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菊花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菊目 Asterales |
科: | 菊科 Asteraceae |
属: | 菊属 Chrysanthemum |
种: | 菊花 C. × morifolium
|
二名法 | |
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 Hemsl.
| |
异名 | |
|
菊花(学名: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野菊等菊属植物杂交的栽培种。别名黄花、黄华、秋菊、陶菊、寿客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及文化中,菊花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与梅、兰、竹合称四君子。
观赏
菊花被广泛用作观赏之用,在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摆放菊花。重阳节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生长、习性及特性
菊花经各国多年育种选拔之结果,虽有周年开花品种,但属短日照植物,于日照时间渐短之秋冬季行花芽分化而至开花。商业栽培上常利用菊花此种开花特性,于秋天夜间行电照技术以延长日长维持营养生长,或夏季遮黑幕缩短日长促进开花等方法来调节开花期。
以品种间之自然开花期来分类,依开花期之不同将菊花区分为夏菊、夏秋菊、秋菊及寒菊,其特性详见表一。以台湾之气候而言,栽培寒菊常会有开花晚之现象,而且因低温期短,每年可调节开花之季节短。而夏菊及夏秋菊为相对性短日植物,对短日之需求较不明显,在台湾夏天日照时间并不太长之条件下,不行黑布处理,亦可开花。
温度及日长除了决定菊花开花与否之外,尚会影响开花之日数长短,花型、花序之变化,或形成畸型花,而这种种反应皆与菊花多样化之品种有关。
菊花之栽培与管理
品种
菊花是由很多小花组成一头状花序,小花有两种:一为单具有雌蕊能授精之舌状花,另一常具有雌雄蕊之管状花。由这两种小花组成之比例、形状、大小及颜色,产生各种花型及花色,可分为单瓣菊、托盘菊、蓬蓬菊、装饰菊、标准菊等多种。依花型大小可分大、中、小轮系,依花色主要为黄、白、粉红、橙红及赤红。其果实为瘦果。[1]
菊花为短日植物,以电照延长日长,或以黑布遮光以缩短日长,可达周年生产菊花的目的。依光周反应分类,短日时间只要6、7、8、10或11周就能达盛开的品种是属早生品种,需短日12、13、14或15周的品种为晚生品种,一般商业性栽培品种以9-11周品种为主。种植之花农应纪录各项农事如定植、切电到采收的时间,以便推算栽种及收获期间。
繁殖
菊花之繁殖除育种以种子繁殖外,多用无性繁殖。商业栽培多以顶芽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方法操作极为简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当多的种苗供应切花或盆花栽培者种植,同时保持原有品种的良好园艺特性。
插穗之发根能力,以嫩茎最易发根,一般以手指能轻易折断的5–7cm之顶梢,具有4-6片叶,茎粗0.3cm以上者最佳。采插穗时,为防可能病原之传染,最好用手折取,不宜用剪刀采取。切花栽培者以向专门之育苗业者购买较为方便。
种植
定植的株距以每花茎应有120-180cm²的空间,若每株摘心一次得3侧枝,种植株距,每株应有360-540cm²空间。一般菊农以每10公亩(约一分地)种10,000-12,000株。
光周效应
在自然气候下,菊花常于秋天气温转凉,日长变短时开花,如在冬天定植,因日长太短,植株极矮小时已形成花蕾。为增长花茎,必须以人工电照来延长日长,以抑制花芽分化,事实上短夜比延长日长更为重要。如连续的暗期不超过6小时,菊花是不会花芽分化,长夜的电照强度,只要在菊叶上具有2烛光(约为20lux),就足以抑制花芽分化。
土壤与肥料
种植菊花的土壤,除需排水及通气良好外,亦需含丰富之有机物,必要时应以蒸汽或化学药剂消毒。然台湾蒸汽消毒设备昂贵,若以土熏蒸剂“必速灭”或“卫本”消毒,可防止土壤中之病虫害及杂草生长。与水稻轮作,可减少土壤病虫害及因过量施肥所造成之养分不平衡问题。
病虫害概述
病害
台湾发生之菊花病害种类繁多,常见者有十种,分别为白色锈病、茎腐病、黑斑病、萎凋病、炭疽病、黑锈病、白绢病、灰霉病、菌核病及细菌性软腐病。萎凋病、茎腐病、白绢病、菌核病及细菌性软腐病属系统性病害,罹病时往往造成全株死亡。
虫害
菊花一年四季均有栽植,提供了害虫和害螨充足的养料与栖所。因此,菊花不管是栽培在网室或露天栽培中都逃不过害虫或害蹒的为害。菊花上重要的害虫有蚜虫类、蓟马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番茄夜蛾和二点叶蹒等。次要的害虫有切根虫、拟尺蠖、斑潜蝇、粉虱、毒蛾、粉介壳虫、细蹒等,种类可说相当多。供内销的菊花(切花或盆花),只要不影响花的品质,可容许少量害虫的发生。
杂草
菊花栽培大多属于露地栽培且与水田轮作,一般水、旱轮作田常见之旱田杂草,皆会发生于菊花田中。杂草的竞争危害与菊花的栽培方式、草相、密度、竞争时期和环境因素均有关系,杂草对水分、养分、光线等之竞争,可直接造成菊花之生长不良、品质下降,不利于田间之管理作业等。
