择手段的明信片出版商用尽手法来满足公众需求,经常以姐妹舰奥林匹克号的照片顶替泰坦尼克号,这些假照片中常见的错误是船上第四根烟囱冒着滚滚烟雾;事实上,第四根烟囱是装饰物,纯粹是为了美学而加装。冠达航运旗下的船只卢西塔尼亚号毛里塔尼亚号,以及卡柏菲亚号的照片也都经常遭商人修饰为泰坦尼克号[88]。其他明信片则赞颂男性乘客和船员,特别是船上音乐家的英勇[82]。市面上也出现其他各式各样的收藏品,从锡制糖果盒、纪念瓷盘到威士忌量酒器都有[89]。黑色泰迪熊是最不寻常的泰坦尼克号纪念品之一,德国制造商史黛芙公司英语Margarete Steiff GmbH在1907年曾推出原型黑色泰迪熊,但是销量不佳,消费者不喜欢黑熊的阴沉外观。在泰坦尼克号灾难发生后,该公司限量制作了494只黑色“哀悼小熊”,在伦敦商店橱窗展示。这些玩具迅速售罄,在1917年至1919年之间还生产了161只,是所有泰迪熊中最抢手的[90]。2000年12月,伦敦佳士得拍卖会的一只“哀悼小熊”以9.18万英镑拍出,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91][92]

电玩游戏

自1984年以来,市面上已经出现数十款以泰坦尼克号为主题的电玩游戏,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沉没倒数中的泰坦尼克号,而玩家扮演在船上试图逃生的乘客,或者是扮演探勘潜水员搜索,可能还要试图打捞沉船[93]。1984年,第一款电玩游戏《泰坦尼克号:冒险开始》(Titanic: The Adventure Begins...)发行,玩家要扮演深海淘金探险队,搜索残骸内四百多个房间[94]。其余游戏内容包括《超越泰坦尼克号》(Beyond the Titanic,1986年),玩家扮演试图在灾难中活命的乘客[95]、《泰坦尼克号:打捞任务》(Titanic: The Recovery Mission,1986年),玩家扮演寻找残骸文物的考古团队[96]、《搜寻泰坦尼克号》(Search for the Titanic,1989年),玩家扮演海洋学家探索残骸[97]、《泰坦尼克号:时光冒险英语Titanic: Adventure Out of Time》(1996年),玩家扮演在船上执行任务的英国特务[98]、《1912:泰坦尼克号之谜》(1912: Titanic Mystery,2009年),玩家必须找出藏在船上的炸弹[99]、《拯救泰坦尼克号》(Save the Titanic,2012年),玩家扮演避免撞上冰山的船长[100]。2012年,《泰坦尼克号:荣耀英语Titanic: Honor and Glory》进行开发,根据开发商表示,这款游戏将具有可互动邮轮及南安普敦港口的功能,以及游览模式和重现船难模式[101][102][103]

其他出现

在日本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第一季第17集《冒牌船长,巨鸡兽》中出现的豪华游轮虽然并没有显示名称,但由船上的设施,包括仿照泰坦尼克号之大楼梯可以推断出该游轮乃影射泰坦尼克号。

