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福之子乐团
蒙福之子乐团 | |
---|---|
组合 | |
音乐类型 | 民谣摇滚 |
出道地点 | 英国伦敦 |
活跃年代 | 2007年-至今 |
唱片公司 | Gentlemen of the Road、小岛唱片(英国)、环球唱片(加拿大、澳洲)、Glassnote Records(美国) |
网站 | mumfordandsons.com |
现任成员 | |
Marcus Mumford Ben Lovett Winston Marshall Ted Dwane |
蒙福之子乐团(英语:Mumford & Sons)是一个2007年12月创立于英国的民谣摇滚乐团,由Marcus Mumford、Ben Lovett、Winston Marshall和Ted Dwane四人组成。
蒙福之子乐团于2008年发行迷你专辑《Mumford & Sons》与《Love Your Ground》后,开始到英美各地进行小型表演并筹备录制专辑,而首张专辑《Sigh No More》也于2009年10月在英国及爱尔兰发行、2010年2月在美国发行,此专辑使乐团在国际间一举成名,且在英国专辑排行榜与告示牌二百强专辑榜皆登上排行榜第二名,并获得2011年全英音乐奖最佳英国专辑等多项奖项。
乐团的第二专辑《Babel》也于2012年九月发行,[1]并创下2012年英美专辑销售最快的纪录。[2]此张专辑也为乐团在第55届格林美奖获得最佳专辑奖。
历史
成立初期(2007-2008年)
蒙福之子乐团在2007年12月由Marcus Mumford、Ben Lovett、Winston Marshall和Ted Dwane等四位可以演奏多种乐器的音乐家所组成,其名称是源自团长Marcus Mumford的姓氏,不过Ben Lovett曾经在采访中表示他们不认为乐团将来会成名,把这个名称当成一个“没落的家族企业名”。[3]当时有许多相同类型的团体也积极尝试提升知名度,从而产生了联合团体“West London folk scene”。2008年初,乐团开始加入小岛唱片的A&R部门,[4]并获得与许多与其他英国音乐家同台演出的机会,同年6月还受邀到格拉斯顿伯里当代表演艺术节表演。[5]
乐团也在不久之后发行迷你专辑《Mumford & Sons》与《Love Your Ground》。
《Sigh No More》(2009-2010年)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蒙福之子乐团在2009年开始录制第一张专辑《Sigh No More》,但当时乐团的团员甚至还没有自己的乐器,当初团员甚至空着双手就走进录音室准备录音。[6]同年,乐团协助英国歌手劳拉·曼宁录制专辑《I Speak Because I Can》。2009年8月,乐团与小岛唱片、V2唱片等多家唱片公司签约,还拥有自己的唱片公司Gentlemen of the Road。2009年10月5日,乐团终发行了《Sigh No More》专辑。
专辑发行后在新西兰及澳洲等地大获好评,多次登上当地的音乐榜单,澳洲电台triple J还把专辑内的单曲《Little Lion Man》评为2009年澳洲最热门单曲。[7]2010年10月,蒙福之子乐团在ARIA音乐奖上获得最佳国际艺人殊荣。乐团还在第53届格林美奖入围最佳新人与最佳摇滚歌曲(Little Lion Man),虽然都没有得奖,不过还是有在颁奖典礼上演奏另外一首单曲《The Cave》。
因为在格林美奖颁奖典礼上的表演,乐团在英国及美国的知名度大增,《Sign No More》在2011年2月在美国增加了99%的销售量,[8][9]甚至还在告示牌二百强专辑榜攀上第二名高位。[10]
《Babel》(2011年-至今)
乐团在2011年初知名度大大提升,赢得了许多大奖及参加许多音乐节后,在2011年初在美国的巡演中,他们开始为下一张专辑作曲,[11]他们在巡演中也表演好几首新专辑内的歌曲。2011年2月,乐团因他们在各地的成功获得了欧洲跨国界音乐奖。[12]2012年6月,乐团为了皮克斯电影《勇敢传说》与Birdy合作一首歌曲《Not with Haste》。
2012年7月16日,乐团公布新专辑《Babel》会在9月24日发行,[13]并在一个礼拜后开放预购。[14]8月7日,主打歌《I Will Wait》在BBC Radio 1首播。[15]2012年8月29日,乐团将在科罗拉多州的表演录制成DVD发行。[16]2012年9月12日,乐团于《周六夜现场》节目上表演专辑内的两支单曲《I Will Wait》与《Below My Feet》。[17]
专辑发行后不久就冲上英国专辑排行榜与告示牌二百强专辑榜第一名,且发行首周就分别在英国与美国销售达16万及60万张,创下2012年专辑销售速度的最快纪录。[2][18]
2012年12月,乐团告诉新音乐快递他们已经开始准备下一张专辑。[19]
乐团成员
- Marcus Mumford:主音、吉他手、鼓手、曼陀林手
- Ben Lovett:主音、键盘手、手风琴手、鼓手
- "Country" Winston Marshall:主音、班卓琴手、吉他手
- Ted Dwane:主音、贝斯手、鼓手、吉他手
作品
录音室专辑
- 《Sigh No More》(2009)
- 《Bable》(2012)
- 《Wilder Mind》(2015)
单曲
- 《Little Lion Man》(2009)
- 《The Cave》(2010)
- 《I Will Wait》(2012)
奖项
格林美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2011年 | 蒙福之子乐团 | 最佳新人奖 | 提名 |
Little Lion Man | 最佳摇滚歌曲 | 提名 | |
2012年 | The Cave | 年度最佳录音 | 提名 |
年度最佳歌曲 | 提名 | ||
最佳摇滚演奏 | 提名 | ||
最佳摇滚歌曲 | 提名 | ||
2013年 | Babel | 年度最佳专辑 | 获奖 |
最佳美洲专辑 | 提名 | ||
I Will Wait | 最佳摇滚演奏 | 提名 | |
最佳摇滚歌曲 | 提名 | ||
Learn Me Right | 最佳影视媒体作品歌曲 | 提名 | |
Big Easy Express | 最佳长篇音乐录影带 | 获奖 |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2010年 | Little Lion Man | 最佳摄影奖 | 提名 |
2011年 | The Cave | 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 | 提名 |
全美音乐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2011年 | 蒙福之子乐团 | 最受欢迎另类艺人 | 提名 |
告示牌音乐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2011年 | 蒙福之子乐团 | 最佳摇滚艺人 | 提名 |
