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谢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琰(?—400年),瑗度,小字末婢[1]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次子。东晋重要将领,为淝水之战的功臣,后参与镇压王恭起兵孙恩之乱,在对抗孙恩的战事中兵败,因部下叛变而遇害。

生平

淝水之战功臣

谢琰成年后以忠贞干练见称,有美好的风度和仪态。初拜著作郎,后迁秘书丞、累迁至散骑常侍侍中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爆发,前秦大举南侵,谢安认为谢琰有统军作战的才干,于是以其为辅国将军,率八千精兵与西中郎将桓伊二州刺史谢玄等人抵抗。当时前秦派东晋旧将朱序前来劝降,但朱序却告知征讨大都督谢石应该趁前秦大军未完成集结前先击溃前锋,夺其气势,谢琰则劝谢石听从。而随后谢玄派刘牢之击溃梁成部后晋军向淝水推进,与前秦军隔水对峙,军势令前秦天王苻坚畏惧。及至前秦军队退后待与晋兵决战时自溃,谢琰就与谢玄等人领兵渡过淝水击败前秦军队,为东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

参兴平叛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去世,谢琰为谢安守丧,而在当年十月,朝廷追论淝水之战的战功,封谢琰为望蔡公。丧期结束后,谢琰获授征虏将军、会稽内史。太元十六年(391年),谢琰迁尚书右仆射,领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太元末年,迁护军将军,加右将军。后会稽王司马道子以其为司马,仍加右将军。隆安二年(398年),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联同荆州刺史殷仲堪、豫州刺史庾楷及广州刺史桓玄等以讨伐王瑜司马尚之兄弟为名举兵,司马道子在儿子司马元显主战之下决定将军事交由司马元显处理,并派兵抵抗,谢琰亦获假节、都督前锋军事,与王珣等领兵讨伐王恭。不久司马尚之大败给桓玄,谢琰驻屯宣阳门作守备。司马元显成功策反刘牢之并让他击败并俘获王恭后,在建康处死王恭;而桓玄等知道王恭死讯亦停止进攻。谢琰在不久迁徐州刺史

隆安三年(399年),在上一年逃入海中的叛民领袖孙恩卷土重来,更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杀内史王凝之吴国临海义兴三郡太守弃郡逃走,于是以上四郡及吴兴永嘉东阳新安[需要消歧义]共八郡都有人起兵响应孙恩,又大杀官员。孙恩自号征东将军,徒众为“长生人”。因着叛变发展严重,朝廷命谢琰加督吴兴、义兴二郡军事,与刘牢之前往镇压,成功杀死义兴的孙恩叛民领袖许允之,迎太守还郡;后又击破吴兴的孙恩叛民领袖丘尩。在朝廷的镇压下,孙恩再次逃往海岛,而朝廷担忧孙恩会再度侵袭沿海,于是会谢琰以本官领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

轻敌遇害

谢琰无论资历和名望在会稽都非常高,当时议论的人都认为他必定能安定当地。而谢琰亦轻敌,到郡后既不安抚士民,亦不修整武备。当时有将领向其进谏,但谢琰不以为然说道:“苻坚百万,尚送死淮南,况孙恩奔衄归海,何能复出”不肯听从。

隆安四年(400年)五月,孙恩率部众出浃口(今浙江镇海),攻余姚,破上虞,抵山阴县北之邢浦,谢琰初遣参军刘宣之击退孙恩,但不久孙恩又再进邢浦,上党太守张虔硕战败,孙恩于是一直向会稽进发。当时人心惊骇,部将皆认为应该严密防备,在南湖设水军列阵,并分派伏兵突击来袭的叛军,然而谢琰都没有听从。

至五月己卯日(7月7日),孙恩兵临会稽,谢琰尚未吃饭就要出战,先遣广武将军桓宝为前锋,杀敌甚多。但后来谢琰在河塘之间的窄路行军,为孙恩军在船舰中射箭攻击,谢琰军队因而前后断绝,在千秋亭败于孙恩。当时谢琰帐下督张猛从后砍谢琰的马,谢琰堕地被杀,二子谢肇谢峻亦同时遇害。

朝廷追赠侍中、司空,谥为忠肃公

逸事

  • 谢琰母亲去世后,朝廷正议论依先例赐予钱财和器具,让谢琰举行与谢安礼仪规格一样的葬礼,不过谢琰以昔日两家因婚姻问题而不和,而主角之一的王珣正任尚书仆射。谢琰听闻王珣打算借故拖延丧葬之事,于是自行订造了辒辌车运送棺木下葬,因而被议论者讥讽。

子女

  • 谢肇,谢琰子,骠骑参军追赠散骑常侍。
  • 谢峻,谢琰子,封建昌侯,与父一同被杀,追赠散骑侍郎。
  • 谢混,谢琰幼子,官至尚书左仆射。因被刘裕指为刘毅党众而被其诛杀。

相关条目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79》,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资料

  • 《晋书·谢琰传》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一百一十及一百一十一
  1. ^ 《世说新语注·伤逝·15》:末婢,谢琰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