参考来源

  1. ^ Foster 1997,第14页.
  2. ^ 2.0 2.1 Anderson 2005,第1页.
  3. ^ Foster 1997,第22–23页.
  4. ^ 4.0 4.1 4.2 Foster 1997,第23页.
  5. ^ Taylor 2011,第28页.
  6. ^ Foster 1997,第12–13页.
  7. ^ Foster 1997,第36页.
  8. ^ Barczewski 2006,第14页.
  9. ^ Biel 1998,第12页.
  10. ^ Biel 1998,第12–13页.
  11. ^ Biel 1996,第31页.
  12. ^ 12.0 12.1 Foster 1997,第27页.
  13. ^ Anderson 2005,第155页.
  14. ^ Biel 1996,第25页.
  15. ^ Foster 1997,第33页.
  16. ^ Biel 1996,第42页.
  17. ^ Ward 2012,第233页.
  18. ^ 18.0 18.1 Foster 1997,第34页.
  19. ^ Aldridge 2008,第89页.
  20. ^ Spignesi 2012,第271页.
  21. ^ Biel 1996,第234页.
  22. ^ Rasor 2001,第77页.
  23. ^ Rasor 2001,第78页.
  24. ^ Ward 2012,第236–37页.
  25. ^ Bartlett 2011,第246页.
  26. ^ Howells 1999,第174页.
  27. ^ Lord 2005,第xii页.
  28. ^ Butler 1998,第208页.
  29. ^ 29.0 29.1 Welshman 2012,第281–82页.
  30. ^ Biel 1996,第151页.
  31. ^ Sragow, Michael. A Night to Remember: Nearer, My Titanic to Thee. From the Current: Film Essays.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2012-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32. ^ Anderson 2005,第7页.
  33. ^ Anderson 2005,第19页.
  34. ^ Wade, Wyn. The Titanic : Disaster of a Century Centennial. New York: Skyhorse Publishing. 2012 [2015-04-18]. ISBN 978-1616084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35. ^ Rasor 2001,第81页.
  36. ^ Rasor 2001,第80页.
  37. ^ 37.0 37.1 37.2 Rasor 2001,第89页.
  38. ^ Anderson 2005,第68页.
  39. ^ Are Black Hole Starships Possible?: Science Fiction in the News. Technovelgy.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40. ^ Anderson 2005,第61页.
  41. ^ Anderson 2005,第60–61页.
  42. ^ Anderson 2005,第70页.
  43. ^ Rasor 2001,第88页.
  44. ^ Titanic – Futility. [2014-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2). 
  45. ^ Anderson 2005,第68–69页.
  46. ^ Spignesi 2012,第267页.
  47. ^ L. Parsons, Chauncey. Dorothy Gibson From the Titanic: An Account of the Shipwreck by an Actress who Went Through it (p. 13). New York Dramatic Mirror. 1912-05-01. 
  48. ^ Bottomore 2000,第114页.
  49. ^ 49.0 49.1 Ward 2012,第222页.
  50. ^ 50.0 50.1 Bottomore 2000,第115页.
  51. ^ Ward 2012,第223页.
  52. ^ Ward 2012,第224–25页.
  53. ^ Ward 2012,第225页.
  54. ^ Heyer 2012,第147页.
  55. ^ Heyer 2012,第104页.
  56. ^ 56.0 56.1 Ward 2012,第226页.
  57. ^ Street 2004,第143页.
  58. ^ 58.0 58.1 Heyer 2012,第151页.
  59. ^ Rasor 2001,第120页.
  60. ^ Eaton & Haas 1999,第205页.
  61. ^ Parisi 1998,第223页.
  62. ^ Spignesi 2012,第269页.
  63. ^ Ward 2012,第228页.
  64. ^ Kramer 1999,第117页.
  65. ^ Parisi 1998,第178页.
  66. ^ Ward 2012,第230页.
  67. ^ The Oscars 2015 News, Blogs & Articles - Academy Awards â€" Oscars 2015.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 [2013-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5). 
  68. ^ Coming in 60 weeks: 'Titanic' in 3D version. The Times of India. 2011-10-30 [201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8). 
  69. ^ James Cameron denies Titanic 3D release is cashing-in on tragedy. The Daily Telegraph. 2012-03-28 [2018-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70. ^ Bottomore 2000,第52–53页.
  71. ^ Bottomore 2000,第57页.
  72. ^ Bottomore 2000,第77页.
  73. ^ Bottomore 2000,第72页.
  74. ^ Bottomore 2000,第76页.
  75. ^ Bottomore 2000,第75页.
  76. ^ Bottomore 2000,第100页.
  77. ^ Bottomore 2000,第98页.
  78. ^ 78.0 78.1 Bottomore 2000,第95页.
  79. ^ Riot In Theatre Over Picture Of Sinking Titanic. New York Evening World. 1912-04-26. 
  80. ^ Bottomore 2000,第96页.
  81. ^ Howells 2012,第114页.
  82. ^ 82.0 82.1 Howells 2012,第115页.
  83. ^ 83.0 83.1 Foster 1997,第57页.
  84. ^ Foster 1997,第58页.
  85. ^ Howells 1999,第128页.
  86. ^ Foster 1997,第60页.
  87. ^ Eaton & Haas 1995,第327页.
  88. ^ Cartwright & Cartwright 2011,第116页.
  89. ^ Eaton & Haas 1995,第329–30页.
  90. ^ Maniera 2003,第50页.
  91. ^ Maniera 2003,第163页.
  92. ^ Cartwright & Cartwright 2011,第117页.
  93. ^ Moby Games: RMS Titanic themed video games. MobyGames.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94. ^ Titanic: The Adventure Begins.... MobyGames.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95. ^ Titanic: The Adventure Begins.... MobyGames.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96. ^ Titanic: The Recovery Mission. MobyGames.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97. ^ Search for the Titanic. MobyGames.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98. ^ Titanic: Adventure Out of Time. MobyGames.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99. ^ 1912: Titanic Mystery. MobyGames.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100. ^ Save the Titanic. MobyGames.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101. ^ Clarke, Patrick. 'Titanic: Honor and Glory' Game Recreates Voyage, Sinking in Full Detail. Travel Pulse. [2015-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102. ^ Experience One of History's Biggest Disasters in Titanic: Honor and Glory. Paste Magazine. [24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103. ^ Go down with the ship: Titanic game goes deep on history. Cult of Mac. [2015-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参考文献

书籍

新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