田区及田的四周围环境所发生的杂草,其非竞争性危害可成为病虫之寄主或栖息所在,而间接造成损失。台湾平地旱田所发生的一年生杂草,发生在高温季节的杂草种类有芒稷、牛筋草、马唐、香附子、马齿苋及野苋;在低温的秋冬季节主要杂草有鹅儿肠、鼠麹舅、小叶灰藋、小叶碎米荠、山芥菜、泥胡菜、早苗蓼。杂草对菊花生长除直接于水分、养分、光线等之竞争,亦不利于菊花田间管理作业或容易滋生其它病虫害,故于菊花栽培过程中,必须要予以适当之防治。
菊花茶
菊花除可观赏外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最为常见的是冲泡“菊花茶”。
菊花茶分类主要有:黄山的贡菊,桐乡的杭白菊以及山东的野菊花。
“黄山贡菊”是从菊花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据民间传说,“黄山贡菊”原是宋朝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进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许多人得了红眼头痛病,有人采用鲜菊花泡水降火,十分灵验。以后人们经常用鲜花或菊花干泡水泡茶,医治目赤羞明、胆虚心燥等病。从此,这一带农家门前屋后广种菊花,为了久藏又特意烘制成干菊花,金竹岭由此闻名远近。
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也流传红眼病,皇上下旨,遍访名医良药,黄山知府献上黄山菊花干,京人泡服后眼疾即愈。于是徽菊名气大振,被尊称“贡菊”。贡菊历来被当作一味重要的中药材。[2][3] 但菊花性凉,因此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应大量饮用。
性味归经
甘微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
杭白菊内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传统医学认为,杭白菊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常饮菊花茶,可以春暖去湿、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季清火。但是,菊花茶并非人人皆宜。菊花茶最适合头昏、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及血压高的人喝。味苦的野菊花最好不要饮用,体虚、脾虚、胃寒、腹泻的人也都不宜饮用,糖尿病人或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单喝菊花,不要加糖或蜂蜜。过敏体质的人应先泡一两朵试试,若没有问题再多泡,不应过量饮用,不明确自己体质的人喝菊花茶最好不要加冰糖。
李时珍认为,菊花”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全身上下皆有用,是群芳中的上品。菊花枕是有名的药枕之一。白菊花洗净晒干,将它放入枕心内即成菊花枕。[4]
- 本品治高血压有效。
禁忌
虚寒忌用[需要解释]
文学
- 《礼记》:“季秋之月,菊有黄华”。
- 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 晋代陶渊明十分喜爱菊花。提到菊花就会想到陶渊明。他的作品常常提到菊:“采菊东篱下”、“秋菊有佳色”(《饮酒诗二十首》)、“今生几丛菊”(《问来使》)、“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以菊表达“悠闲”之情。
- 唐代白居易《赋白菊》:“满园菊花郁金黄,中有孤丛色如霜。”
- 唐末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有“菊,花之隐逸者也”的说法。
- 宋代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黄花瘦”当中的“黄花”便是指菊。
- 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中考证陶渊明诗集的“九华菊”,具瓣两层,白瓣黄心。
- 明代黄省曾在《艺菊书》中载有菊花品种220个。
- 清代陈淏子在《花镜》中,记有菊花品种153个。
影响
菊花在葬礼上、墓碑前常常出现,因此现代华人忌讳送人菊花。在中国的古典文学和文化中,菊花也是高雅纯洁的象征。
代表花卉
菊花是北京、开封、中山的市花,自1983年开始,开封每年秋季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菊花文化节[5]。此外也是日本国花,日本皇室徽章就是菊花纹章。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菊花 Juhu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菊花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菊花 Ju Hu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菊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 《植物名实图考·菊》,出自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