最佳另类艺人 | 获奖 | ||
Sigh No More | 最佳摇滚专辑 | 获奖 | |
最佳另类专辑 | 获奖 | ||
Little Lion Man | 最佳摇滚歌曲 | 提名 | |
最佳另类歌曲 | 提名 | ||
The Cave | 提名 |
全英音乐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2011年 | 蒙福之子乐团 | 最佳英国团体 | 提名 |
最具突破艺人 | 提名 | ||
Sigh No More | 年度英国专辑 | 获奖 | |
2013年 | 蒙福之子乐团 | 最佳英国团体 | 获奖 |
最佳现场演奏 | 提名 | ||
全球最受欢迎奖 | 提名 | ||
Babel | 年度英国专辑 | 提名 |
参考资料
- ^ New album announcement. 2012-07-16 [201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8) (英语).
- ^ 2.0 2.1 New Mumford & Sons album Babel is fastest seller of 2012 in UK and US. Guardian.co.uk. 2012-10-03 [201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8) (英语).
- ^ Clark Collis. Mumford and Sons: Ben Lovett talks about playing with Dylan, recording with Ray Davies, and high-fiving R. Kelly. EW.com. 2011-03-04 [201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英语).
- ^ Interview with LOUIS BLOOM, A&R at Island Records for Mumford & Sons. 2011-04-04 [201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4) (英语).
- ^ London - Radio - Mumford and Sons. BBC.co.uk. 2008-10-29 [201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2) (英语).
- ^ Mumford And Sons: 'We were banished from studio by producer'. NME.com. 2009-08-12 [201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英语).
- ^ Aussies rock in Triple J's Hottest 100. 2010-01-27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 (英语).
- ^ Edna Gundersen. A Grammy performance is good for business. USA TODAY.com. 2011-02-24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4) (英语).
- ^ Mumford & Sons reach UK and US million sales landmark. NME.com. 2011-03-07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 ^ Keith Caulfield. 'Now 37' Livens Up Billboard 200 at No. 1, Mumford Climb to No. 2. Billboard.com. 2011-02-16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1) (英语).
- ^ James Montgomery、Sway Calloway. Mumford & Sons Write Sigh No More Follow-Up While Touring U.S.. MTV.com. 2011-02-17 [2013-01-11]. (原始内容 (JHTML)存档于2014-01-06) (英语).
- ^ Winners of the 2011 European Border Breakers Awards. 欧洲联盟委员会.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英语).
- ^ Mumford & Sons announce details of new album, 'Babel'. Telegraph.co.uk. 2012-07-16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英语).
- ^ Billboard Staff. Mumford & Sons' 'Babel' to be Released Sept. 25. 2012-07-17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英语).
- ^ Del Crookes. Mumford & Sons track played for first time on Radio 1. BBC.co.uk. 2012-08-08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6) (英语).
- ^ Mumford & Sons Match Grandeur of Red Rocks on 'I Will Wait'. 滚石杂志. 2012-09-10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英语).
- ^ Logan Nicklaus. Mumford & Sons Save the Day on 'SNL'. 滚石杂志. 2012-09-23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英语).
- ^ Keith Caulfield. Mumford & Sons' 'Babel' Scores Biggest Debut of Year, Bows at No. 1 on Billboard 200 Chart. Billboard.com. 2012-10-02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英语).
- ^ Mumford & Sons: 'We're already working on new songs'. NME.com. 2012-12-16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